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春节竟然是不吉利的日子?买年货的习惯也已经这么久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年货不知道买啥 什么?春节竟然是不吉利的日子?买年货的习惯也已经这么久了?

什么?春节竟然是不吉利的日子?买年货的习惯也已经这么久了?

2023-04-20 03: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年关将至,各地的红灯笼已经高高的挂起来了,每家每户都贴上了春联。外头的集市热热闹闹,大家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往家里赶。

在家里过年的,相信回家之前爸爸妈妈就已经把年货都准备得妥妥当当了。今年在家自己过年的,也一定收到了来自家里“自己置办年货”的亲切问候。

过新年,放鞭炮,贴春联,买年货。春节买年货的习俗,可不是“爸妈让你做”这么简单。它存在的历史可是很久了。

这不得不提起汉武帝了,汉武帝创造了多个历史上的第一。他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用「罪己诏」来进行自我批评,制定和颁布太初令,规定农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这才算是将春节的日子固定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

太初历;图源百度

但是以前的春节,可不是一个阖家团圆热闹的好日子。事实上,在古人们最早的认知里面节日都是不吉利的。之所以叫节日,是因为他们用竹子比作日子,竹子虽光滑,但是每隔一段就会有一「节」是凸起来的,所以这些不平坦的日子都被称作“节”。

而正月初一到初九这些天是他们口中「阳中之阳」的日子,容易招来不好的东西。所以春节曾经在人们心里是一年之中最不吉利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要进行驱鬼除瘟辟邪的仪式。久而久之,就慢慢变成了现在的习俗。

仪式之一就是办年货。在汉朝时期,家家必备的年货就是爆竹和饺子。爆竹好说,那时候还没有火药,人们就用竹子烧火,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来吓退山鬼和瘟神。

而饺子则是因为居民们注重养生,把蒜、韭菜、芸苔这些香辛料放在一起吃,驱寒的同时还有新的一年不生病的寓意。在这个基础上,张仲景直接把它发明成饺子。

时间来到了宋朝,年货在这个时期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作为当时世界GDP最高的朝代,大宋子民们的购买力有多么的恐怖,从《清明上河图》中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而详细的年货清单,则在宋朝《武林旧事》中直接列出来给大家copy种草:腊药、锦装、新历、桃符、大小门神、春帖、金彩、缕花、果子、五色纸钱、羊腔……是不是从中还看到了不少熟悉的东西。

清朝的过年,才真正开始像我们现在的过年。大家得在特定的时间里赶集,买年货。还有专门用于买年货的集市就叫做“年集”。

大家倒腾年货的过程在清朝《京都风俗志》中全都记载下来了:市中卖年货者,星罗棋布……人丛作书,则卖春联者……买麻秸、栢枝、米面、菜蔬、果品、酒肉、鸡鱼,凡食用之物,置办一新,以预过年。

无论是古时传统热闹的“赶年集”,还是现代电商们拼得死去活来的“年货节”,年货对于过年的意义,千年以来,始终没有改变过。

来源:趣科普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