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少年的你剧情简述 群言

群言

2023-12-25 08: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经历了2018年的低潮期,国产青春片开始摆脱“校园狗血爱情”的传统套路,为我们呈现不一样的青春。这两年先后出现了表现性侵题材的《嘉年华》(2017)、反思中国式教育的《狗十三》(2018),讲述深港跨境少女寻找身份认同的《过春天》(2019),以及关注校园欺凌的《少年的你》(2019)。这些青春片观照现实,注重从社会和思想层面上进行挖掘,试图展现中国青少年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有些人的青春充满了阳光,有些人的青春却阴云密布。《少年的你》将目光投向校园阴暗的角落,讲述高三学生陈念遭遇欺凌、在街头混混小北保护下参加高考的故事。电影在上映后口碑和票房双丰收,一举成为2019年最受关注的影片之一。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为何会被感动、校园欺凌如何真正解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风格化的视觉影像

导演将拍摄地选在雾都重庆——一座总是被阴云笼罩的城市,依山而建的高楼,高耸入云的车轨,交叠盘旋的高架桥,这些首先就为故事铺设了一种压抑的基调与氛围,与沉重的校园欺凌题材形成呼应。

影片中,导演将镜头对准两位少年,采用大量面部特写镜头,人物的长相、眼神、表情等都被最直接地展现出来,不论是满面泪水还是伤痕累累,无论是憎恨的目光还是眷恋的眼神。当演员与摄像机的距离缩短,观众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也在拉近,观众对人物经历更能感同身受。当特写镜头大段出现时,在影院封闭空间和大银幕的刺激下,这种直透人心的力量会一直加强,让人感到压抑。

除此之外,电影多处使用仰拍、俯拍镜头,突出了人与建筑的关系隐喻、人与群体之间的对抗。在胡小蝶跳楼自杀后,其中有一个仰拍镜头,是陈念一人在前,想上前去用外套盖住死者,她的身后是一群拿着手机、互相议论的同学,在表现旁观者的冷漠的同时,陈念从群体中暴露出来,暗示着她将成为下一个被孤立的欺凌对象。

电影也不乏手持摄影的使用,陈念在学校遭受辱骂和欺凌后,导演多次对她的背影进行手持跟拍,观众看不到她的表情和神态,但摇晃的画面将人物的不安与焦虑很好地传递给了观众,也增加了观众的在场感。陈念与魏莱的台阶戏中,镜头晃动非常剧烈,导致人物在运动中甚至会频频撞出画框,仿佛是某种危险的预兆。果然,魏莱道歉后却对之前的欺凌行为丝毫不感到羞耻,面对这样的情况,陈念心中的愤怒与不安达到顶峰,失手将欺凌她的人推下台阶。

少年受害者的内在视角

近两年带有现实批判意义的国产青春片,大多是从少年的角度来展现成长过程中内心的焦虑与挣扎,以及成人世界的残酷与复杂。当少年成为受害者,他们不仅被特定的人或事所害,也是成人世界的受害者。《狗十三》中的少女李玩,是“你要听话”“你要乖”的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受害者,被迫接受成人世界的伪善规则。聚焦性侵题材的《嘉年华》,从两位女孩的视角来讲述儿童性侵案发生之后的故事,其中一位是案件的旁观者,另一位则是受害者小文,她遭受了性侵和成人世界的二次伤害。《嘉年华》的镜头语言显然有别于《少年的你》,前者选择从一定距离上观察对象,因此非常克制冷静,而后者则用大量人物的脸部特写来表现人物,极力渲染情绪。

《少年的你》从陈念的视角出发,这种视角首先映照她自身的困境,她承受着来自校园欺凌和高考体制的双重压力,在小北替她顶罪后又面临着情感和道德上的折磨,在痛苦与挣扎中,本就沉默寡言的她谨慎地与成人社会打交道,在从少年迈向成人的过程中,寻找自身的社会位置,完成自我认知与建构。

在陈念的眼中,我们还看到了成人世界的残酷,看到了大人的懦弱与无力,看到了大人在少年成人过程中的缺位。在被警察质问时,陈念哭着吼出“谁能帮我?”在受害者与施害者之外,电影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与校园欺凌有关的各方,但原生家庭、校方、警方都没有成功阻止悲剧的发生。陈念来自单亲家庭,她的母亲以倒卖三无面膜为生,常年在外躲债,留下女儿一个人生活,母亲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女儿考上大学。学校不仅没有及时发现校园欺凌的苗头,还在处置时给了施害者第二次机会,同时也给了她们变本加厉报复陈念的机会。警察在接到受害者报警之后,由于没有找到直接证据而无法继续调查。大人的缺位,使得陈念对大人失去了信任,选择和同龄人小北一起对抗整个世界。

“被人看见”的校园欺凌

《少年的你》对逐渐升级的校园欺凌行为进行了直接呈现,从被排挤、言语辱骂,到故意推人,再到被扒衣服、扇耳光、剪头发、拍视频。陈念鼓起勇气选择报警,但因为没有证据而不了了之,直到被拍下视频后,她所遭受的欺凌才真正地“被人看见”。

近年来,校园欺凌引起了普遍的社会关注,成为社会议题,主要原因是经由媒体报道和网络传播,我们能看到的校园欺凌事件增多、恶劣程度加重。经搜索,媒体对校园欺凌的关注和报道集中在2016年之后。当年,一位15岁少年在网吧被六名同学殴打长达四小时后死亡,整个过程无人阻拦、报警。另一件让人震惊的事,是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中国留学生绑架欺凌案,其中一名学生的家长还试图用钱摆平,后来三名主要涉案的留学生被判重刑,最长的获刑13年,这在国内几乎不可能发生。这两件事获得了广泛关注,人们对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和恶劣性有了更多认识。同时,互联网也给校园欺凌受害者提供了发声的渠道。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播范围更广,网络维权现象不再新奇,当现实中的路径都行不通后,网络成为个人利益受损者维护权益、申诉正义的重要途径。2019年6月,一名网友在微博上以自述的形式曝出自己遭受同宿舍同学200余天校园欺凌的遭遇。这名网友已经被诊断出患有中度抑郁症与焦虑症,受害者和其家长将希望寄予校方,学校给出口头承诺,却一直没有采取实际行动,所以只能通过网络寻求关注。该事件经过网友扩散在网络上发酵,当地公安局当日就立案调查,将犯罪嫌疑人拘留。正因为“被看见”的欺凌事件越来越多,校园欺凌问题进入了国家议程:2016年6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同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之后每年都有相关行政法规颁布。2019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审议,其中增加了多条防治校园欺凌的措施,也就意味着校园欺凌问题被正式纳入国家法律的轨道之内。

正如电影中由于没有证据而无法立案的事实一样,欺凌行为需要真正地“被人看见”,才能得到解决。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从众多相关报道中就可以看到,“被看见”的校园欺凌多是伤及学生身体的校园暴力,更多诸如羞辱、排挤、传播谣言、损害衣物的欺凌行为还处于阴暗的角落,具体手段有多隐蔽与残忍,我们不得而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全国法院一审审结的校园暴力案件呈下降趋势,从2015年的1000多件下降到2017年的不到800件,被告人数从2015年的近2000人下降到2017年的1300多人。但是,校园欺凌不一定会演变成校园暴力,校园暴力不一定会被定性为刑事案件,其中很多最终还是会采取行政拘留或私下协商的方式解决。暴力案件只是校园欺凌问题的冰山一角,为了让更多欺凌事件“被看见”,需要学校、家庭、立法者、执法者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少年的你》除了展示校园欺凌过程中受害者、施害者、警察、家长等复杂关系之外,还呈现了更为深刻的社会图景。陈念和小北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弱势阶层,一个是到处躲债的单亲妈妈的女儿,一个是被父母遗弃的流浪儿,他们要么混迹街头,要么抓住高考这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也成为小北舍命替陈念顶罪的主要动因。因此,如何让这些社会弱势者拥有改变命运的契机,是一个更难解决而又不得不面对的社会问题。仅从观众如此同情陈念、小北的行为来看,这种认同弱势者的情感不仅属于“少年的你”,也在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中蔓延。这正是需要格外引起注意的大众社会心理。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