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名家丨保罗·克利:绘画就是带着线条去散散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带aoe的创意画 名画名家丨保罗·克利:绘画就是带着线条去散散步

名画名家丨保罗·克利:绘画就是带着线条去散散步

2023-03-13 00: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879年12月18日,是瑞士画家保罗·克利(Paul Klee)的生日。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众多现代艺术画家之中,他可能是最难定义的一个:他的画既抽象又具象,他的作品没有很强烈的美学讯息要传递,他始终只想像小孩一样画画。

音乐与绘画的关联

保罗·克利诞生于瑞士,其父亲是德国人,根据当地法律保罗·克利的国籍亦属德国。他的双亲都是音乐家,母亲虽因婚姻而结束歌唱家志业,但仍对保罗·克利寄予厚望,想栽培儿子继承音乐事业,在他几岁时已经让他学小提琴。

1911年的保罗·克利

保罗·克利确实具音乐天赋,拉得一手好琴,亦乐在其中。可是,他就是觉得不想当音乐家,而想当个画家,这点让父母大失所望。保罗·克利自己绝不讨厌音乐,他只是想当画家的欲望较强;两个领域的体验,反而让他深刻感受到音乐与绘画之间的共通之处。往后保罗·克利的画家朋友莱昂内尔·法宁格(Lyonel Feininger)这样说:「没有了音乐家克利的画家克利是无法想像的。」

在看过保罗·克利的代表作品后,我们大概很难想像他最早期的画是以钢笔与墨水笔刷为主要媒介。

保罗·克利《我的房间》(My Room),1896年

保罗·克利1898年开始正式于学院习画,在巴黎与慕尼克之间,他选择了后者。留学外地,为了糊口的他写过剧场评论、画过讽刺漫画。后来他的蚀刻版画意外受到市场欢迎,使他终于可以赚取生活所需的收入。

保罗·克利亦有画彩色画,例如《四个苹果的静物画》(Still Life with Four Apples)就颇有塞尚(Paul Cézanne)的影子,但克利的色彩更厚重而暗淡,跟他中、后期的作品大为不同。

保罗·克利后来加入了由德国表现主义组成的「蓝骑士」(The Blue Knights)团体,并跟来自俄国的抽象主义大师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成终身好友。克利仍在苦苦找寻自己的艺术风格,是康丁斯基与其他画家朋友给他建议与鼓励。

色彩的大绽放

保罗·克利的艺术突破,发生于1914年到北非突尼斯(Tunisia)的游历。当地的阳光让他如受灵光感召一样,对颜色有了崭新的感受,并以水彩画成《哈玛迈特清真寺》(Hammamet with Its Mosque)。

保罗·克利《哈玛迈特清真寺》(Hammamet with Its Mosque),1914

(The Berggruen Klee Collection, 1984)

在这张画中,我们看到了保罗·克利常用的表现法,就是将表象性与非表象性的元素并置在同一画面之内:画的上半部分捕捉清真寺的轮廓,它被高塔与树包围;画的下半部分是一面城墙,几乎遮去了画面的三分之二,克利转而以化开的半透明色块来表现,这里的手法是参考了罗伯特·德劳内(Robert Delaunay)。

保罗·克利就在突尼西斯之行后宣布说:「我与色彩合一。我是个画家。」此后他终于脱胎换骨,开始展开终生对色彩的无尽探索。他更写下了创新的色彩理论,被誉为继达芬奇的《笔记本》之后最重要的绘画著作,甚至比保罗·克利自己的绘画有最高成就。

保罗·克利手写笔记内页

保罗·克利一生的作品,都是绘画媒介、颜色与构图的实验。他曾饥渴地吸收二十世纪初各个流派,包括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后印象主义与表现主义(让人意外的是,他对文艺复兴艺术兴趣缺缺,唯独爱米开朗基罗),然而克利有自成一格的创作方式,他的艺术始终难以定性为某种「主义」,我们只能粗略归纳出克利的某些倾向。

保罗·克利的《老人》(Senecio)就用了立体派的方式来画

保罗·克利继承了印象派之后所有现代艺术流派的主张,拒绝以再现现实世界作为艺术的任务,他指艺术「不是为了再现看得见的世界,而是让生命被看见。」可是克利亦不算非常推崇「为艺术而艺术」信条,他亦重视绘画的装饰功能(这主张颇接近野兽派的马蒂斯(Henri Matisse))。

从《哈玛迈特清真寺》再发展下去,保罗·克利的画总是游走在抽象与具象之间。他建立出一种技法:以水彩作底色,同时有钢笔画的线条,所画有时较具像,有时则不,很多时是两者并存,例如《红色气球》。他不会为画中事物填上它们在现实中的颜色,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在画面上铺排色彩。

保罗·克利的画大多没有很深奥的主题,就如画本身所见,是对于颜色、形状、线条的尝试。「颜色是绘画中的非理性元素,亦是表达的主要载体。」一句,或许总结了他的绘画观。

童稚的《新天使》

保罗·克利有一特点跟毕加索很相似,就是非常欣赏儿童的绘画。在克利看来,儿童画看起来完全不受既有模式与范例的影响,他毕生都在追求这种洗除匠气的艺术。克利曾被指他的画就像小孩画的,这反而使他高兴,大概因为对于他这是赞美多于批评。

我们在谈蒙克(Edvard Munch)时曾提到《新天使》(Angelus Novus)。克利少有画出脸相如此清晰、仔细的人物,我们可以看出克利勾勒出天使的线条都经过细心设计与构思,但整体却能充份呈现出一种童稚的感觉,就如我们若要小孩画一位他们心目中的天使,他们会画出这样的作品来。

保罗・克利(Paul Klee)《新天使》(Angelus Novus)

这幅画在研究克利的艺术史家眼中,其实并不算突出之作,但此画的成名,很大程度得归功于文化理论家与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他对此画情有独钟,称这天使为「历史的天使」,并对之大书特书。在艺术史上,很少有这种甚为主观但又流传甚广的作品解释。我们可能会思考,这种脱离作者脉络的解读,会否是一种过度诠释?无论如何,《新天使》确实为瓦尔特·本雅明带来灵感,使他以画讲出一套历史的哲学理论。

晚年的死亡威胁

1935年,保罗·克利开始有免疫系统失调症状,首先是酿成硬皮病(全身性硬化症),继后到内脏功能问题。克利的健康每况愈下,使他不能再像以往多产。

另一方面,三十年代的德国纳粹党上台,他们的美学相当保守,跟国家(或希特勒本人)意志不符的前卫艺术都会被列入「颓废艺术」(degenerate art),而被批判与禁止贩售与展出。康丁斯基与克利都曾于德国魏玛的美术、建筑与设计学校包豪斯(Bauhaus)任教,学校亦被纳粹下令关闭。

保罗·克利的晚期作品:

在纳粹的威权压迫下,保罗·克利拒绝宣誓效忠元首希特勒以换取较好待遇,他只好回到瑞士避险,在疾病与政治交逼之下继续他的艺术生涯。加上二战来临的威胁与过往一战经验遗下的阴霾,晚年的克利趋向悲观,转向以战争与死亡为题材。

克利《死亡与火》(英:Death and Fire;德:Tod und Feuer),1940年

即使如此,克利的童趣依然延续至他的最后作品之中。这时期的代表作是1940年的《死亡与火》(Death and Fire),谈这幅画时我们必须提到它的德文原题《Tod und Feuer》:

「Tod」是死亡的意思,我们细心看画,会发现中央白色脸的人物,五官是由「T」、「o」与「d」构成,而人物的头部、手臂与手上的太阳,又是由另一组「T」、「 O」与「D」组成。

这种手法有点像日本的文字脸「へのへのもへじ」(Henohenomoheji),带有相似的喜感,而且画面用色亦是给人温暖的橙、黄;然而这幅画却在语义上带有双重的死亡意味,后方的人物呈前行状,似是奔向太阳,但同时亦像正迈进死亡。作为克利的最后作品,这画跟表面所看并不相称,内外都负载着死亡的气息。

日本的文字脸「へのへのもへじ」(Henohenomoheji)

保罗·克利于《死亡与火》完成后的同年6月29日逝世。他一生都想入籍瑞士但不如愿,在当局终于批核他的瑞士国籍之前六天死去,留下一生的遗憾。克利的绘画延续到二十世纪的画坛,他对「过程比形式更重要」的主张,可以说是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行为绘画的写照。往后我们在欣赏画作时,或许可以记住克利曾说那句:「绘画就是带着线条去散散步」。

保罗・克利

//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