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干货有哪些菜类 干货

干货

2024-07-15 23: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国内典型城市的食物垃圾产量及比例(2008年)

食物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理,为废物管理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并带来了相应的环境影响。食物损失和浪费有两种可能的环境后果:

与资源投入相关的上游环境影响,如水,土地,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 与废物处理及其环境影响有关的下游环境影响。

因此,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会增加农副作物变为最终产品的效率,同时也会减轻环境影响。

该研究的目的旨在根据文献中公布的数据,知情估计和其他公开信息,对中国的粮食损失和食物浪费进行概述和系统评估。

如何定义食物损耗和食物浪费?

本研究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定义(点击这里查看上一期:干货 | 什么是食物浪费?)这里把食物消费之前的环节定义为“食物损耗food lose”,消费之后为“食物浪费food waste”。研究的数据来源为实地调研、行业调研、相关文献等。

3.1收获前的损失

收获前的食物损失平均为5-9%,最高为15%,最低1.7%,虫害和自然灾害是粮食损失的主要原因。根据中国农业统计报告,2010年,中国因为自然灾害、虫害、杂草、啮齿类动物而损失的粮食达到21.6百万吨。此外,低效率的播种也是粮食损失的重要原因。

我国粮食、蔬菜、肉类等农产品的损失率(括号内为研究案例个数)

3.2收获后的食物损失

初产品:

中国的食物供应大部分都是主食类(如小麦、水稻、玉米等),大部分的食物损失集中在粮食上。粮食收获后,平均有4-6%在处理阶段损失,平均5.7-8.6%在储存阶段损失。加工和配送阶段的平均损失分别是2.2-3.3%,1-1.5%。

粮食、肉类和水果蔬菜在不同阶段的损失率

按照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储存——收获后的粮食损失中,贡献最大的是“储存”。分散式、小规模的农业模式是储存阶段粮食流失的主要原因。中国的粮食储存呈现了明显的金字塔结构。

超过50%的粮食存量在农户家中,25%在企业中,剩余25%储存在地方和中央政府中。在政府处储存的粮食损失率很低,但在农户家中损失率很高(农民留下自己食用或等待合适的出售价格,造成了粮食的极大损失)。储存阶段的食物损失初步估计如下:

我国食物在储存阶段的损失率

加工——中国目前只有一小部分的食物进行工业化加工,并且食物加工和销售的效率都很低。

配送——运输和配送阶段的损失,主要是未普及机械化散装运输造成的,比如大部分的粮食都是用口袋进行装货、卸货,并进行人工运输。

空间和时间差异: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一些基本规律。

空间尺度上,北方比南方的储存阶段粮食损失量大,这跟气候条件、种植模式息息相关。

时间尺度上,亚洲开发银行最近一项研究表明,粮食收割后的物理损失率,比之前人们认为的20%要低(在某些省份,土豆为7%,水稻仅为1—2%),这说明中国食物供应链的效率正在逐年提高。

3.3消费者的浪费

食物消费的过程包括家庭用餐和在外用餐。

中国每年家庭源浪费的粮食为5.5百万吨,远超出世界平均水平。在外用餐情况的浪费更加严重,中国农业大学2011年的一项研究表示,28.3%的餐饮食物都浪费了。经初步估算,我国在消费者层面的食物浪费量为50百万吨每年,并且这一数字还将不断增加。

中国关于食物损失和浪费的政策有哪些?

对国内近年来有关食物浪费/损失/垃圾处理相关的条例、政策、计划进行总结,如下所示:

近年来我国有关减少食物浪费/损失的政策

近年来我国有关食物垃圾处理的政策

总结

关于食品价值链各个阶段的食物损失和浪费量的信息严重缺失,大多数估计数据局限于大米,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

储存对所有类型食品的收获后损失贡献最大,(例如谷物为5.7-8.6%,肉类为2.5-3.7%,易腐食品为10-15%),小规模农业生产模式是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可能会减少收获后的食物损失,而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快速城市化,则会使消费者的食物浪费量增加;

大多数消费者食物浪费现象存在于在外就餐而不是家庭层面,这与西方国家相反;

中国已经建立了处理一般废物的监管框架,但是该框架并没有专门适应食物损失和浪费,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仍然缺乏交流与合作。

干货栏目

案例分析,报告解读,减少食物浪费的举措和建议,用科学严谨的方式告诉你有关减少食物浪费的一切知识。

下周同一时间,不见不散~

#减少食物浪费,我们在行动#

快来关注我们吧!

参考资料

Liu, G. (2014), “Food Losses and Food Waste in China: A First Estimate”, OECD Food,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Papers, No. 66, OECD Publishing.

http://dx.doi.org/10.1787/5jz5sq5173lq-e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