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镇”兴】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嵩口古镇游玩攻略图 【乡村“镇”兴】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乡村“镇”兴】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23-12-28 14: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人口特征

2019年全镇总人口32932人,10821户。嵩口镇常住人口在2013-2014年间呈现出下降趋势,2015-2017年的常住人口明显增加。

(三)经济发展

旅游产业不断升温:嵩口古镇获评省民政厅第一批福建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称号、“中国特色小城镇品牌百强”、2019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乡镇;月洲村列入全省首批“金牌旅游村”;松口气客栈获评“2019年度闽宿最佳品牌”“福州市十大人气民宿”称号;成功举办2019年、2020年福州市美丽乡村旅游季启动仪式、第二届永泰·嵩口春宴活动、中日乡村振兴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嘉宾参观嵩口活动、首届嵩口乡村艺术节、嵩口李果采摘节、“寻美嵩口古镇”大型采风活动等。2019年11月2日,鼓浪屿万石国画院嵩口分院揭牌成立,厦门鼓浪屿万石国画院嵩口分院将以艺术交流、创作、挖掘、表现、提升乡村文化为宗旨,定期开展画展活动,进一步向外推介嵩口古镇传统文化、历史风貌、旅游资源等,提升嵩口文化品质,增加旅游知名度。

2020年福州市美丽乡村旅游季启动(左图)

嵩口李果采摘节(右图)

(四)交通布局

嵩口镇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西南部,地处闽中腹地,是永泰、闽清、德化、尤溪、仙游四市五县的结合部,古时便为闽中南水路、陆路交通枢纽;省道203线和县道125线交汇于镇区,镇区距永泰城关约35公里,距福州市约76.9公里,距长乐国际机场约109公里。

图 嵩口镇与各主要地区的距离

(五)生态环保

2020年嵩口镇完成“村植千树”里洋、大喜、村洋、梧埕、芦洋、中山六个村植树任务。完成商品林赎买2589亩。强化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推进长庆溪小流域综合整治。完成新建三格式化粪池545户和溪湖村(2个)、龙湘村(1个)、村洋村(1个)4个农村公厕项目建设。推进永泰县嵩口镇月洲溪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山水林田湖草水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暨农村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完成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整治到位并销号5件。

(六)社会人文

嵩口古镇,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西南部,以傲人的历史文化和古代建筑艺术而被世人所知,但其文化艺术也是值得研究的,中原南下移民遗风与闽越土著文明相揉合的文娱活动、民俗民风民情、饮食文化等都极具魅力。

虎尊拳

根据《永泰县志》所载乃清代乾隆年间福建永福县李元珠在牛法、狮法基础上创下虎尊母拳。清末,嵩口人郑步恭吸取永泰虎尊拳精髓,加以发展提高,“日月连环腿”是其杰作。后日本琉球人上地完文求教于郑步恭,虎尊拳因之传到日本,发展为实力雄厚的“上地流空手道”,并传到西欧和北美。因永泰是虎尊拳等十几种南拳的发源地,1992年,被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嵩口是虎尊拳的重要传播地。

陈埔纸狮

●在明末清初,由陈姓祖先在自娱自乐中创作的一个娱乐项目,距今已有300多年,当地群众多在春节、元宵期间进行,意在消灾驱邪、祈求吉祥、和顺、丰收。纸狮表演是全国不可多见的民间娱乐项目。

民俗博物馆

2012年,民俗博物馆建设工作启动,博物馆位于嵩口直街,占地面积646平方米,建筑面积420平方米,总投资约230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仿古风格将原医药公司进行设计装修,陈列农耕物品、嵩口古镇珍贵历史文物和相关文物、民俗等摄影作品,突出农耕文明、古镇历史风貌以及乡土特色文化等主题。

永泰嵩口古镇民俗博物馆2013年1月29日正式开馆,古石槽、古瓷缸、土砻、辗饼等各式各样的民俗和农耕物件近600件展品与观众见面。据悉,这是福建省开放的首家乡镇级博物馆。

明清古建筑

二、历史古镇保护与发展的“嵩口”模式

福建省目前共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42个(位居全国第二位),中国传统村落125个(位居全国第六位)。近年来,福建省的历史古镇和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涌现了许多典型模式,“嵩口模式”是其缩影和代表之一, 其最大的特点和亮点是尊重和珍惜历史文脉,把“记得住乡愁”始终摆在规划和建设的突出位置,引入台湾专业敬业、有文化品质、懂行会干的文创团队,同时充分发挥镇村原住民的主体作用,选择古镇保护开发的关键节点先行改造、精准发力,不断活化静态沉寂的文化遗产,使古镇呈现“自然衣、传统魂、现代骨”。

(一)坚持留住乡愁的规划设计

永泰县嵩口镇沿大樟溪而建,古代曾是闽中南水路的重要枢纽与物资集散地,至今还存有160余座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古建筑,被誉为“民间古民居博物馆”。该镇按照“尊重自然少破坏、尊重原貌少拆旧、尊重历史少发挥、尊重个性少共性”思路,围绕“看得到乡愁、摸得到乡愁、记得住乡愁”目标,精心编制规划设计方案,勾勒出了全景式的古镇保护开发路线图。

一是着力保持原貌古风。2011年,嵩口镇研究制定《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嵩口)保护和发展规划》并得到省政府批复通过,这也是福建省首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规划严格划定了名镇的保护层次和总体范围,将全镇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明确名镇保护范围内不符合保护要求的用地和建设项目,必须按照规划要求逐步调整;除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这种立足原貌整体、不搞汰拆大建的布局要求,对古镇保护文化古迹、保持自然生态和保留原有社会形态十分有利。

图 鹤形路(改造前)

二是着力彰显人文特色。2012年后,嵩口镇先后编制了《嵩口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嵩口镇保护修缮、景观改善设计方案》《嵩口镇整体旅游营运业态提升计划》等。这些规划设计,在保护古民居古建筑等基础上,充分借鉴了“非空心化建设、不迁徙大量原住民”的周庄经验,让人住在镇上、留在村里,通过古民居古建筑修缮、传统特色文化挖掘、乡村旅游业态培育、环境综合整治等,实现古镇建设与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现实生活、发展需要的和谐统一,较好解决了偏远山区在城镇化发展中常出现的“村落空壳化、产业空心化、资源闲置化”问题。

图 鹤形路(改造后)

三是着力镇村整体推进。嵩口镇坚持以“面”促“线”带“点”的主攻顺序,有计划有秩序地推进古镇保护开发。集中精力打造“一街一市一环两片”核心片区(“一街”即中山步行街,“一市”即传统墟市,“一环”即大樟溪景观,“两片”即古街商铺、斜阳院巷),同时以镇区为龙头,整体规划镇村的基础设施、旅游景点、民居建设,辐射带动月洲、芦洋、下坂、大喜、里洋等传统村落的同步保护开发,避免了“打补丁”、土洋不分、杂乱无序等弊端。

图 嵩口古镇街道

(二)引入现代文创的运作路径

古镇保护非新镇建设,特别要有“懂行会干”的专业团队,确保能“想得美”又“干得妙”。在福建省旅游部门的牵线帮助下,嵩口镇与台湾打开联合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有力提升了古镇保护开发的整体水平。

“专业化介入”,即“打开联合”团队常驻镇上,投身到古镇建设的各领域、各环节、全过程。公司选派了25名成员组成嵩口分公司,吃住在镇上,承担古镇建设总顾问职能,不仅负责编制相关规划、设计方案,而且参与指导施工、监理等具体工作。比如,在设计阶段,把古镇改造细分为3大类54个小项,逐项编制修缮方案,挨家挨户与居民交换意见,几乎涵盖了古镇核心路径沿线的每个区块、每栋建筑、每个角落。在施工阶段,从景观建造、建筑修缮,到花树种植品种、鹅卵石材质,都一一制图、建立日记档案;一一订立合同、确定选材选样,一一编号、防止“偷梁换柱”,若有设计变更,需召开专案会研究方能调整。同时对每个项目,都安排专人负责,深入现场、加强监督、即时指导。这样的运作方式,确保了对设计、施工、监理的全过程管控、全要素覆盖,增强了古镇建设的实效。

图 台湾打开联合团队

图 张元干故居

“无缝制合作”,即镇党委、政府和专业团队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确保古镇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嵩口镇与“打开联合”团队合作之初,在思路理念、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分歧,需要不断磨合、协调合作。嵩口镇党委会议在研究古镇保护开发事项时,常邀请“打开联合”团队列席,一起探讨布置相关工作,同时吸收台湾文创团队成员参与工程建设的领导工作,实行“日核对、周检讨”机制,每周一晚召开工程例会,镇领导班子、台湾团队、施工工班、群众代表等一并参加,大家共同反思和检讨项目推进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镇干部与台湾团队在一栋楼里办公、在同一个食堂吃饭、一起到施工现场,形成了常沟通、多交流、勤做事的良好做事氛围。

图 嵩口古镇古民居和也厝

(三)活化静态沉寂的文化遗产

嵩口美的内涵在人文,人文的承载在成片的历史街区、上百的古民居、代代延续的民俗生活。该镇始终坚持把保护古镇的空间场所、物质载体和文化记忆作为主线,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遗产,最大限度地活化原貌古韵。

一是通过修旧如旧、新旧融合,更好披上“自然衣”。怎样处理好尊重历史与顾及现状的关系,是古镇古村保护开发遇到的普遍性难题。对历史街区、传统民居建筑群等,嵩口镇坚持局部微干预、结构不破坏,培训本土工匠、运用传统工艺、选用合适材料加以精心修缮,力求原汁原味、以存其真。通过修复直街、横街、米粉街等,重现了古街巷的古朴风貌;通过打造米粉店、酿坊、布点等特色商铺、手工作坊,恢复了传统的商业风貌;通过装饰古民居、古院落等,形成了土墙黑瓦的特有风韵。对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不简单地一拆了之,而是通过色调调和、加挂骑楼、绿化遮掩等,引导“新”向“旧”靠拢借力,软化“新”的突兀性,使“新”“旧”自然过渡并存。比如嵩口古码头,原是德化“中国白”进入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运码头,对其改造,不仅用鹅卵石铺设了古渡口,还修复了临近的天后官、关帝庙、石砌古街等,并在元宵等节日布置文化灯会,重现古码头官渡、私渡等昔日繁荣场景,为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节点、旅游节点打下了初步基础。

图 嵩口古镇古民居下坂厝

二是通过传承弘扬、挖掘整合,更好展现“传统魂”。嵩口古镇主打“两张文化”(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张元干、道教宗师张圣君)、民俗文化、虎蹲拳文化等文化品牌,延续自南宋以来每月初一、十五“赶墟”的习俗,广泛开展镇志编纂、楹联征集、学术研讨、名人庆典等活动,努力把嵩口打造成为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重要阵地,让民众的文化之思、故园之情、自然之想、传统之恋在这里得以消解。对竹编、藤编、木匠、瓦匠、糖人、泥塑等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则注重在古镇景观改造项目中就近嫁接,鼓励艺人收徒授艺,在核心片区开店经营,吸引游客参与体验式制作,使传统工艺重登经济社会舞台。在第十届海峡旅游博览会“两岸乡村旅游精品展”上,嵩口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一炮打响,广受好评。

图 嵩口古镇民居

三是通过内部改造、创新经营,更好接轨“现代骨”。静止的、古板的、无人气的古镇保护,成本较高,不可持续。嵩口镇在古街区古建筑古商铺的修缮中,在外表修旧如旧得到保证的基础上注重通过文创设计,积极向内挖掘内涵,通过抛光亮彩、改造空间结构、添设卫生设施、引入数字电视、布置网络宽带等,初步建设了若干古色古香、环境整洁一、居住舒适、时尚环保的民宿示范点,实现了古民居由历史到现代的“穿越”,有的废弃古民居更是取得了“重生”奇效。该镇还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奖扶措施,吸引两岸有创意、有热情的学生、青年等到古镇创业,支持他们开设了创意咖啡屋、书吧、茶歇点、工艺品店、导游服务点等,让人才、文化、信息在古镇交流交融。2015年8月,嵩口镇获批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图 嵩口镇油茶博物馆

(四)发挥镇村民众的主体作用

嵩口镇始终尊重和发挥“原住民”的主体作用,重视和维护“原住民”的利益诉求,创新群众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努力把古镇保护开发做成一台政府、社会、群众“大合唱”,让群众有真切的“获得感”。

“共建”,即采用租赁式、托管式、补助式等多种形式,让群众共同参与古镇建设。古建筑、古民居、古商铺等大多属于私有财产,具有潜在开发价值,但初期难以见效,群众积极性不高。该镇通过投入启动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首先建设若干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点,再根据产权状况和群众意愿,分别采取租赁式、托管式、补助式等,供群众选择,既盘活资源,又激发群众积极性。租赁式,即群众将古建筑、古民居、古商铺出租给政府,政府作为中间人进行运作,群众每年从中获取租金收益;托管式,即群众将古建筑、古民居、古商铺托管给政府,由政府全权负责修缮管理,经营若干年后完整返还给村民,托管年限一般在20年;补助式,即对群众自主修缮的古建筑、古民居、古商铺,政府予以一定资金补助,引导他们按照要求进行修缮维护。这些方式,都没有改变所有权形式,把古迹的潜在价值变成了显现效益,有效消除了群众疑虑。

图 嵩口古镇风景

“共管”,即成立古民居管理理事组织、完善村规民约等,让群众自我约束、共同管理。全镇成立古民居管理理事总会,按宗族、区域划分下设13个分会,推选素质能力高的乡民或离退休干部参加理事总会,担任分会理事长,每月象征性补贴100元,发挥带动引领作用。建立起政府与理事会固定的联系制度,对消防、卫生等重点工作实行理事长责任制,邀请村里老人担任义务监督员、协调员和宣传员。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等,增强群众共同保护古民居的意识和热情。

“共享”,即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让群众在嵩口古镇保护开发中获得实惠。开辟大樟溪亲水游、古建筑古民居体验游、月洲信俗文化游等旅游线路,打造采摘节、风光摄影大赛等旅游品牌,引导和扶持群众发展古镇民宿、嵩妈妈(农家乐)、嵩口美食等特色旅游项目和产品,并委托“打开联合”团队开发竹篮、草帽、草包、线面、红薯淀粉、芙蓉李干、嵩阳老饼、九重糕、蜜饯、梅子酒等伴手礼,把特色文化、传统工艺、优势农产品转化为促进群众增收的资源。2015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嵩口旅游人数达3.6万人次,同比增长近10倍;仅开业不久的“打开嵩口”咖啡屋,营业额就达近10万元。

三、启示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传统村落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对历史古镇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模式非常有借鉴意义,为中国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的有益启示如下。

1

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尊重和珍惜传统优秀历史文化

坚持留住乡愁的规划设计,秉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的理念,立足原貌整体、不搞大拆大建,对保护地方文化古迹、保持自然生态和保留原有社会形态,在保护、修复古镇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区域可开发、可挖掘、有价值的旅游资源,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活化静态沉寂的文化遗产、引入现代文创的运作路径,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品牌,促进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2

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加强组织领导机制

发挥镇村民众的主体作用,共建共管共享。第一,联合旅游协会、社会培训机构,培养本地旅游人才,同时吸纳优秀人才、大学生、新乡贤等多元治理主体参与到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第二,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干部的旅游知识培训,选优培强党支部书记,积极培育乡村干部,基层人员要学习最新旅游行业管理知识,了解最新旅游政策规划,做好与旅游市场前线的服务对接,提供良好的环境,解决旅游场所的各种矛盾难题。第三,加强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做好人才建设与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把各类人才的实绩作为奖励和提拔任用的主要依据。

3

以政府政策规划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

政府主导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整合旅游、农业、环保、交通等有效资源,推进现代旅游和农业、文化、体育、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配套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优化旅游服务环境,以满足游客吃、住、行、游、玩、购的需求。

供稿:上海财经大学2021级博士研究生 王耀辉

校对:潘婷

审核:杨焕焕

往期推荐

【乡村“镇”兴】玻璃之都——美国康宁(Corning)

【乡村“镇”兴】乌托邦式的创业者天堂——硅谷(Silicon Valley)

【乡村“镇”兴】“京东”科创活力小镇——河北燕郊镇

【乡村“镇”兴】世界电影小镇——法国戛纳(Cannes)

【乡村“镇”兴】阿尔萨斯葡萄酒摇篮——法国埃吉桑(Eguisheim)小镇

往期推荐

【乡村“镇”兴】高水平开放的典范——瑞士达沃斯(Davos)小镇

【乡村“镇”兴】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越南会安古镇

【乡村镇兴】“新城市主义”的典例——美国佛罗里达州Seaside小镇

【他山之石】日本东京:解决垃圾焚烧的邻避困境

【他山之石】日本东京:解决垃圾焚烧的邻避困境

【他山之石】加拿大多伦多:弹性城市

【他山之石】中国上海:崇明岛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他山之石】马来西亚马六甲:可再生能源与智能电网

【他山之石】瑞典哈马碧:循环的宜居生态城

【他山之石】英国伦敦:以大规划系统整合城市可持续发展

【他山之石】新加坡:政府政策促进族裔融合

【他山之石】巴西圣保罗:城市发展战略的参与性规划

【他山之石】中国上海:自下而上旧城更新与田子坊社区包容性创业

【他山之石】法国巴黎:城市社区策略对边缘化社区的划定与综合性扶持

【他山之石】中国·苏州:政府引导下的产业园区

【他山之石】ECOPROFIT®:经济效率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他山之石】阿根廷:促进贫困人群的再就业

【他山之石】豪登省:转型发展,创新驱动

【他山之石】渥太华:首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他山之石】毕尔巴鄂:产业转型与创新发展

【他山之石】温哥华宜居城市建设

【他山之石】特大城市的人口调控:东京经验及其启发

【他山之石】“住者有其屋”的新加坡新市镇规划

【他山之石】新加坡“多规融合”的启示与借鉴

【他山之石】新加坡:从“花园城市”到“花园中的城市”

【他山之石】东京汐留:立体化带来城市活力

【他山之石】英国产业地产镜鉴

【他山之石】中国该向韩国城镇化学什么?

【他山之石】布拉德福德:“创意城市”是怎样炼成的

【他山之石】美国制造业带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他山之石】纽约、波士顿、多伦多:看最大城市群如何降低创新成本

【他山之石】城市设计如何解决城市问题?

【他山之石】圣彼得堡的历史传承与城市活力

【他山之石】城市模板——旧金山公共交通可达性地图

【他山之石】创意经济帮英国华丽转身:去工业化的替代选择

END

中国城市与区域实验室:中国城市与区域研究的交流平台,关注城市与区域发展转型,借鉴全球城市与区域发展智慧,做有国际水平的中国城市与区域现实问题导向型研究。努力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研究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组织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传播者。

欢迎读者供稿,小编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城市与区域实验室

微信号:CCRLAB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