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5位英雄背后的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山东社保补缴新规定2021 中印边境,5位英雄背后的故事

中印边境,5位英雄背后的故事

2023-09-09 10: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0年6月,印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

交涉过程中,从央媒发布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印军人员陆续从山崖后冒出来,黑压压挤满了河滩……而这,显然是早有预谋。

而此时,祁发宝站在最前面的河水中,伸出双臂,拦住越线前来的大批印度士兵,并大声呵斥:“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同时组织官兵占据有利地形。

官兵们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对方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祁发宝成为重点攻击目标,头部遭到重创。

见此情景,陈红军带人立即突入重围营救团长,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摄像取证的肖思远也冲到前沿投入战斗。

增援队伍及时赶到,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取得重大胜利,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

2.“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

——“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

陈红军

陈红军,1987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人。牺牲时为新疆军区某边防机步营营长。

2009年7月,陈红军从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毕业,后来,他通过了公安特警招录考试,可听说要征兵,其最终选择了军营。

陈红军所在营官兵聊起营长时说:“他最喜欢的,似乎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在一本书中,他特意标注了一段话:“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

2020年6月那天,在印军蓄意挑衅两方发生冲突后,看到祁发宝受到攻击重伤倒地,陈红军当即带着官兵,冲进“石头雨”、“棍棒阵”营救团长。但最终,陈红军伤势过重,长眠于边防线上。

而此时,他还有4个多月就要当爸爸了。

此前,陈红军因为身在一线,他托后方的战友提醒妻子按时产检,并答应妻子,等到退役后“就一起带孩子、做饭、钓鱼……”

然而,他失约了。

2020年10月25日,陈红军的儿子出生了,而此时,妻子才知道丈夫已在边境牺牲多月。而这天,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陈红军妻子的爷爷是一名志愿军老战士,她相信这是冥冥之中的血脉传承。她坚强地说:“我要把孩子好好养大,让他成为像爸爸那样的人。”

陈红军妻子是声乐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当时未就业。目前,甘陕两省已对接教育部门,协调其至西安音乐学院教师岗位工作。

3.一等功烈士陈祥榕

——这个00后,面对来犯之敌,毫不畏惧

陈祥榕

陈祥榕,2001年12月出生,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甘棠乡下山口村人,新疆军区某机步营战士。有一姐姐。

2019年7月,陈祥榕高中毕业后报名参了军。当时,他就对亲人们说,“要去就去最艰苦的地方,到前线去。”“苦怕什么,去部队不吃苦还要享福?”

在参军前有一周的集训期,为了能到一线部队去,他刻苦训练,早上5点便起床,绕县环城路跑步一圈。一周集训下来,陈祥榕表现亮眼,随即被定兵到数千公里之外的新疆。

2020年5月初,印军越线寻衅滋事,陈祥榕对一次战斗这样记录:“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班长孙涛问他:“你一个‘00后’的新兵,口号这么‘大’?”他说:“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

2020年6月这天,在两方冲突中,听到有人喊“营长连长被围攻了”,陈祥榕迎着对手冲去,用身体和被砸坏的盾牌护住营长连长。

战斗结束清理战场时,战士们发现陈红军等人牺牲现场。只见一名战士紧紧趴在营长身上,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这名战士,正是陈祥榕。

陈祥榕烈士墓碑

4.一等功烈士肖思远

——“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

肖思远

肖思远,1996年出生,河南省延津县石婆固镇东龙王庙村人。2016年,从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在校入伍。有一弟弟。

2020年5月14日,肖思远用座机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没想到,这竟成了永别。

2020年6月,印军蓄意挑衅两军发生冲突后,肖思远发现有战友被围攻,他冲向前去,拼死营救战友,用身体为战友遮挡石块、棍棒的攻击。

2020年6月21日上午,肖思远的家人就接到了部队的消息,说“孩子出事了”。肖思元的双亲快速登上新疆的飞机。但到了那儿,只看见四个孩子一排躺在那……哀伤、茫然……

“我听说他冲出来了,又回去救人牺牲了。”肖思远母亲说:“他是军人,他有他的职责,保家卫国,那个时候,不能往后退……”

肖思远的钱包里有张女孩子的照片,是他女朋友,有人想把这张照片放进棺木,肖思远妈妈没同意,她说,“怕这样对女孩子不好,耽误了人家。”她还说,“好姑娘,别等了,好好过以后的生活。”

肖思远的父亲肖胜松说,“本想着今年给孩子办婚事,可谁想到……”

今年2月19日一早,知道了儿子被授予一等功,肖思远的母亲刘利霞说,“对思远来说,是个安慰吧。”

“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这是肖思远日记里的一句话。

5.一等功烈士王焯冉

——“不参军会后悔一辈子”

王焯冉

王焯冉,1996年出生,河南省漯河市黑龙潭镇土城王村人,身高一米七八,喜欢打篮球,做饭。有一姐姐。

2016年,王焯冉中专毕业后,他决定报名参军。他对母亲说:“不去参军的话,会后悔一辈子。”而在参军4年多的时间里,王焯冉仅回过1次家。

2020年5月23日,母亲杨素香最后一次和王焯冉通电话。她告诉王焯冉,家里在市区新买的房子快要装修好了,等他回来,就能“找媳妇儿”了。

杨素香称,儿子很孝顺,他经常给我和他奶奶寄钱。市区的房子购买时只付了首付,儿子会经常打钱过来还月供。

2020年6月,那天,王焯冉和战友马命等连夜渡河增援一线,第4次蹚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王焯冉和马命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自己却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而此时,王焯冉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缝中。危急时刻,他将马命猛地推向岸边:“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马命获救了,王焯冉则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王焯冉的父亲王恒召说:“我为我的好儿子感到骄傲。作为一个军人,儿子为国牺牲捐躯,也是对他最好的一种安慰。”

“爸妈,儿子不孝,可能没法给你们养老送终了。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还给你们当儿子,好好报答你们。”

这封家信是王焯冉执行任务前写下的。

一寸山河一寸血,让我们铭记这些边疆英雄!(郭宇男)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