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平遥三中在哪个位置 平遥县

平遥县

2023-10-25 04: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地名由来: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汉时平遥为京陵、中都二县及邬县地。西汉时,置平陶县。北魏太武帝时,中都县迁往榆次,平陶县来治,治所迁京陵村,因避太武帝拓跋焘名讳,改平陶为平遥,京陵县亦同时废入平遥县。从此。平遥县名一直沿用。隋开皇十六年,析置清世县,大业初年废,历代平遥县基本属汾州管辖。

平遥镇国寺平遥镇国寺平遥文庙学宫平遥文庙学宫平遥双林寺平遥双林寺平遥南门城楼(迎薰门)平遥南门城楼(迎薰门)平遥镇国寺平遥镇国寺

2022年12月,平遥县被命名为2021年度山西省省级平安县(市、区)。

2022年7月,平遥县被认定为2022年山西省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试点市县。

2022年6月,平遥县入选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位列第70。

2022年3月,平遥县被确定为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

2021年11月,平遥县上榜2021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

2021年8月,平遥县被命名为2020年度山西省省级平安县(市、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平遥县人口数量为45.07万人,位列晋中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位,位列山西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0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198位。

+查看更多平遥县荣誉与相关排名>>

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距离省会太原市100公里,是太原都市圈的重要成员,国土面积1260平方公里,辖5镇8乡3个街道211个行政村、16个社区,位列全省第四、全市第一。境内东南部群山环绕,中部丘陵起伏,西北部为广袤平川。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全国AAAAA级景区品牌百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殊荣。

平遥是历史文化古城。帝尧初封于斯,帝舜曾在此制陶、耕稼。秦始皇命名“平陶”,后为避北魏太武帝名讳更名平遥。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城区面积2.25平方公里,现保存古城墙6162.68米,街巷199条,明清传统民居3798处,全县不可移动文物1075处,各级文保单位143处(国家级20处、省级2处、市级4处、县级117处),文物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在全国县级城市中名列前茅。古城、双林寺、镇国寺是精髓所在,双林寺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的宝库,镇国寺万佛殿为国内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精品之一。平遥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哺育了孙楚、孙盛、雷履泰等历史名人,养育了郭兰英、阎维文、刘旺等当代精英。原真、原汁、原味的平遥古城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魅力独具,基地变基因,承古而出新,不断演绎着一个明清时期汉民族城市范例的精彩画卷。

平遥是文旅融合名城。作为中华灿烂文明的实物载体,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吏治文化、漆器文化、饮食民俗等文化繁荣昌盛,是明清古城的活样板、古建筑的博览地、匾额书法篆刻艺术的展示区。平遥历来商业氛围浓郁,是晋商故里,日昇昌票号开中国商业之先河,是“近代银行业的乡下祖父”,其“东掌”模式,是现代企业股份制的雏形。明清时期全国51家票号,平遥占22家,“一纸风行、汇通天下”,19世纪曾一度掌控中国经济命脉。诚信为本,以义制利,晋商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五百年。得益于强劲的文化软实力与厚重的历史遗存,旅游业态迈向高端化、国际化、差异化,文旅融合共进成为平遥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目前,全县有24处旅游景点、6条特色产业街区、400家特色商铺、1200家宾馆客栈,8万余从业人员,游客年均增长人次300万,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加20亿元,国际游客占比近20%,“十三五”时期,累计接待游客6162.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04.6亿元,分别比“十二五”时期增长118.7%、147.2%。成为网红打卡地、休闲生活区,是全国最火爆的旅游景区之一。

拓跋焘(408年—452年),字佛(音“必”)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 ,北魏第三位皇帝(424年―451年在位),同时也是优秀的军事统帅。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拓跋焘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十二岁时就远赴河套抗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