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雅尔塔体系”锁死日本半世纪,中国仅花三年就成功翻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山东长岛有机场吗最新消息 为何“雅尔塔体系”锁死日本半世纪,中国仅花三年就成功翻身?

为何“雅尔塔体系”锁死日本半世纪,中国仅花三年就成功翻身?

2024-05-06 13: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在电影《大决战》中,毛主席曾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

“抗日战争快不得,解放战争拖不得”

抗日战争快不得的原因,真实历史上的毛主席本人,已在《论持久战》中做出过详细解释

而“解放战争拖不得”的原因,则与一份深刻影响世界格局的协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解放战争时期的毛泽东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1945年2月,英美苏三国领袖,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一次会议,商议并敲定了一份名为《雅尔塔协定》的文件

这份文件对世界局势的影响延续至今,其主要内容包括:分裂德国并解散其军队;将东欧全部划分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建立联合国以及给予五大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权

这份协议的出台标志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它的实质简单来说,就是英美苏三家,对全世界进行的一次势力范围划分

在协议出台以后,美苏等国又围绕这份协议拟定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协定》,将战后的日本会以何种姿势纳入这套体系,也一并进行了规定

可以说自二战结束至今的国际局势,都是“雅尔塔体系”及其延续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为何主要国家会格外重视这个体系?

因为从结论上而言,雅尔塔体系所建立起的大国妥协与协商机制,是二战结束以来主要国家之间没有直接冲突的根本原因

而这个体系的最大“受害者”德日两国,虽然有挑战这一体系的动机,但却没有推翻这一体系的实力

前轴心国是如何被雅尔塔体系所“限制”?我们不妨先从日本身上一窥一二

雅尔塔体系下对日本的限制

当我们重新审视今日的世界格局,各国的地位实际上与一百年前并无太大不同

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最多话语权的国家依然是“五常三轴心”

不过与当初最大的区别就是德、日两个最主要的轴心国,在今天,其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严重不匹配

在《雅尔塔协定》完成之后,盟国首先彻底战胜了德国,并将其一分为四,彻底消灭了德国在短时间内重新崛起的可能

二战后对德国的划分

而在远东,则通过《波茨次坦宣言》及之后的对日作战胜利,将日本在东亚大陆地区的势力范围,基本上都划分给了苏联,而其本土岛屿,则全部交由美国控制

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其经济水平不仅得到了快速恢复,还一度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然而在现存的“雅尔塔体系”中,日本即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从根本上讲,这种经济奇迹根本不能转变为日本国力的恢复与提升

其根源在于这个国家的定位被严格限定在“美国的傀儡国”这一身份上

对于日本而言,在雅尔塔体系中,这个国家的领土被严格限制在日本四岛以及中美英三国所允许的其他小岛上

这意味着即使国际局势出现再大的转变,只要日本不跳出这一体系,根本无法实现任何意义上的领土扩张

严格意义上讲冲绳主权未定

而在日本内部,其傀儡国的身份决定了再耀眼的经济成就,都只能作为上贡美国的“贡品”,而无法作为扩军强国的资本

如此看来,维护雅尔塔体系实际上是对轴心国进行限制的正义之举?并非如此《雅尔塔协定》实际上并不是单纯对战败国的惩罚,这份协定的其他部分充分反映出“强权即真理”的粗暴逻辑

譬如欧洲各国的命运,美苏两国虽然表面上表示所有被解放的欧洲国家应进行民主选举,以独立决定自己的命运

然而从事后的结果来看,东欧全部成为了苏联的傀儡国,即使捷克斯洛伐克这种没有多少左翼基础的国家也不例外

而除此之外的欧洲国家,则全部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即使是意大利这样共产党曾占据极大优势的国家,也未能自主决定自己的命运

二战后期意共曾吊死墨索里尼

在雅尔塔协定缔结之初,由国民党所代表的中国政府同样是这份协定的“受害者”

虽然美国半拖半拽将蒋介石拉上了常任理事国席位,但是对于雅尔塔协定中有关“外蒙古独立”的问题,蒋介石并没有能力说不

此外,为了争取对日作战的全面胜利,英美两国还肆无忌惮地将中国主权出卖给苏联,中国东北在战后完全沦为了苏联的势力范围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却发现中国实际上是“雅尔塔体系”的积极维护者,这是为何?

这是因为在雅尔塔体系建立,到冷战大幕彻底落下的短短三年中,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抓住了这个唯一的窗口期,快速跳出了雅尔塔体系为中国最初设定的“圈套”

新中国首先在雅尔塔体系中翻身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奠定战后国际秩序的《雅尔塔协定》实际上并不是单纯对战败国的惩罚,这份协定详细划分了战后各大国的势力范围,客观而言严重侵犯了部分小国弱国的主权

而中国在雅尔塔会议上的地位,就是“小国弱国”

蒋介石曾受邀出席开罗会议

这一事实似乎与之前中国拟进入联合国并担任“常任理事国”的决定有所矛盾,然而这一矛盾的根源,在于1944年中国战场上国军羸弱的表现

1944年的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军队的一溃千里,

虽然有诸如支援缅甸等外部原因,然而此次失败,令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中国军队无力快速出兵收复东北,想在东亚大陆上快速战胜日本,必须要依靠苏联的力量

这一观点令美国在雅尔塔会议中直接绕过其盟友国民政府,同苏联达成了多项出卖中国主权的密约

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便是维持“外蒙古”事实独立的现状、苏联有权租用旅顺港以及苏联将保有包括南满铁路在内的东北特殊权益

二战末期苏军曾长期驻守我国东北

然而雅尔塔协定的最初版本对于中国的影响远不止于此,会议后,美国默认了中国东北、北朝鲜以及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北方区域都为苏联的势力范围,而南朝鲜、日本与国民党控制的中国南部区域则为英美两国的势力范围

正因为如此,当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双方几乎同时意识到,美苏两国正在有意促成一个分裂的中国

所以国民党集团才会在认为己方实力占优时,迫不及待地挑起内战,因为在雅尔塔协定刚刚签订的两年中,冷战还并未正式开始,美苏两国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友好关系

即使其划定的势力范围边界上出现零星的战火,两大国本身也并不会直接出手干涉

然而在毛主席这样的战略家眼里,冷战的开始只是时间问题,一旦美苏两国的对立变为表面问题,那么对于任何势力范围存在的可能的变化,两国直接干涉的可能性都大大增加

因此才会有“解放战争拖不得”的说法,最终也正是因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一方的进军速度,大大快过了美苏两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速度

美苏两国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共突破雅尔塔体系,快速完成对中国大陆地区的统一

解放军将士

而等到1949年之后,冷战的铁幕彻底降下时,任何尝试改变已有势力范围的行动,都毫无例外地受到了美苏两国的直接干涉

越南、朝鲜无可避免地走向数十年分裂,其原因就在于,并未抓住冷战前这唯一一个统一的契机

雅尔塔体系的未来

在中国完成“跳出三界外”的举动之后,雅尔塔体系实际上经历了一段失效时期

战后因美国牢牢地把持住了联合国,虽然中国被赋予了常任理事国地位,可席位却长期被台湾当局非法窃居

中国的缺席令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在整个东亚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真空,而这个真空直接导致了朝鲜半岛、越南与中印边境的武装冲突

而这种冲突,实际上违背了雅尔塔体系最核心的逻辑——“大国和平”

为何雅尔塔体系会成为我在冷战系列所探讨的第一个问题?那就是因为这个体系,是冷战时代大国关系的基石

斯大林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者之一

它通过限制德意日三个前法西斯大国,妥善划分美苏中英法五个大国的势力范围,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大国之间直接武装冲突的可能,同时也减少了大国直接出手挑起武装冲突的必要性

因此我们看到在中国重返联合国之后,完成了东亚这块拼图,最终令雅尔塔体系建构完成

苏联解体虽然让雅尔塔体系的根本遭受了巨大动摇,然而常任理事国机制并未失效,同时加在德日两国身上的“枷锁”也并未卸下

因此在新的国际秩序建立之前,雅尔塔体系依然会继续着它的历史使命,不过当我们再次回到雅尔塔会议的现场,却能发现这个体系所带来的不只有和平

这份协约的签订让世界被划分成“红蓝”两个区域,并且分界线两边最大的区别并非是文化、民族或者国家,而是前所未有的意识形态

这种前无古人的划分方式将导致一种前所未有的对立产生,这就是“冷战”最初的来源,同样,冷战对抗也将会以一种史无前例的方式展开...

诉说古今历史,微鉴深层脉络,关注微谈冷战系列,我们下期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