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征文·高中组】陈思淇《尘埃岂能掩芳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尘埃岂能掩繁华是什么歌 【强国征文·高中组】陈思淇《尘埃岂能掩芳华》

【强国征文·高中组】陈思淇《尘埃岂能掩芳华》

2024-07-17 23: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中国从不缺少爱国者,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从来都深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弘扬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爱国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

我们生下来时国家是这样,是我们的无奈,我们的孩子生下来时国家还是这样,就是我们的无能。

几十年前的中国是满目疮痍的,是布满伤痕的,那段历史是痛苦的。饥荒、洪水……一件件天灾人祸。中国都挺了过来,说明中国本来就是个很勇敢的国家,我们国家从之前的历史中不断汲取经验,才使现在的时代这么绚烂多彩。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中有余温。五千年中华历史,曾有过辉煌,也曾有过坎坷。在这片热土上,是中华儿女书写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家国情怀串联起我们每个人的心之所向,也串联起奔涌向前的民族精神。家与国,是永远融入我们红色血液中,永不褪色的赤诚。那辉煌的盛唐早已过去,但千百年来诗歌仍在人们心间流淌;古希腊城邦早已覆亡,而那自由与民主的星火却依旧蔓延在更深远的土地上,燃烧了几千年。

从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到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无数的仁人志土用自己的言行甚至生命对爱国进行了诠释。

当五四惊雷的救亡图存的呼号声音被一百年冗长的时光稀释,百年后的我们仍能在中华的血脉听见那磅礴的心跳。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安康,就让我们一起向着中国梦前进!

纵有千年,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我走过的山路,是徐霞客曾经留宿过的;我走过的关隘,是六国曾经逡巡而不敢前的;我驻足远眺的城楼,是于谦曾坚定守卫过的;我现在能驰骋由缰的西北草原,是霍去病曾为之而奋斗的。我还能吃到苏轼当年手不停箸的东坡肉,我还能饮到太白当年举杯邀月的花间美酒,我能在众多浩劫后读到前人的筋骨血肉,我还能在大悲大喜之后脱口而背出一句他们曾用来形容自己的爱恨离愁,这片土地留给我们后人最大的礼物应该就是这么两件了吧:一件是历史,一件是文化。前者可鉴世,后者可润心。

一个未知的病毒,彻底改变了我们的2020。

灾难如镜,折射人间百态,我看见人性的光辉,看见冲在第一线的领导者,看见置生死于度外的军人、医生、志愿者……我亦看见黑暗污秽的内心。确然,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人品,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现出非常的气节。所有苦难与背负的尽头,都是行云流水的此世光阴。

你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让风将我吹回所开之处,但求相随,腾空而行。”国家二字,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眷恋,各个领域的有志之士,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想中,敲响时代最强音。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一切江河依然是滚滚向东,民族的意义永远向前,向着热腾腾的太阳。

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盛世之中华。

(作者:辽宁省辽阳市第三高级中学 陈思淇;指导教师:陶铭铭)

监制:王君成

责编:孙宏利

编辑:高红丽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