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广州海关申报提交了要等多久 知医

知医

2023-11-17 23: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病」是形声字,含义是加重的疾,或者是合并的疾,也就是说,病是急性转为慢性的疾病,或者是深部的、不容易治疗的疾病。《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

「病」也有词性变化,作为动词用,有痛苦、难以忍受的意思。比如「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意思就是说,患者最痛苦的是身上的疾病种类太多,医生最痛苦的是治疗疾病的思路和方法太少。《水浒传》中英雄薛永、孙立的绰号分别叫做「病大虫」和「病尉迟」,当初看到,我还以为是病了的老虎和尉迟恭,后来才知道这是使动用法,是使大虫、尉迟病的意思,就是让老虎、尉迟恭都头疼、难以对付的人。

仔细研读古文的时候,就会发现古人很注意「疾」和「病」使用的分寸。比如在《韩非子·喻老》中描写扁鹊初见蔡桓公,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说君有疾,而不是说君有病,含义就在于疾的程度较浅、危害不大。如果不治疗,进一步深入发展的话,疾就成病了。桓侯连自己有小毛病都不承认。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后来人翻译这句话不清楚疾和病的区别,把不病翻译成没有病,桓侯的话就成了「医生就喜欢给健康的人治疗,然后邀功」,显然不合逻辑。其实「不病」是病得不深的意思,也就是小毛病。桓侯大概也感觉到了自己有些不舒服,但是他认为那根本算不上疾或者是病,所以不大愿意让扁鹊诊治、邀功。

等过了十天,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第二阶段,疾的发展就严重了,扁鹊就用「病」来替代「疾」了,层次也逐步深入到肌肤、肠胃、骨髓。在分析疾病的治疗机理的时候,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小毛病用热水洗浴就能好。「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疾发展成了病,深入到了肌肤、肠胃,分别用针刺砭割、口服汤药能够治好。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但是病入骨髓,如同病入膏肓,就无药可救了。短短的一篇故事,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由疾而病,由病而死的过程。

中医治病仰仗患者天赋的自愈能力,就是所谓的正气。所以,中医治病不怕外感、外伤,就怕内伤、内乱。 正气浩然、精充血足的人,即便受到感染伤害,也很快就能恢复。

就像二战中的美国,在珍珠港受点儿小创伤,但是很快全国动员,投入战争,很快解决问题。这就像中医治疾,因势利导。

但是 如果七情内伤,精血耗损,即便没有外患,也会生出内乱,这就是病了,调理起来费时费力,还经常被患者不良的饮食、性爱、思维、情绪、习惯干扰。

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感叹道:「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现代的「疾」、「病」趋于同义,在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可以通称为illness或disease。但把「疾」翻译成suffering,把「病」翻译成sickness,似乎更合古义。

平台推送的文章只是为大家看待事件多些视角、选择和参考,兼听则明,每个人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祝福你,感谢你。

明心地处处藏真趣 有好书茅檐胜金屋

推 荐 阅 读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怀恩书社微店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