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巴菲特重回股市 全面抄底进入 1970 年代后, 股价太高对巴菲特来说一直是个问题。自从私募基金解散后,巴菲 特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生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巴菲特巴菲特的股票基金名字 1970年巴菲特重回股市 全面抄底进入 1970 年代后, 股价太高对巴菲特来说一直是个问题。自从私募基金解散后,巴菲 特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生意。... 

1970年巴菲特重回股市 全面抄底进入 1970 年代后, 股价太高对巴菲特来说一直是个问题。自从私募基金解散后,巴菲 特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生意。... 

2024-07-05 12: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雪球App,作者: huazgg11,(https://xueqiu.com/8481574828/111653355)

全面抄底

进入 1970 年代后, 股价太高对巴菲特来说一直是个问题。自从私募基金解散后,巴菲 特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生意。进入 1972 年,伯克希尔所属保险公司的证券组合价值 1 亿 零1百万,其中有 1700 万投资于股票。巴菲特把剩下的钱都投到债券上去了。 但是,他逐渐一步步回到了股票游戏中来,这次导致他转变的又是华尔街。

曾被泡沫后的崩盘吓坏了的基金经理都把基金集中到一群高市值的,广为人知的成长型股票——“漂亮 50”(Nifty Fifty)中,如施乐(Xerox)、柯达(Kodak) 、宝丽来(Polaroid),雅芳(AVON)和德州仪 器(Texas Instruments, TI)等等。在普遍流行的观点中,这些公司,不同于之前股市泡沫中的 那些妖股,将会永远成长下去。因此它们在任何价位都是安全的。到了 1972 年,“漂亮 50” 达到了天文数字般的平均 80 倍市盈率。而此时的巴菲特却开始在“漂亮 50”之外寻找机会。

在 1973 年,“漂亮 50”泡沫开始破裂,基金经理又在恐慌中开始了撤退。那些“安全”的 股票在下跌。一度曾突破 1000 点的道琼斯指数,回落到了 950 点。1973 年的华尔街,刚从 之前大泡沫的癫狂中缓过来一些,如今又染上了一身病。经纪人的报告空洞无物,分析师们 被成批解雇,那些 1969 年上市的公司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股票跌了一半。

这种精神上的贫血症让巴菲特迅速行动了起来,这行动是与常人截然相反的。在大泡沫 时期,他的主意和愿望慢慢的干涸了。但现在,在市场没落时,他却活蹦乱跳的像一匹马驹。 1973 年,巴菲特一直在市场上扫货——这儿抓一把 NPI 公司,那儿抓一把底特律国际桥梁(the Detroit International Bridge)公司,在另一条小道上又找到了斯佩里&哈钦森(Sperry& Hutchinson)公司,接着是美国卡车(U.S Truck Lines),万星威公司(Munsingwear),汉迪哈 曼(Handy & Harman)。

当市场进一步下滑时,他的动作更快了——沃尔特汤普森公司(J. Walter Thompson),考德威尔班克公司(Coldwell Banker),迪恩维特公司(Dean Witter),国王 百货商场(King's Department Stores),摩西鞋业公司(Morse Shoe),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匹克赛富公司(Pic N Save),米切姆·约翰及坦普尔顿公司(Mitchum Jones &Templeton),大联 合公司(Grand Union),斯塔贝克-沃辛顿公司(Studebaker-Worthington)。巴菲特对他的桥牌伙 伴法官约翰·格兰特(John Grant)说:“你知道吗?有几天我起床以后甚至想跳踢踏舞。”他一 行行地指读股票行情表上的市盈率:通常每个 PE 值都是个位数。巴菲特说:“现在是华尔 街少有的几个时期之一,美利坚正在被抛弃,没有人想要它。但是,我却认为,当别人害 怕的时候,你要贪婪。”

在 1973 年,巴菲特还聘请所罗门兄弟(Salomon Brothers)为伯克希尔出售优先债券 (senior notes)募集了 2000 万美元。他的想法是:趁着现在利率较低赶快融资。巴菲特觉得 如果当你需要贷款的时候再去借款,很可能别人也要借款,这时利率就会很高。

媒体与广告:无形的力量

巴菲特还蚕食了《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的股权。1973 年 2 月的时候,伯 克希尔在 27 美元的价位买了 18600 股,到 5 月时,股票跌到了 23 美元/股。在优先债券低息资金的支持下,他又买了 4 万股,价格继续大跌,巴菲特还在买进。9 月份,他以 20.75的价格买了 181000 股。到 10 月份,在公众面前并没有什么名气的伯克希尔已经成了《华盛 顿邮报》最大的外部投资者。

由凯瑟琳·格雷厄姆(Katharine Graham)经营的《邮报》还拥有 4 家电视台,《新闻周刊》 (Newsweek)杂志以及印刷工厂。巴菲特的估值是 4 亿美元,而市场却只将整个公司估价为 1 亿美元。巴菲特认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实际上,当时媒体行业的股票都很便宜。8 月的时候,拥有《波士顿环球》(Boston Globe) 的联合出版公司(Affiliated Publications)按发行价折算的市值为 3000 万美元。作为承销商的 第一波士顿银行(First Boston)向巴菲特发出了认购邀请。巴菲特经过调查,发现由于《波士 顿环球》的竞争对手《旅行者先驱》(Herald Traveler)在去年倒闭了,波士顿正变成只有一家 报业垄断的城市。《波士顿环球》这时占据了 2/3 的市场份额,而且发行量、收入和利润还 在加速上涨。结果,伯克希尔成了《波士顿环球》最大的认购者。伯克希尔购买的传媒行业 股票还有布斯报业(Booth Newspapers)、多媒体公司(Multimedia)、哈特-汉克斯报业(Harte-Hanks Newspapers)。

除了媒体,巴菲特还买进了像国际出版集团(Interpublic Group)和奥利维·马萨尔国际集 团(Ogilvy & Mather International)这样的大型广告公司的股票。买入的价格都在 3-4 倍市盈率。 这一类投资业充分说明了巴菲特对无形资产驱动的公司的偏爱。

抄底有风险

抄底是有风险的。巴菲特的股票一再下跌。到 1973 年底,伯克希尔公司曾花费 5200万美元的投资组合的市值跌倒了 4000 万美元。不过这时的巴菲特已经没有了私募基金的业绩压力,可以轻装上阵了。1974 年的损失更严重,伯克希尔的股价从 1973 年的最高点 87美元跌倒了 1974 年的 40 美元。

与此同时,他持有公司的业绩却水涨船高。联合出版公司在 1973 年的每股收益增长了40%,股价却一再下跌。从 10 美元的发行价跌倒了 7.5 美元——市盈率低于 5 倍。但是巴 菲特在 1974 年 1 月 8 日,11 日,16 日,2 月 13 日,15 日,19 日,20 日,21 日,22 日连 续买进联合出版公司的股票。1974 年,有 107 天他都买进了联合出版公司的股票,最低买 价 5.5 美元/股。

1973-1974 年的股市大跌甚至可以和 30 年代的大萧条相提并论。当时,当代央行采用 的经济调控方法还没有成为常规手段。1974 年的通胀率高达 11%。美国经济出现了连 30 年 代都没见过的新症状:滞涨。1974 年的华尔街完全进入了熊市,“漂亮 50”下跌了 80%,宝 丽来从 149 美元跌倒了 14.125 美元,施乐从 171 美元跌倒了 49 美元,雅芳从 140 美元跌到18.625 美元。华尔街上最大的养老基金管理者,“漂亮 50”的忠实拥趸——摩根·格兰迪(Morgan Guaranty)把客户的资金亏损了 2/3。道指在 7 月底以 757 点收盘,到了 9 月,它只有 607 点。如果从 1968 年的最高点算,股票平均跌了 70%。1974 年夏天,有 447 中股票创下新低。但在这时,巴菲特又回来了。他曾在 1969 年洗手不干了,但现在,正如他对《福 布斯》所说的:“现在是该投资的时候了。”

结语:“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在他人恐惧的时候要贪婪,在他人贪婪的时候要恐惧。”) 是巴菲特的核心投资哲学。这也是从古至今一切商业的永恒真理。还有一种说法是巴菲特的 成功是因为他是个爱国者,赌赢了美国的国运,这也许正是巴菲特的投资看似轻描淡写,实则举重若轻的原因。当然了,这也和他早早解散私募基金,卸下了业绩的重负有关系。另外 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巴菲特那么早就开始投资无形资产驱动的媒体公司,却在 后来对互联网公司敬而远之呢?

参考资料:

Roger Lowenstein. (2008). 'Buffett: 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Capitalist' Chapter8: Return of the native. New York: Random House

@今日话题 

高盛版中国漂亮50:网页链接 

A股代表:$中国平安(SH601318)$ 

港股代表:$腾讯控股(00700)$ 

美股代表:$百度(BIDU)$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