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最浓烈,情重不多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席皮尔曼 无声最浓烈,情重不多言

无声最浓烈,情重不多言

#无声最浓烈,情重不多言|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00年7月6日,一个普通的日子。波兰钢琴家席皮尔曼在这一天与世长辞,享年88岁。而这位波兰著名钢琴家除了拥有高超的弹奏技巧外,还有着曲折的人生经历。在二战中,他更是以犹太人的身份在波兰首都度过了六年,直到苏联解放波兰。

在战争结束后,席皮尔曼凭借自身异于常人的记忆力将自身在二战中的经历写成了书,命名为《城市之死》。但是因为书中对于苏联的一些描写而被禁止发行,直到90年代才在美国重新发行,并且更名为《钢琴家》。

《钢琴家》在出版以后获得了深刻的影响,一度登上了畅销书榜首。而随着书籍影响力的扩大,席皮尔曼的故事也获得了法国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关注,并以此为基础,拍摄了传记电影《钢琴家》,并在2002年正式上映。

罗曼·波兰斯基出生于1933年的法国,在二战爆发以后他们举家迁往了老家波兰。他的父母则相继被抓进了集中营,而母亲更是死在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以说,罗曼·波兰斯基也是那场战争的亲历者和受害者。而电影中出现的一些镜头也是罗曼·波兰斯基当年听闻甚至亲眼见到的画面。

描写二战,反应二战集中营历史的艺术作品有不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由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和由罗森塔尔写的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而这两个作品在我看来都有着比较深的主观色彩。

前者不用说,本来便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成,所以电影的重点其实一直是放在刻画“辛德勒”这一人物身上的。在电影中辛德勒的心理描写也是比比皆是,电影中也不乏犹太工人为辛德勒庆生这样极具煽情性的画面。可以说,斯皮尔伯格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想必是带着感情去拍的,所以电影也刻上了深刻的斯皮尔伯格的烙印。

而后者则更具特色,一般来说,新闻报道应该是力求客观、真实的,尽量避免受到作者主观情感的影响。但是这篇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的报道却突破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和“零度写作”的传统,在文中不止一次的出现了作者本人的主观感受。而也正是因此这篇不同寻常的报道也成为了不朽的名篇。

当然不是说带着感情去描述二战历史是错误的,法西斯暴行令人发指,可以说只要是一个心智健全的正常人都会对其感到愤怒。而这种愤怒无关于国籍与经历,是人类最纯粹的情感。不过我今天要讨论的电影《钢琴家》则异于以上两个作品,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的则是导演对感情的克制。

电影开始于二战刚爆发的这一时间点,席皮尔曼是当时波兰负有盛名的钢琴家,在华沙的一家电台工作。而他家庭中的其他人也有着体面的工作。在战争爆发后,席皮尔曼一家在权衡过后还是决定留在了华沙。谁知,这也成为了他们噩梦的起点。在纳粹占领华沙以后,包括席皮尔曼一家人在内的犹太人首先是被送到了一个区域集中住居,一段时间后则是陆续被送去了集中营劳作。

席皮尔曼则在一位为纳粹效力的犹太人警察头目的帮助下逃过了厄运,得到了到华沙城区工作的机会。然后他又在昔日好友的帮助下得以在华沙居住。最后因为朋友不得不离开,席皮尔曼也不得不在华沙城中躲藏度日。

终有一天,躲在一处废弃楼房中的席皮尔曼被德国军官发现。但是在席皮尔曼弹奏了一曲钢琴后这位德国军官选择了放过他,并且在接下来的日子对他多加照顾,直到战争结束。战后,席皮尔曼又回到了电台工作,再次弹起了肖邦。

看完整部电影后我最深的感受便是“真实”和“残酷”二词。因为是根据席皮尔曼的自传改编而成,所以说电影少去了那么多的戏剧性,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客观甚至残忍。

首先是一家人的遭遇,席皮尔曼一家本算是上流人士,但是在被纳粹送入了犹太人居住区后却连做人的基本尊严都失去了,每天生活在恐惧中,为了填饱肚子而奔命。而席皮尔曼的哥哥在因为闹事被抓后,救他的却是那个两人不齿的纳粹走狗海勒。

即使是这样,最后一家人还是难免逃脱被送往集中营的命运,最后除去席皮尔曼以外,其它人全部被送往了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电影没有交代他们的命运,不过你要知道的是这座曾经关押了上百万人的集中营,在苏联解放时已经只有7650名幸存者,他家人的命运也是不言而喻。

除去他一家人的遭遇外,还有一处情节也显得很是真实:在友人的帮助下,席皮尔曼得以在一处公寓中住下。但因为他犹太人的身份,没有身份证明的他也不能外出。但最终邻居还是发现了他的存在,邻居在见到他后的第一反应则是要求他出示身份证明。在明白了他是犹太人后邻居则是毫不犹豫的大声呼唤,以期纳粹将他抓走。

这个情节或多或少也是反应了当时的一些事实:即使是被占领区的人,也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积极配合着纳粹抓捕犹太人。这或许便是对历史的一种无情嘲讽:有识之士终是少数,多的是愚昧的人。

当然,电影中也是有一些温情的镜头的,比如说一家人分一块糖的场景,比如说德国军官救席皮尔曼的情节。在电影中最后德国军官为席皮尔曼的琴声所感动,并且对他施以援手的情节相信也让不少人感动。同时也是深化了电影的主题。不过其实这段情节是经过了导演的处理的。

据席皮尔曼的自传描述,这位德国军官对他的帮助远不止电影中描述的那样简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一直蒙受这位德军在华沙最高指挥官的照顾,而在战后也是有不少人表示这位军官也曾救过他们的性命,不过罗曼·波兰斯基在电影中却是淡化了对这位德国军官的刻画。

这样可以说是不太尊重原著,但是在我看来其实也是让全片显得更加和谐。毕竟影片绝大部分都是在客观讲述战争的残酷,如果在结尾加入了过多的温情画面其实也会冲淡影片的主流情感,不利于主题的表达。

不过我也觉得这或许是导演个人的主观意愿所致,毕竟不同于一般人,罗曼·波兰斯基毕竟是亲身经历过那场战争,并且深受其害的当事人。想来他也不愿意因为过多的对德国军官的描写来减少影片的悲伤气氛。

无声最浓烈,情重不多言。《钢琴家》的大部分剧情是在沉默中度过的,主角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未曾开口的,导演对于情绪的表达也是“点到为止”。但也正是这样一种“沉默化”的表达却更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战争的残酷。在我看来,这也是《钢琴家》最大的魅力所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