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绘画的心理活动发展的研究文献综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幼儿绘画大班作品 大班幼儿绘画的心理活动发展的研究文献综述

大班幼儿绘画的心理活动发展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4-05-30 03: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引言

绘画是儿童早期生命探索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艺术活动,虽一直受关注,但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从儿童绘画水平阶段划分、表现的能力以及绘画教学问题三方面分析和整理了当今国内外关于幼儿绘画方面的相关文献。绘画是幼儿园幼儿主要的表达方式和学习方式,通过分析幼儿园班幼儿的绘画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其心理特征,从而作为教学指导的参考和依据[1]

二、正文

(一)国内外关于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理论的研究

儿童喜欢画画,是出于自身生理需要而产生的心理需要并通过各种符号来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语言形式。我们研究儿童绘画,就要先了解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阶段。

国外关于儿童绘画能力的研究

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理论研究有了10多年的历史,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观点:德国心理学家哥饮修泰纳在他的《儿童图画能力的发展》中把儿童学习绘画分成五个阶段,其中涉及幼儿的有: (1) 错画期一一1 至3岁幼儿乱画各种线条;(2)图式期3至6岁儿童能描画稍具形状的记号、象征或图式;(3) 对线及形发生感性的时期——6至9岁儿童稍大后,会对用线描画形状大感兴趣。

国内关于儿童绘画能力的研究

最早是陈鹤琴先生,随着研究的深入,各种有影响的理论也逐渐被大家熟知和认可。下面仅就有代表性的论述加以介绍。陈鹤琴把幼儿绘画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1) 涂鸦期(2岁-2岁) ,具体的有波形图、丝图、圆形图。(2) 象征期(2岁-3岁),有普遍性的象征阶段、类别性的象征阶段、个别性的象征阶段。(3) 定型期(3岁-7岁),其特点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正面到侧面、从呆板到有生气,并有时间、空间概念,懂得构图,也懂得用画来分辨性别和年龄,还能用语言来解释自己的画。

(二)、儿童在绘画中表现出的主要能力

在20世纪40年代和60年代,巴克和哈默提出了房树人绘画投射测验,他们最先将人物画作为投射测验的工具,探测绘画中表现的个体发展能力。如今绘画心理方法更科学,内容范圉更广阔,作品的解释理论更丰富。总结来看最主要的有以下儿种能力:1、情感能力。儿童可以借助线条、形象和色彩等要素直接表达自己的各种情感。2、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刘晓东认为,梦想能使儿童进入一个比现实世界更诗意、更宏大的世界。3、观察联想和记忆能力。要引导孩子观察和体验,增加孩子大脑表象储存量。这样,在儿童绘画过程中通过引导、启发儿童联想就会发现儿童会在绘画中展现不同的场景。

三、结语

总得来说,国内对于儿童绘画的研究刚刚起步,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正向多样化迈进,在评价方面正在逐步以儿童为中心。但有不足之处:1、教学工具单一。2、模仿是主要学习方式,学生自由发挥空间小,儿童的作品大多千篇一律。因此建议在绘画时适当增加一些仿真模型或提供些主题图片,使儿童在原有图式.上进行深加工和创新。3、说画讲画的教学,课后老师只是简单拍照,很少给儿童提建议和指导,孩子们也没有机会交流。因此建议给予指导,委婉指出需改进的地方,同时增加同伴评价,培养孩子的自我定位。也可以选取一个主题绘画活动,采用观察法、作品分析法、访谈法,将幼儿绘画行为和绘画作品进行分析,探究幼儿在主题绘画中的行为及作品特征[2]

四、参考文献

[1]宋佳芸.你用小小的画笔与我交谈——从儿童画探析大班幼儿绘画特点及心理[J].长江丛刊,2018(13):88.

[2]杨尚斌. 大班幼儿主题绘画特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参考^1^2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