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中的“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广告中的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中的“水”

古典音乐中的“水”

2024-07-09 21: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古典音乐中的“水”

2016-05-29 21:56阅读:12434“樂由心生”

音乐家总是热爱自然的,在每一处树林、山涧、田野、草地……都留下他们的足迹和对逝去的青春时光的追忆,就连赞颂自然本身也总是令人喜悦的。 

音乐家们总是对水情有独钟,贝多芬“田园交响曲”中的潺潺小溪,理查·施特劳斯《阿尔卑斯山交响诗》中轻盈湍落的山涧,瑞士瓦伦施塔特夜空下平静的湖面(李斯特)……无不是音画如一的绝世之作。音乐家们以他们对自然山水的灵敏感知、营造音乐和音响的出色手笔,为人们描绘出美妙灵动的声音图景,这些音乐无不体现出浪漫主义音乐中作曲家所向往的那种主观心灵世界同客观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观念。

水是生命之源,水也是音乐家们的创作源泉,给音乐家们带来了无限的创作灵感。看音乐家们是如何用音符来“描述”水这一意象的。

01、中国古琴曲《流水》

明代朱权《神奇秘谱》中《高山》、《流水》的题解记载:“《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清咸丰至光绪年间川派琴家青城道士张孔山在原第五、六段之间加了一段,成为9段。所加的这一段也就是为琴家们所著称的“七十二滚拂”。这一段增加了大量滚、拂的手法,模拟水流之声,形象地描绘出汪洋浩瀚、急湍奔流的气势,是全曲中最突出、最精彩的部分。此本《流水》又被称为“七十二滚拂流水”或“大流水”。现今琴人们所弹的《流水》大多采自张孔山的《天闻阁琴谱》。

流水

龚一

下载

首段,旋律在宽广音域内不断跳跃和变换音区,虚微的移指换音与实音相间,旋律时隐时现。

二、三段用泛音写出山涧小溪潺潺、瀑布飞溅的各种泉声。第三段是二段的移高八度重复,它省略了二段的尾部。

四、五段表现万壑之泉由细流出山汇入洪流,并渐有汹涌之势。

第六段:先是跌岩起伏的旋律,大幅度的上、下滑音。接着连续的“猛滚、慢拂” 作流水声,并在其上方又奏出一个递升递降的音调,两者巧妙的结合,真似“极腾沸澎湃之观,具蛟龙怒吼之象。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矣。”(见清刊本《琴学丛书·流水》后记,1910年)。

第七段:在高音区连珠式的泛音群,先降后升,音势大减,恰如“轻舟已过,势就倘佯,时而余波激石,时而旋洑微沤。”(《琴学丛交·流水》后记)

第八段:变化再现了前面如歌的旋律,并加入了新音乐材料。稍快而有力的琴声,音乐充满着热情。段末流水之声复起,令人回味。

第九段:颂歌般的旋律由低向上引发,富于激情。段末再次出现第四段中的种子材料,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八、九两段属古琴曲结构中的“复起”部分。尾声情越的泛音,使人们沉浸于“洋洋乎,诚古调之希声者乎”之思绪中 。

02、拉威尔《水之嬉戏》

Le tombeau de Couperin:Jeux D'Eau

Kathryn Stott

下载

《水之嬉戏》是拉威尔早期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在众多以水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中较为出彩的一首佳作。奠定了他在印象派钢琴界中的重要地位,既表现出他对古典形式的尊重,又灵活的运用了印象主义特征的音乐结构,通过奇幻多变的音响效果及高超的演奏技巧塑造出水的各种形态,如喷泉、瀑布、溪流的音乐形象。

歌单拉威尔《水之嬉戏》

by 眠琴醉樂

全部下载

拉威尔是20世纪初法国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和配齐大师。作为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其音乐相比德彪西更为洗练典雅,且富于睿智更具现代感。在音乐的风格与构思上,注重体现音乐会的演奏效果,把钢琴当做名匠表达绝技的乐器,因此在精神上与李斯特的作曲风格有一脉相承之感。

03、德彪西《水中倒影》

《水中倒影》整体上采用了三段体的曲式结构,由此可以看出德彪西的创作仍然受到传统作曲的影响,乐曲更多的是按照音乐发展的需要来组织结构,因而带有很多的即兴色彩。

Images, Set I:I. Reflets dans l'eau (Andantino molto)

Walter Gieseking

下载

乐曲开始时,在主音和属音的五度持续音上出现柔和的和声,犹如潺潺流水,中间的旋律是乐曲的主题。一系列的滑音和弦 像一阵微风吹皱了平静的湖面,高声部下行和低声部上行停留在了附加二度的和弦上,在第二段中,声部出现了第二主题,缓慢的主旋律在不断变幻的和声衬托中,纤细地刻画出景物映在水中的倒影,结尾以极轻的记号表现。

歌单德彪西《水中倒影》

by 眠琴醉樂

全部下载

有评论家说:“德彪西的《水中倒影》是印象派画家莫奈绘画作品《水中倒影》色彩语言的移调。”莫奈是用色彩对比的手法来描绘折射在水面上的光线,德彪西则是用音色对比的手法来变现这一景象。

04、李斯特《旅行岁月》第三集第四首《埃斯特庄园的喷泉》

李斯特从1865年起居住在埃斯特庄园中,直至21年后去世。《埃斯特庄园的喷泉》一曲创作于1877年,选自他《旅游岁月》第三集中的第四首。这是他晚年钢琴创作中为数不多的欢乐之象,第三集中最多的是关于祷告,死亡,葬礼,这位走过人生百味的老者,带着那些放荡不羁、不拘小节、不屑一顾的才华与能量的回忆,再这个作品中灵光再现。

Liszt: Les jeux d'eaux а la Villa d'Este

Claudio Arrau

下载

这位“虔诚”的天主徒,在此曲中引用约翰福音中的文字为引导:“人若喝我赐的水就永远不会干渴,我赐予的水要在他里面形成源泉,一直涌流到永生。”

意大利埃斯特庄园(Villa d'Este)与兰特庄园(Villa Lant )、法尔耐斯庄园(Villa Farnese)并列文艺复兴三大名园,庄园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东郊的蒂沃利,蒂沃利镇是个著名的风景区,小城海拔140米,坐落在亚平宁山脉脚下。许多皇帝,如图拉真、阿德里亚谋等,以及不少政治家、诗人和高级将领都在此建过别墅。园林中大大小小数百座设计巧妙的喷泉与自然景观水乳交融,不仅使埃斯特别墅成为意大利园林设计的典范,也为它赢得了"千泉宫"的美誉。

歌单李斯特《埃斯特庄园的喷泉》

by 眠琴醉樂

全部下载 05、莱斯庇基 交响套曲《罗马三部曲》之《罗马的喷泉》“黎明时分朱利亚峡谷街的喷泉”

如作曲家所说明的那样,这一"乐章"描绘的是畜群"在黎明时分罗马潮湿的朝雾中经过并消失"的景象。罗马朱丽亚峡谷街的喷泉是很有名的,雷斯庇基从这个喷泉获得灵感,描画出一幅具有田园风味的风景画(片段1)。

Roman Festivals: 3. L'Ottobrata

Ottorino Respighi, Charles Dutoit

下载 06、莱斯庇基 交响套曲《罗马三部曲》之《罗马的喷泉》“早晨的特里顿喷泉”

这里笼罩着极其欢腾明快的气氛:在喧闹声中,半人半鱼的海神特里顿和水中仙女娜雅德相互追逐,打闹嬉戏,他们跳着狂乱的舞蹈,然后又踏着疯狂的舞步消失在喷泉的雨雾中(片段2)。

Roman Festivals: 4. La Befana

Ottorino Respighi, Charles Dutoit

下载

07、莱斯庇基 交响套曲《罗马三部曲》之《罗马的喷泉》“中午的特莱维喷泉”

这一乐章的主题思想是端庄肃穆的。特莱维喷泉在罗马市内算得上是最壮丽的一座雕像,它由一队海神的群像组成,气势颇为壮观(片段3)。

Fountains of Rome: The Fountain of Valle Giulia (La fontana di Valle Giulia all'alba)

Ottorino Respighi, Charles Dutoit

下载 08、莱斯庇基 交响套曲《罗马三部曲》之《罗马的喷泉》“黄昏时的梅迪契别墅的喷泉”

这一乐章的音乐带有特别温和而感伤的情调。乐章开始时的背景音乐是泉水叮咚的绝妙写照,在这种富有诗意的氛围之中,升起了一支忧伤的旋律,这就是代表落日时思乡情感的主题(片段4)。

Fountains of Rome: The Triton Fountain (La fontana di Tritone al mattino)

Ottorino Respighi, Charles Dutoit

下载

1913年,雷斯皮基定居罗马,在罗马音乐学院担任作曲教授。他根据一天中不同时间罗马风景所作的交响音画——《罗马的喷泉》(1914-1916)获得成功,雷斯皮基最终找到了最适合他才华的完美方式。没有做作的情感流露,没有学究的玩弄深沉,他的音乐非常成功地表现出华丽多彩的风景。雷斯庇基《罗马的喷泉》是洋溢着诗意的抒情性优秀范作, 在作品的管弦乐色彩、和声的特殊组合、 暗示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均可看出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影响;而作为一个描写自然界的诗人,他的这种构思又接近于印象主义音乐,只是抒情时的感伤色彩很浓,因此尚难以归入纯粹的印象主义作品之列。

(附:大植英次指挥下的明尼苏达管弦乐团将莱斯比基作品中绚丽灿烂的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乐评家表示:在这个版本之前,从未听到过真正的莱斯比基。)

09、肖邦《降D大调第十五前奏曲“雨滴”》

24 Préludes, Op.28:15. In D Flat Major ("Raindrop")

Martha Argerich

下载

与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共同生活的经历,对肖邦的创作产生过很大影响。当年二人曾赴西班牙马霍卡岛的帕尔玛,一个位于地中海西部的浪漫之地,居住在群山环绕的修道院中,在那里,肖邦写下了被称为“雨滴前奏曲”的《降D大调前奏曲》(Op.28,No.15),但作曲家自己却极力否认这一标题。据乔治•桑在《我的一生》中记载,有一天她在暴风雨后回家,听到肖邦正应和着屋檐滴落的雨声弹奏一首前奏曲——这恐怕就是“雨滴”的出处;不过乔治•桑随后又写到:“当我让他留意窗外的雨滴声时,他否认曾听到雨声,还很不高兴我将此称之为模仿和声。······”由此可见,肖邦并未给此曲取名“雨滴”。其实“雨滴前奏曲”总体上纯净明朗,如赞美诗般清新与宁静,倒是同时期创作的《b小调前奏曲》(Op.28,No.6)更符合“雨滴”的标题,其曲风伤感,伴奏声部有“雨滴”特征。

乔治·桑

肖邦

附:电影

①《一曲难忘》(A Song to Remember)1945年

内容:讲述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巴黎,寓居法国的肖邦为着事业和爱情、个人与祖国,经历了爱与恨、灵与肉的心灵冲突。

②《肖邦的青年时代》(Mlodosc Chopina)1952年

内 容:讲述十九世纪波兰杰出的爱国音乐家弗里德里克·肖邦青年时代的革命斗争和创作生活。

③《蓝色乐章》(Note bleue, La)1991年

内 容:讲述肖邦和女友最后的日子,在一起的8年里,他们各自创作了不朽的作品。

④《肖邦:爱的渴望》(Chopin. Pragnienie milosci)2002年

内 容:讲述法国著名的作家乔治桑与波兰最负盛名的作曲家肖邦从相爱到出现感情裂痕,直至最后分手的情感历程。

10、武满彻《我听到了水的梦幻》

I Hear the Water Dreaming

武満徹

下载

20世纪50年代末,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访问日本,当时NHK电台选择了一些日本作品播放给他听,工作人员由于失误,把原本不在计划之内的武满彻的弦乐《安魂曲》播了出来,斯特拉文斯基听见后坚持要听完全曲,并认为这是一首杰出的作品,更把武满彻请去一起用餐。自此,武满彻开始成为日本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武满彻的创作个性鲜明,音乐语言新颖独特,在日本音调基础上运用了西方现代音乐技法,具有时代新鲜感。武满彻的音乐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例如具体音乐和电子音乐,德彪西和梅西安的风格,爵士乐,以及音色音乐等,他也深受日本传统音乐的影响,有部分作品使用了民族乐器。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慢速度的,充满了东方哲学的韵味。他的创作以器乐曲为主,管弦乐作品效果相当独特,也有一些作品涉及到电子音乐的技术,同时他也作有大量的电影配乐,著名的包括黑泽明的《乱》。

作曲家于1988年回忆说,在我作曲早期,总挣扎着避免日本音乐的影响,以为那才是音乐现代化的道路。而在和约翰·凯奇交往后,我转而意识到自身传统的价值。

11、斯美塔那 交响诗《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

捷克民族在音乐上是个天赋极高的民族,而斯美塔那又是现代“捷克音乐之父”,其代表作便是这张唱片上的六首内容相关又各自独立的交响诗,组成总称为《我的祖国》的管弦乐套曲。作曲家在谱写这套交响诗的时候,耳朵已经失去了听觉,但他凭借着对音乐的认识和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在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这部不朽的作品。它们不仅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捷克的热爱,而且有着深沉而广阔的历史感和对大自然的美丽抒情。六首交响诗都以捷克的山川、河流、城堡和历史人物命名。第二首就是著名的《沃尔塔瓦河》(也叫摩尔多河),1874年首次公演就受到公众的热烈欢迎。

Ma Vlast ('My Country'), Symphonic Cycle:Vltava ('The Moldau')

Rafael Kubelík

下载

沃尔塔瓦河是流经捷克一条大河,被捷克民族称为“母亲河”。这首曲子细致而优美地描绘了源自波希米亚森林的一股清凉一股温暖的两股泉流,波动起伏着,潺潺而来,在晨光下汇合成宽阔的伏尔塔瓦河,时而汹涌,时而蜿蜒地继续流向下游。流经一处处山谷、村庄、牧场……乐曲中那个6/8节奏的极富涌动感的“沃尔塔瓦旋律”,欢爽而又安详,如今已是捷克曲调的象征了。

斯美塔那是一位新浪漫主义者,他坚持对标题音乐实效性的坚定信念。尽管他受到李斯特的深刻影响,但他的交响诗,特别是《我的祖国》中的六首作品简洁、质朴、富有戏剧性,超越了他从前的作品。他也像德沃夏克一样,不喜欢直白地引用民间歌曲。他认为,把民歌用在娱乐性音乐中,会降低捷克作品在剧院演出的信誉度。在他的歌剧中,民族音乐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对舞蹈节奏的运用方面。在《被出卖的新嫁娘》的开头场景中,他还再现了风笛的演奏风采。

在创作令人难忘的音乐旋律方面,斯美塔那拥有高超的技能,比如《被出卖的新嫁娘》序曲开头的音乐主题等。斯美塔那常常用切分的节奏型使其音乐的织体结构充满勃勃生机。他也用节奏的变化来塑造歌剧中的人物形象,比如在《我的祖国》第三乐章《莎尔卡》中,他在波尔卡的稳定律动中加入了出人意外的拍子,用来表现武士们带有醉意的狂欢。

12、德彪西《大海》第二乐章“波浪的游戏”

第二乐章《波浪的游戏》,生动地描绘了白色的浪花拍击海岸时的情景。导入部描写了可爱的小波浪来回动荡的音响。在音乐的继续发展中,英国管奏出可爱的第一个主要动机,给人以幽闲的感觉。

La Mer:2. Play of the Waves (Jeux de vagues)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Herbert von Karajan

下载

本曲表现了"大海"的景色及其富有动态的性格,并通过整个乐队的不同音区,极为强烈地表现出"大海"中各种画面的色彩。乐曲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人以完整的"海"的印象和对海的幻想。新颖的和声、短小的旋律、丰富的音色、自由的发展,这些印象派的手法,都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幅大海的生动画面。

 关于本曲,曾有这样一段逸话。本世纪初,巴黎有一位从来没有亲眼见过大海的绅士,在欣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时,仿佛真的看到了惊涛拍岸、浪花飞溅的大海景象,这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后来,当他到海滨旅游时,见到了真正的大海,反而觉得有些"不够劲"了。待他旅游归来,得以再次欣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时,才找回当初的感觉。此时他不禁惊叹道:"哦! 这才是大海啊! " 

歌单古典音乐中的“水”

by 眠琴醉樂

全部下载

眠琴醉樂

古今中外,乐曲繁多,种类亦多,吾并非专业人士,只当喜爱而已,愿竭余绵薄之力以辨之,或有纰漏,欢迎指出,能力有限,敬请见谅。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动,故形於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出《礼记•乐记》)

关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