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6铝合金热处理工艺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工艺试验表格 6016铝合金热处理工艺研究

6016铝合金热处理工艺研究

2024-06-18 07: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前言》

1 前言

作为汽车轻量化材料的重要一员,铝合金材料用于汽车的比重不断增加。汽车中重量最大的部件是汽车车身,其重量为整个汽车重量的 30 %左右。用铝合金材料来制造汽车车身板,要求材料既具有一定的强度性能,又具有良好的冲压成形性能,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抗凹性能。目前,用于汽车车身板的铝合金主要有 Al-Cu 系、Al-Mg 系和 AlMg-Si系合金。Al-Cu系合金和Al-Mg系合金为不可热处理合金。Al-Cu系合金作为覆盖件在烘烤时会发生软化现象,不利于覆盖件的抗凹性能,Al-Mg 系合金在冲压过程中的表面质量差,而Al-Mg-Si系合金成形后既有烘烤硬化性能,又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因而是用作汽车覆盖件的最佳铝合金材料[1,2] 。铝合金用于汽车覆盖件,除了能减轻覆盖件的质量之外,碰撞时还能减少对行人的伤害[3,4] 。

可热处理强化的6016铝合金可用于制备汽车覆盖件,该铝合金板材在冲压前具有较低的强度和较好的成形性,冲压后进行烘烤使屈服强度进一步增加,从而使其制成的覆盖件的抗凹性能增加。铝合金板材在生产后到冲压成为产品的过程中,会发生自然时效现象,该现象发生会使材料的强度增加,从而使冲压成形性能降低,并使随后烘烤时出现软化现象[5,6] 。一些研究表明,铝合金板材经固溶处理后,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立即进行短时间的预时效处理,可以增加板材的抗时效稳定性并提高板材的成形性能,成形后的烘烤硬化性能也能显著提高[7~10] 。本工作旨在研究 6016 铝合金的热处理工艺,通过研究板材的显微硬度、力学性能和烘烤硬化性能,获得性能优异的热处理工艺,为该铝合金板材实际生产时热处理工艺的制定提供依据。

《2 试验用材及方法》

2 试验用材及方法

《2.1 试验材料制备》

2.1 试验材料制备

熔炼合金的原料为 99.9 %高纯铝、电解铜、工业纯镁、工业纯锌以及Al-5%Ti-0.2%C等中间合金,上述原料以一定顺序在20 t熔炼炉中熔炼后浇注为宽 1 450 mm、厚 500 mm的铸坯。铸坯的化学成分见表1。铸坯经均匀化处理和去头尾、切边处理后,进行热轧,热轧终轧板坯的厚度为4.5 mm。热轧板再结晶退火后进行冷轧,冷轧板厚度从4.5 mm轧制到1 mm。冷轧后将板材开卷较平,然后进行热处理工艺试验。

《表1》

表1 合金的化学成分

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alloys     

                                                                             %(质量分数)

注:Bal.为余下分数

《2.2 固溶工艺探索》

2.2 固溶工艺探索

固溶处理工艺探索采用边长为 15 mm 的方形试样,固溶淬火方式为室温水淬(温度25 ℃)。试样淬火后室温停留不超过 5 min,进行人工预时效处理。热处理后测试试样显微硬度,获得不同固溶工艺的硬度分布。

制定热处理工艺时,考虑到实际的成本及生产效率等因素,固溶的温度和时间不宜过长,因此本工作选取的固溶温度为 540 ℃和 520 ℃,固溶时间分别为5 min、10 min、15 min、20 min和30 min。固溶处理后进行预时效处理,预时效温度分别为 80 ℃、100 ℃和 170 ℃,预时效时间分别为 0 min、 10 min、30 min 以及 50 min。根据预时效处理后试样的硬度分布来确定适当的固溶工艺。

《2.3 预时效工艺探索》

2.3 预时效工艺探索

采用边长为 15 mm 方形试样在确定的工艺条件下固溶处理,水淬后停留时间不超过5 min,进行预时效处理。短时预时效可以有效提高板材的抗时效敏感性,并增加成形后的烘烤硬化能力。本工作选取的预时效温度为60 ℃、80 ℃、100 ℃、120 ℃、 140 ℃和 170 ℃,时效时间为 0 min(即 T4 态)、 5 min、10 min和30 min。预时效处理后分别测试预时效试样和预时效+170 ℃×30 min烘烤试样的显微硬度。根据显微硬度结果,确定较优的预时效工艺。

《2.4 性能测试》

2.4 性能测试

热处理试样进行显微硬度测试时均使用自凝牙托粉、牙托水进行冷镶。显微硬度测试设备为 HVS-1000 型数显显微硬度计,加载载荷为 0.5 kg,加载时间10 s,保压时间20 s。

根据确定的热处理工艺对A80试样(试样的取样方向与轧制方向一致)进行热处理,按照 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规定,在SANS CMT5305拉伸试验机上测试试样的力学性能,按照 GB/T 5027—2007 和 GB/T 5028—2008 分别测试试样的加工硬化指数n 和塑性应变比r。

试样在拉伸机上沿轧向进行2 %预变形,获得 2 %预变形时的强度,随后将2 %预变形拉伸试样在170 ℃烘烤 30 min。烘烤后,进行拉伸试验,按照 BS EN 10325—2006 测试热处理试样的烘烤硬化性能。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固溶工艺的确定》

3.1 固溶工艺的确定

冷轧板经不同固溶工艺处理+不同的预时效工艺热处理后获得的硬度分布结果如图 1~图 3 所示。图中T4表示自然时效状态,PAG表示预时效。图1所示为合金不同条件下固溶+80 ℃预时效后的硬度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固溶温度从520 ℃增加到540 ℃时,试样的显微硬度显著增加;在固溶处理初期随着固溶时间增加,试样的显微硬度显著增加,当固溶时间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试样的显微硬度接近峰值而趋于稳定。这是由于在固溶初期,固溶温度或者固溶时间的增加使合金中强化元素在αAl基体中的溶解程度增加,水淬后基体中的溶质原子过饱和度增大,从而使试样的显微硬度增加。当固溶温度一定时,增加固溶时间,基体中溶质的固溶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便不再增加,所以试样的显微硬度在固溶一段时间后达到峰值。

《图1》

图1 合金不同条件下固溶+80 ℃预时效后的硬度分布

Fig.1 Hardness of alloys after different solution and 80 ℃ pre-aging processes

图 2 和图 3 所示为合金不同条件下固溶后在 100 ℃和170 ℃预时效后的硬度分布,其硬度变化规律与80 ℃预时效后的规律一致,即显微硬度随着固溶温度升高以及固溶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试样的显微硬度在一定时间固溶后达到峰值。比较3个不同的预时效硬度分布可知,试样的硬度值均在20 min 固溶后达到峰值。固溶温度升高有利于增加基体的过饱和度,使基体中溶质原子浓度增大,基体抵抗局部变形能力提高,更有利于变形均匀[11,12] 。因此综合考虑确定本合金的合适的固溶工艺为 540 ℃×20 min。

《图2》

图2 合金不同条件下固溶+100 ℃预时效后的硬度分布

Fig.2 Hardness of alloys after different solution and 100 ℃ pre-aging processes

《图3》

图3 合金不同条件下固溶+170 ℃预时效后的硬度分布

Fig.3 Hardness of alloys after different solution and 170 ℃ pre-aging processes

《3.2 预时效工艺的确定》

3.2 预时效工艺的确定

合金在540 ℃×20 min条件下固溶水淬后,分别在 60 ℃、80 ℃、100 ℃、120 ℃、140 ℃、170 ℃进行 5 min、10 min和30 min的短时预时效处理,其硬度分布如图 4 所示。当合金在 60~170 ℃进行短时预时效时,均出现硬度明显低于原始T4态合金板材硬度的现象,即发生回归现象,且其硬度值降低随预时效温度升高而增加,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短时保温时,硬度的下降量很小,在较高温度条件下保温时,硬度的下降量增大,最大下降量约12 HV。

预时效初期发生合金的硬度降低现象,预时效时间约5~10 min时,硬度达到最小值(除60 ℃预时效外),随后合金的硬度随着预时效时间增加而增加,尤其是在 170 ℃时,当合金的硬度达到最小值后,随着预时效时间的增加,合金的硬度显著增加。

《图4》

图4 合金不同工艺预时效后的硬度分布

Fig.4 Hardness of alloys after different pre-aging processes

合金不同工艺预时效+170 ℃×30 min烘烤后的硬度分布如图 5 所示。合金在 60 ℃时预时效的硬度值随着预时效的时间增加而降低。这一现象与预时效温度有关,当预时效温度过低时,预时效时过饱和基本中析出少量的溶质元素,由于溶质元素析出的量少,其析出强化效果低于固溶强化效果,引起合金软化,所以合金在60 ℃预时效的硬度降低,由于预时效过程没有形成一定尺寸和数量的原子集团(为β″形成的核心),所以在预时效后的烘烤过程中没有形成使合金硬度增加的β″相,反而溶解了预时效过程中析出的尺寸较小原子集团而导致硬度下降。其他预时效温度条件下,随着预时效时间增加,T4P合金烘烤后的硬度增加。在较低温度条件下,包括 80 ℃、100 ℃和 120 ℃,合金预时效 10 min 后达到峰值硬度,而当温度升高到 140 ℃和 170 ℃时,预时效增加,合金的硬度不断增加。

《图5》

图5 合金不同工艺预时效+170 ℃×30 min烘烤后的硬度分布

Fig.5 Hardness of alloys after different pre-aging processes and 170 ℃×30 min baking

铝合金板材用于汽车覆盖件时,在冲压前要求板材具有良好的成形性,强度不能太高,而成形后要有良好的烤漆硬化能力。根据合金预时效和烘烤硬化的硬度分布结果可以看出,在 120 ℃进行 10 min预时效时,合金的硬度很低,而随后170 ℃× 30 min烘烤后,合金的烘烤硬化效果最好,与其他预时效工艺相比,该工艺热处理的板材最能符合制备覆盖件的要求。因此确定适合合金的预时效工艺为120 ℃×10 min。

《3.3 力学性能及烘烤硬化性能》

3.3 力学性能及烘烤硬化性能

沿板材轧制方向制备 A80拉伸试样,将试样在 540 ℃×20 min 条件下固溶水淬后,进行 120 ℃× 10 min预时效处理,合金热处理后的拉伸结果如表2 所示。合金热处理后的屈服强度较低,屈强比为 0.48,断后延伸率为23 %。合金的n 值较高,有利于板材在冲压过程中的均匀变形,r 值较高,有利于板材冲压时厚度方向的稳定。T4P合金2 %预变形后的强度及 2 %预变形+烘烤后的屈服强度如表 3 所示。材料预变形并烘烤后,其强度显著增加,烘烤硬化值也显著增加。

《表2》

表2 合金预处理后的力学性能

Table 2 Mechanical property of alloy after pre-treatment

注:Rp为屈服强度;Rm为抗拉强度;A为延伸率

《表3》

表3 合金的烘烤硬化性能

Table 3 Baking hardening property of alloy

注:R t2.0为2 %应变对应的强度;BH2为烘烤硬化值

拉伸试验和烘烤硬化处理的结果表明,合金经确定的热处理工艺,即 540 ℃×20 min 固溶水淬+ 120 ℃×10 min预时效热处理后,其成形性能良好, 2 %预变形+170 ℃×30 min烘烤结果表明,试样的屈服强度显著增加,即试样的烘烤硬化性能良好,有利于覆盖件的抗凹性能提高,因此,6016冷轧板采用本工作的工艺热处理后,其成形性能、烘烤硬化性能均能满足制备覆盖件的要求。

《4 结语》

4 结语

1)6016 合金的硬度随着固溶温度升高和固溶时间延长而增加。

2)6016合金进行预时效处理时,随着预时效时间的增加硬度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现象,且预时效温度越高,硬度下降值越大。

3)满足覆盖件性能要求的6016合金的热处理工艺为:540 ℃×20 min固溶水淬+120 ℃×10 min预时效处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