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文物局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山西窑洞历史 山西省文物局网站

山西省文物局网站

2023-03-21 07: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太原小店郑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掘单位: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龙真

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古代经济、文化向前发展的新起点,以农耕和畜牧的出现为划时代的标志,磨制石器、制陶和纺织的出现,也是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彼时,我们的祖先已经有了比较稳固的定居生活,有了简陋的房舍,并形成一定规模的村庄聚落。

距今4000多年前,生活在太原小店郑村的古人类如何集群而居,是什么样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状态?或许郑村遗址会告诉你答案。

遗址发掘 重现“地坑院”式聚落

2022年7月至11月,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为配合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对郑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遗址发掘地点位于太原市区东南部的郑村以北、龙兴街以南、光明路以东、东沟以西的医院建设区域内。这片区域属于系舟山脉西南端驼山的山前冲积扇,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整体呈缓坡状,比较平坦开阔。

▲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位置示意图

本次清理发掘墓葬23座、新石器时代遗址1处。在发掘的23座墓葬中,除编号为M10墓葬墓室中没有发现人骨和随葬品,无法确定年代外,其他共有汉墓17座,金元墓2座、明清墓3座,这些墓葬所在的区域与新石器时代遗址有所重叠。

经过考古人员的发掘,遗址内揭露新石器时代遗址755平方米,主要发现“地坑式”院落1处(包括5座房址和1个窑址)、半地穴式房址1座、灰坑24个、窑址3座、围沟1条,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这是继阳曲西殿南、尖草坪镇城遗址之后,太原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根据出土器物判断,郑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涵盖龙山文化早中晚不同时期,文化面貌与汾阳杏花遗址、阳曲西殿南遗址相似。

▲郑村遗址正射影像图

据该项目负责人龙真介绍,这是山西首次发现的龙山时期的“地坑院”式聚落中心,较为完整地展示了太原盆地龙山时期的聚落面貌。

那么问题来了,啥是地坑院呢?古人为何会选择这样的居住方式呢?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地坑院就是在地表下挖个深坑,在坑壁上挖窑洞,人们就能在屋内居住了。民间流传“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说法,形象地描述了地坑院这种古老且神奇的住宅形式。先民掘地为穴而居,《诗经》称之为“陶复陶穴”,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开始,就已经出现了地坑院雏形,而地坑院就是穴居方式的遗留。地坑院窑洞冬暖夏凉、坚固耐用,还具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等特点,尤其在气候比较冷的北方,非常适合人们居住。如今,在山西晋南等地,还有地坑院的存在,想必这也是一种“传承”。

房址遗迹 展现建筑布局

地坑式院落是本次发掘最具价值的发现之一。从遗址正射影像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地坑院由5座房址、1个窑址,加中心小广场组成。

遗址核心区域内的5座房址地面均为白灰地面,房址F1南半部分在发掘以前已经被破坏,房址F2周边的窑洞壁也坍塌得比较厉害,中央火塘北面有一副完整的猪骨架,房址F4东部被汉墓的墓道打破,房址F5仅存门道部位的白灰面。房址F3是这几座房址里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居室面宽3.3米、进深3.58米、残高1.79米,门道南北宽0.93米、进深0.7米。据此,我们可以看到龙山时期人类居住房屋的大小和样貌。

▲房址F1

▲房址F2

▲房址F3

龙真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传统建筑史学认为,中国早期建筑遗迹通常以柱洞、木骨泥墙为证,而在郑村遗址,考古人员在房址内没有发现柱洞,根据壁面的保存状况,推测应该是窑洞式建筑。

在每处房址中央设有圆角方形的凹坑,上面还留有红烧土烧结面样的用火痕迹。这样的“凹坑”是什么?又有什么作用呢?据考古发掘资料显示,居室中央的是火塘,也可以称其为“灶”。它与篝火和现代的火炉作用相似,既可以生火取暖,又可以烧火做饭。在火塘的外围,约10厘米宽的白灰表面,古人使用工具涂抹了一圈黑色,颇有一些画地为“塘”的意思,也是古人对火敬畏的一种表现。房址F1的火塘保存比较完好,长、宽约1.32米,这一圈黑色也尤其明显。

位于地坑院的东北角,有一处窑址Y1,由窑室、火道和火塘组成。窑室是放置烧制物品的地方,底部的“非”字形火道平面接近圆形,用于投柴烧火的火塘为袋状。Y1为窑床式升焰窑,正是流行于龙山时期的窑址样式。

▲陶窑Y1

房址和窑址的中心广场,是院落主要的活动区域。

龙真表示,新石器时代的住房主要有窑洞式、地面建筑和半地穴式,目前考古发现的大多是单体的房屋。这次郑村遗址发现的窑洞、陶窑、中心广场形成一个整体的龙山时期“地坑式”院落,且保存较为完好,在山西是首次发现,在国内也不多见。

另外,在核心区域以外的遗址东北角,还有一处房址,编号为F6。F6东半部分被打破,仅存西半部分,地面没有涂抹白灰面,中部位置有火烧痕迹,中部偏南有柱洞,考古人员推测它应是半地穴式的房子。

灰坑遗物 再现郑村人生活要素

地坑式的院落有优点,但不难想到,它也有很多隐患,每到下雨天就容易聚集雨水,水患成为居住者最大的威胁,所以排水和防渗是最要紧的事情。那么古人又是如何防水的呢?

龙真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在院落的周边环绕有围沟,东部南北走向,比较完整,长约22米;北部与南部为东西走向,北部残长大约16米、南部残长约4.9米;上口宽约1.2米至1.5米、残存深度大约有1米,壁面几乎是垂直的。这条围沟的整体规模较小,所以从防御性来说功能比较弱,推测它的功能或许是以防水为主。

▲围沟正射影像图

在郑村遗址的核心区域内还发现几处凹陷的灰坑遗迹,也就是我们通俗意义上的“垃圾坑”,里面的文物遗存,也展现了郑村人生活的细枝末节。

灰坑出土的陶片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只有少量的泥质红陶,陶器多为手制加以慢轮修整,表面纹饰以篮纹和绳纹居多,还有一些是素面和素面磨光。器型主要有斝、鬲、甗、罐、甑、豆、盆、瓮等,还出土有陶环、陶铃。石器包括石刀、石斧、石铲,骨器有卜骨锥、骨笄,还出土有卜骨和玉饰件等。

编号H6的灰坑位于地坑院落中心小广场内,靠近F3房址,平面大致为圆形,底部被墓室打破,出土了单把鬲、深腹罐、釜灶、折肩罐、卜骨、骨锥、石刀等遗物。尤其是釜灶,可能受陶寺文化影响比较大。在核心区的东北角,围沟内侧位置,有一个袋状灰坑H14,发现有较为完整的3副羊骨架和1副猪骨架,出土陶片可辨识陶器主要有斝、鬲、甗、罐、瓮等。灰坑H21位于东部围沟的中间区域,出土有双鋬罐、陶铃等器物,出土的个别陶片可以和H6中出土陶片拼接在一起,说明二者废弃时间接近。

▲灰坑H6

▲H6出土器物

▲H14

▲H14出土器物

另外,位于遗址西南部、与核心区距离约112米处还发现一处灰坑H9,平面为椭圆形,其中的填土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坡状,出土器物有罐、碗、豆、陶环、陶抹、陶铃、石斧等,年代与核心区相近。

除地坑院里的窑址Y1之外,遗址核心区域以外还分布有两座窑址。窑址Y2位于围沟东北角以北,窑址Y3位于核心区以东、发掘区域东南角,Y2、Y3与Y1形制相同,均为窑床式升焰窑,保留“非”字形火道,其中Y3保存最为完整。

从遗址揭露的烧造陶窑址和灰坑出土的器物、动物骨骼可以看出,居住在此的古人类已经能够熟练地制造使用工具,运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反映聚落面貌 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郑村遗址建筑布局完整、生活要素齐备,窑洞、陶窑、小广场、围沟一应俱全。虽然面积不大,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类集群而居的社会形态,较为完整的揭示了龙山时期太原盆地先民们的聚落生活面貌。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田建文先生,曾在2021年《这就是太原——镇城、义井、光社、狄村、许坦诸遗址的考古发现》讲座中表示,“距今4700年以前,太原盆地还没有发现类似于汾阳杏花遗址的以侧装鋬手鬲和单把鬲为代表的遗物,更没有发现同时期的遗址。”而郑村遗址的发现,是山西境内首次发现的相对完整的一处龙山时期地坑式院落,也是近年来太原地区龙山时期文化研究的重要发现。

郑村遗址与狄村遗址、东太堡遗址、许坦遗址距离较近,时代却比这三处遗址稍早,为深入研究晋中盆地龙山时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从大的地域上看,郑村遗址所处位置非常重要,为研究北方石峁文化、晋南陶寺文化的联系提供了新的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目前,考古人员已经对郑村遗址比较重要的遗迹做了整体搬迁。龙真介绍,“在发掘过程中,我们已经对遗迹单位提取了土样,下一步将与山西大学开展多学科合作,通过碳十四测年和器物及其组合的分析,构建具体的时间序列;通过体质人体学、动物考古学、植物考古学和古DNA研究动物骨骼和植物遗存;通过无机和有机遗存的多学科研究,重建该时间段内太原盆地的生业、社会和环境。”

如今,郑村遗址不远处的太原南站,动车穿梭而过,周边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在时光的隧道中,我们似乎看到先民们居住在地坑院里,陶窑两三处,房屋四五间,繁衍生息,享受着平静的“地下生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