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天文物理融合研究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山东大学王岩松教授 空间天文物理融合研究中心

空间天文物理融合研究中心

2024-07-10 07: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沿院空间天文物理融合研究中心(融合中心)成立于2019年5月。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军民融合等科研项目,入选了山东大学青年卓越计划军民融合创新团队计划等。中心学科特色为“太空等离子体物理”和“光学工程”,着重开展太空等离子体物理学研究,发展地球极光、空间碎片等探测技术和装备,推动等离子体物理学、空间科学、光学工程、航天技术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发展,提升团队科技创新与承接国家任务的能力。

       融合中心研究生招生专业为: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光学)、地球物理学(日地物理与空间天气学)。

现有人员:

陈耀,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8),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21),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空间天文物理融合中心负责人(2019-);任山东天文学会理事长(首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空间天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曾获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空间物理,2017)、第二届空间天气科学青年创新奖(2016)、山东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日地系统科学Basu早期科研生涯奖、第八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全国百篇优博论文奖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太阳爆发物理过程,侧重于研究爆发机制、高能粒子加速和射电爆发等,领导建立了以太阳射电辐射为主要科学探测目标的空间电磁探测技术实验室,编著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等离子体物理学基础》。

韩圣浩,男,汉族,1962年12月出生,山东荣成人,中共党员,民盟盟员,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9月入山东大学物理系学习,1984年9月在山东大学物理系攻读硕士学位,1987年7月山东大学物理系任教,1993年4月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12月山东大学光电所任教,先后被聘为副教授、教授。1997年4月任山东大学光电所副所长,2001年1月任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副院长,2001年12月任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副校长,2002年12月任山东省科协第六届委员会兼职副主席(副厅级),2004年2月任山东大学校长助理、威海分校校长,2005年10月任山东大学副校长、威海分校校长,2008年4月任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威海分校校长,2016年4月任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8年6月任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青岛校区校长、党工委委员。

李波(双聘),教授,曾获聘山大“齐鲁青年学者”特聘教授,曾获山东省杰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支持。长期从事“磁震学”与“太阳风加速机制”两问题的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已主持国家基金委项目8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在领域重要综述期刊Space Science Reviews上发表主笔及合作撰写的论文各一篇。获SCI引用近1500篇次,多篇次被天体物理领域最权威综述期刊ARAA论文引用,多篇次被磁震学创始人撰写的教科书引用。曾在JGR、Space Science Reviews、Solar Physics等重要研究期刊上担任客座编辑。是ApJ、JGR、A&A、Solar Phys等期刊的经常审稿人,曾为NASA评审基金项目。是DynSun等多个国际会议的执委;组织或召集国际学术会议10余个;收到国际会议20余个邀请报告约请。

朱辉,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2021),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2022)。曾在美UCLA、UT Dallas等高校工作,与美UCLA、UC Boulder、德Helmholtz Centre Potsda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机构长期合作。在Nat. Comm.、GRL、JGR等本领域顶级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7篇,其中第一作者13篇。在美工作期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两项NASA空间物理项目,作为项目合作者参与了两项NASA空间物理项目。长期担任GRL、JGR等期刊的审稿人,曾为NASA评审空间物理项目。

宋红强(双聘),教授,九三学社社员,山东省杰青。主要研究太阳爆发现象,特别是日冕物质抛射的触发、加速、传播、演化及其空间天气效应等。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美国物理学会《Physical Review X》和天文学会《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等期刊上发表多篇一作论文。部分成果被美国《Science News》和《中国科学报》等国内外科学媒体报道。

郑瑞生(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太阳大气中活动现象及其物理过程,包括日冕物质抛射、耀斑、日珥/暗条爆发、日冕极紫外波等。已发表SCI论文44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 20篇,总SCI引用580余次,他引44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天文联合项目、青年项目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青年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一项。

孔祥良(双聘),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太阳爆发有关的粒子加速和电磁辐射物理机制研究,包括观测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侧重于将粒子模拟与大尺度磁流体模拟相耦合以解释观测现象。2018年入选中国科协实施的“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并获得山东大学(威海)“青年学者未来计划”支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参与重大项目课题等多项,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SCI学术论文40余篇,曾获得第四届全球华人空间天气科学大会、第九次全国空间天气学研讨会和第十五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研讨会“优秀青年论文奖”等。

徐拓奇,研究员(2019-2022),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创新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小卫星设计、空间能源系统及总体电路系统设计;主要从事低成本高可靠星载能源供给系统及整星总体优化研究。参与并完成了国防科工局预研项目、军口863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参与并负责我国首颗商业遥感卫星“吉林一号”一箭四星电源系统与总体电路系统的研发与测试,并指导完成了十余颗“吉林一号”系列卫星的研制;作为卫星总体负责人,完成了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合作研制的首颗鉴定技术验证卫星TY/DF-1。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成功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

杨林,工学博士,山东大学副研究员。2014年7月-2019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从事科研工作,2019年底到山东大学工作,作为负责人,牵头主持多项空间光学相机项目、国防科技项目等,作为主要技术成员,参与国家重大仪器专项研制工作,发表SCI/EI学术论文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卫星平台载荷集成设计、空间光学相机设计及微振动抑制、计算光谱成像技术等。

魏磊,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高可靠性光学遥感相机结构优化设计与分析。参与并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军口863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参与了我国首颗商业遥感卫星“吉林一号”一箭四星的研制;作为载荷分系统负责人,负责了吉林一号宽幅01星遥感相机的研制;参与并负责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某项目3颗超轻量化光学载荷的研制。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

王岩松,助理实验师,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2020年进入山东大学工作。参与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商业卫星研制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航天器结构动力学、结构模态辨识、卫星微振动技术。发表SCI/EI学术论文7篇,授权专利3篇,软件著作权2篇。

岳品良(2019-2021),科研助理工程师,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系统设计以及高精度装调检测工艺等方面研究。参与多项新产品开发,完成包括多种镜头、探测器与超高分辨率相机的设计、装调与检测工作。

博士后:

李传洋,博士后(2020-2023),主要研究方向为太阳射电爆发活动相关物理过程,重点关注太阳射电暴背后辐射机制,基于等离子体动理论、粒子模拟方法研究等离子体中波模增长性质以理解太阳射电暴观测特征。已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olar Physics》《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3篇。曾获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研究生优秀科研奖一等奖、第十次全国空间天气学研讨会“优秀青年论文奖”。获得山东大学博士后重点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9批面上资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各一项。

宁昊,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太阳爆发物理过程和射电辐射机制,主要基于粒子模拟方法研究日冕环境下的等离子体相干辐射过程,以此来解释和理解不同种类的太阳射电爆发活动。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权威天文学期刊(ApJ、ApJL等)发表4篇文章,参与发表SCI论文十余篇。研究成果先后被美国天文学会、RHESSI仪器团队以及欧洲太阳射电天文学家论坛等作为亮点工作报道。曾获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奖(二等奖)、山东大学研究生学术之星提名奖等。

王晓旭,博士后(2019-2021),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光学遥感仪器设计与高精度辐射定标技术。先后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风云系列及天宫系列卫星多项有效载荷研发任务以及多种超高分辨率相机研发任务。发表相关学术论文7篇。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精度光学遥感仪器探测系统设计,光谱成像遥感技术,高精度辐射计量及光学遥感仪器高精度辐射标定技术等。

赵美红,博士后(2021-2022),主要从事全息衍射元器件与高分辨率光栅成像光谱仪技术相关的研究工作,重点研究像差校正型凸面全息光栅的像差补偿机制、光栅曝光理论及光栅与成像光谱仪的一体化设计。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篇。主要参与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任务,并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及面上项目等多项高端衍射光栅的研制任务。

李汤姆,博士后,研究方向是等离子体相干辐射机制的PIC模拟研究,包括应用粒子模拟方法研究太阳III型射电暴辐射机制等。以第一作者在A&A,ApJ,中国科学(D)等期刊发表了3篇文章。研究成果被欧洲太阳射电天文学家论坛作为亮点工作。

钟泽,博士后,2021年9月获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太阳爆发活动的相关研究,其中包括耀斑的多波段观测,太阳爆发活动的磁场结构及其物理机制的分析,数据驱动的磁流体力学模拟磁通量绳的爆发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strophysical Journal》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先后参与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蔡彬,博士后,2022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空间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的输运过程,主要基于试验粒子模拟方法研究非线性波粒共振相互作用,非绝热输运机制等,以此来解释和理解空间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的多种输运现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篇。

Mehdi Yousefzadeh is currently working as a post-doctoral scholar specializing in space physics, with a specific research focus on the Sun and Heliosphere. During his Ph.D. program, he extensively utilized numerical simulations as a primary tool for his research. Through these simulations, He has developed a numerical scheme that effectively integrates three distinct techniques: the nonlinear force-free field (NLFFF) extrapolation method, the guiding-center (GC) simplification method, and the particle-in-cell (PIC) simulation. This approach has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solar radio bursts by establishing a valuabl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arge-scale activities of particle evolution within coronal loops and the underlying kinetic plasma processes.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