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这个小镇,掌控着全球30%的“头”等生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山东省胶州市李哥庄镇邮编 山东这个小镇,掌控着全球30%的“头”等生意

山东这个小镇,掌控着全球30%的“头”等生意

2024-07-14 03: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无论在美国的棒球场,还是在香港的跑马场,都会见到我们生产的凉帽、棒球帽、休闲帽。”18年前,李哥庄镇制帽协会时任会长陆玉珍信心十足地说出这句话。

他这句话没有夸张。

李哥庄镇,地处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东北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制帽产业,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40年。如今,李哥庄镇已经成为全国中高端运动帽的主要产区,拥有各类帽子生产及周边企业400多家,年产各类帽子5亿顶以上,年产值即将突破40亿元。

图源/半岛都市报

从李哥庄镇产出的运动帽,占了全国产量的一半。从这里产出90%的帽子会出口到日韩、欧美、非洲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将近三分之一的棒球帽都来自李哥庄镇。

01

村村机器响、家家致富忙

1985年,全国喜迎改革开放,一名香港商人来到李哥庄镇,与当地的工艺品公司合作,建立了李哥庄镇第一家制帽企业——青岛飞龙金冠帽厂。由此开启了李哥庄镇与帽子的不解之缘。

飞龙金冠帽厂建立之初,每年能生产各类帽子1800万顶以上,全部用来出口。即便如此,还是供不应求,利润水涨船高。

市场需求大,自然需要更多的人工。一家帽厂不仅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还带动了周边1000多名村民就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李哥庄镇一家制帽企业的工人在生产出口棒球帽 图源/新华社

黄淑青就是在这个时候进了飞龙金冠帽厂,经过几年的历练,黄淑青成长为一名熟练的制帽工人。20世纪90年初,黄淑青从帽厂离职,开始自己创业。

当时,像黄淑青这样的人很多。飞龙金冠帽厂的到来,为李哥庄镇培养了一批优质的制帽工人,和一批制帽业老板。那时的制帽产业尚处在小作坊时期,镇上不管是70多岁的老人,还是20多岁的小年轻,都能在制帽的各个工种中找到自己能做的事。

李哥庄镇逐渐呈现出“村村机器响、家家致富忙”的繁忙景象。

图源/半岛都市报

1996年,又一位港商来到李哥庄镇,建起一家更大的帽厂——圣龙帽厂。这家帽厂有员工5000多名,主要是附近的村民。李哥庄镇的制帽产业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2000年左右,大批外地商人纷纷来到李哥庄镇投资办厂,如今大大小小的制帽厂很多都是那时候建立的。

在政府的倡议和建设下,李哥庄镇还出现了如冷家庄、小辛疃等制帽特色村,制帽产业在全镇百花齐放。

02

不管多大的订单,李哥庄镇都能接

孙勇,也是从飞龙金冠帽厂走出来的创业者。2002年时,他创办了自己的制帽厂,当时加上员工仅有十几人,却也能找到与大厂抗衡的销路。

“那时采购商来李哥庄考察,看完大企业会顺道到中小企业转转,只要你质量好、价格有优势,就有生存发展空间。”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江浙、珠三角的布料商纷纷进驻李哥庄镇,其他辅料,如纺线、松紧带、尼龙粘扣等供应商也在李哥庄镇设下销售门店。除了原材料和辅料,一些用于制帽的设备企业,如电脑绣挂机、缝纫设备等企业也开始关注李哥庄镇。

图源/我爱金胶州

有一回,孙勇接到一个2000打棒球帽的急单,需要2600米的布料,他马上联系相隔不到2公里的辅料供应商,不到半小时,所需布料就送到了孙勇的工厂。

“一顶帽子需要18道工艺,近10种辅料,我们不用到处跑,也不用囤货,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自给自足。”

图源/我爱金胶州

自此,李哥庄镇的制帽产业已经从单个的工厂,衍生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从原材料到辅料,从缝纫设备到绣花机器,从包装到运输,都能在李哥庄镇找到。正是这种便利的环境,给当地小型的制帽企业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会。

如今,孙勇的企业在李哥庄镇算得上中等偏上的规模,一年能生产各类帽子200万顶,日本、美国的进口商都是他的客户。哪怕,有300万顶的帽子订单给到孙勇,他也敢接。自己工厂吃不下,几个工厂一分摊就消化了。

如果李哥庄镇都搞不定的订单,那中国没有地方能搞定。

03

做得了代工,也造得出自己的品牌

在过去的30多年里,李哥庄镇的制帽企业,大多数是以代工为主。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一直是李哥庄镇人的梦想。

2017年,青岛前丰国际帽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品牌Doodays,并开始在网络上经营旗舰店。Doodays的帽子从几十到几百不等,有各种款式,销量最高的一款,一个月能卖出2万多顶。

图源/Doodays淘宝旗舰店

原来,自己生产多少帽子,主要看国外合作公司的销量。现在有了自己的品牌,打破了制约,牢牢地把企业的发展命脉握在了自己手里。

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Doodays也开始踏足直播平台。公司每天安排3场直播,早中晚的黄金时间都不放过,一天加起来要直播6~8个小时。辛苦地付出,也收获了斐然的成绩。仅6个月的时间,Doodays就卖出了100万顶帽子,大部分都是棒球帽。

图源/新华社

没过多久,前丰帽艺趁着火热的形势,又创立了定制品牌Topcul,支持个性化定制。客人想要什么样的面料,什么样的图案,都可以提出来,然后由Topcul的设计师去制作方案供客人挑选。哪怕只要一顶帽子,Topcul都可以接订单,这大大满足了现在年轻人对于个性的追求。在Topcul的官方旗舰店内,定制款的销量,每个月都接近1万单。

李哥庄镇的自有品牌之路,有了好的开始。

目前,李哥庄镇也在积极接洽设计师团队,准备帮助镇上的企业孵化自有品牌,拓宽企业的发展道路。

04

智能共享工场,开启制帽产业新时代

对于快速发展的李哥庄镇来说,招工难,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制帽工厂的一线员工,都是干了十几年的老人。即使工资不低,也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去蹬电机。

大企业有资本购入自动化设备,减少一部分人工,可这对于小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很难承担。

这个问题,政府看在眼里。2019年,李哥庄镇率先引进了智能共享工场。就像我们常见的共享单车一样,共享工场把优质的智能设备集中起来,不管大小企业,都可以通过网络下订单,然后由共享工场按要求生产。

在这座2000多平米的智能共享工场内,130余台智能设备,有条不紊地运作着,有的在做帽子织带,有的在做帽檐间线,能完成传统车间80%的工序,且1名熟练的工人可同时操作4~6台机器。智能设备标准化的生产,不仅使产品的合格率接近100%,还帮企业把成本降低了20%~30%。

图源/商周刊

智能共享工场建立后,李哥庄镇的中小型制帽企业再也不用发愁要花高昂的费用去购买或租赁机床设备,也不用担心自己没有技术人员去操作,更加省去了设备维护的后顾之忧。目前,已有200多家企业通过平台下订单,共享工场的设备也得到了满负荷运作。

接下来,李哥庄镇还将推出“智慧物料仓”,解决企业原材料囤货的痛点。原来,做5顶帽子要买一卷布,将来,在智慧物料仓,只做1顶帽子都能按要求提货。

李哥庄镇,将现代化的智能生产理念,淋漓尽致地融入到了传统的制造行业,开启了制帽产业的新时代。

图源/半岛都市报

30多年的时间,从无到有,从单个工厂到整条产业链,从代工生产到自创品牌,从传统制造到智能生产,李哥庄镇走出了自己的崛起之路。

30多年后的今天,翻飞于李哥庄镇人手中的一顶顶帽子,漂洋过海,向世人诉说着这个小镇的生生不息。

超级乡村研究所

李哥庄镇综合评分: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参考资料:

[1] 中国制帽之乡的“帽子戏法”

[2] 胶州市李哥庄镇:“中国制帽之乡”年产帽子近亿打

[3] 山东李哥庄镇:做全球“头”等生意,全球三分之一棒球帽出自这里

[4] 李哥庄:400家企业实现制帽产业链微循环

[5] 独家策划 | 澳拓美盛:唤醒沉睡的资源

[6] 【媒体聚焦】首个制帽业“智慧共享工场”运转

[7] 李哥庄镇:产业链完备 制帽业逆势飞扬

- END -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