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境内长城这几个关隘,趁遗址还在快去看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山西境内主要山脉 山西境内长城这几个关隘,趁遗址还在快去看看

山西境内长城这几个关隘,趁遗址还在快去看看

2024-06-29 09: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杀虎口)

关隘的建造从春秋时期就开始了,在以后的千百年里,统一和分裂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不断地轮回,关隘也就沿着疆域不断地重建重修。三晋大地,关山重重,最有代表性的关隘还是山西北部内外长城上的著名关隘。其中有六处关隘名扬天下,从北往南数分别是杀虎口、偏关、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娘子关。

这些山西境内长城线上的关隘,杀虎口建在外长城上,以口命名,内长城上的皆以关命名。在关隘的设置上,内长城线上相当的密集,紧雁门关两侧就有十八个隘口。随着风烟的熄灭,杀声的消隐,大多数关隘又被恢复到原来自然的样子。在散落于内外长城的六个关隘中: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被称为外三关。内三关是河北省境内的倒马关、紫荆关、居庸关。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为最早,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雁门关地处外三关东段,古称东路,西与宁武关相通,再往东经平型关与河北的倒马关衔接。雁门关是一座双关,两个关靠山脊上的长城串联,相互照应。从两千多年前雁门关设险,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几乎代代有战事,特别是春秋末期赵襄子在此设宴毒杀了姐夫代王,灭了代国。他的姐姐代王夫人也因此而自杀,这一历史事件曾震惊天下。在明代,雁门关进行了根本性地修建,从而成为山西北部关城的标准。

宁武关

(宁武关)

宁武关位居三关之中,古称中路,建筑于明代中期,在三关中创建较晚。宁武关地处管涔山麓的烣河谷地,过分水岭就是汾河何川,它和建在高山之上的雁门关不同,几乎是守在河道之上,必须用重兵把守。在明代全国有九边重镇,山西有大同、太原二镇,宁武关属太原镇。外三关的总兵驻守宁武,统领三关事务。偏头关在内长城上为首关,俗话说,雁门、宁武修的是关,偏头关修的是边,边就是长城。

偏头关

(偏头关)

偏头关是内外长城交汇的地点,四道边墙把偏头裹了个严严实实,偏头关是一座水关,是黄河入晋的第一站。内长城西端的偏头关,紧邻黄河东岸,形成了中华大地上黄河长江并肩而行的壮观景色。三关之中偏关的防务最为紧急,“秋防宁武,冬击偏关”这句话讲的就是偏头关的冬防。冬季黄河结冰,蒙古人的马队冲过黄河,到内地掠夺马料和牲畜,为了阻挡蒙古骑兵,偏头关建有近三十座营堡。外三关的修筑,巩固了山西北部的防务,阻碍了匈奴的南侵。明代廖希颜在其所著《三关志》中说“忻代沁辽之间高枕,恒岳大河之内不震不怵。”这样的结论反应了三关的建立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

平型关

(平型关)

内长城上属于雁门十八隘的还有一座小关—平型关。平型关在历史上一直默默无闻。公元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9月,疯狂扬言要一个月占领山西,25日早晨,日军王牌部队坂垣师团连最起码的军事常识都不顾,大摇大摆开进了八路军115师的伏击圈乔沟,经过整整一天的战斗,八路军击退了日军一次次反扑,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消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平行关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使平型关名扬天下。

娘子关

(娘子关)

内长城在通往河北省境内时,沿着太行山往南又修了一道长城,这道长城上最有名的关口就是娘子关。娘子关是山西的东大门,娘子关的城楼是明代建筑,奇怪的是它的门朝西,通向山西境内。这是因为明清以来,娘子关是通往北京的咽喉,主要防御西部的蒙古骑兵,因之又被称为京畿藩屏。而唐代以前京城多在长安,那时娘子关的任务是防范东来之敌。不论京都何在,也不管娘子关是防东还是防西,它的战略地位一直都十分重要。娘子关的防御比较完备,它和南边的固关、旧关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防御阵地。虽然远离内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倒也自成体系。曾经有位诗人留下这样的诗句盛赞娘子关的威名,“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娘子关的过去已成为历史遗风,作为交通要冲的娘子关而今已是四通八达,铁路、高速公路从这里穿过,昔日古战场,现已成为人们旅游怀古的地方。

长城和长城上的古代关隘,阻挡了游牧民族的南侵,保障了中原地区的社会稳定,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建在山峰上、建在河谷里、建在水边、建在交通要冲的这些古代关隘,成为了中华民族坚毅、善良与智慧的象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