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临清的山东快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山东快书拿的是什么 起源于临清的山东快书

起源于临清的山东快书

2024-06-02 08: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著名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高元钧。      山东快书又名“竹板快书”,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经多方论证,临清已经被确认为山东快书起源地。山东快书以《武松传》起家,基础语言是鲁西北方言,大多是口语。山东快书接触并吸收其他曲艺之所长,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传承。

  □李学朴

三种来源传说  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高元钧、刘洪滨、刘学智以及山东曲协张军都对山东快书的来源问题作过研究,但说法不一、各有见地。主要有三种传说和论断,也被称作“刘茂基说”“赵大桅说”“傅汉章说”。  刘茂基,相传是明代万历年间人,祖籍临清,临清正是山东快书的发源地。刘茂基是不得志的武举人,做官不交好运,流落乡间。他采集当地流传的武松故事,编成山东快书,逢集赶会说上两段,既算娱乐活动,也算变相卖艺。据说,刘茂基的演唱方式相当“土”,没有什么演出服装,只是斜披一件大褂,也没有什么伴奏乐器,只是敲打着两块瓦片。不过,刘茂基也有一手绝活,他练过武,武功架子着实好看,能让人们一饱眼福。  赵大桅,相传是清代咸丰年间人,祖籍济宁。他跟刘茂基正相反,是一个落魄的文人,他穷极无奈,只好拉下脸来以卖艺为生。赵大桅对山东快书的贡献是在演唱方面,赵大桅是文人,会编词,起初他把武松故事编成顺口溜,随意演唱,虽也合辙押韵,却因过于简单,不大受欢迎。当时山东流传着山东大鼓、山东琴书等,赵大桅粗通音乐,就想学几手。山东大鼓里有个牌子,近似半说半唱的韵诵体,叫作“窜钢腔”,赵大桅依调编词,编写了一些武松故事,演出时大受欢迎。赵大桅使用的伴奏乐器也是从山东大鼓移植过来的,俗称梨花片,就是后来的鸳鸯板。  目前公认的山东快书第三种来源,是清代道光年间落第举人李长清等人。有这样一个传说,道光六年,十余个落第举子在归途中遇雨,滞留于运河岸边的临清。落第的惆怅失意和闲居的百无聊赖,使他们郁闷之至,只能以酒解愁。这些落第举子以临清广为流传的武松故事为基础,编写唱词,塑造了一个杀富济贫、除暴安良、富有反抗精神的武松形象。  演唱本编写完毕后,作者之一的李长清把它带回茌平,交给他的表侄——山东大鼓艺人傅汉章排练演唱。十年后,在曲阜孔林前的“林门会”上,傅汉章正式开场说书。傅汉章精湛技艺,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扩大了山东快书的影响。  当然,这个传说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但傅汉章确实是山东快书的开创者之一。  还有一种说法,山东快书是从“河”里来的,这条河就是京杭运河。运河沿岸有许多著名城填,其中临清、济宁等就是运河沿岸的重要城镇。这里商业繁荣、客商聚集,客人经商之余需要一些娱乐活动,因此这里能养得住艺人。  临清等运河码头又是多种艺术形式荟萃之地,出现、流行的常常不止一个曲种。比如,明末清初就曾流行过“临清小唱”,是说唱形式的。自明代以来,临清成为各种俗曲小令的集中地,甚至有“京师中之小唱半属临清”之说。靠《武松传》起家  北宋末年,临清、济宁等地,与梁山好汉龙腾虎跃的梁山相距不远。临清往西,与武松的老家清河县相邻;往东,距武松打虎的阳谷县不过二百里地。因此,水泊梁山好汉传说、武松打虎故事,在这一带广为流传。于是以《武松传》起家的山东快书应运而生。  一种技艺冒尖,常常需要多方面吸取营养。由此不难推断,当年临清盛极一时的说唱表演,为山东快书的孕育和形成提供了难得的条件。  山东快书是一种站唱形式,表演上讲究“手、眼、身、步”及“包袱”“扣子”的运用。动作连贯、幅度大,演员情绪强烈、夸张适度,人物造型丰满。形体动作作为演唱、说唱的辅助,必须依附于唱词,才能使得整个表演更加丰满。  在表演之前,演员的动作需要精心设计,绝不能靠搞怪或哗众取宠来取悦观众。山东快书韵诵巧妙,大多是口语,韵诵上面多似数板,因此也有人称山东快书是“块数”。在语言的巧妙运用方面,力求能够增强韵诵的表现力。山东快书的基础语言是鲁西北方言,音调上面重浊有力,“艮”劲儿非常明显。在节奏感方面,强调板眼结实,甚至“夹白”也要按在“板槽”中,以保证整个表演的整体性。唱词基本上为七字句,演员吟诵唱词,间以说白。  山东快书的曲目有“单段”“长书”“书帽”等,起初是临清一带农民的娱乐活动,主要在农村的集镇庙会演出,后来逐渐成了气候,进入城市。在临清、济宁这样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大码头,山东快书接触并吸收其他曲艺之所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临清人对山东快书情有独钟。在早期的山东快书里,《水浒传》中的故事,特别是武松故事居多,所以当地群众管山东快书表演者叫做“说武老二的”,又因武松身材魁梧、个子高大,所以又叫“说大个子的”。  传统山东快书《武松传》有“赶会”“打店”“武松装媳妇”“武松大闹公堂”“武松大闹南监”“武松大闹快活林”等十数段。其中一些内容并不完全沿袭《水浒传》,而是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传说色彩。  我是听着山东快书长大的。上世纪60年代初,临清青年桥西北角有一个民间说书场,许多人都去听。  这个民间说书场有白天、晚上两场。白天的是从下午两三点说到五六点;晚上的,则从晚上八点说到晚上十一点前后,一天说二三十段书。说书场早预备了大小两种竹牌子,买一个小牌子只能听一场,买一个大牌子就能听一天。那时说书场不仅有山东快书,还有京韵大鼓、单弦、评书、河南坠子等多种曲目。有些“快书迷”几乎场场必到,说书场也经常爆满。有路途较远的人,听完一场,在外边找个饭馆随意吃上一口,又紧接着去听下一场,真是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现在山东快书说书场虽然比较少了,但是山东快书算是承载着一代人的回忆。目前,经多方论证,临清已经被确定为山东快书起源地。作为历史的见证,著名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高元均的半身汉白玉雕像就安坐于临清大众公园内。  从李长清等人开始编写《武松传》开始,山东快书已经走过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山东快书已经风靡山东城乡和全国各地。   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快书迅速发展。上世纪50年代中期,山东快书已然成为影响遍布全国的大曲种,并区分出了不同的流派。上世纪80年代后,山东快书的保护工作得到了重视,整理本的出版、相关研讨会的召开,都促进了山东快书的发展和传承。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