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前五的国产相机:最高一套价值过百万,目前还无人能收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广州珠江照相机厂 排名前五的国产相机:最高一套价值过百万,目前还无人能收齐

排名前五的国产相机:最高一套价值过百万,目前还无人能收齐

#排名前五的国产相机:最高一套价值过百万,目前还无人能收齐|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三款不同东风

一机三头的黑、白两套东风(赵俊毅先生已经过世,生前对东风相机有很深的研究)

第二名:红旗相机(红旗-20)

生产厂家:上海照相机二厂。

生产年代:1969-1971年。

型号:135旁轴相机(仿德国莱卡M3、M4相机)

产量: 271台。

说明:据将要出版的《海鸥相机大观》一书介绍:

1969年在建国20周年前夕,中央电影工作会议下达研制高级照相机的指示,由上海照相机二厂承担135片幅的“红旗-20型”照相机研制任务。因指令下达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20周年前夕,所以定型号为红旗-20。这种相机主要作为高级相机主要配备新华社记者使用的,一共生产了271台。

收藏价格:品相好的一机三镜头,价格在65-80万元左右,单机超过30万元,笔者亲历一套好品相套机,以65万元成交。

标准的一机三镜头,带原厂的皮革包。

第三名:珠江7型相机

生产厂家:广州照相机厂。

生产年代:1969-1970年。

型号:120双反相机(仿德国禄来相机)

产量: 7台。

说明:这台相机也是政治任务的产物,1969年,国务院作出了要开发高档照相机的指示,广州照相机厂接到了研究、仿制德国生产的禄来(Rolleiflex)中画幅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的任务。在广东省革命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在1969年底制成了两台样品机,命名为“珠江7型”,1970年又陆续试制了5台。后来也是因为生产成本大于销售价格,不具有市场价值而停产。

笔者曾在2002年到访过广州照相机厂,在门市部同时任厂长与部分留守人员探讨珠江7相机情况。他们告诉我实际只正式生产了五台相机,1970年厂里派出三位老工人进京报喜,带了两台相机,其中一台送王办、另一台送到江办。

后来有一台参加了展销会;还有一台当时还在厂里,成为资产;另外一台不知所终。2005年北京二手市场出现一台,据说是当年送王办的二号机。

而在2008年我亲历一台珠江7相机的拍卖,由于没有事先未通知,是临时送机加拍,在场人一时无措,结果被一场外人士用电话委托,以10万元底价拍走(后来现场人非常懊悔失去机会)。据说此机来自鞍钢,是早年在广州交易会上购买,后流入社会,最后经拍卖显身。

收藏价格:预计20-30万元,但是没人肯出。

第四台:天津七一相机

生产厂家:天津公私合营照相机厂。

生产年代:1955年。

型号:120型折叠相机(仿日本玛米亚6相机)

产量:30-40 台。

说明:这是新中国最早生产的相机,由天津的手工业者完成,据说人工打磨了480多个零件,镜片采购进口光学玻璃材料, 试制过程仅仅用了54天的时间,就完成两台样机,在党的七一生日之前完成任务。

这是中国第一台正式出产的照相机,1956年7月2日,天津日报在显著位置上,报道了“七一相机诞生”的新闻,至此中国照相机工业开始“全面开花”,越来越多的相机厂家诞生,为民族工业起到了带头作用。

但是相机毕竟也是精密的机械与光学器械,当年的加工能力还难以达到完美的产品质量标准,加上成本过高,这种相机并没有大量生产,只生产30-40台就停止生产,而改为生产简易价廉的“幸福”牌照相机。

这种相机我曾经有幸拥有两台,但为了友情都承让(捐赠)了。

收藏价格:预计10万元。这种相机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在市面上有成交记录,没有人肯卖出了。

第五台:海鸥4A-1相机

生产厂家:上海照相机厂。

生产年代:1968年。

型号:120型双反相机(仿德国禄来相机)

产量:极少-- 台。

说明:《海鸥相机大观》一书介绍:海鸥4A-1型相机,是1968年上海照相机厂生产,为4A的改进型,为外销而定制,用于出口创汇。所有产品一律销往德国蔡司公司,国内市场没有销售记录,是4A型的升级版,曾被称为“国人看不到的国货”,但是在国外也没有见到此机有过显身,具体成谜。

这款相机同海鸥4A相机的最大不同是采用4片3组天塞结构的摄影镜头(HAIOU-43),环带透镜的聚焦屏,捏合式顶盖,有附件插座。

此机很容易让人引起误会,误以为自己手里的海鸥4A或者4A-103就是此款,基本不可能。

此机我听说上海相机厂老工人手里曾经有过,另外就是2006年北京二手市场上出现一台,竟然是从马来西亚带回来了,他是在广交会上购买的,后来被一位收藏家拥有。

此机我曾寻找多年而不得,最后在宁坡3R老相机收藏馆拍到照片,也算圆了多年喜欢海鸥双反的心愿。

收藏价格:5-8万元

后面的话:这篇文章我汇集了二十多年的收藏研究国产相机心得和资料,所有图片除了东风相机为北京赵俊毅先生提供外,都是我自己拍摄的积累库存,其中珠江7相机、天津七一相机都是首次发布。国产相机收藏是一个很小众的圈子,早些年曾一度热络,但近几年一些老收藏家离世,把玩与研究的人也越来越少了,需要大家把研究结果发布出来。

虽然今天很多年轻人看这些相机,觉得简单又是模仿,不当回事,但当年我们的工业基础太差,加上闭关锁国,见识不多,难免走一些弯路和差错,但也是我们民族工业文化的过程和一部分。

在国产相机五十年所走过的道路中,是两代相机人在一穷二白的家底上,靠一双手去敲打,在不断地失败与探索中造就国产相机产业,这就是民族工业之基础,也是国之基础啊。

如果有不同的想法,欢迎留言交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