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江南,跨越赶超再燃激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平海宁海逸仙装备 问道江南,跨越赶超再燃激情

问道江南,跨越赶超再燃激情

2023-05-03 03: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韩亚峰 王洪 张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如东新实践,如东如何走好新征程、下好一盘棋?

17日至19日,县党政代表团赴张家港市、江阴市,浙江海宁市、慈溪市、平湖市学习考察,进一步拓宽视野,更新理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好经验、好做法,探寻切合如东实际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县委书记陈慧宇指出,这次考察学习是一次落实“四个走在前”要求的看齐之行,是一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求解之行,是一次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的合作之行,是一次新征程上掀起高质量发展热潮高潮的擂鼓之行。

“不看不知道的震撼”

三天时间,县党政代表团先后考察五地20多个参观点,一个个敢为人先的创新案例,一幅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启迪思维、触动人心,“震撼”成了大家口中的高频词。

投资100亿元的晶科能源项目仅用100天就建成投产,长城汽车项目从签约到首台整车上市仅用了2年时间,项目建设的“海宁速度”“平湖深度”令人震撼。平湖市利用外资连续23年进入浙江省“十强”,已有1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落户,日本电产汽车马达公司从1998年在平湖经开区投入第一家工厂以来,先后在平湖投资建设了16 家工厂。江阴市拥有中国各类500强企业43家,一直领跑全国同类城市,打造了闻名全国的“江阴板块”。

国富氢能技术装备、长电科技股份、中信泰富特钢、普莱医药……一个个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落户,有力促进了五地产业转型,加快崛起的前瞻性产业、尖端性产业吸人眼球,令人震撼。慈溪市去年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累计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30家,在长三角各县市中排名第一。张家港市以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氢能产业,江阴市以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半导体产业,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

江南大学江阴校区、武汉大学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张江科创园、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一个个产学研一体化的科创载体,为五地载体打造再添大手笔,令人震撼。海宁市建设的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集聚了包括发达国家院士在内的10余位科技领军人才和国际化一流师资队伍,成立了10多个国际合作研究平台,依校而建的海宁鹃湖国际科技城致力构建“大学+科技+产业”驱动发展新格局,打造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江阴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形成了以特钢及金属制品为特色,微电子、生命健康、高端装备为主导,新能源为战略的先进制造业体系,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7亿元,占南通市生产总值近1/3。

空气清新、碧水长流、城市整洁、人民安居乐业,五地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守牢生态保护底线的定力令人震撼。江阴狠抓长江大保护,关停“散乱污”企业3750家、“三高两低”企业250家、化工生产企业157家,长江三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9条主要入江支流三年前就全部达到III类及以上水质,控制断面全面消除劣V类。平湖市高标准推进 “公园城市”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50.4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41.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1平方米,市域绿道达到286公里。

昔日偏僻的小村庄,通过市场化运作,勾勒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图景,令人震撼。张家港市永联村积极推进智慧政务、智慧安防、智慧生活、智慧交通、智慧教育建设,实现了“数字永联”到“智慧永联”的蜕变,开创了永联村城镇化发展新局面。海宁市袁花镇长啸村依托光伏菌菇产业优势,创建国内首例“农光互补”项目,着力打造“零碳盆景”美丽乡村。慈溪市匡堰镇“楝树下”艺术村落通过引入乡风民俗体验和文旅项目,打造了集山、水、瓷、梅于一域,融吃、住、游、乐为一体的乡村振兴样板。

“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

实地感受先进地区的奋进态势、发展成效和拼搏干劲,如东县党政代表团看到了自身差距,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求有了更加清晰而深刻的认识,跨越赶超“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增强。一次次的学习考察交流会,大家围坐一起认真反思着、热烈讨论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的领先,才有发展的领先;只有思想的大解放,才有事业的大发展。”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海军一语中的。他说,这次学习考察的五个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上都有着令人瞩目的全国首创,无不彰显出敢为人先的强大魄力,无不体现了“四敢”精神的要求,特别是张家港精神,一直引领着张家港人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我们要大力弘扬“厚德力行、耕海图强”的新时代如东精神,敢为人先、负重奋进,自我加压、攻坚克难,勇攀高峰、追求极致,以一心一意、一往无前、一抓到底的奋斗姿态抓实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杨忠认为,五地发展取得的成就,靠的是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和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我们要驰而不息深化“双聚双高”作风效能建设,进一步激发前行动力,强化担当作为,鼓足比拼干劲,真正使提高执行力成为干部的实际行动和追求目标;要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提升与时俱进、善谋大势的素质能力,让专业高效、善作善成成为如东干部的靓丽名片。

如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五霞说,相比于先进地区产业园区,如东经济开发区存在着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特色不够鲜明等不足,我们将以争创国家级园区为目标,持之以恒紧扣一个“好”字打造载体平台,紧扣一个“快”字推进项目建设,紧扣一个“优”字提升运行质态,奋力在自身发展上提质增效,在如东县贡献份额上多做贡献,在省市排名上争先进位。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周梁表示,通过学习考察,进一步增强了信心,激发了斗志,将充分发挥优势,深挖内生动力,在聚焦主导产业、培育产业生态、集约利用资源、优化招商策略上下功夫,加快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各镇和街道负责人表示,将潜心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在跨越赶超中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县发改委、科技局、项目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创新举措,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对标一流勇争先,凝心聚力谱新篇

学习先进,重在学以致用,学用贯通。

在20日召开的学习考察总结交流会上,陈慧宇强调,学习先进,既要借鉴实践做法,更要学习理念精神;既要认真学人之优,也要切实扬己之长;既要扎实补短补弱,也要努力变弱为强,寻求新突破,增创新优势,不断开创如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对标一流勇争先,需要我们聚焦耕海图强不动摇。处于高质量发展的风口上,如东向海发展适逢其时,机遇难得。如东县上下要深入解放思想,主动向先进地区对标看齐,灵活运用“拿来主义”,将新发展理念与如东向海发展的实际有机融合,进一步优化路径、创新举措,以思想大解放引领观念大变革、推动发展质量大提升。要不断提高标准境界,以战略思维、世界眼光,在更高层次上定位发展、在更广参照系中确定目标,确保向海发展每年都有一批标志性成果落地落实,全力打造江苏省向海发展先导区。

对标一流勇争先,需要我们聚焦项目建设不动摇。以招商引资提质态为目标,细化招商图谱,紧盯产业链空白点、转型点,瞄准头部企业、领军企业,高频次加大招引力度。特别是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的机遇,强化与苏南、上海、浙江等先进地区的深层次合作对接,加快落地一批龙头旗舰项目、延链补链项目。突出省市重点项目,集中精力、序时推进桐昆三期、金光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提速,确保项目建设再攀高峰。

对标一流勇争先,需要我们聚焦两大转变不动摇。紧扣由“资源型”向“创新集约型”、“两高型”向“绿色低碳型”的“两大转变”,加强科技创新赋能,加速破除资源依赖,推动产业质量、效率、动力的全面变革,努力实现由“制造业大县”向“制造业强县”转变。注重引进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高端制造类项目和科创类项目,同步引进知识产权、研发机构、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最优资源、集中最强力量,做大做强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对标一流勇争先,需要我们聚焦园区建设不动摇。瞄准国字号目标,全力推进园区创建工作。特别是在园区规划上,要充分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突出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注重教育资源、科创资源、高端人才的同步引进,强化科技、教育、人才相互贯通协同,为如东县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作出新贡献。

对标一流勇争先,需要我们聚焦品质提升不动摇。以提升城市品质为导向,积极抢抓新型城镇化建设机遇,创新投融资方式,加快县城老城区更新改造和新城区开发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综合承载力,以高品质城市吸引高层次人才。要以张家港为标杆,高标准推进文明创建,集中力量解决市政设施完善、居民小区管理、镇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突出问题,推动市容市貌持续好转,坚决打赢新一轮文明创建“大决战”。

对标一流勇争先,需要我们聚焦乡村振兴不动摇。积极学习借鉴考察五地善于调动社会资本发展农业农村的思路,着力开创如东的乡村振兴新局面。统筹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掀起环境治理高潮,让田园风光、秀美乡村成为聚宝盆。探索发展休闲农业、文化体验、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精心培育打造一批10 亿元级农业产业集群,全力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

对标一流勇争先,需要我们聚焦队伍建设不动摇。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切实将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转化为推动如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聚焦“发现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多途径提升抓发展、促转型的本领和水平。优化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考核评比的引领效应、激励作用和鞭策效应,以优良作风确保各项工作在南通市当排头、江苏省争一流、全国创先进。

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问道江南,如东跨越赶超激情燃烧再出发!

(来源:如东县人民政府网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