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发现“青蒿素”的屠呦呦,曾斩获诺奖,为何落选中科院院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屠呦呦获奖前是院士吗 当年发现“青蒿素”的屠呦呦,曾斩获诺奖,为何落选中科院院士?

当年发现“青蒿素”的屠呦呦,曾斩获诺奖,为何落选中科院院士?

2024-02-04 15: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年发现“青蒿素”的屠呦呦,曾斩获诺奖,为何落选中科院院士?

2015年,被誉为“青蒿素之母”的85岁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这位伟大的中国女性再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1930年底,屠呦呦出生在浙江宁波,她是家里5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儿。屠呦呦的名字缘起《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意为鹿鸣之声。

而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呦呦鹿鸣”的后半句“食野之苹”,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选择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她认为,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

在大学4年期间,她努力学习,取得了优异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

1969年,其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代号523,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

屠呦呦加入了中医药协作组,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一同查阅历代医药记载,挑选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抗疟疾药方,并实验这些药方的效果。

临危受命,踏上艰苦征程

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屠呦坳终于在2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

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医书《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为何古人将青蒿“绞取汁”,而不用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法呢?

屠呦呦敏锐地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改变原来的那种提取方法。

改良了提取方法后,在治疗被疟原虫感染的小鼠、猴子时,有效率达到了100%。

青蒿萃取液作用于人类身上是否安全有效呢?为了尽快确定这一点,屠呦呦和同事们勇敢地充当了首批志愿者——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

在当时没有关于药物安全性和临床效果评估程序的情况下,这是他们获得信心的唯一办法。在自己身上实验获得成功之后,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深入到海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临床效果很好。

下一步就是提取青蒿中的有效成分,确定有效的化学结构,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提取到了一种活性成分,将其命名为“青蒿素”。

就这样,他们找到了一种抗疟疾的有效药物。

让屠呦呦没想到的是,青蒿素研究不断被国际认可。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称为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从而开创了人类抗疟之路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朴实的老太太

即使是获得诺奖后,屠呦呦也很少在媒体上露面,给人留下淡定、低调的深刻印象。有记者曾问她,做出这么大的贡献,付出这么多辛苦,得到过什么样的奖励?

她回答:1979年,国家给过一个发明奖,二等奖,奖金5000元,分到她手里,只有200元。

时至2002年,屠呦呦发明了青蒿素,却未能保护好这一发明的专利,其原因错综复杂,主要是争功者众。

青蒿素的技术材料,好多部门和单位都有,有些人拿着这项技术去和外商合作,企业办得热火朝天,却没有屠呦呦半点儿利益,连科研经费有时都没着落。

好在屠呦呦性格开朗。当时她也是70开外的人了,能够看淡这一切,尽管她有诸多委屈,但科研的脚步一直没停。

每当提到这些,屠呦呦总是笑着说:“管他奖励不奖励呢,过去的事让它过去吧,是国家培养了我,还给我那么一个好机会,东西搞出来就算是对国家的一点儿报答吧。”

2007年1月,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2月授予改革先锋先锋称号,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

她为何不是中科院院士?

早年,屠呦呦曾申请过中科院院士,但没被批准。事实上,像她这样作出国际认可的科学贡献而落选中科院院士的,并非个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落选是因为学术水平不够,科学贡献不大吗?答案显然并不是。

从上述几位“落选院士”的治学为人风格中,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

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

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

饶毅则是出了名的“敢讲话”,研究之余还在自己的博客和国内外媒体上撰文,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教授不听讲座的浮躁学风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人因为涉嫌学术造假而受到举报、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

院士的评选是否公正,不仅事关院士群体自身的尊严和公信力,更影响着广大科研人员的努力方向和热情,甚至海外留学人员的去留,这的确是一个让人深思,并亟需改正的问题。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