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赫经典读后感10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巴赫传记读后感 论巴赫经典读后感10篇

论巴赫经典读后感10篇

2024-03-31 11: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论巴赫经典读后感10篇

  《论巴赫》是一本由[德] 阿尔伯特·施韦泽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8,页数:82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巴赫》读后感(一):Surrealism

  巴赫的Canon,我弹这曲子也有13年了。当时并不知道背后Pachelbel向Barbara Gabler求婚的凄美故事,只是自然而然的学到,自然而然的喜爱。暑假随手买了本《论巴赫》,没想到打开豆瓣竟然是top推荐,真是又惊喜又怀念啊……严格说来,这应该是一本历史哲学书,不仅是追溯管风琴、康塔塔、曲调的起源,更多的是数学的递归和巴赫的音乐,埃舍尔和集合论的悖论,和哥德尔不完备性......那是一个纯粹的世界,梦幻,严谨,未亲自演奏过的人却很少能体会。

  从历史和时代性来说,我不认可古典音乐的超然属灵论。庆山在《月童渡河》里说,人活在自设的牢笼里,英雄和革命主义、理想、梦幻、情爱,莫不如是;而赫拉利更高级地把它定义为“认知革命”。在这所谓虚假的一切之内,艺术却有不同。人不是为艺术而牺牲,而是应该以艺术为工具达到自我救赎。结构+模糊的组成使巴赫成为西方宗教音乐之父,但像其他一切音乐一样,它的终止和终结绝不是别的,只能是心灵的欢愉。这是一切古典文学和音乐的起点——在激发了人们无数想象和背叛精神后,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有限,又体会到宏大心灵的无边无际。

  《星夜》挂在你的床头,巴赫在为你演奏,人生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什么是解脱?永恒的是情感,时悲时喜时会诵读时读书节;先不说解脱生死,不以习性和情绪煎熬自己,即是当下的解脱。平心静气,眼神澄澈,这样就很美了。

  《论巴赫》读后感(二):为什么读《论巴赫》

  巴赫与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旧译史怀哲、施韦策等),前者是音乐家中最受景仰的几位之一(若抛开“严谨性”的顾虑,或许没有之一),后者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神学家、医生和音乐家,二者的名声皆数路人皆知之列,且多年来保持着极高的热度。在这本《论巴赫》面世之前,人们很难想到,施韦泽的这本煌煌大作从来没有中文译本。它好像逃过了所有检视巴赫与施韦泽的眼睛,躲在历史的角落里兀自生尘。这其中的缘故,与其说是遗忘,不如说是“力所不逮”——翻译与出版,需要怎样的资质才能达成?

  书到手中,近800页沉甸甸如字典。不用任何言语,已使人肃然起敬,同时感恩于竟有人终将这样的事情实践出来。坊间有言,此书问世(1911)距今已逾百年,观点、材料早已老旧,如今费力,纯属情怀。这样的说法自然有道理,但放到更广阔的底板上观之,我以为没有跳脱出某种浅薄“功用”的狭隘。若想快速了解巴赫的音乐与生平,大可去选择当下的新鲜成果;但若对“当下何以是当下”抱持好奇,且或多或少也带着点情怀(为什么一定要服从偏激的“理智至上”,见到情怀就摒弃呢?),那么此书绝对是绕不开的丰碑式作品,也是极好的思想史素材。何况,即使在当今,关于巴赫,中文界究竟有几本拿得出手的资料呢?

  以上像是辩护,实则这样的经典何须我来护卫,读到便是赚。本书雏形是施韦泽用法语所写的《巴赫:诗人音乐家》。因反响太好,受邀译成德语,翻译过程中逐渐脱胎成新的著作。最后,在英译的过程中又做了大幅修订,故英译版是公认的“定版”。中文版以德语版为底本,但涉及英、德版本不同处,依英译版。两位译者均是博学过人的青年才俊,在音乐、哲学、文学乃至西方古典学方面浸淫颇深。译事的种种考虑,译序皆有说明,此不赘述。

  原书以巴赫的名字Johann Sebastian Bach为题,而中文版称《论巴赫》,实在是编辑的妙笔。须知,这决不是一本单纯的巴赫传记,而是全景式地探究关于巴赫的一切,是施韦泽凡六载、增删三次而来的集大成之“巴赫全书”。一个“论”字,简洁清晰地概括了书的整体。但,这书到底写了些什么?

…… 此处隐藏11890字 ……

  他的外表与内心截然不同,我们从来无法从他的外表窥至内心。巴赫的情形比有着类似情况的天才更明显,这个男人的言行举止向来只是一件密不透风的外套,紧紧包裹住他炽热的艺术灵魂。他和贝多芬不同,后者的灵魂由内及外控制着他的行为和感情,将他抽离平凡的生活,将他的整个生命点燃,最后内心的火焰刺穿他的身体,直至灵魂的熊熊烈火耗尽他的生命。巴赫则不是这样。他是个典型的双面人,一边是波澜壮阔的艺术灵感和非凡的创造力,另一边是日复一日的庸常生活和沉闷的工作,它们并行不悖,巴赫从不把它们混为一谈,两者也从不互相干扰。

  同样的,我们都知道莫扎特在贝多芬稍前。我们也很难从莫扎特的作品中读出他的生平,像他丧母之后,极其痛苦。但是我们听他当时的作品,会很难找到蛛丝马迹。有人说在K.364中间的慢乐章里,我们才能发现一些端倪。如果说巴赫、莫扎特隐忍,不如说他们并没有要把个人经典化的意识。巴赫作为一个虔诚的路德教教徒是在为上帝作曲,在作曲的过程中,自己的存在是不大必要的。而贝多芬则像是分水岭,他之后的作曲家很多都会有经典意识,会把自己的家国情仇都写到谱子里。所以我们也发现到了浪漫主义时期,标题音乐会出现好多。因为作曲家需要讲故事。

  没有经典意识的巴赫当然不会把自己推广给世界。所以我们了解巴赫,是一种发现的过程。就像考古一样。有人觉得1859年门德尔松演出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是最早的巴赫。读了本书我们会发现其实像莫扎特、贝多芬这些大家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了巴赫。当然他们的发现还带有更多的无意识。我们知道贝多芬有个很有名的评论。当贝多芬第一次听到巴赫的音乐时,他说:“这哪是小溪(Bach的德语词义为小溪)啊,这明明是大海呀!”

  而本书中也提到了莫扎特发现巴赫时的欣喜:

  而巴赫传记的历史某种意义上就是巴赫被发现的历史。从最早巴赫的讣告,到第一位巴赫传记作家福克尔(1802)写的特别短小的巴赫传记,再到施皮塔写的比较完整的巴赫传记《巴赫生平》。巴赫材料随着时间流逝反而渐渐增加。从上个世纪初出版了施韦泽的《论巴赫》,到现在最权威的如巴赫专家伍尔夫写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博学的音乐家》。

  巴赫的谱子源源不断的被发现。像巴赫著名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就是1901年才被卡萨尔斯"发现"。巴赫自身缺少经典意识,其实也可以"归功"于那个时代。我们可以看到巴赫生前就出版了一种自己的作品,而他的孩子对于父亲遗产中的这些谱子也不重视,以至于这些瑰宝四散。像最早的巴赫传记作家福克尔就在他的传记中不无忿恨地说到,"如果有一部这种档次的作品,出自像巴赫这样鼎鼎大名的人物,假若在德国以外的任何地方,人们仅出于纯粹的爱国情怀,就能出版至少十个精装版,而在德国,它们的销售收入,连支付铜板和刻印的费用都不够。"其实在贝多芬之前的莫扎特何尝不是如此。大家熟知莫扎特死后被埋得很不风光,而其家乡萨尔兹堡在莫扎特死后甚至于忘记了这位音乐神童曾经存在,以至于所罗门在写《Mozart:A life》中提到在萨尔兹堡的档案里几乎找不到当年的新闻材料提及莫扎特。当然,莫扎特比较幸运,他被发现的日子更早,而且他的书信等大量材料都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位音乐家。

  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巴赫就是这么一个终结点。他没有散发出一切,反而是一切最终都走向他。"似乎很好的总结了巴赫在历史中的地位。但是我们会对一点有所疑问,因为我们常常称巴赫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为什么施韦泽会认为这位"父亲"没有给后代留遗产呢?我们在前面也看到了很多音乐家都"发现"过巴赫,而像巴赫的钢琴曲更是现在所有学钢琴的基础。我认为这个问题其实和巴赫与数学的关系一样。从简单的历史来讲,巴赫把巴洛克艺术发展到了极致,而之后的古典时代风格完全变了。但是从深层上来讲,巴赫就像雨露,"润物细无声"。我们不应该刻意得寻找一些后世音乐家模仿巴赫风格技巧,然后说明这是后世音乐家继承巴赫的证据。而应该重视巴赫本身对于音乐那种集大成的意识。我们其实无时无刻在巴赫的影响之下,以至于我们都难以自知。当然,因为巴赫相当于戴着枷锁跳舞,所以虽然他在旧的体系下创造了无与伦比的作品,但是由于旧体系本身的缺陷,巴赫的一些处理会让人有遗憾。如书中对一段康塔塔这样评价道:

  其实关于巴赫,还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说了,比如巴赫的自学成才(楔槌键琴演奏、管风琴演奏、和声、创作——通通都是自学),巴赫对他的前辈的继承(巴赫抄了很多前辈的谱子),巴赫与路德教,以及巴赫和他后辈们音乐技巧风格的比较。还有学术的如历史本真运动,以及演奏巴赫应该用什么乐器。这些都是本书中有所提及的,而且随便一个问题都可以写成洋洋洒洒的论文。巴赫就像大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养分等待我们汲取。而国内可以出版像施韦泽这样的学术性巴赫传记,确实是读者之幸。(如果是专业学习音乐的人,本书中还有施韦泽大量演奏技巧,演唱技巧以及欣赏方式的经验值得去看)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