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穿越(zuo si)指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帝王谥号是谁给的 古代穿越(zuo si)指南

古代穿越(zuo si)指南

2024-07-12 13: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这种帝王称谓,称为年号。年号是汉武帝发明的,用来给天下百姓纪年使用。我们现代人使用公元纪年,一般就记今年是公元多少年。而中国古代自汉武帝以后,就用年号纪年。比如汉武帝在他登基的的第十九年,发明了年号制度,他把当年的年号定为建元,那这一年就是建元元年,第二年是建元二年,第三年是建元三年。又如唐朝的唐太宗登基以后,改年号为贞观,这一年就是贞观元年,第二年称为贞观二年。这是一个纪年的手段。只有得到全国认可的,正统的中央政府才可以颁布年号,这视为王朝正朔的标志。中国周边一些国家也跟着使用中国皇帝颁布的年号,表示一种归顺和臣服。

那我们为什么称呼汉武帝时用谥号,称呼唐太宗时用庙号,称呼康熙皇帝时用年号呢?到底要如何选择?首先,在汉武帝以前,没有年号,不能使用年号称呼皇帝。汉武帝之后,有了年号,但一个皇帝可能会颁布很多年号。比如汉武帝改了11个年号,武则天改了18个年号,这就不方便用年号称呼皇帝,如果你以年号称呼汉武帝,他就会有11个称号,建元皇帝、元光皇帝、元朔皇帝、元狩皇帝等一大堆,太复杂了。要到明朝以后,才开始一个皇帝固定只用一个年号,年号和皇帝形成一一对应,才可以以年号称呼皇帝。比如朱元璋的年号是洪武,就称为洪武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是康熙,就称为康熙皇帝。明清以前的皇帝,都不用年号称呼,只能考虑谥号和庙号。

因为西周规定,天子七庙,太庙里边只能供奉七个牌位,这就出现了一个麻烦,有时候一个王朝的皇帝可能不止七位,怎么办呢?除了太祖的牌位不能动,其余六个牌位是可以改动的。比如王朝出现了第八位皇帝,而这位皇帝又很杰出,就只能在太祖之外的六个牌位里找一个不太杰出的帝王牌位,请出去,再把第八位皇帝供奉进去。这样的结果就是,一个王朝最多只有七个皇帝有庙号,很多皇帝没有,就不能以庙号称呼皇帝,只能用谥号,因为每个皇帝都有谥号。

直到唐朝,改革了太庙制度,不再限定七个牌位,每个皇帝都可以进太庙,都可以有庙号,这时候才可以以庙号称呼皇帝。

现在我们可以做出归纳,唐以前的皇帝,不能用年号,因为有的皇帝在汉武帝之前,还没有发明年号,有的在汉武帝之后,但不止一个年号;也不能用庙号,因为一个王朝只有七个皇帝有庙号。这样唐以前的皇帝就只能以谥号称呼,如汉武帝、汉宣帝。

唐朝到元朝,皇帝可能不止一个年号,仍然不能以年号称呼;但人人都有庙号,所以用庙号或者谥号称呼皇帝都可以。但唐朝开始谥号变得很长,使用谥号可能不方便,所以一般使用庙号。比如李世民的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太长了,还是以庙号称他为唐太宗方便。

明清开始,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我们既可以以庙号称呼,也可以以年号称呼,比如爱新觉罗·玄烨,既可以称为康熙,也可以称为清圣祖。谥号理论上也可以,但是最好不用。因为到了这个时候,谥号变得又臭又长,别说记了,一口气儿念下来都难,不信你试试,康熙皇帝的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长得人想哭。这种叠加一大堆字来体现崇高的办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恶趣味。周星驰的电影《鹿鼎记》就讽刺过这种现象,他把陈近南的武功称为“九天十地菩萨摇头怕怕金光霹雳雷电掌”,就非常辛辣。而且谥号在这个时候也失去了褒贬的意义,比如很不杰出的帝王道光,他的谥号是: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这就搞笑了,没有贬,只有褒,而且是无节制的吹嘘,把他说成了美貌与智慧并重,侠义与英雄的化身。当然了,这堆谥号是可以简化的,比如康熙简称仁皇帝,道光简称成皇帝。

无论庙号、年号都可以看作是皇帝特权的一种,他体现的是皇帝的至高无上和独一无二。高中教材说皇帝制度中的一个要点就是皇帝独尊,而这些复杂的称谓就是用来提高皇帝威严,维护皇权的一种手段。

最后,总结一下,唐以前的皇帝,以谥号称呼;唐到元的皇帝,以庙号称呼,实在要用谥号也行;明清的皇帝,一般以年号称呼,实在要用谥号、庙号也未尝不可。但是,皇帝还活着的时候,可以称呼他的年号,比如康熙皇帝,但不能称呼他的谥号仁皇帝,也不可称呼他的庙号清圣祖。那大家就犯难了,老白你梦里不是称呼汉景帝被抓起来了吗?汉景帝没有年号,他活着时既不能称谥号,也不能称庙号,把到底叫什么呢?如果我穿越了,到底叫他什么呢?急,在线等!——想出来了吗?哎,想复杂了,答案很简单,你叫他皇帝陛下嘛!

知识卡片

高考题链接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2016·海南单科·2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

材料:

明洪武五年(1372),琉球遣使“入朝”,明朝赐以《大统历》及文绮、陶铁器等,后“以陶器七万、铁器千就其国市马”。从此,琉球接受明廷封赐,派子弟到北京及南京的学校学习,新王继位必请明廷册封,使用明朝皇帝年号。明朝特地“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使往来”。江西饶州人朱复曾在琉球任重要官职达40 余年。

琉球“一岁常再贡三贡”,随贡使到福建等地私下交易的人员众多。成化十一年(1475),明廷“定令二年一贡,毋过百人,不得附携私物”。此后数十年中,琉球不断请求增加朝贡次数。明嘉靖后期,倭寇袭扰琉球。琉球“遣兵邀击,大歼之”。 此后,琉球“外御强邻,内修贡不绝”。万历四十四年(1616),日本试图进犯鸡笼山(今台湾),琉球“遣使以闻,(明朝廷)诏海上警备”。

——据《明史·琉球传》

(1)根据材料,概括琉球与明朝的关系。(8分)

听了老白的课,这道题你会做了吗?选择题的答案是B。扫描二维码,可以获得这两道题详细解答,和同类型模拟试题一道。

知识要点

2. 帝王去世以后,把他们的牌位供奉到太庙里,祭祀本朝历任皇帝时给他们上的尊号,称为庙号,比如唐高祖、唐太宗。

3. 从汉武帝开始,皇帝会颁布一个年号,给天下百姓纪年,如康熙、雍正。年号也可以指代皇帝。

4. 唐以前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一个皇帝可能有几个年号,所以多用谥号称呼皇帝。唐到明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大家更习惯用庙号指代皇帝。明清时期人们更喜欢用年号称呼皇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