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西部地区的重中之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干旱的原因和措施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生态环境建设西部地区的重中之重

生态环境建设西部地区的重中之重

#生态环境建设西部地区的重中之重|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程国栋 李锐 张志强 编者按: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的脆弱地区,生态建设是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十分复杂,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迥异,生态退化问题千差万别。中科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程国栋院士和中科院水土保持所的李锐及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的张志强等同志,通过专项研究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分析了生态环境建设中面临的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问题,并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特别指出,应充分发挥科技对生态建设的支撑作用,科学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必须采取基于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和生态退化问题的分类指导的生态建设策略;建立西部地区生态安全体系,开展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立法,以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据西部10个省(市、区)1999年的统计,土地总面积为543万km2,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56.6%。1998年末总人口为2.8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28%,人口密度为53人/km2,远低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30人/km2)。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人口密度较低,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对我国21世纪的发展意义重大。但西部地区大开发所面临的是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区内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的区域发展环境。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和朱基总理所指出的,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不从现在起,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会落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必须高度重视和突出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生态环境与大力发展经济,是西部地区面临的两难选择。 正确认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科学地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妥善解决生态环境建设中面临的科技和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本评价 西部地区是我国自然生态的极端脆弱区,人地关系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破坏及退化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土地退化现象严重;植被稀少、森林草原大面积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恶化;生态景观单一、缺少生态屏障,沙尘暴发生的次数逐年增加、影响范围逐年扩大等。以土地荒漠化为例,按《国际荒漠化公约》规定的指标,我国可能发生荒模化的地理范围(即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总面积为331.7万km2,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和北部地区。在此范围内实际发生荒漠化的面积(中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已达262.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3%,其中,风蚀荒漠化160.72万km2,水蚀荒漠化20.52万km2冻融荒漠化36.32万km2,土壤盐渍化23.32万km2,其它原因引起的荒漠化21.42万km2。据研究,荒漠化发展的速度逐年加快,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年均扩大1560km2,年均增长率为1.01%;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年均扩大面积2100km2,年均增长率为1.47%,而90年代以来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西部草地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的面积已经占到75%~95%。由于土地荒漠化的扩展、植被的人为破坏和退化,西部地区特大沙尘暴发生的次数迅速增加,50年代平均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2000年西部及华北地区沙尘暴更是频发,达到了创记录的14次。 西部地区脆弱的自然生态状况长期阻碍着西部地区潜在优势的发挥,不仅成为严重制约西部地区区域发展的主导性障碍之一,而且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带来严重困难,更重要的是,西部地区处于我国的江河源区及其上游地区、西北季风的发源地或上风口,对我国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跨区域性影响。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比较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施了一系列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但生态环境好转的速度赶不上生态恶化的速度,生态建设的成效不明显。我国北方地区春夏季出现次数一年比一年多、影响范围一年比一年广的滚滚沙尘暴和南方地区夏秋季年复一年的滔滔洪水,均昭示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总体状况仍是:普遍脆弱、局部改善、总体恶化。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 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国家已将生态环境建设确定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因此,按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制定生态环境建设的切实可行的科学规划以及不同区域、不同尺度的实施方案,近期、中期、长期目标相结合,分步实施,对指导生态建设顺利发展、克服一轰而上的植被建设形式主义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建设目标的确定必须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不宜违背科学规律而使目标成为文字或数字游戏。 总体发展目标是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遵循自然规律、科学规律和经济规律,以植被的恢复建设为突破口,带动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以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核心,建立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体系;以加快区域经济开发为目标,大力发展新兴特色替代性产业,实行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并举;实现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再造山川秀美、江河清澈的西部地区。 近期(到20l 0年)目标:初步遏制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势头,使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特别恶劣的水土流失区(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上中游地区)和严重荒漠化地区的治理初见成效。 中期(到2030年)目标:使西部地区适宜治理的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整治,基本扭转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重点治理区(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治理大见成效,生态环境有明显改现,开始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长期(到2050年)目标:使西部地区的植被建设与恢复取得实质性进展,适宜治理的地区得到全面整治,宜林宜草地全部绿化,使我国西部适宜治理地区的林草有效覆盖率大于60%以上,建立起有效防护水土流失和荒摸化的结构合理的林草植被体系,基本实现山川秀美、江河清澈,基本建立起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建设需解决的问题 “退耕还林(草)”是生态建设的必由之路,但“退耕还林(草)”的生态建设必须尊重科学,如何科学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建设,直接关系到生态建设工作的成效。 当前,研究和解决退耕还林还草中所面临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这些突出的问题是: 1.科学问题 当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突出科学问题是: (1)西部地区国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本底状况 建国以来,国家虽然组织过多次对西部地区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但这些调查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和尺度、方法规范及数据的翔实程度等存在较大差异,而且近一二十年来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致使对西部地区国土资源及生态环境本底状况的了解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连续性。因此,必须对西部地区的国土资源及生态环境本底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摸清家底,为大规模生态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服务。例如,鉴于西北地区水资源的极其有限性和极端重要性,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无疑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要算清西北地区的水帐,为水资源在生态环境与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间的合理配置提供坚实的水资源科学依据,以有效解决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脆弱生态系统的保护问题。 (2)西北地区过去的环境变迁与原始植被状况 西北地区过去究竟是什么样子,西北地区现今的恶劣生态环境状况究竟是自然演变的结果,还是人为作用的后果;或者哪些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哪些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认识,搞清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弄清西北地区过去的环境变迁过程及原始植被演替历史,对西北地区植被恢复的科学决策和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全球变化背景下西北地区未来生存环境演变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未来西北地区的气候环境趋势是进一步变干、还是降雨会多起来?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冰雪融水补给会变多还是变少?西北干旱区的高山固体水库千百年来是平衡的,未来数十年至百年的气候变化将如何影响其平衡、进而影响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西部地区未来数十年至百年的气候、水、生态环境变化,不仅直接影响西部地区的未来人类生存环境,也将影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必须高度重视加以研究。 (4)生态建设的整体科学规划与实施方案 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是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应在对西部地区有关生态环境科学问题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制定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整体科学规划,以及西北、西南不同自然生态环境区域的分类实施方案,近期、中期、长期目标相结合,分步实施。对生态建设工程应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作好经济、技术论证,按规划立项、按效益考核,克服植被建设中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形式主义,以取得生态建设的确实成效。 (5)人工植被建设的适宜林草类型、规模、结构与布局 西北地区以往植树成活率低除与干旱缺水有关外,植被建设的科技含量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植被建设中,缺乏对所在地区的立地条件类型、适宜的人工林灌草植被结构模式以及相应的植被建设与恢复技术体系的深入研究,在生产上和科学上还没有真正解决大面积造林种草的关键问题。人工林建设未遵从植被发育规律,树种结构单一,导致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不显著。因此,应依据西部地区拥有黄土高原、西北内陆干旱区、青藏高原寒区和长江上中游地区等不同生态类型区的现实,生态建设应因地制宜,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林则林,才能取得较好的植被建设效果。依不同生态类型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开展对人工林灌草植被建设的适宜林草类型、适宜规模与合理结构和布局的深入研究,对西部地区的大规模生态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社会经济问题 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的社会经济问题是:由于人口的巨大压力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限制,致使西部地区生态保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一直比较尖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以粮为纲、西部地区的粮食基地建设等冲击生态建设。因此,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很好地解决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结合问题,切实解决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与农民致富问题。 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建设涉及到传统农业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如何抓住国家“以粮食换林草”的生态建设的契机调整各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直接关系到各地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人口的致富问题。必须着眼于发展优势农业产业和特色农业经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果业、畜牧业、蔬菜业、花卉业、生态旅游业,以及其它特色非农产业,推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较快地增加农民收入,使西部地区的广大农民尽快脱贫致富。但各地区应充分考虑市场约束等问题,因地制宜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发展地区经济,避免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和低水平重复。 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区生态建设的分类指导原则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区内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地域差异很大,基本上可分为青藏高寒区(含江河源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干旱区、长江中上游地区等4大生态危机区或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区,不同的生态经济类型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特点、生态退化问题迥异,其生态环境建设指导原则和策略必然应因区而异。此外,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的环境污染、区域经济梯度推进中的污染转移、开发建设中的人为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也必须作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方面加以对待。 (1)黄土高原区 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的退耕还林还草应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黄土高原的耕地面积为1690万hm2,其中,平耕地958.7万hm2,占56.7%;坡耕地731.8万hm2,占43.3%。将黄土高原的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近期,先将25°以上的、占黄土高原耕地总面积4.5%的约76万hm2陡坡耕地退耕;中期,退耕20°以上的坡耕地;远期,退耕15°以上的坡耕地。15°以下的缓坡耕地可修建成梯田、梯地,作为农民进行各种种植的基本农田。 植被建设要遵循植被的地带性规律,按“两线三区”进行规划和建设,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林则林。350mm和550mm两条降雨量界限将黄土高原分为三个区域,北部区域为荒漠草原带,中部区域为温带草原带、南部区域为森林草原带。三个区域从北到南依次可进行草、草灌和乔灌草植被建设。 迟耕还林还草的植被建设要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步进行,大力调整种植业比重过大的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种植业由传统的“粮食—经济作物”为主的二元植物结构向“粮食一经济作物—饲料”协调发展、农牧结合、产供销一体化的三元结构的转变,尽快形成新的高效益的农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建设既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又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的致富,最终实现强区富民的根本目标。 (2)西北干旱区 大开发必须禁止大开荒,维持现有绿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西北干旱区有大量的宜农荒地,但由于水资源的限制,各地区的用水存在此长彼消的关系,一部分地区的大开荒必将殃及另一部分地区的生态,导致进一步的生态退化。 保证生态环境用水,恢复和重建轻度退化绿洲的生态良性循环、维护绿洲生态安全。加大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农牧交错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的力度,采取综合措施固沙、治沙,增加沙区林草植被,控制荒漠化扩大趋势。建立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一生态一经济综合管理模式,实施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调配与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工程。加大对作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水源涵养地的中高山区的生态恢复与保育。 (3)青藏高原寒区 以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加大对天然草场、江河源区水源涵养林和原始森林的保护,禁止不合理开发,扩大和新建草地自然生态保护区,对具有特殊生态价值的草地类型实行划区保护,维护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的良性循环。 应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从根本上深化有关牧业用地占有和使用制度改革,彻底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掠夺性经营、破坏资源性经营的问题,建立健全草地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机制,发展高效可持续草地畜牧业,科技兴牧,由数量型畜牧业向效益型畜牧业转变,建立草地生态系统演替与畜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提高对草场“三化”问题的研究投入力度,实施“三化”草场综合治理的生态建设工程,有效遏制草地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促进草地生态恢复和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4)长江中上游地区 针对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应大力保护天然林资源,禁止天然林采伐;生态建设必须采取“工程、林草、农耕”并举的综合措施,坚持造林种草与封山育林结合、治理与维护管理同步、骨干工程与一般工程配套的生态建设原则,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人工草地,控制水土流失,加大石质荒漠化治理力度。 大力改造坡耕地,25°以上陡坡耕地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禁止乱垦滥伐,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25°以下缓坡耕地则应实施“坡改梯”等农田基本建设,控制人为水土流失,提高土地产出率,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果业和畜牧业,切实解决粮食和农民增收问题。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建议 1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中科学问题的研究,充分发挥科技对生态建设的支撑作用,科学实施生态建设工程 国家应设立专项科研计划,加强对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与试验示范力度,处理好科技对生态建设的指导作用,加强科学理论研究与生态环境建设实践的有机结合。 借鉴国际建设项目的成功经验,改革生态建设项目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中增设科技专项,鼓励科技人员直接切入生态建设的全过程,对生态建设中迫切需要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适时研究,强化试验示范成果推广力度,提高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和科技对生态建设的贡献率。只有加强科技的投入,才能克服植被建设中存在的“三一”(规划模式单一、人工林草结构单一、品种单一)、“三低”(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经济效益低)等问题。 2建立生态建设的统一协调管理机制 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在全国生态建设中具有优先战略地位。生态建设涉及到计划、农业、林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以及财政、金融、国土资源和科研等许多相关部门,为加强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分工合作,有必要建立生态建设的统一协调管理机制(如,成立西北、西南地区生态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目的是制定生态环境建设的科学规划与实施方案;监督生态建设工程实施进程、评估生态建设实施效果;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多方筹措生态建设资金,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有重点、分步骤、科学推进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 3对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区采取分类指导的生态建设策略 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应针对区内黄土高原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寒区、长江中上游地区等不同生态危机区或生态经济类型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和生态退化问题,因地制宜,采取基于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和生态退化问题的分类指导的生态建设策略。 4.大力控制中心城市和工矿区的环境污染 目前从总体上而言,西部地区的污染物总量较小,单位面积的污染负荷低,原发性工业污染较轻。 但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区域(如兰州等)及工矿区的工业污染、西南地区的酸雨污染等却较严重,不仅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也严重影响到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西部中心城市及工矿区的环境污染控制也必须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大投入,下大力气加以整治。 5.建立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防范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 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开展经济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审计,尽量减少对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应建立和完善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必须同时规划、同时决策、同时实施。重大开发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要有良好的处理预案和资金投入;对那些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破坏、而又无良好处理预案的开发建设项目不得批准立项,严格防范对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 6.加强对区域经济梯度推进中污染转移的控制 随着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换代,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区域经济由东向西的梯度推进发展态势已经形成。 在这种形式下,一些高耗能、低效益、高污染产业可能向西部转移;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产业层次低,出于急于发展地方经济的愿望,对这些污染产业的转移也会疏于严格控制,势必造成实物型污染转移;同时,随着高能耗密集、高污染密集型行业在东部地区从总体上的减少和逐步消失,这些行业的产品仍存在需求市场,因市场需求的作用,欠发达地区必然代替发达地区发展这些产业,形成市场需求型的污染转移。受区域经济梯度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的作用,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污染“西移”的速度会明显加快,这是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新挑战。出于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制订和严格执行有关环境法规,明确污染型行业和产品的环境质量标准,严格控制区域经济梯度推进中污染物的超标转移。 7充分认识建立西部地区生态安全体系的战略重要性,开展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立法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不仅对西部地区自身的发展极为重要,西部地区更是中东部地区的生态屏障。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直接关系到全国的生态环境安全,维护西部地区生态安全、建立西部地区生态安全体系,对维护全国的生态环境安全具有极端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有必要对西部地区的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进行立法。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要保护生态环境,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搞经济建设,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必须以法律的形式禁止在西部大开发中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任何人为污染和破坏。探索和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态建设的新的有效驱动机制与配套政策体系,理顺生态建设中的土地责、权、利关系,实行更加积极的土地政策,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8.尽早研究并实施西线南水北调工程 西北地区沙漠化东进南侵的生态环境源于缺水、沙多、风狂的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土地贫瘠、经济落后、人民贫困。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活动规模与强度的加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必将进一步加大;而且,随着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生态环境更将成为用水大户,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将进一步凸显。因此,西北地区大开发必须首先解决好水问题。而西北地区90%以上面积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在200mm以下,完全靠天然降水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缺水问题已不可能。而同属西部地区的西南地区水资源却相当丰富。青藏高原6江河的年总径流量在4000亿m3以上,每年从云南流出境的水资源量即达2330.6亿m3;,现有的各种方案的可调水量从200—2000亿m3不等。从西南水量丰沛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等4江调占其总水量10%的约435—450亿m3水完全是可行的,也可以从根本上缓解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紧缺局面。因此,要长久解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瓶颈问题,宜及早研究并实施向西北内陆干旱区跨流域调水的西线南水北调工程计划。 (据《科学新闻周刊》)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