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0230179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广西侗族的风俗及特色的介绍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0230179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0230179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2023-06-26 13: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自治区民宗委:

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0230179号提案提出推进我区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方面建议,现将涉及我厅工作落实情况函告如下,供吸收采用答复提案者。

一、生态环境系统推进党的民族工作情况

(一)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高度重视党的民族工作,厅主要领导先后到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等民族地区开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生态建设调研,会同农发行广西区分行召开乡村振兴调研座谈会并签署金秀瑶族自治县乡村振兴工作框架协议,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2022年度,我厅直属单位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自治区河池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我厅对口帮扶的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桐木镇古池村评为第五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新成效。

(二)全力推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深入打好民族地区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少数民族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2022年全区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8.2%以上,劣V类水体比例为0;全区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持续开展污染天气应对、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攻坚行动,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95%以上,PM2.5平均浓度达有监测数据以来历史最好水平,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并保持全国前列,县域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完成462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和31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截至2022年底,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为17%,比2021年底提高4.9个百分点。龙胜各族自治县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森林覆盖率超过80%。金秀瑶族自治县推进全县“三清三拆”全覆盖,实施河道亮化、河道改造工程,实施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两年攻坚项目9个,各乡镇村屯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城乡面貌发生巨变,少数民族生态环境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三)积极推进民族地区碳达峰碳中和实践探索

我厅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推进民族地区的林业碳汇助力民族团结乡村振兴试点项目建设,协助柳州市民族实验小学建成广西第一所“低碳学校”,支持三江侗族自治县等3个县5个村约380户单株林木碳汇开发,开发碳汇树木26万株。

(四)用心用情用力造福民族地区人民群众

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业务帮扶,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饮用水源安全保障相关知识科普等活动;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对三江乡饮用水开展放射性水平调查,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帮扶产业谋发展,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力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程,支持引水渠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态养殖、八角桂皮产业、林下种植灵芝等产业落地。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投入6.2万元支持罗运村开展盖板排水沟建设等5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邀请有关专家为当地中草药产业送技术入村。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累计捐赠近3万元支持六段村、平孟村发展七彩椒及香菜产业、人饮工程。我厅持续巩固结对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金秀瑶族自治县古池村的创建成果,投入资金支持饮水打井、水管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便民设施和健身设施建设建设。

(五)不断加快民族地区绿色产业发展

我厅积极推进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导向(EOD)模式项目试点建设,凌云县伶站瑶族乡的浩坤湖文旅项目入选国家级EOD模式试点项目并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荣誉称号。金秀瑶族自治县利用独特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目前已建成5个乡土特色示范村项目和16个自治区传统村落。龙胜各族自治县开创“生态+旅游”的模式,旅游综合经济效益明显提升,2021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802.3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102.23亿元。巴马瑶族自治县坚持保护优先下充分开发生态资源、长寿养生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型产业,2021年累计完成重大项目投资达71亿元,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六)有效提升民族地区基层环保能力

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骨干培训,提升各民族地区基层环境监测能力,南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监测技术培训下基层服务,对南宁市武鸣区、隆安县、上林县、马山县和横州市等5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培训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开展降水监测等技术培训,积极帮扶推动民族地区各监测机构技能提升。

(七)持续加强民族地区宣教工作

我厅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任务要求贯穿全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着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通过专题讲座、科普宣传、小课堂以及重大节日文体活动等形式,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向各族群众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提高民族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发挥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作用,开展三月三“红湾”阅读分享活动,组织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广西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阅读广西少数民族图书,邀请民族干部职工分享少数民族风俗文化。自治区贺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组织“石榴花香贺州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采访采风调研活动,到富川瑶族自治县柳家乡碧溪村组织开展共植“同心树”·共建“同心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瑶乡行活动,组织钟山县回龙镇龙凤完小学生参观东凤完小空气自动监测站和酸雨自动监测站,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和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小课堂,营造“教育学生、带动家庭、辐射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氛围。

二、下一步主要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厅将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生态环境优势推动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的决定》《关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推进新时代全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要求,狠抓工作落实,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强化宣传培训,营造全民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加强生态环境服务保障,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态根基。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2023年5月10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