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屋顶的特点、组成及排水方式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平屋顶的构成 平屋顶的特点、组成及排水方式的选择!

平屋顶的特点、组成及排水方式的选择!

2024-05-22 16: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平屋顶的特点及组成

由于平屋顶构造简单,节省材料,价格较低,能提高预制装配化程度,施工方便,节省空间,能适应各种平面形状,屋顶表面便于利用等,因此近年来平屋顶在城乡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建筑屋顶的主要形式。

平屋顶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面层、结构层,保温隔热层和顶棚层。但在不同地区其组成略有区别,如我国南方地区,一般不设保温层,而北方地区则很少设隔热层,因此屋面的组成要视地理环境而定。

图片

1、防水层

平屋顶是通过防水材料来达到防水目的的。平屋顶坡度较小,排水缓慢,因而要加强屋面的防水构造处理。平屋顶一般选用防水性能好和面积较大的屋面材料做防水面层,并采取可靠的缝隙处理措施来提高屋面的抗渗能力。目前,在南方地区常采用水泥砂浆或配筋细石混凝土浇筑的整体面层,称刚性防水屋面;在北方地区,则多采用柔性卷材的屋面防水层,称柔性防水。

2、承重结构

平屋顶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按施工方法不同,有现浇、预制和装配整体式三种。其中,目前一般建筑中用得最多的是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如空心板和槽形板等。

3、保温层或隔热层

保温层或隔热层的设置目的,是防止冬、夏季顶层房间过冷或过热。一般常将保温、隔热层设在承重结构层与防水层之间。常采用的保温材料有无机粒状材料和块状制品,如膨胀珍珠岩、水泥蛭石、加气混凝土块、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

4、顶棚层

屋顶顶棚层一般有板底抹灰和吊顶棚两大类,与楼板层的顶棚做法基本相同。

图片

二、平屋顶的排水

为了迅速排除屋面雨水,保证水流畅通,需进行周密的排水设计,首先应选择适宜的排水坡度,确定排水方式,做好屋顶排水组织设计。

1、屋顶坡度的形成

平屋面的常用坡度为2%~5%,坡度的形成一般可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即材料找坡和结构找坡。

1.1、材料找坡

材料找坡亦称垫置坡度。是在水平的屋面板上面,利用材料厚度不一形成一定的坡度。找坡材料多用炉渣等轻质材料加水泥或石灰形成,一般设在承重屋面板与保温层之间,材料找坡形成的坡度不宜过大,否则找坡层的平均厚度增加,使屋面荷载过大,从而导致屋顶造价增加。

当保温材料为松散状时,也可不另设找坡层,利用保温材料本身做成不均匀厚度来形成一定的坡度。材料找坡可使室内获得水平的顶棚层,但增加了屋面自重。

1.2、结构找坡

结构找坡亦称搁置坡度。它是将屋面板搁放在有一定倾斜度的梁或墙上,而形成屋面的坡度。这种做法,顶棚是倾斜的,屋面板以上各构造层厚度不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

图片

结构找坡不需另做找坡材料层,从而减少了屋顶荷载,施工简单,造价低,但顶棚是斜面,室内空间高度不相等,使用上不习惯,往往需设吊顶棚。所以,这种做法在一般民用建筑中采用较少,多用于跨度较大的生产性建筑和有吊顶的公共建筑中。

2、排水方式的选择

平屋顶的排水坡度较小,要把屋面上的雨雪水尽快地排除,就要组织好屋顶的排水系统,选择合理的排水方式。

屋面的排水方式分为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两大类。

2.1、无组织排水

无组织排水是指屋面的雨水由檐口自由滴落到室外地面,又称自由落水。这种排水方式不需设置天沟、雨水管进行导流,而要求屋檐必须挑出外墙面,以防屋面雨水顺外墙面漫流而浇湿和污染墙体,如下图所示。

图片

无组织排水构造简单,造价较低,不易漏雨和堵塞。但当屋檐高度大的建筑或雨量大的地区采用无组织排水,落水时将沿檐口形成水帘,雨水四溅,危害墙身和环境。因此,无组织排水方式一般只适用于年降水量较小,房屋较矮以及次要建筑中。

2.2、有组织排水

当建筑物较高、年降水量较大或较为重要的建筑,应采用有组织排水方式。有组织排水是将屋面划分成若干排水区,按一定的排水坡度把屋面雨水有组织地排到檐沟或雨水口,通过雨水管排泄到散水或明沟中,如下图所示。

图片

有组织排水与自由落水相比,可避免屋檐下落雨水污染墙面,危害墙基。但雨水管处理不当易出现堵塞和漏雨,因此这种方式构造较复杂,造价较高。

有组织排水分为外排水和内排水两种。一般大量性民用建筑多采用外排水。外排水视檐口做法不同可分为檐沟外排水和女儿墙外排水。

屋面可以根据建筑物的跨度和外形需要,做成单坡、双坡或四坡排水,相应地在单面、双面或四面设置排水檐沟。雨水从屋面排至檐沟,沟内垫出不小于1%的纵向坡度,把雨水引向雨水口,再经落水管排泄到地面的明沟和散水。

女儿墙外排水的平屋顶,可在女儿墙内侧设内檐沟或垫坡,雨水口穿过女儿墙,在女儿墙外面设落水管。

有些建筑不宜在外墙设落水管,如多跨房屋的中间跨、高层建筑及严寒地区(为防止室外落水管冻结堵塞)。另外,落水管也影响建筑立面的效果,这时可采取屋面内排水,此时雨水由屋面天沟汇集,经雨水口和室内用水管排入下水系统。

雨水口的位置和间距要尽量使其排水负荷均匀,有利落水管的安装和不影响建筑美观。雨水口的数量主要应根据屋面集水面积、不同直径雨水管的排水能力计算确定。在工程实践中,一般在年降水量大于900mm的地区,每一直径为100mm的用水管,可排集水面积150m?的雨水;年降雨量小于900mm的地区,每一直径为100mm的雨水管可排集水面积200m?的雨水。雨水口的间距不宜超过18m,以防垫置纵坡过厚而增加屋顶或天沟的荷载,如下图所示。

图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