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个个精通‘十八般武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幼儿急疹图片最佳图片 “我们个个精通‘十八般武艺’”

“我们个个精通‘十八般武艺’”

2023-05-13 15: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杨载欣在宣教活动中心为市民示范婴幼儿急救技术。

    廖先凤陪伴准妈妈待产。

    张春燕在密切观察患者的监测数据。

    罗春玲照顾患者。

    重症监护室里他们与“死神”搏斗,与时间竞赛;急诊室里他们“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陀螺般连轴转忙个不停;产房里他们为爱“托举”,用满满的爱意迎接一个个崭新的小生命到来……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工作中护士是医生的最佳拍档,他们以高超的护理技能为患者护航。他们心怀仁爱,努力抚平病痛给患者带来的苦痛,化解患者家属的焦灼。

    人们常常以“白衣天使”“白玉兰”等圣洁词语代指一袭白衣用双手护佑生命的他们。今天是第112个国际护士节,在这个特殊日子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群可敬可爱的人儿,倾听他们的故事,向平凡而又不凡的护理工作者致敬。

    ●邱茜 林楚娴 李光建  林巧文 卢基正 本版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急诊室里的男护士杨载欣

    “恨不得长双飞毛腿”

    早上7时15分,急诊室相对安静,而物资室渐渐响起了声音,一个穿着白色工衣的身影在其中走动。他手中拿着清单一一清点,检查药品、耗材以及仪器,开始了一天平常而又不平常的工作。

    这个身影是高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杨载欣。对他来说上班时间从来不是医院规定的8时,而是7时15分。在8时前,杨载欣已经完成抢救物品的清点、工作交班,车班(随救护车出车)的护士已经在接病人的路上。

    “我们这个科室,就一个字‘急’。”杨载欣说,把一切准备工作挺在前,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是急诊科护士应有的自觉。

    连获急救技能竞赛一等奖

    “医生、医生,快来人啊,我老公叫了没反应……”一声急促的呼叫声突然在急诊科留观病房响起,听到声音的杨载欣第一个冲过去。看到患者面色紫绀、室颤,他唰一声翻开床头的病历卡,病人有胸痛胸闷的病史,高度怀疑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杨载欣连续多年获得茂名市急救技能竞赛一等奖,急救技能像刻在骨子里的本能。他马上与赶到的医生一起,气管插管、电击除颤、静脉输液,终于在第三次电击后患者恢复正常的心律。随后杨载欣拨通介入手术室电话,开启胸痛绿色通道,将患者转运手术。

    看着患者的车床渐渐消失在手术室门后,杨载欣悄悄地舒了一口气,随即马不停蹄转身回急诊科继续工作。

    急救科护士和科室病房护士不一样,参与抢救是常态。高州市人民医院是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不仅急诊医生,每一位急诊护士都必须熟练掌握胸痛、卒中的处置流程,能独立进行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术、电除颤、海姆立克法等抢救技能。“我们个个精通‘十八般武艺’。”杨载欣直言,虽然护士每天都分胸痛班、卒中班、抢救班,专人专职,但人人技术全面过硬,确保随时顶上。

    “有时接诊到病情凶险的患者要抢时间,恨不得自己长了双飞毛腿。”杨载欣说。

    炼就一双“X光”眼

    急诊科的患者病情多数危急重、复杂,处处都是“地雷”。作为一名急诊科护士,不但要急救知识丰富、急救技术过硬,还要有一双“X光”一样的眼睛,能精准识别表面轻实则非常危急的高风险病人,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下午2时,120救护车接回一名一侧肢体偏瘫的中年保安,初步怀疑卒中需要急查颅脑CT,由杨载欣建立静脉通道。当一摸上患者的手臂,湿冷的触感让杨载欣瞬间警惕,他一边拿起床边的血压计重新量起血压,一边开口询问:“阿叔,你手脚不能动之前有什么其他症状吗?”大叔想了好一会儿才说:“大概12点的时候我心口突然剧痛了一下,一下子又没事了。”听到这话,再看到血压结果显示低压,杨载欣便马上汇报给值班医生,立即加做胸部CT检查,结果提示主动脉夹层、脑部血栓。

    杨载欣的“X光”眼让患者及时得到相应的救治,最后在各科室的协同抢救下,患者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作为医院第一批招聘的、分配到急诊科的两个男护士之一,杨载欣已经坚守了12年。在急诊室的12年里,经历多少次生死一线的惊险时刻,又有多少次化险为夷,他已经数不清。

    “骄傲!”谈及男护士这个身份,杨载欣直言。急诊科一线工作给了他极大的职业成就感,能将自己掌握的能力、特长服务于患者,让他看到自身不断成长的人生价值。每次成功抢救患者的喜悦和自豪让他更加强大,患者的谅解和感谢让他充满力量。

    产房里的助产士廖先凤

    “响亮的啼哭治愈一切”

    “今天有5名待产妇,其中经产妇3名,首次生产2名……”5月10日上午7时45分,高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助产士廖先凤照例提前15分钟到岗,与同事交接当天的情况。

    每天提前15分钟是她坚持了8年的习惯。“我们的时间就是靠挤的。”廖先凤每天利用这15分钟再过一遍每名待产妇的医案,结合情况再分析再研判,做到心中有数,是她开始一天工作的“定心丸”。

    产房,一个迎接新生命的地方。相对比其他科室的安静严肃,妇产科是最为“热闹”的。

    “每一次都是第一次”

    “护士,我怕。”年轻的准妈妈小丽紧紧握着廖先凤的手,小丽丈夫焦急地徘徊,手足无措。面对这对小夫妻,廖先凤耐心陪伴并指导。她详细地跟小丽解释即将经历的每一个阶段,带着小丽做瑜伽球、轻运动,舒缓紧张的情绪。从待产到分娩,廖先凤全程精心照顾,耐心陪伴小丽迎接宝宝的到来。

    分娩对于女性而言是大事,在产房里,孤独的准妈妈常常把助产士视为最大的依靠。“我们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会影响妈妈的心情。”面对脆弱敏感、急需抚慰的准妈妈,廖先凤以最大的爱意、极致的温柔和专业的陪护,驱散了准妈妈的无助感,帮助她们减轻疼痛,顺利分娩。

    “不管是第几次分娩,对准妈妈们来说都是第一次。”廖先凤坦言,作为助产士既要有过硬的专业助产技术、应急处置能力,又要时刻满怀爱意。

    这天,产房里又迎来一位特殊准妈妈阿红。阿红是一名听力残障人士,分娩对她来说更是不易。廖先凤和科室同事针对每个生产环节提前绘制爱心卡片,又临时向阿红丈夫学习了几个简单的鼓励性手语,在产房里一次次为阿红举起手卡指导,写下一句句加油的短语鼓励阿红。最后阿红顺利生下一名健康的男娃,一家人喜极而泣。

    这张写满“你真棒”“坚持”“用力”“宝宝期待见到妈妈”等话语的A4纸,成了科室里最美图腾。

    8年以来,已经有超过1.5万名宝宝通过她的双手来到这个温暖的世间。“对我来说每一次都是第一次。”廖先凤说。

    一次次与小生命双向奔赴

    2022年夏天,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上午,在产房里惊心动魄的一幕正在上演。一名怀着双胞胎、孕32周的孕妇突发脐带脱垂,这是一种发生率较低但严重危及胎儿生命的产科急症。

    情况万分危急。为了不让宝宝的脐带受压,廖先凤蜷曲着身子,倚跪在床边,不敢动一下。右手一直在阴道中托举着胎儿的头部,尽量给脐带留出一些空间,避免脐带受压导致血运阻断,同时不停安慰紧张的产妇。

    “多耽误一分钟,胎儿生存下来的机会就少一分。”值班医生当机立断启动产房“5分钟紧急剖宫产”流程,并立即组织抢救,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助产士集结。

    11时手术开始,听胎心音、消毒、铺单、准备新生儿抢救……大家分工明确,急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5分钟后第一个新生儿娩出,心率80次/分。“准备正压通气。”“1-2-3,1-2-3……”儿科主任、助产士抢救配合默契……第6分钟第二个新生儿娩出,同时第二组复苏团队进行新生儿抢救。伴着新生儿响亮的啼哭声,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从产妇发生病情开始,廖先凤始终倚跪在床边,托举着胎儿的头部,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直至小天使顺利降生。长时间的跪趴和托举,让她腰痛得直不起来,手指也变得僵硬。

    为爱托举,这是产房里的最美姿势。“我托举的不只是两条生命,而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廖先凤说。

    产房就像一扇门,一条生命的通道。像廖先凤这样的产科护士每天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迎接新生命。“宝宝响亮的啼哭能治愈一切。”谈及工作压力,廖先凤说在产房里完成一次次与小生命的双向奔赴,给予了她无限的力量,让她不仅更热爱这份工作,也对生命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心外ICU护士张春燕

    “我们不是天使而是战士”

    “滴滴……嘟嘟……”走进高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下称“心外ICU”),各种仪器的指示音此起彼伏,护士们正在病床旁仔细记录监测数据,忙碌而有序。

    这也许是整个医院最为安静的科室,看似冰冷的仪器、一组组跳跃的数据和时刻保持高度警觉的ICU护士,一同为病人架起生命通道。

    ICU对很多人来说陌生而沉重,一门之隔,门外是家属的焦急等待,门内是常人看不见的高强度救治工作。“我们不是天使而是战士。”科室副护长张春燕说。

    “这里容不下一丝懈怠”

    高州市人民医院心外ICU收治的患者,几乎都是心脏专科、胸外科、神经专科的危重病人。这里仿佛一个无声的“战场”,像张春燕这样的ICU护士就是执甲战士。

    “每天早上8点交接班后就是新一轮战斗,紧急抢救、心肺复苏、电击除颤时常出现。没有正常的吃饭时间点,忙起来连喝水、上厕所都是奢侈,哪个班次都不轻松。”张春燕说,这里的护士要记录每个小时患者的出入量、吸痰、写护理记录、发现并及时上报病情变化、执行夜间的医嘱,还要定时为患者翻身、吸痰、进行生活护理……

    “患者能否顺利康复往往取决于治疗细节,这些细节可以追溯到一次次的基础护理、静脉穿刺操作、建立深静脉通路、患者身上安置的引流管、患者身体每一个创口。”在张春燕看来,一名合格ICU护士不仅要按规范做好护理工作,更要有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产生异常变化的苗头,一点一滴都是细节,“这里容不下一丝懈怠”。

    “最危险时,我们24小时守在她床边,看着心率、呼吸、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数据。稍有异常就汇报处理,如此持续大概5天。”日前,来自湛江的产妇刘女士心跳停止5.5小时,还遭受脑出血形成脑疝以及严重感染等接连重创,生机渺茫。所幸的是,在顶尖的体外膜肺(ECMO)技术支持下以及ICU护理团队的精心照护下,历时48天刘女士重获新生,终于走出ICU那道沉重的门。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春燕已记不得参与多少次抢救,挽回多少生命。“牢牢守住这道生命防线。”张春燕说,这是每一名心外ICU护士的信念。

    “ICU里有仪器更有我们”

    张春燕已经在ICU里服务了17年,17年来她从新丁变前辈。仪器上起伏的曲线和跳动的数据,为无法开口的病人传递着强烈的生命欲望,这些信号是张春燕最大的动力。

    2022年底,收治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持续增加,科室里28名护士,其中有13名来自普通病房。张春燕一边带领团队救治患者,一边组织开展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深静脉导管更换敷料、二次固定贴法、密闭式吸痰法、呼吸机基本参数设置等技能培训,为团队成员迅速上满电,顺利完成新开重症监护病区的收治任务。

    “门外是家属,门内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做好每一次的护理操作,熟练掌握每一种仪器的使用,这样才能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张春燕说。

    谈起ICU,冰冷是刻板印象。然而张春燕并不这样认为。“虽然患者常常无法与我们交流,但他们的需求我们同样重视。”在日常工作中,张春燕发现有不少病人虽然口渴但又难以开口说话,只能是默默忍耐。调研后,她带领团队发明了“口渴感评估仪”,将口渴程度分级印在硬板纸上,由患者回应确认其口渴程度,人性化提供柠檬水含漱、咀嚼口香糖、口含青瓜片等减轻口渴的方法,及时缓解了患者的口渴问题。

    一块小纸板彰显人文护理,让我们看到看似冰冷的ICU病房实则暖意流动。“ICU里有仪器,更有我们。”张春燕说。

    山区卫生院护士长罗春玲

    “乡里乡亲都是自家人”

    马贵镇在高州市东北部,是典型的山区镇。随着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山区镇早已不再闭塞,集镇日显繁华喧闹。但20多年前却不是这样的光景,那时候人人努力飞出去,但也有一些人坚持留下来。马贵镇卫生院的副主任护师罗春玲便是其中一个。

    “村里的人更需要你。”乡亲简单的一句话,让罗春玲在山区卫生院坚守23年。罗春玲是一名全科护士,20多年来先后在外科、内科、儿科、妇产科、手术室工作,如今她带领着30名护士在临床一线为山区群众架起健康桥梁。

    “护士长就是大家长”

    早上7时15分,罗春玲提前来到科室,此时夜班的护士刚准备交接班。每天提前15分钟到岗,查看夜间医嘱、交班本、标本留取情况,以及手术前、特殊检查的准备情况等,梳理一天护理要点是罗春玲每日的第一道工序。

    科室每日需要照料的病人情况不尽相同,护理要求各异,因此罗春玲十分重视交接班环节。“心中有谱才不慌。”罗春玲说。

    紧接着组织召开晨会,听取交班报告;带领护士床旁交接班,查看病人病情,尤其是新入院、危重患者、手术、分娩、特殊检查等病人的护理情况;检查抢救物品、药品的应急备用情况;参与科主任查房或危重、疑难病例和术前讨论;巡视病房,手把手示范、指导特殊护理要领;查阅医嘱执行及核对情况,杜绝差错事故发生;查看病区工作卫生及出院患者床单元终末处置和消毒工作……罗春玲有一张又长又细的每日工作清单。

    不仅如此,在临床护理工作繁忙时,罗春玲还要协助各班护士做好补液、注射、换药等各项治疗工作。作为护士长,还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学习和考核,帮助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

    “护士长就是科室的‘大家长’。”罗春玲认为,在护理岗位事情不分大小,环环相扣,因此要确保护理工作质量及安全自己就必须扛起科室“家长”“管家”的职责。

    “护理服务要更接地气”

    作为一名基层的卫生工作者,罗春玲深知基层群众的卫生需求。山区因客观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患者主观的文化认知、生活习惯等因素,使农村患者与城市患者的就医行为、配合程度等存在不少差异。“护理服务要更接地气。”罗春玲说。

    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居多,慢性病患者较多。山区交通条件相对落后,特别一些更边远的山村交通不便,老百姓得病了习惯采取忍忍就过去了的态度,小病拖成大病,急症送医不及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因此罗春玲认为,在农村宣教十分重要。在平时工作中,罗春玲很重视出院病人以及病人家属的出院宣教,她时而苦口婆心,时而端起护士长架子严肃指正,只是为了让他们听进去、记在心。

    在罗春玲看来,医院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地方,因此她把病人当家人一样照料。

    一天晚上7时左右,一名中年妇女抱着孩子急匆匆来到医院,边走边哭喊:“医生,快救救我的孩子。”孩子3岁左右,全身发烫,眼神固定,嘴唇、脸色紫绀,手脚抽搐,无疑是高热惊厥,需要立刻住院抢救。但由于那位母亲出门过急,什么也没带。时间紧迫,罗春玲毫不犹豫自掏腰包为她办理住院手续,并立马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间隙罗春玲还不断安抚孩子母亲,向在外地工作的孩子父亲致电交代病情及予以安慰。在得知妇女晚饭都来不及吃,罗春玲又到值班房煮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端来。孩子病情稳定后,罗春玲又张罗着为孩子熬粥。“乡里乡亲都是自家人。”罗春玲说。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