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同伴关系很重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师幼之间的关系有哪些 幼儿同伴关系很重要

幼儿同伴关系很重要

2024-04-18 05: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同伴关系是的重要性

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孩子之间,一种共同的活动,相互协作,相互交流,在这种互动过程中,他们的心情是愉快的,是一种良好的互动,同龄人之间心理发展水平相对相同的孩子,他们在兴趣爱好上,活动能力上是同样的水平,他们可以建立起一种他们之间的互动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在一起互动时,他们之间会有开心的哈哈大笑的事情发生,或者他们一起共同来做一件任务。

对于已经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同伴关系是他们最需要,最独特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建立在与其他孩子之间的互动上,也包括他能不能在幼儿园里保持一种相对愉快的状态,这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爱玩乐高的孩子在一起,可能会分享一些关于乐高的内容。他们的分享包括对思想,感觉,还包括多人在一起玩耍时,他们之间互相建立的联盟,同盟等等。这样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幼儿的孩子见到同龄孩子的时候眼睛是发亮的,表情是兴奋的,这样的状态是孩子对同伴互动交往的渴望。

幼儿时期孩子同伴关系的发展

对于整个童年时期来说,孩子和同伴交往的基本的发展趋势是从最初简单的,零零散散的互动,逐渐发展成各种复杂的,交互式,互惠式的交往,并且在长期和小伙伴互动过程中,逐渐和其他小朋友成为朋友,或者比较亲密的朋友,过了一段时间他们亲密的朋友又可能会换成另外的个体,或者有的孩子,他们的兴趣爱好相似,认知能力也相似,他们可能会组成一个小集体。

孩子和同伴之间的互动表现在一种量上的增加。很多家长在孩子没上幼儿园之前,对于孩子和小伙伴交往的能力表现行为上不是非常重视,可能上了幼儿园之后出现了一些问题的时候,才发现孩子的同伴交往有一些困难。

其实孩子和同伴交往的意愿是逐渐增加的,大约在孩子婴儿时期,三四个月的时候。孩子就可以表现出对同龄小伙伴,表现出更多的注视和触摸的行为,虽然他们还不会说话,不会坐立。

六个月的时候,可以对同伴表现出微笑。并且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一岁的时候,和小伙伴之间的互动,可能会出现微笑,打手势,模仿,或者共同嘻嘻哈哈的行为等,这些是婴幼儿时期的孩子的社交语言,如果在这个时期缺少这些表现的话。孩子在社会交往上的发育可能会有落后的迹象。

从心理学上描述的一些同伴关系的发展模型来看,大概从一岁开始一直到三岁之间,孩子逐渐表现出对于同伴比较偏好,孩子的这种偏好,是从孩子见到小伙伴儿的时候,他的神态、表情、眼神及肢体语言等等,就已经能够看出来是一种趋向,一种吸引的表现。

幼儿时期同伴关系建立的比较顺畅的话,就可以巩固幼儿的社会技能。而且这种同伴关系是根据性别优势,共同兴趣等等,可以逐渐的建立起连接,同时。

也有一些孩子,由于很多的原因,会受到同伴的拒绝,会看到有一些孩子说我不想跟你玩儿,他特别讨厌等等,同伴之间的拒绝也会发生。

孩子再大一些,儿童晚期的时候,他们的同伴关系逐渐的相对稳定,孩子能够明显体验到或者是表达出自己的孤独,欺负或者是被欺负等等,对于不同的小伙伴,采取不同的行为和态度,逐渐形成不同的同伴的关系。

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对婴幼儿的同伴交往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发现,在出生后头七年,也就是七岁之前孩子的同伴交往是成一定规律的,四五岁的时候,孩子们更多的是情境性的交往,更可能会角色扮演,也就是玩儿过家家,这是孩子之间的交往的一种方式,也是学前儿童的一种典型的同伴交往方式。

对于这种角色扮演的游戏,绝大多数孩子在幼儿时期都能够进行,如果没有发展出和小伙伴之间的角色扮演的这种交往的形式,他在同伴交往上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有的孩子自得其乐,自己角色扮演的很开心,但是和小伙伴之间的互动却会遇到困难,他更喜欢自得其乐的玩耍。

一键分享!助力更多宝贝快乐成长!!!

详情咨询:

小慧老师 微信/电话:18610501227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