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水河,让世界重新发现东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广西东兰将军之乡 红水河,让世界重新发现东兰

红水河,让世界重新发现东兰

2023-10-02 01: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曾突然同时出现了十二个太阳,一时将大地轮番烧烤,农田龟裂,寸草不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后来,布依族部落首领为了拯救部族儿女,决定派神箭手黄道前去射日。黄道不辱使命,例无虚发,接连射下了十个太阳。此时,余下的两个太阳深感末日来临,内生恐惧,哀求黄道高抬贵手放过他们,但遭到了拒绝。经过一番痛苦抉择之后,其中一个太阳为了成全兄弟,决定自我牺牲,于崇山峻岭间把自己摔得粉身碎骨,鲜红的血液飞溅而出,化为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后来,布依族人把这条流淌着太阳鲜血的河流叫做红水河。

色彩心理学理论认为,红色是最有冲击力、最有吸引力的颜色,代表着热情、奔放、彪悍、桀骜不羁。因此,布依族的这一红水河传说,本身就充满了血性与豪情,与红水河的磅礴壮观、气势恢宏相得益彰。千百年来,红水河这种血气方刚、桀骜不羁的性格,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红水河先民们,形成了东兰淳朴彪悍之民风以及桀骜不驯、不畏强权之性格,为后来东兰成为“将军之乡”、“红色热土”奠定了性格基础。

明朝时期,韦虎臣家族祖孙四代率领“雄于天下”的广西狼兵,远征抗倭,屡建奇功,令敌寇闻风丧胆,至今沿海部分地区依然还流传着“将如虎,兵如狼,卫国保家邦。红旗招展处,敌寇尽丧胆。壮族好儿男,英名传四方”的歌谣。

1923年,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之一韦拔群即便是敌众我寡,力量悬殊,也从不气馁,不退缩,相反却“狭路相逢勇者胜”,敢于亮剑,屡败屡战,愈战愈勇,硬是率领农民赤卫队三打东兰县城,最终成功清算了当地土豪劣绅,为中国早期农民革命树立了光辉榜样。……

【美仑美奂坡豪湖】

千载悠悠铜鼓传

在中华民族文化诸多元素中,钟鼓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影响深远,“晨钟暮鼓”至今依然是烙在人们心底的历史记忆,天南地北诸多名刹古寺至今依然按照“左钟右鼓”之格局设置钟鼓楼,年复一日地“惊醒世间名利客,唤回苦海梦迷人”。不过,相对而言,钟文化主要流行于北方,而且与鼎文化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南方诸民族则对铜鼓有独钟。作为目前广西乃至全国难得的还残留诸多神秘原始文化气息的河流之一,红水河流域民族风情多姿多彩,留下诸多无限遐思的空间,令人无限神往,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灿烂多彩的红水河铜鼓文化。

如果说黄河的愤怒和倔强成就了安塞腰鼓,那么红水河的豪迈和奔放则造就了红水河铜鼓。据考证,铜鼓主要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滇西高原,是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曾广泛使用于祭祖、娱乐、宗教等领域,是集多元性、独特性为一体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活态性、完整性使其成为绵延千古、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活化石”。

千百年来,居住于红水河畔的壮、瑶、苗、布依等民族都与铜鼓有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并且都形成了风格迥异的铜鼓文化,如以东兰为主要传承地的壮族铜鼓习俗,以及由铜鼓文化派生出来的铜鼓舞、猴鼓舞、壮族歌圩、壮族蚂拐节,等等。

至今东兰很多地方,每逢红白喜事或传统节庆,村民都会敲锣打鼓,以鼓传情,以歌会友,有时甚至通宵达旦不间歇。丰年农忙过后,相邻村舍之间也常相约于村郊山头赛铜鼓,赛的是铜鼓的音量、音质,比的是鼓手的耐力、意志,展现的则是村民的团结、友谊。传世下来的一面面铜鼓,看似简单,但往往都凝聚着不同民族的集体智慧,传递着不同民族的时代变迁、战争记忆甚至悲欢离合——同其他很多传统民族文化遗产一样,东兰传世铜鼓也曾多次险遭灭顶之灾,但出于对铜鼓的敬畏与热爱,东兰各族人民想方设法使部分铜鼓躲过了一场场文化劫难,最终得以保存下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馆藏铜鼓约2400多面,其中中国馆藏约1400多面,而东兰一个县就馆藏约600多面,占世界传世铜鼓馆藏总量的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铜鼓之乡”。

2010年春节期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东兰、巴马视察抗旱救灾工作,曾多次与铜鼓“零距离”接触,并给予铜鼓高度评价。在东兰县教师谭安益家慰问时,温家宝饶有兴趣地敲打东兰音乐铜鼓,即兴演奏《新年好》一曲,祝福革命老区人民新年快乐、幸福安康。

除夕之夜,温家宝又在巴马东山乡瑶寨的铜鼓楼与大家共庆新春,午夜时分,应当地瑶寨长者的盛情邀请,温家宝愉快地三敲铜鼓,祝福革命老区人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吉祥如意,而且还欣然留下“山青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横批:日新月异)之名联,表达了对革命老区未来的美好祝愿。可以说,当时在国内外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之下,东兰铜鼓无形中完成了一次形象宣传与展示,使东兰铜鼓自然而然地跃入全国之视野,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千帆竞发红水河】

在山水画卷中通江达海

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审视,古今中外任何城市的兴起,其实都离不开自身资源禀赋、历史发展以及时代机遇,如深圳的崛起源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洛杉矶的兴起得益于美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香格里拉的异军突起主要是契合了人类对“人间净土”的向往。

在“建设美丽中国”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东兰这片“被遗忘的净土”迎来重焕青春的春天。作为珠江水系西江流域的主要干流之一,红水河有冥接天地的悬崖峭壁,有过尽千帆的红河激流,有高峡出平湖的无限风光,有可歌可泣的民族历史悲歌,本身就是一幅瑰奇秀美的山水画卷,是广西献给世界的一张世界级旅游名片,更是东兰未来旅游、交通、产业发展之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

历史往往喜欢跟人类开玩笑,使人类在得失之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着东兰下游大化岩滩水电站的建成封闸以及东兰拉平排洪隧道等附属工程的逐步建成,原先汹涌澎湃的红水河被横腰拦起,水位逐年抬升,淹没了东兰大片良田沃土的同时,却意外地在东兰境内形成了两道神奇的景观——红水河第一湾和坡豪湖田园风光。……

201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

从空间布局上看,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涵盖巴马、东兰、凤山、天峨、都安、大化等河池六县,其中“东巴凤”是其核心区域,气候、温湿度等各项养生指标最为宜人,百岁长寿老人数比例高、密度大,且都具有世界珍稀的长寿养生环境和神奇的自然景观,是被世界公认的长寿养生金三角。

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成因上分析,红水河第一湾与坡豪湖田园风光都是一脉相承,必须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主动融入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

此外,作为西江干线的最主要支流,红水河的径流量占据西江的60%,上达云贵资源富集腹地,中联西江航运主干道,下接珠三角粤港澳,自古以来就是连接西南、华南的重要水道,在促进经济发展、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红水河全线自1975年之后一直处于断航状态,本来是连通粤桂黔滇四地的“纽带”反而变成了通江达海的“瓶颈”。为重新找回红水河水运的“黄金时代”,近年来东兰县不断加大对红水河航道的扩能整治工作力度,不断协调沿线各枢纽船闸,兴建配套码头以及培育水运市场,使红水河这一交通“瓶颈”逐渐重焕生机——2014年5月,东兰至来宾散货水运航线正式开通,千年水运古道红水河在断航将近四十年后重新复航。东兰至来宾航线,起于东兰弄堂港,止于来宾市来宾港,全长370公里,单程航行时间3天左右,而从来宾到广州则需2天左右时间,因此从东兰到广州5天时间即可抵达。

红水河复航后,东兰及周边县份丰富的自然资源可沿河直下,在来宾港经集装箱中转至广州、上海、天津、大连等国内重要海港,实现真正意义的江海联运、产业联动、协同发展。因此,在东兰未来的水运规划中,不仅需要加强与天峨、大化、都安等河池县份的合作,而且还需要与南宁、柳州、梧州、来宾等城市实现互联互通、纵深合作,主动衔接《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在全面融入广西“双核驱动”战略中实现通江达海,前景一片光明!

【“东兰一号”处女航】

来源:微东兰信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