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半个中国的湘军,后来都去哪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巴达克死后去哪了 横扫半个中国的湘军,后来都去哪了?

横扫半个中国的湘军,后来都去哪了?

2024-06-11 23: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彻底打败了太平天国,但是中国人民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1863年,湘军首领,曾国藩弟弟曾国荃率军攻陷 太平天国的老巢天京,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冲入天京后,湘军随即展开了一场疯狂的烧杀、掠、淫的大屠杀。

关于这场屠杀,曾国藩的心腹幕僚赵烈文当时在他的日记中曾有过记载。他说,城破5日之后,仍然是“尸骸塞路,臭不可闻”;又说“计破城后,精壮长毛除抗拒时被斩杀外,其余死者寥寥。大半为兵勇扛抬什物出城,或引各勇挖窖,得后即行纵敌。城上四面缢不老广贼匪不知若干。其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担又无窖可挖者,尽情杀死。沿街死者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伤,或十余刀,数十九,哀号之声达于四远。其乱如此,可为发指。”

那么,湘军入城后,到底杀了多少人呢?据英人吟唎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说:大约有3万多人,且都是无辜的男、女、儿童。曾国荃自己称为邀功请赏而虚报数字,但城破后被杀的人当数以万计。

太平天国强盛时,南京城最多有100万人,可到光绪登极的1875年,人口还不到50万。后来,李鸿章署理两江,认为南京城需要百年方可恢复。曾国藩因为在南京的屠杀手段残暴,被人们称为“曾剃头”、“曾屠户”。据说,现在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

曾国藩于1872年在南京去世,但曾国藩的口碑却从1980年代开始好转,还成为很多中国人赞扬与崇拜的对象。

曾国藩的这支湘军,培养出了大量近代史名人,比如曾国荃,左宗棠、李续宾、罗泽南、彭玉麟、郭嵩焘、李鸿章、刘坤一等等人物,成为晚清历史的显赫人物,后来的洋务运动也主要由湘军人物一手发起。此外,左宗棠因为收复新疆的壮举,更是被誉为民族英雄。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和李鸿章被史学界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

太平天国消灭不久,曾国藩向朝廷表忠心, 说自己没有打算手握一支庞大的私人武装,决定裁员。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 湘军赖以生存的后方基地湖南财力匮竭,无钱养兵,必然导致士兵索饷哗变、扰民乱世,曾国藩好不容易积累的政治地位必然难保。第二,湘军受哥老会多年浸淫,已经严重黑社会化,弊病重重,难堪重用。在这种情况下,“裁一勇即节一勇之靡费,亦即销无穷之后患”。

1866年,曾国藩写信给朋友陈鼐说:“幸鄙人见机尚早……两年间,湘勇遣撤将毕,幸全体面,差强人意。否则变端尚多,岂仅微防之闹,成部之叛哉!”曾国藩主动裁撤湘军,在客观上形成了功成身退、避免疑忌的效果,受到清廷赞赏,收获了“立功、立德、立言”的圆满人生。

曾国藩死后,湘军逐渐缺少了灵魂人物,逐渐势弱。另外,在曾国藩指示下由李鸿章组建的“淮军”崛起,慢慢的已经盖过了湘军的势头。

后来, 湘军主要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军队裁撤,还有一部分留驻各地成为防军,并逐步取代原有的八旗、绿营而成为清朝的常制军队。

曾国藩募兵的时候,最开始是以贫苦山区的年轻小伙子为主,但是有很多地痞流氓加入进来,逐步受哥老会影响。所以,湘军裁撤下来的兵丁,大多成为土匪,占山为王。但是,还有一些人成为抗击清军的重要力量。比如说,辛亥革命爆发的导火索四川保路运动,哥老会就是抗击清军的重要力量,对保路成功起到关键作用。又譬如民国时期,哥老会在川内迅速繁衍,大军阀刘文辉就是袍哥头目,邓锡侯、刘湘、杨森等军阀中,哥老会占绝大多数。

有统计称,川军总数中,参加袍哥的占60%。军队黑社会化造成军阀混战,四川连年动荡不安,从1921年至1933年,四川发生了大小战争479次,平均每年达20次以上。

新中国成立后,以湘军为班底的土匪还存在,解放军开始剿匪,用了几年的时间才将土匪剿灭。与这些人相比,以湘军为班底的部队,大部分在1949年前被解放军消灭殆尽,但是有些人外逃了。

1949年,陈明仁和其醴陵老乡程潜宣布起义,可是这只具有湘军血统的一兵团大部分官兵听到起义公告后立即南逃 ,并选长沙人黄杰为兵团司令,其它主要指挥官熊新民、蒋伏生、何竹本等也为湖南籍。 在损失大半人员后,这支主要是湖南人的部队最终逃到了越南境内,2万多湖南人(军人和家属)和一些两广的残余武装共3万多人被法国人关押在越南的集中营里。

该部人员在放下武器后,被法军送到富国岛、金兰湾等地监视驻扎。在铁丝网内,部队仍然维持一兵团的建制,他们依旧出操唱歌。除了垦荒之外,他们办报纸、办剧社,一些幸存的学生还组建了流亡学校,没有教材,仅存的一本《古文观止》被每人抄写一遍后成为课本。关于这部分的历史,湖南籍作家龙应台有相关的描述。

在被关押官兵一场声势浩大的绝食行动之后,法国政府决定将这些流亡者送到台湾。这支以湖南人为主的民国部队完成了最后的使命。最后的湘军消失了,在海峡那边,从此多了一大批离乡的湖南人和他们的后裔。

---------------------------------------------------------------------------------------

今天,我们一起聊“军”字的造字本义。

造字本义:动词,会战双方以相同数量的战车对等交战,对阵。

本义,动词:以战车对等交战,对阵。 本义只见于古文

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左传 • 桓公八年》

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左传 • 桓公五年》

建德不能军,以百余骑走饶阳。——《新唐书 • 窦建德传》

枪穿右胫,不能军,遂退。——清 • 徐庆璋《辽阳防守记》

动词:排兵布阵,实施包围。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

军,围也。——《广雅 • 释言》

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于慎。——《孙膑兵法 • 十阵》

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周礼 • 秋官 • 朝士》

及罗,罗与庐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左传 • 桓公十三年》

动词:部队驻扎、驻防。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孙子兵法 • 行军》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史记 • 项羽本纪》

名词:部队驻扎的营垒,兵营。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

齐、宋、卫皆失军。——《左传 • 成公十六年》

入军不被兵革。——《马王堆帛书 • 老子德经》

王乃之坛列,鼓而行之,至于军,斩所有罪者以徇。——《国语 • 吴语》

名词:部队人马,作战兵团,作战集群。 军备 军营 军装

军,从也。——《玉篇 • 车部》

军,军旅,兵众也。——《直音篇 • 车部》

虽入军无忿争之心。——《韩非子 • 解老》

无符节,而横行军中者,斩。——《墨子 • 号令》

击破沛公军。——《史记 • 项羽本纪》

军皆殊死战。——《史记 • 淮阴侯列传》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三国志 • 诸葛亮传》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唐 • 杜甫《前出塞九首》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 • 高适《燕歌行》

名词:部队的最高编制单位。 军长

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周礼 • 小司徒》

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周礼 • 夏官 • 序官》

(每日汉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