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摊贩市场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市场规制法律制度论文怎么写 流动摊贩市场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流动摊贩市场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2024-07-10 00: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自 掌桥科研  喜欢 0

阅读量:

215

作者:

王笑亮

展开

摘要:

摊贩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对于繁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城市功能、方便市民生活、缓解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压力、解决低收入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增添城市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我国城市流动摊贩市场又存在着占道经营、阻碍交通、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盛行、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缺斤短两、食品安全无保障、污染环境、影响市容等诸多负外部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采取简单的取缔政策,妄图通过"突击式"、"运动式"的治理措施一举消灭流动摊贩。但这些治理模式不仅未达到应有目的,造成"治理——回潮——再治理——再回潮"的恶性循环,使行政成本过高,效果不明显,浪费了行政资源;而且也激化了城管与摊贩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得城管与摊贩之间的矛盾演变为我国的一项重大的社会问题。可见,在流动摊贩市场管理上,我国出现了"政府失灵"的现象。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对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有充分认识,并尊重市场规律。现阶段,我国城市流动摊贩的大量存在是由我国国情和市场规律决定的:首先,我国城市化的加快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与城市中产业升级所产生的下岗失业人员一起,加剧了我国城市中的就业压力,竞争的结果,造成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人不得不选择准入门槛低、风险小、见效快的摊贩行业;其次,我国城市中存在众多低收入群体,对摊贩市场有巨大的需求;再次,我国城市功能不完善,与市民生活密切的相关日用品市场匮乏,这也为流动摊贩市场的存在提供了客观条件。可见,目前我国流动摊贩市场的大量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取缔流动摊贩只会是徒劳无功。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流动摊贩市场可以放任不管,相反,政府要做的就是要加强对流动摊贩市场的引导和规范。 对于怎样引导和规范流动摊贩市场,国内学者已有很多有价值的研究,他们主要是从社会学、政治学、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对流动摊贩进行综合治理的主张。笔者认为,市场中产生的问题要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流动摊贩市场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其问题的解决也应运用通常用于解决微观市场矛盾问题的手段,即市场规制的手段。与治理措施相比,市场规制更具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效性。因此,本文就试图运用市场规制法的部分原理,从市场规制的角度,提出对流动摊贩市场进行全面市场规制的主张。 事实上,国外主要国家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对流动摊贩市场大多都有较全面的市场规制措施,表现在:第一,有完备的专门法律法规;第二,有科学合理的市场规划;第三,有规范的市场准入;第四,有细致入微的政府管理和服务;第五,有健全的行业协会组织;第六,对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有全面详细的规制。这些措施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通过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借鉴,以及对新乡及周边地区所做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摊贩经济并不必然存在阻碍交通、影响市容、污染环境、质量低劣等问题,通过合理规制、正确引导、有序竞争,摊贩市场完全可以与正规市场一样得到健康发展。为此,首先,国家要赋予摊贩经济合法市场地位,消除其不确定性;其次,要对流动摊贩市场所产生的负外部性进行规制,减少其不利影响;再次,对政府管理中出现的"政府失灵"进行规制,完善政府经济职能;第四,协调公共利益与弱势群体利益的矛盾冲突,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第五,合理配置城市资源,不断实现"帕累托改进"。本文就是基于以上认识,从流动摊贩市场规划、市场准入规制、政府及相关行业协会的监管行为规制、反不正当竞争规制、产品质量、食品安全规制、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制、环境保护规制等方面提出了对流动摊贩市场进行全面规制的设想。规制的目标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小流动摊贩市场的负外部性,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维护公共利益、摊贩群体利益和消费者权益,使城市和摊贩市场都能有序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功能以及摊贩市场的积极作用,实现流动摊贩市场与城市的完美融合。

展开

关键词:

流动摊贩市场;市场规制;外部性;政府失灵;社会公平正义

学位级别:

硕士

DOI:

CNKI:CDMD:2.1013.335182

被引量:

10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