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练习曲》创作特色与教学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布格缪勒op105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练习曲》创作特色与教学分析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练习曲》创作特色与教学分析

#布格缪勒《钢琴进阶练习25首练习曲》创作特色与教学分析|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音乐标题形象生动

“标题”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也就是无文字说明[1]。标题音乐是作曲家为了使听者对乐曲的内容有明确的理解,给乐曲写上标题,标题性是从标题音乐中产生出来的。标题音乐的特征是有明确的曲名,从曲名中能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意境。带标题的钢琴曲,对音乐作品提供了文字化的概括,引导学生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音乐的内容,对于初学者而言,进行文字化的描述可以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启发学生对音乐的联想,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鹡鸰》《燕子》都是描写动物的形象,《燕子》通过标题可以联想到燕子在高空中自由飞翔的情景,左手跨越右手的弹奏分解和弦,把燕子从低处飞到天空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鹡鸰》引子部分用短琶音和跳音,把一个体态轻盈的小鸟形象展现在眼前,第19小节开始的渐强,仿佛是鹡鸰鸟越飞越高,到第21小节飞到最高,一个f力度之后,轻盈地飞速俯身飞下。弹奏者在学习双音跳音、和弦跳音时,想象鹡鸰鸟尾巴上下摆动的样子,一个轻巧、活泼的音乐形象很容易就表现出来,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例:《鹡鸰》第19-24小节

《牧歌》歌唱性的练习曲,描写田园风光,旋律优美,可以想象蓝天白云下牧民悠闲的放牧情景,一幅恬静、清新的画面映入我们眼帘。《天真烂漫》描绘出儿童的天真无暇。《行猎》引子部分用和弦模仿号角的声音,和弦的弹奏手腕不要僵硬,要弹出铿锵有力的音色,第5小节开始部分,右手的跳音表现马蹄声,随后狩猎者英姿飒爽的出现,从第53小节开始力度减弱,猎人渐渐走远,消失在森林中。

标题音乐给初学者提供了具体范围的联想和想象,在讲解的基础上稍加启发,学生就较容易理解它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情绪和意境,产生明确、生动的音乐联想。当然学生对于有标题的钢琴作品所想象的画面不会相同,但也不会超出标题的范围。这既给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范围,又带给学生理解、表现上的发挥空间。

(二)曲式结构简单精致、和声色彩清晰

重属、副属和弦的应用,增加了乐曲的和声色彩,让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能体会和声色彩的变化,进而感受到音乐也是有颜色的。

例1:《牧歌》第15-19小节

Ⅶ7/Ⅴ Ⅴ56 Ⅰ

例2:《美姿》第3-8小节

Ⅴ7/Ⅱ

Ⅱ Ⅴ Ⅰ

从上可以看到,整部作品篇幅比较短小,曲式结构简单,初学者比较容易理解。其中,二段式结构的有第1、5、11、13、16、24首;三段体结构的有第2、3、4、6、7、8、10、12、15、17、18、19、21、22、23首;复三段体结构的有第14首和第25首;回旋曲式的有第9首和第20首。

调性多样化,从主调转到属调的有:《清澈的溪水》从G大调-D大调-G大调,《美姿》从F大调-C大调-F大调,《娇嫩的花》从D大调-A大调-D大调;采用近关系转调的如:《安慰》从C大调-e小调-C大调,《燕子》从G大调-b小调-G大调;采用关系大小调转调的有:《鹡鸰》从C大调-a小调-C大调,《再会》从a小调-C大调-a小调,《烦恼》从e小调-G大调-e小调;同主音大小调转调的有:《叙事曲》从c小调-C大调-c小调;《行猎》从C大调-G大调-C大调-a小调-C大调,采用的是主属调和关系大小调转换的方式。

由此可见,这套练习曲,在调式调性上采用的手法是多样化的,调性过渡自然,没有明显变化。和声在古典主义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浪漫主义初期的和声色彩。

(三)技术课题典型性、针对性强

这套练习曲中所涉及到的技术训练很丰富,较典型的技术类型有:以音阶练习为主的有第5、6首;以琶音、分解和弦练习为主的有第1、7、11、12、16、20、21、24首;以双音练习为主的有第4、9、19、25首;以和弦练习为主的有第2、3、15、18、20、22首;以装饰音、颤音练习为主的有第8、13、14首;以落滚练习为主的有第6、10首;以同音换指练习为主的有第9、17、23首,其中第7、13首还涉及到多声部音乐技能训练。

以《饶舌》为例,这首曲子以音乐表现出了一个唠叨啰嗦、话多的艺术形象,以同音换指为主要的技术练习,同音换指要求手指在换指时紧密衔接,声音要有弹性,抬指不要过高,手指收拢,掌关节不要塌,要撑住,在弱拍上出现的同音换指要弹奏得轻巧,声音要弹得均匀,1指不可弹得太重,胳膊、手臂、手腕都要放松。

例3:《饶舌》第14-17小节

琶音是分解和弦的一种,弹奏方法相同。手腕放松且灵活,手臂放松而舒展,积极配合好手指位置的转移动作。在弹奏琶音时,手指、手腕的动作要积极,靠肘部的晃动来完成琶音中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声音要连贯,大指动作要灵活,控制力度,保持音乐的流畅性,手腕要放松,注意力量的转移。《天使的歌声》用分解和弦与双手交接的练习,表现出一个天使在远方优美地歌唱,要弹奏得非常优美连贯,音色明亮干净,双手衔接密切。   《儿童联欢会》为了表现儿童在节日联欢会上欢呼雀跃、兴高采烈的音乐形象,弹好双音上行和下行的跳奏很关键。在肩、臂、肘放松的前提下弹奏双音跳奏,通过掌关节发力,带动手指上、下运动。手指要快速地下键,手指第一关节要结实、富有弹性,力量送到指尖上,声音短促集中、轻快干净。

例4:《儿童联欢会》第20-25小节

《娇嫩的花》用“小落提”表现花朵娇柔的形态,弹奏的准确、精巧,用第一个音的力量带动第二个音,手腕放松,整个音乐是流动的、发展的。

(四)音乐风格多样化

布格缪勒这套作品集趣味性、技术性为一体,音乐体裁丰富,有圆舞曲、进行曲、小夜曲等,风格多样,打破传统的单调练习曲,拓宽初学者的音乐视野,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练琴的兴趣。大致可分为以下类型:

(1)优美抒情类:第1首《坦诉》、第3首《牧歌》、第13首《安慰》、第24首《燕子》。(2)轻快活跃类:第2首《阿拉伯风格曲》、第4首《儿童联欢会》、第5首《天真烂漫》、第17首《饶舌》。(3)庄重神圣类:第19首《圣母颂》、第21首《天使的歌声》。(4)悲痛伤感类:第16首《忧伤》。(5)优雅轻盈类:第7首《清澈的溪水》、第8首《美姿》、第10首《娇嫩的花》、第11首《鹡鸰》、第15首《叙事曲》、第22首《船歌》。(6)热情激动类:第12首《再会》、第14首《斯提利亚人》、第18首《烦恼》。(7)威武雄壮类:第6首《前进》、第9首《行猎》、第20首《塔兰泰拉舞曲》、第25首《骑士》、第23首《归来》。

每一首练习曲都是一个单独的钢琴小品,每一首都各具特色,由此可见布格缪勒的这套作品具有音乐风格多样化的特征。

二、作品的教学分析

(一)增强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理解力

我们对音乐形象的理解来源于情感体验,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过:“音乐来打动的就是最深刻的主体内心生活。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2]学生感知音乐美,一般都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正因为音乐语言的抽象性,使学生在感知音乐美的过程中,有了更为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空间。布格缪勒这部作品的每一首音乐作品都体现出丰富的情感特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是不一样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想象音乐的画面,体会音乐的形象性,弹奏乐曲会更生动,音乐更有表现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以及审美经验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想象。这样,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上感知音乐,获得多重审美感受。这套练习曲,通过有趣的带标题的小曲,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过程中感受音乐并且享受音乐。各种风格多样化的音乐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音乐的理解,充分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进而对学习钢琴产生兴趣,可以创新性地表现音乐,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二)提高学生技术性与音乐性相结合的能力

布格缪勒这些形象鲜明的小曲,是培养学生乐感的经典教材,当然,弹奏者要表现出每首乐曲的意境,也需要有扎实的演奏技巧,在不同类型的乐曲中使用不同的触键方法。这套练习曲技术训练科学系统,音乐语言表达通俗。好的技术是为了能更好地表现音乐,“现代音乐演奏,提倡凭藉过硬的乐器技巧和基本功,融合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演绎作品。”[3] 这套作品在技术性方面没有涉及到八度和弦、八度双音、八度连奏等手指跨度较大的练习,这样更加有利于初学者演奏。每一首练习曲音乐性都很丰富,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清澈的溪水》是多声部的练习,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手指分层控制的技术能力,又要引导学生通过柔和的触键,通过优美如歌的旋律,表现出潺潺流动的溪水声音。教师教授学生练习《骑士》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出一群骑士们骑在马背上威武的画面,和弦跳音的弹奏要情绪饱满,神气十足。在技术性练习的同时把音乐内涵很好地表现出来。

(三)培养学生敏锐的和声听觉

音乐的色彩依靠和声的变化,而和声的音响效果又具有渲染音乐色彩的作用。这套练习曲利用关系大小调自身调性色彩上的差异,大调的明亮与小调的暗淡构成音乐进行中的变化与发展,运用大、小调的交替,和声色彩获得变化效果。通过这套练习曲的训练,有助于引导学生注重和声听觉的培养,注重倾听每一个和声音响的色彩所带来的听觉体验、情感表露,这些对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四)培养学生驾驭多样化音乐风格的能力

钢琴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多种风格、多种类型的的作品,增大曲目的范围。布格缪勒的这部作品,虽然是初级阶段的练习曲教材,但是音乐风格多样,音乐体裁丰富。例如在歌唱性的练习曲《船歌》的习练中,学生通过六拍子摇摆的弹奏,右手旋律慢触键,左手和弦贴键弹奏,在优美如歌的旋律下表现出荡漾在湖光下的小舟,以不同的触键、合适的音色、正确的速度和力度把不同的音乐风格表现出来。在教学中引导初学者掌握不同的乐曲风格,既得到技术性训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各种音乐风格的驾驭能力。

总之,布格缪勒这套练习曲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练琴兴趣,集标题性、音乐性、技术性、趣味性为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