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游戏化策略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幼儿园0的认识教案课堂游戏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游戏化策略研究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游戏化策略研究

2024-06-16 09: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幼儿时期,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通他们过游戏的方式认识世界、感受周围的人和事物。游戏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幼儿自身的特点,树立音乐教学游戏化的教育理念,创建游戏化的教学环境,为幼儿音乐课堂添加趣味性,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幼儿的音乐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针对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的基本情况,对音乐教学游戏化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实现幼儿教学的目标,从而进一步推动幼儿园教育高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中班;音乐教学;游戏化策略

引言

在幼儿阶段设立音乐课程,是为了实现对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热情。所以在幼儿阶段,开展音乐教学游戏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孩子喜欢玩游戏的天性,将音乐课的内容和游戏实现有机融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够帮助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能够更好的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增强他们的艺术体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促使幼儿能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对周围环境和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一、音乐教学游戏化现状

(一)缺少音乐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单一

幼儿音乐教学工作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针对不同班型要选用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提前准备好充足的音乐教学资源。但当前阶段,有很多幼儿园缺乏音乐资源,内容也不够新颖。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往往也会根据幼儿园现有的音乐教材设计简单的游戏,内容较为单一,也缺少趣味性和创新性。与儿童的实际生活也没有很大的关联。教师在组织游戏过程中也很难形成教学内容和游戏的有效融合,例如有的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采用大合唱的形式开展教学工作,这种单一、乏味的教学内容不利于游戏化教学工作的展开。

(二)对游戏化教学的认识不正确

目前,很多幼儿园都实行音乐教学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但是很多幼儿教师对游戏化的教学方式缺乏正确的认识,未能充分理解游戏化教学的目标,没有将幼儿放在中心位置上。这就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过于注重培养幼儿的专业技能,更在意幼儿有没有掌握好音准节奏,忽略了音乐教学的整体性和幼儿的感知,造成幼儿在心理上形成学习压力,生怕自己学不好,在情绪上也会表现的比较紧张,对音乐学习提不起兴趣。另外有的教师会根据提前设计好的游戏规则和游戏环节展开教学工作,没有从幼儿的实际需求出发,幼儿也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的机会,无法实现音乐教学游戏化的教学效果。

二、组织音乐游戏化教学活动的策略

(一)科学选材

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时,要选取难度适宜的音乐作品进行学习,因为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欠缺,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比较低,对于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音乐作品他们难以理解,不但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也减弱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选取一些对于幼儿来说比较通俗易懂的音乐课程,能够让幼儿在学习音乐课程中保持一种比较轻松、愉悦的心情,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要了解并记录幼儿对音乐风格的喜爱偏好,这样才能够选择更适合幼儿发展,同时也是他们更加感兴趣的音乐作品;最后教师在组织游戏之前要详细的向儿童讲解游戏过程和参与游戏的正确方法,确保游戏能够顺利的进行,也让幼儿有更好的游戏体验,为幼儿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挖掘音乐作品中的游戏元素

在幼儿音乐课程中,课程的题材至关重要。教师要全面了解幼儿的特点,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从实际生活出发,选择一些深受幼儿喜欢的教材,深度挖掘课程中的游戏元素和生活元素,科学的设计成一个个小游戏,激发幼儿对音乐作品的兴趣。比如在音乐课程《小小玩具兵》中,教师要从作品的内容出发,先播发音乐伴奏,然后教师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带领幼儿进入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创造出符合“玩具兵”的动作,鼓励孩子们跟着伴奏的节奏做出一些肢体动作,把律动和唱歌有机结合,加深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同时还能活跃科课堂气氛,增加幼儿在学习音乐时的情感体验。

(三)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发挥引导作用

游戏化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不要过于注重培养幼儿的专业素养,更加注重音乐的整体水平,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游戏。同时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组织游戏活动的展开。基于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身份,正确认识游戏化教学,并且积极参与进游戏化教学活动中,与幼儿建立起平等的关系,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样在游戏中也有利于教师管理游戏的秩序,促使幼儿能够很快接受教师制定的游戏规则。同时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不仅要指导儿童在课堂中的行为,更要鼓励幼儿间进行互动交流。根据幼儿喜欢模仿的天性,教师可以在自己进行游戏示范之后,鼓励表现好的幼儿在同伴间进行示范,启发幼儿进行思考和创新。例如在教学中学习《办家家》这个音乐作品时,教师要参与进游戏当中,与孩子们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根据歌词内容帮助幼儿设计动作,在教师示范几个动作之后,鼓励同学们自己根据歌词创造肢体动作,再鼓励表现的比较好的幼儿进行示范表演,让其他幼儿欣赏、模仿的同时,鼓励其他幼儿进行创作。增加幼儿交流合作的机会,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歌词内容,感受音乐的旋律,启发他们的潜能,增强幼儿学习的信心,也极大的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

(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适应教育要求,幼儿园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幼儿园可以开展一些定期的培训、知识讲座,鼓励教师积极思音乐教学游戏化的课程设计,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学习,促使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更为科学和巧妙的将教学内容融入进游戏当中,从而促进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背景下,要积极开展音乐游戏化教学活动。教师要结合幼儿的特点选取难度适宜的音乐作品,深挖作品中的游戏元素,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设计游戏环节,让幼儿能够更好的在游戏中感受音乐、喜爱音乐。

参考文献:

[1]箫醒园.阳台上的“合唱团”——对于中班音乐游戏实录与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8(07):78.

[2]刘明慧.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游戏化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3]丁国巧.浅谈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中华少年,2017(35):204-204.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