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24】建筑考研‖快题该如何抄绘?(建议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展览类建筑抄绘 【干货分享24】建筑考研‖快题该如何抄绘?(建议收藏)

【干货分享24】建筑考研‖快题该如何抄绘?(建议收藏)

2023-10-10 21: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期干货分享的是建筑快题,取名《快题该如何抄绘?》,这也是一套收藏在我云盘里的一套资料,没有记错的话,这是当时我在备考时一位热心研友分享给我的,现在分享出来给有需要的同志学习。

在考研的所有专业类别里面,设计类专业考试科目略有不同,除了公共课(政治和英语)以外,还需考察一门名为【快题设计】的科目。这些专业包括建筑学、城乡规划、室内设计、园林景观、环境艺术、工业设计等,因为绝大多数设计专业不考察数学,所以快题设计便成了这些专业的传统必考科目。

一般来说,考试时长为6小时制或3小时制,考试用纸的尺寸为A1或A2,纸张类型大多数用素纸,有的用硫酸纸;制图的风格又可以分为纯铅笔绘制,或水性笔和马克笔结合,有的甚至采用水彩上色等,我们大多数选择的水性笔和马克笔结合的方式绘图。

总的来说,快题设计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给定的材料,结合相关设计规范,做出一套完整的方案,并在图纸上完成设计表达。它不仅是设计类专业考研的笔试科目,还延伸到各大设计院的招聘笔试,以及注册建筑师的考试。

图纸绘制的风格可以多种多样,良好的图面效果也可能会给阅卷老师带来眼前一亮的感官印象,但归根结底拉开差距的还是设计方案的内容本身。纵然你有天马行空的想法,但是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好看的图纸仅仅是一个空空如也的花瓶。

现如今市面上各类培训机构鱼龙混杂,有的推送各种优惠活动的广告进行招生扩员,用酷炫好看的图面效果来忽悠还没入门的小白,开设培训班作囫囵吞枣式的教学;有的则靠考研学子不错的学习反馈慢慢地积累口碑,开班教学时老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最后通过稳定的上岸率打开宣传的口径。

所以我的建议是,各位同志在选择报班之前一定得多方位的了解对比,擦亮自己的眼睛,切记不可盲从。

做设计是一个从无到有的积累过程,没有哪个人先天就可以设计出一套无可挑剔的方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通过方案的抄绘可以慢慢地积累设计的经验,同时为日后做方案打开思路和寻找灵感。

因为动手操作把好的方案抄下来,是一种比储存图片更为高级的案例学习和收集的方法。这个过程需要用心,更要耐心。我在备考的时候虽然也有过抄录,但内心些有浮躁,对于案例的思考和领悟不够深刻,自然导致遗忘的速度很快,最后在面对真题的时候也没能较好的转译,这是我的实践教训,望诸君以此为鉴。

这是同济尚谷推出的一套教程,本教程近7个小时,共6小节,每一节时长约为1小时,类型包括住宅、商业、办公、文体和展览,涵盖了大多数院校考察的题型。可惜的是我当时只学了两节,后面因为时间紧迫就不了了之,这一点各位也不要学我。

当时听课的时候做了一定的笔记,现在这本笔记本还带在我的身边,就课程框架和内容讲解方面来说,属于优质类的教程。介绍的案例都是已经落地的代表性项目,借鉴性较大,关键老师声音很好听,授课风格风趣幽默。在这个各类机构争相开设的竞争市场,我觉得名气越大资本越雄厚的这种机构就越应该研发高质量的学习课程,这样才可以避免同质化。

最近工作量没有达到饱和,给了我摸鱼的机会,但是也没有闲着,空闲之际看完了一本安藤的电子书,书名为《安藤忠雄的建筑迷宫》,这是一本比较老的书,出版日期写的是2008年。后面去某宝上搜已经没有再版,但是有旧版的存货,最后挑选了一家价格较为便宜的拍了下来,算是一种收藏吧。

抛开这本书的内容不谈,我对此书作者这种通过旅游去朝圣打卡记录建筑师每个作品的方式很是赞同,也很向往。安藤自己曾经也说过“旅行,造就一位建筑家”,因为对建筑的理解并非阅读书籍而已,必须亲身体验,才能真实地感受每一座建筑物。对于我们设计人员来说,旅行应该作为职业生涯的组成部分之一。

介绍安藤作品的相关文章偶有接触,但是他的书籍我从没读过,这算是第一本。距离安藤最近的时刻应该是19年暑假去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中看到的一张他的签名,【Ando】的大名让我眼前一亮。他在中国的落地项目暂时也没有机会去现场瞻仰,我对这位特立独行的建筑师的认知都来源于网络图片和文字,但这只是暂时的,以后我一定要去看看,希望这个愿望早日实现。

获取方式:关注公众号【三炮叁】,后台回复数字【24】即可获得本套资料。

郑重承诺:本人所有资料均免费,无需转发积赞。如果觉得对同志们有帮助的话,欢迎大家点赞收藏,随缘分享。

我是三炮,一个码字近百万,设计瞎扯淡的加班社畜。加最晚的班,码更多的字。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