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呼吸方法和状态是唱好歌的基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山豆根来源正确的是 正确的呼吸方法和状态是唱好歌的基础

正确的呼吸方法和状态是唱好歌的基础

2023-06-04 11: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王瑛

  通过几年的声乐教学及声乐演唱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没有正确的呼吸,就没有正确的歌唱。歌唱艺术归根结底是一门呼吸艺术。

  目前,有不少声乐学生或歌唱演员总是把是否唱得高、唱得响,视为衡量演唱水平高低的标准。按理说,这种想法也不为错。但是,如果本末倒置或弃源求末就不对了。好的歌声确实有一定的标准,如音色清纯、音域宽广、音质优美、吐字清晰、气息控制得当,形状和关系做到合理的安排以后,并能依照应有规律去训练。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应首先寻找可以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源,而不应去单单追求那些标志本身,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具体讲,就是从歌唱乐器的形状和肌肉运动的规律中探求造成那些现象的原因,也就是说歌唱时应有状态,有气息,然后才有相应的声音发出。歌唱状态对、感觉好,声音才真正优美。正如声乐教育家马尔提内利所说:“声音不是安排在什么位置,实际是把各声区的声音,调节在音质和共鸣最好,发声最自如的状态。”

  然而,良好的歌唱状态是由正确的呼吸决定的,呼吸又必须是由于不同肌肉的反作用形成,因此,为了呼吸动作的协调,肌肉间作用力的平衡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这种平衡状态下,收缩肌肉顶着伸展的肌肉,伸展的肌肉又作用于收缩的肌肉,特别是腹肌和腰肌部分,那是“风箱”所在处,歌唱中的每个字都是腹部和腰部的呼与吸两群肌肉精密合作而准确配合声带活动的结果,歌唱呼吸的特点就是延长,较好的控制呼吸和最少的吸气。

  歌唱呼吸的正确支点是脐下丹田和膈肌的对抗,而腰围,两肋处的支点,就形成一种所谓的“三角支持”(即小腹和腰部的后两侧),这三角形成的面就是我们常说的气息要沉到底,保持腰后两侧和丹田的呼吸支点,在教学中我们称为“憋气”训练。它很类似生活中劳动的自然支持点,比如,我们搬运一件东西,如果不用劲就搬不动,而要搬起来首先就需要小腹收紧,腰部用力,这种感觉我们常常称为“憋足劲”,歌唱和劳动一样是要用力的,用力也就意味着有一定紧张的地方,吉诺·贝基曾说过:“唱歌的人用气是重要的,最基本的……气的保持应象我们到海边潜水至海底,要吸足气,呆在水里的时间越长越好。”腹部要费点气力,听众听起来好象你没费力,其实作为一个歌唱家所受到的痛苦是很大的,唱歌的人要感到声音坐在气上,像人坐在椅子上一样。如果全身松懈或全身僵硬都是不能歌唱的,而这些不正确的方法多数表现为有的地方用力不足,该用力处没有用,不该用的却用得过火。比如,单靠喉肌用力,而失去正确的歌唱动力,声音就会挤卡喊叫或者发嘘颤抖,失去清纯、光彩、优美的音色。因此,学习声乐的人,第一步要做的是训练正确的歌唱状态,学会如何运用气息,而不是弃源求末的寻找共鸣位置或盲目地唱高音。

  “憋气”的内感区主要在腰部和腹部,它是针对一些学生存在的气息浅,声音单溥而采取的一种训练手段。真正掌握好“憋气”方法,就能“吸着唱”“咽着唱”有效地帮助学生保持吸气肌肉群的力量,劳动时的肌肉运动状态及呼吸状态有明显的区别,它柔和、舒展、流畅,即弹性的紧张,歌唱时的呼吸就会自然地沉下来,无论演唱什么作品都不能放松这个状态(尽管每个字着力点和部位可能有差异)。

  虽然“憋气”的力点发自腰围一圈,但呼吸动作的整体感觉还是全身心的,要有顶天立地的气势,而不是局限于身体的某一个孤立部位僵直地用力,要以一点带全身,全身托一点的感觉进行歌唱气息的练习。同时,意念上应直接在“憋气”的地方吸气,要梗住脖子,使后颈、后背、腰部连成一线,这样既可以始终保持气息的深度,又能使歌唱时气息均匀、流畅、持久,避免下巴僵硬,胸部憋闷及腹部过分用力等问题。歌唱时人体的后部要普遍用力,而人体的前部(主要指面部、下巴及前额)要放松自然。

  当然,诸如“憋气”,“吸着唱”“咽着唱”,都是吸气流量进行巧控制的心理感觉,这种感觉决定于歌唱者自己的体会,是一种非逻辑,非理性的情绪感应和神秘体验,已超出了纯生理学原理范畴,加进了心理学及力学因素。也就是说,歌唱时气息的运动状态,只有通过演唱者本人去细细琢磨和体会而取得经验并做出判断。因此,在歌唱过程中,既要注重器官生理机能的科学性,又要注重心理感觉。

   (作者单位:杭锦后旗文化馆)

编辑:段丽萍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