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界画”第一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山西风景画简单有山水的画法 清朝“界画”第一人

清朝“界画”第一人

2024-07-16 23: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册页(十二开) 设色绢本

23x26cmx12

成交价:RMB 598,000

中贸圣佳2004年春季拍卖会

佳 品 集

袁江的《山水楼阁图》册

文/聂崇正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袁江,字文涛,号“南溟子”,或许晚年曾号“岫泉”,江都(今属江苏扬州)人。他大约生于清·康熙十年(公元1662年)之前,死于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之后,得年约七十岁左右。袁江早年以学习临摹古画为主,尤其得益于宋人的绘画,同时还以明朝着名画家仇英的作品为师。成年后袁江活跃于家乡扬州的画坛,为当地的富商绘制园林建筑图,作品十分写实,很有特色。大概在家乡时袁江曾经出门到过南京,还继续南下到过浙江一带,并且在画家高其佩府上,为其大幅作品渲染赋色,甚至作草图。其后在雍正初年,袁江被在扬州经营盐业的山西商人聘请到晋地作画多年,作品完全按照室内大小、宽窄和陈设布置来进行创作。至于袁江晚年是留在了山西,还是回到了家乡扬州,似乎没有任何材料说明。

较早记载袁江姓名和简单情况的史籍有张庚的《国朝画徵录》(包括续录)、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以及无名氏的《画人补遣》。以上几种史籍均成书于清朝中期,约在雍正后期至乾隆年间,其年代与画家生活的时期相距不远。下面分别抄录相关原始资料:“袁江,字文涛,江都人,善山水、楼阁,中年得无名氏所临古人画稿,遂大进,宪庙召託候。(张庚《国朝画徵录》“袁江,字文涛,江都人,善山水、楼阁,中年得无名氏所临古人画稿。技遂大进,曾选入外养心殿。”(佚名《画人补遣》“袁江,字文涛,江都人,善山水、楼阁,初学仇十洲,中年得无名氏临古人画,遂大进。”(李斗《扬州画舫录》)

根据以上几种材料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袁江字文涛,江都人,即现在的江苏扬州,这和袁江作品上署款“邗江”和印章上的印文是完全相符的。袁江还有个号“南溟子”,这个号不见于任何文献记载,只见于他的作品。天津美术学院收藏的袁江《画舫衝烟图》轴和《春雷起蛰图》轴上。作者分别署款:“南溟子江”和“南溟子戏写”,应当是画家自称。

潇湘夜雨

法张僧繇意

按照画史上的说法,袁江早年曾学习明代“吴门四家”之一仇英的画风,中年时对古代作品(主要是宋代的山水画)悉心摹绘,技艺有了很大的进步。

把尽量能收集到的袁江署有年款的作品粗略地加以排列之后,我们目前所了解他最早的作品,是画于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最晚的作品是画于乾隆十一年(丙寅,公元1746年),其创作时间前后长约五十多年。据此推测,袁江大约生于清·康熙十年之前,死于清·乾隆十一年之后,得年约七十岁左右。

另外,还有关于袁江生平中有一段时间生活在山西的说法,它不见于任何文献的记载,仅存于近代文物、古董行的口头传说中。袁江曾被在扬州经营盐业的山西商人,聘请至山西太原作画多年,据近代画家李智超引太原尉某语:“尉姓在太原,自明朝即为大地主。二袁(指袁江、袁耀)均曾被聘至伊家作画”,“凡尉姓各家,无论堂、屏、卷、册、灯笼、槅扇之类,无不应有尽有”。“袁江和袁耀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但这些画迹并不流传在家乡扬州,而完全集中于山西一省”,他们“被当地富室聘请长期作画,画幅的大小方圆都与主人房屋的格式相配合。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京的古画商人,由山西运来的二袁真迹,大小不下百幅”。所以有关袁江和袁耀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在山西盐商家中作画的口头传说,得到他们的作品大量出现于山西这一事实的证明。这一说法应当是有很大可靠性的。

袁江是什么时候去的山西作画,除以上口头传说外,未见于任何记载,但是他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江、浙一带活动,这点我们可以从他的画迹上知道。

春溪晓泛

西山爽气侵朱栏,南浦嵐光入画帘,邗上袁江效唐小李将军画意

摩范中立秋栈图,邗上袁江

袁江画有《东园图》卷一幅(上海博物馆藏),“东园,乔国楨辟,在城外东南六裹,亭馆竹树,皆极位置之工·····今废,有袁江、方士庶所作两图”,根据今人的考证,此图所描绘的即扬州府江都县东郊宸裹村乔国楨所建之东园,所绘為实景,绝非虚构。《东园图》卷上有干支纪年,此画作于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这样的图画都需要对景写生才能完成,由此可以知道这一年袁江无疑是在家乡扬州。

天津市文物管理处收藏有袁江所画的《瞻园图》卷一件,图上没有年款,但是从绘画的风格来看,这幅作品应当是袁江较为早期的手笔。“瞻园”是明初朱元璋的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的府第,入清以后成为布政使司署,其地在金陵大功坊。此画非常写实,图中的匾联上的文字都清晰可辨,画中的人物均着满族服装,这在袁江的画中使比较少见的。这样描绘细致入微的作品,不对景写生是做不到的,由此我们还可以知道画家袁江肯定到过南京。顺便再说一句,袁江画了不止一幅《瞻园图》卷,另外还有一幅构图相仿佛的同名作品,现在收存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内。

袁江在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曾为画家高其佩(公元1672—1734年)所作大幅绘画烘染,当时的高其佩任分巡浙江温处道。高其佩的侄孙高秉曾记述此事:“(高其佩)指画过多必须倩人烘染,昔宦游两浙时延请华亭陆噅、邗上袁文涛(江)、虎林沉禹门(鰲),皆能自坚一帜者,以公之指墨草创,而用叁君秀笔妙染”(高秉《指头画说》)。从高秉的这段记述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画家袁江曾经替高其佩的大幅绘画作品作过色彩烘染,而那时高其佩正在浙江做官,因此袁江的足迹到过浙江,也是毫无疑问的事。

马远画意

春江花月夜,法刘松年笔意

《国朝画徵录》和《画人补遗》二书中都曾提到画家袁江在雍正年间“入外养心殿”,“外养心殿”是清代内务府造办处所在地,也就是说他进入宫廷成为了供奉画家,而恰恰是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的记载,虽然基本上是从以上二书中转抄下来的,反倒偏偏将袁江曾经供奉内廷一事删去。我认为李斗在抄录的过程中,按照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对材料作了甄别,是有意删去的。其实对于画家袁江是否曾经供职内廷,过去也有人怀疑过,秦仲文认为:“至于雍正时代他(袁江)被召为供奉一节,《国朝院画录》既无记载,故宫旧藏古画也没有他的作品,可能是出于当时人的推测。”

秦仲文的这个怀疑是有道理的,胡敬所著的《国朝院画录》一书是专门记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宫廷绘画和宫廷画家情况的着作,其中虽然也不免遗漏,但是从画家袁江存世作品数量比较多来看,是应当有所记载的,而该书却把袁江的名字列入“《石渠》未着録,曾入画院,其姓氏散见志乘、文集谱録诸书”中,其叙述的语气并不十分肯定。胡敬曾经参与《石渠宝笈》三编的编撰工作,能够接触到宫廷收藏的绘画作品,可是他并没有记下任何一件袁江的作品。清代宫廷画家和一些词臣画家,为皇帝作画或进献作品时,在画面署款上,有固定的格式,即在自己的姓名前冠以“臣”字,以表示这是专门为皇帝所画,绝无例外,这从现在遗留下来的大量清代宫廷绘画和词臣绘画中可以知道这点。袁江的作品存留至今的数量不算少,但却没有见到一件署有“臣”字落款的。

此外,我们在清代内务府造办处的如意馆档案中也没有发现有袁江活动的任何痕迹。《扬州画舫录》一书的作者李斗,在抄录有关袁江的条目时,偏偏把祗候内廷的情节删除;而在同一书中,紧接袁江之后的张宗苍,则写得清清楚楚“以画供奉内廷”。李斗对于扬州的掌故十分熟悉,他的删除一定是有根据的。以上所列出的情况,看来都决非巧合,它们说明,有关画家袁江曾经在雍正年间供奉内廷的记载是失实的。

此王摩詰清溪捕鱼图,文涛袁江法意

巫峡秋涛,拟李营丘画意,邗上袁江

秋柳读书堂,拟赵大年画法

下面来说说袁江所画的《山水楼阁图》册。此图为绢本设色画,共十二页,每页纵23厘米、横26厘米,按照画面上的文字分别为:一“潇湘夜雨”、二“法张僧繇意”、三“春溪晓泛”、四“西山爽气侵朱栏,南浦嵐光入画帘,邗上袁江效唐小李将军画意”、五“摩范中立秋栈图,邗上袁江”、六“马远画意”、七“春江花月夜,法刘松年笔意”、八“此王摩詰清溪捕鱼图,文涛袁江法意”、九“巫峡秋涛,拟李营丘画意,邗上袁江”、十“秋柳读书堂,拟赵大年画法”、十一“王蒙笔意,袁江临”、十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邗上袁江拟意”。

册页中的题材是画家袁江经常画的,有的写明“拟”某某古代画家的画意,有的则以古人诗意入画。虽说是“拟”画,但是仍然还是袁江自己的面貌。袁江作画不论大幅小张,均十分认真,很少有随便涂抹的现象,表现了一个职业画家的敬业精神。画中的楼阁精致巧密,山水运笔厚重灵动,虽然笔致工细,但颇还表达出诗意。由於画上没有署年款(袁江署款都写干支纪年),所以无法确定其绘制的年份,但是从绘画风格来判断,应当是其中后期的作品,画风成熟,十分耐看。每页画幅均有近人对题一纸。

王蒙笔意,袁江临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邗上袁江拟意

文章选自中贸圣佳2004年春季拍卖会图录

推荐阅读

成交率高达84.46%!中贸圣佳佳期·仲秋成绩喜人,圆满收官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