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前线三战(2045~2051)新苏联战场(版本1)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少女前线怎么建立补给线 少女前线三战(2045~2051)新苏联战场(版本1)

少女前线三战(2045~2051)新苏联战场(版本1)

2024-07-15 12: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开战

       2045年3月1日,UTC时间22:50,第三次世界大战拉开了序幕。在苏联的远程预警雷达收到了美国导弹的信号后,根据预定计划苏联人打开所有的导弹发射井向美国和欧洲发动核打击。装载有750万吨当量热核弹头的重型弹道导弹迅速升空,对准空军基地,海军基地和已知的发射井(而不是主要居住城市)飞去。美国方面也不甘示弱,大量的洲际导弹也在同一时间升空。一时间欧洲和大西洋上空纷纷看到了发光体划过夜空的景象。40分钟后,巨大的蘑菇云接连从美苏两国的腹地升起。在人类的首次核大战中,前期预警系统和反导系统发挥的作用远超出人们当初的预期。苏联拦截了40%以上的美国弹头,而美国方面也不甘示弱,大概有42%的苏联导弹在各种高度被拦截。即便如此,热核武器迅速摧毁了已知的两个超级大国的二次核反击力量和重要的军事工业带。诺福克海军基地现在已经是一堆火海,没有离开的船只倾斜着栽入海中。鄂木斯克的炼钢厂和坦克工厂现在只是一堆散发着高温的黑色钢架。英国境内的战略轰炸机基地被夷为平地,德国境内的数个国防军集结地遭受了灭顶之灾。

       核大战并没有危害密集的居民区。因为这一次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将敌对国家彻底从地表抹去,而是为了消灭军事有生力量而集中攻击军事目标。选用热核武器而不是常规的核裂变武器也是为了让战场更“干净”,更利于战后的重建与统治。旧世界的大国现在已经基本失去有效的重型武装再生产能力,然而依靠着战备期间的存量,他们有充足的资源继续这场死斗。

       未经宣战,战争已经开始了。并未充分进行战争动员和准备的各国对于核战争后的情况缺乏计划,欧盟的措手不及不但给了俄国人撤回柏林的空降兵的时间,甚至给了他们撤走东德人的时间——东德社民党的干部们相信在全面战争爆发的情况下苏联人无法保障东德境内的安全,因此请求苏联方面将部分参与德国起义的民众和军队一同撤出。最终,相当一部分东德人跟随着苏军通过罗斯托夫的港口从海上撤回了苏联境内。 

2046年1月,欧盟和苏联在大波兰省地区已经集结了共100个旅(欧盟45个,苏联55个),一场守护德国门户的战争即将爆发。欧盟军以波兹南要塞和皮瓦要塞为主要防线,主要防守从波兰进入德国的公路和铁路交通线。而苏联方面则是在比得哥熙和罗兹集结了个20个旅,5个师在华沙预备。1月17日,苏军沿公路向波兹南和皮瓦发动进攻。这一次欧盟的表现远远比上一次出色。黄区作战因为坍塌粒子云的缘故极大幅度压缩了可以进行迂回的战场空间,导致双方必须在狭窄的空间内进行攻防。苏军这一次的弹幕掩护和弹幕徐进没有预期的效果,导致最初第一周只推进了70公里。但是在北线欧盟军的情况就比较惨淡——由于皮瓦和比得哥熙的距离差不多只有100公里,欧盟军队的纵深不足以展开多重的防线,造成了双方投入的相当数量的兵力对维日斯克进行争夺。其结果是,北线整整三周并没有发生战线推进,而双方的人员损失都达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

       到了3月,冰雪逐渐褪去。战场陷入泥泞,双方都停下来巩固战线。此时苏军已经占据了弗热希尼亚,这是离波兹南要塞50公里的门户。

       3月25日,苏军的火炮再度打响,这一次欧盟军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苏军进行了调整后以前一阶段战役的老兵构成攻坚部队,拿下欧盟的防御工事后迅速清剿残敌迟滞欧盟军的反扑,造成了波兹南外围阵地的大量丢失。4月7日,苏军先锋已经逼近波兹南火车站和军用机场。波兹南是前波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波兰空军在这里曾经有重要的空军基地。除此之外,如果波兹南再被攻陷,就意味着欧盟军只能依赖奥德河防线来守住坍塌云较少的德国平原。那意味着苏军可以在宽大平原上展开他们的兵力,充分展示纵深突破战术的恐怖。

       因此守住德国的门户尤为重要。

       战况的紧急程度让驻守在德国绿区内的美军不得不作出反应,4月10日,位于海德堡绿区的美军第三机械化师整装开赴奥得河畔法兰克福要塞,准备展开奥德河防线——这是美国放弃观望态度加入欧洲战场的标志。同一天,在苏联重炮群的数日猛攻之下,波兹南以北的皮瓦要塞沦陷,通往西波美拉尼亚省的大门被攻破,欧盟军被迫撤入尚未完成防御部署的什切青。

       什切青是旧波兰和旧德国联邦的边境城市,从这里到新勃兰登堡只有不足100公里,如果苏军占领什切青,波兹南的守军很可能被沿奥德河上游前进的苏军包围。得知皮瓦沦陷的第三机步师不得不更改方向,向什切青方向增援。这是一场时间竞赛,虽然苏军在围攻皮瓦的时候付出巨大的伤亡,但是现在他们必须加速追击。一旦什切青完成了防御工事并且得到了欧盟方面的预备军增援,北线突破将成为不可能的要求。

       此时正是投入预备队的时候了。4月11日清晨,在华沙附近预备的近卫第三坦克师,近卫机步5师向比得哥熙进行铁路机动,12日下午重整完毕的两个师团从比得哥熙开始向什切青方向开进。而此时此刻,美军第三机步师也已经抵达莱比锡。

       最终的战斗在4月15日清晨打响,苏军集结5个满编师的力量向什切青发动总攻。此时美军正在旧德波边境小镇格兰博进行重整,投入战场时已经是12个小时后的事情——苏军已经度过了奥德河并拿下了什切青郊外的火车站。当美军发现什切青北侧的河岸也已经失守后,他们断定如若欧盟军不立即撤离他们将被围歼在此地。16日夜间,美苏两军第一次交锋。美军在夜战中凭借着装备优势在苏军的包围圈上打开了一个3公里的缺口,什切青主城中的欧盟军迅速的从这个缺口撤出并向德国撤去。

       当17日的太阳升起时,苏军拿下了什切青。

       而什切青沦陷的当天,波兹南要塞的欧盟军则已经做好了撤离的准备。然而波兹南的撤退行动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失败,因为什切青被攻占后苏军同样也做好了欧盟军放弃波兹南撤离的预期。结果,虽然美军几乎控制了西波兰上空的制空权,但是在火箭炮,重炮的预设炮击下,从波兹南撤出的欧盟军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根据苏联侦察兵的报告,欧盟军丢下重装备轻装向德国方面撤退。4月25日,苏军先锋抵达波兰小镇热平,20公里外,美军和残余的欧盟军已经在奥德河畔的法兰克福部署好防线。

       至此,西波兰已经落入苏军手中,美欧联军被迫在奥德河上建立防线。

2046年8月,】美欧联军在奥德河防线地区集结了80个旅的部队,构建数道防线来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苏军进攻。8月3日,通过高空侦察,美军察觉西波兰的苏军车辆调动异常高于前一周的侦查情况。显然苏军正在准备一场攻势。8月5日拂晓,美欧联军如期迎来了苏军的炮火和强击机攻势。三个小时的攻击准备后,苏军在奥德河长150余公里的防线上展开武装泅渡。准备充分的联军打退了最初的三波攻势,但是在下奥得河河谷地区苏军成功突破联军的防线并攻占小镇奥德河畔的施韦特(Schwedt/O der)。8月6日,施特拉斯堡的援军开始反攻这座苏军唯一的桥头堡。双方在只有203.71平方公里的地区上空投入了两个中队规模的空中力量和2个团属火炮的掩护。小小的城镇在战斗中被几乎夷为平地,持续了三昼夜的战斗最终伴随着苏军援军无法度过奥德河而落下帷幕。施韦特驻守的苏军战斗到最后一人,而联军这为了这小镇上搭进去两个团的损耗。第一次奥德河战役在仓促中结束。显而易见的是,联军并没有苏军想象的那么不堪一击。

       双方都需要一个窗口喘息,重振军力和思考更加有效的作战预案。

       再次指染奥德河防线已经是秋天。10月14日,苏军再次集结100个旅对奥德河防线发动攻击。这一次以重炮和火箭炮为首的强大火力摧毁了联军的一线防御工事。16日,苏军度过奥德河,开始贴近联军防线。17日,联军北线被突破,苏军于当日下午攻克施特拉斯堡。联军被迫收缩防线,在柏林要塞以北沿11号高速公路展开防御。与此同时南线的联军依然坚守在奥德河畔法兰克福为中心向西20公里的野战工事上。18日,苏军放缓了进攻节奏,等候后续部队的补充和重整。21日,苏军派出了战略轰炸机团的图-95对联军阵地发动地毯式洗礼。联军同样展开了最大限度的反击炮火,但最终不敌苏军的数量优势而败退。10月25日,苏军从北面和东面两个方向逼近柏林。而历史似乎又一次重演了。 

 柏林,2035年的北极光事件后,德国-波兰地区成为了黄色污染区。作为300万人的德国最大城市,柏林建筑群在随后的数年中被改造为全封闭建筑,并修建了庞大的地下网络和地下建筑。2045年战争开始后,柏林的地下居民被疏散到其他地区,欧盟军对柏林实施了全面的防御改造。2046年11月4日,准备充分的苏军对柏林要塞的发动进攻。苏军在这次行动中动用了当时口径最大的“郁金香MS”重型迫击炮和许多温压弹,203MM的迫击炮弹击毁了市区一座又一座大型建筑,而郊区的野战工事则在火箭炮的饱和攻击下毁灭殆尽。虽然欧盟军出动了战术空军进行火炮压制和战术隔断,11月14日,苏军第1,4,15装甲集团军包围了柏林外郊,开始向市中心推进。

       一场血腥而激烈的拉锯战开始了,吸取之前攻克波兹南的经验教训。苏军将坦克和自行防空炮组合在一起,专门攻击可能出现在楼房废墟上对顶攻击的敌人。11月26日,美军开始在城市内动用凝固汽油弹进行战术隔断,避免城中的守军崩溃。但伴随着苏军重炮的节节逼近,欧盟军的士气涣散。11月底,勃兰登堡门和旧国会大厦落入苏军之手,欧盟军被全歼只是时间的问题。

       欧盟军的溃败超出了美军的想象,尚未完成重编的第三机械化师从德绍-罗斯劳立即北上,前去救援柏林的守军。12月3日,糟糕的天气和暴雪让空中支援难以奏效。第三师对波兹南方向的阵地发动了数次进攻,又数次被赶出阵地。恶劣的天气,丧失了大量寄养的欧盟军在寒冷和饥饿中被分割包围。12月9日,在绝望中的柏林要塞守军向苏军投降。柏林沦陷的消息传到第三机械化师司令部后,波兹南外围的美军迅速撤离交战区,避免无谓的伤亡。 

  2046年冬天在紧张的空气中远去了,在这个暂短和平的冬季,苏联人修缮了从白俄罗斯途径波兰到德国的交通要道和铁路枢纽。当雪开始融化的时候,苏军在柏林周边的突出部上已经部署了超过150个旅的作战部队和30个旅的预备队,其中有超过60个旅的军备是重新投入使用的废品——利用人形机器,苏军从前华约国家被污染的土地上找回了大量的军备。经过消洗作业后它们重新投入使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苏军的军事力量。相比之下欧盟军的情况则更为惨淡,柏林战役中他们损失了50个旅团的兵力,整个冬季算上扩大动员和预备动员的部队,他们也只能凑出80个旅,勉强支撑汉堡到纽伦堡的防线。第三机械化师在法兰克福作为预备部队,而五角大楼计划于3月中旬将整装完毕的另外6个师团从东海岸运抵荷兰。

       如若是二十一世纪初的草案,俄联邦理应会派出大量的潜艇和轰炸机完成大西洋的封锁,而美军也应在大西洋上展开艰难的猎潜战。因为北欧人搞出的事故,北极圈附近的空域基本成为了无法通过的黑障,苏联方面只有潜艇在水下未污染的洋流中偷偷进入大西洋,极大幅度的降低了对大西洋的封锁能力。美军方面也很吃紧,3艘航母依然在P.R.C.海域执勤,2艘在东海岸的船坞中检修。欧洲和大西洋上都只有各一条航母在运转,完全没有草案上对大西洋的绝对控制权。

       在这种双方都欠缺海空控制能力的情况下,2047年4月5日,伴随着1.5万门火炮的怒吼,70万苏军向西欧发动了总攻。在晴朗的天气下,从柏林北方的罗斯托克出发的苏联中央集群坦克兵团毫无阻拦的奔驰在北德平原上。吕贝克的守军在铺天盖地的火炮压制下只撑了不到12个小时,汉堡的守军相对来说依托着城市防御坚持了稍微久一些。不过面对早就做好了攻城准备的苏军重炮旅任何形式的抵抗都是徒劳的。4月7日,汉堡沦陷的消息抵达布鲁塞尔后,欧盟中央疏散行动被立即触发。根据苏军突破防线的紧急预案,英第4、7装甲旅和美第一装甲师开始渡过英吉利海峡,计划从荷兰方向阻滞苏军的推进。4月9日,苏军先锋抵达不来梅外并于不莱梅守军交火。苏联人的首次攻坚因为缺乏重型火炮和波罗的海舰队的支援而失败,不过当炮兵部队与主力部队也抵达了不莱梅外,情况就开始向苏联人那边倒去。不莱梅方向的守军苦苦支撑了2天后也撤出了阵地,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挡在通往荷兰低地的苏军面前。

       唯一拖慢苏军速度的就是逐渐拉长的补给线。从不莱梅到罗斯托夫的道路已经在战斗中损坏殆尽,虽然苏军工程兵竭力去抢修损毁的基础设施,但是一面要让大军向荷兰的方向前进,同时还要让补给车队跟上提供给养和弹药,德国黄区缺乏修缮的道路根本无法支撑这样的运量。

       虽然有着种种的困难,在英美联军在4月14日登陆前,苏军已经攻占了格罗宁根,安纳姆和提尔堡。安特卫普与布鲁塞尔的沦陷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从敦刻尔克和加来登录的美军和英军立刻向布鲁塞尔方向全速前进。

       同一时间,从莱比锡和哈雷出发的南方集群则要面对蔓延在图林根林山脉上的欧盟军工事。比起中央集群在平原上一帆风顺的推进,南方集群面对的困难主要是眼前的山脉。唯一的好消息是,因为北极光事件带来的坍塌液污染直接消灭了整个德国东部境内的森林,光秃秃的山峦是重型火炮绝佳的靶子。自4月5日起到4月10日,苏军先后攻克了图林根林山脉上的重要山道节点,越过图林根林山脉后等待俄国人的是相对平坦但充满植被的丘陵地带。()图林根林山脉挡住了相当大一部分北极光事件中落下的坍塌液,以它为分界的德国南方基本没有被污染)。4月15日,维尔斯堡被攻陷,纽伦堡岌岌可危。

       而就在这一天,北约军针对中央集群的反击作战开始了。

       就在荷兰低地附近的战斗如火如荼之余,南德附近的南方集群依然按照既定目标进行攻击。4月25日,纽伦堡被攻占。残余的的欧盟军向南方的多瑙河撤退。就当南方集群正在制定突破多瑙河防线的计划时,美军登陆的消息打乱了节奏。为了避免中央集群被拦腰斩断,南方集群迅速集结兵力向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进军,钳制正在那里休整的美军第三机械化步兵师和欧盟军。5月4日,在安特卫普的战斗打响之时,南方集群从维尔斯堡出发对法兰克福的外围防线发动猛攻。

       事实上,第三机步师和法兰克福中的欧盟军根本没有力量沿着林河峡谷去斩断中央集群的后撤之路。北约司令部也没有下达这样的命令。南方集群调转目标反而给了欧盟军在多瑙河重建防线的机会,但是重型火炮和数次对城郊防线的攻势还是给了美军很大的压力,5月15日,法兰克福东侧的外围阵地失守。美军和欧盟军已经做好了巷战准备。然而俄国人迟迟没有对法兰克福的市区发动攻击,只是每天例行的对城区疑似军事枢纽的建筑发动炮击。南方集群并没有足够的兵力打一场巷战来攻陷法兰克福,但是对城中守军的围困和牵制是必要的。

       对法兰克福的牵制一直持续到6月15日,直到中央集群的所有部队已经撤回德国境内并于波兰赶来的援军汇合。疲惫不堪的南方集群迅速放弃了攻占的维尔斯堡和纽伦堡,退守图林根山和伦山。 

  2047年7月,美军已经向欧洲战场投送了90个旅的兵力,结合欧盟拼凑出的60个旅,面对泛欧军事联盟和苏联在德国境内的120个旅。北约军不但在总兵力上有优势,美军的军事装备也是远胜于俄国人。(按照北约司令部的评估:战争初期,欧盟军队拿着落后俄国人一代的武器,面对数量上的劣势,节节败退似乎才是合乎情理的情况。)因此布鲁塞尔的北约司令部开始拟定反攻计划。8月3日,苏军通过空中侦察探测到美军正在进行进攻部署,迅速让不来梅一线的防御部队提高警报。8月5日,以美军为首的反击打响。沿岸平原上,85个美军旅在4个美航大队的支援下向不莱梅-汉诺威一线发动进攻。同时法兰克福和纽伦堡两个方向上有50个欧盟旅准备突破图林根山脉的苏军防线。与苏军依靠火炮进行支援不同,美军的火力支援主要来源于轮转不断的对地攻击机和陆航直升机。战斗打响后,美军的隐匿轰炸机极大幅度的削弱了苏军阵地上的预警雷达和野战防空设施,从而让战术航空兵畅通无阻的执行对地任务。美国战术航空兵在战斗打响后的前三天有效的破坏了阵地防御,直到来自白俄罗斯的歼击机团让他们没那么容易进入天空为止。

       三天的时间里,俄国人后退了五十公里。当空中支援逐渐被无止境的歼击机团打压后,美军重火力配置不足的短板就暴露出来。与俄制的火炮配置不同,北兰岛事件后美军的各级火力配置都没有进行扩充。数量远不及俄国人的重型火炮和火箭炮使得他们没有办法有效打击阵地的增援部队和破坏防御阵地的土木工事,继而就是步兵不得不进入坑道与俄军近距离作战。空中支援停止的第一个上午美军的伤亡人数就超过前三天的总和,而不再担心被猎杀的苏军炮兵部队则敢于在美军发起攻击后立刻开火反击。8月13日,美军的90个旅中已经有8个旅完全丧失进攻能力——当然,此时俄国人也被驱逐到离拉贝河畔附近。

       中央集群在北线布置了更多防御。从汉堡开始到新勃兰登堡,远离海岸线的森林中到处都有预备好的土木工事等候前线部队后撤防御。而在南面,南方集群顽固的坚守马格德堡到山区一线的防线。美军无法从这个方向突破并和巴伐利亚境内的欧盟军完成对南方集群的钳形攻势,从而在汉诺威到施滕达尔附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突出部。北约司令部寄希望于这支包含了第二装甲师,第三机步师,第四机步师这些王牌部队在内的30个旅可以如一把尖刀突破拉贝河,突破柏林,将苏军的中央集群和南方集群切开,分别包围歼灭。8月21日,针对柏林的进攻开始了。

       第二十章:血战泽劳弗高地

       在苏军攻克柏林之后,这座污染区城市被彻底的清空。避难的居民被运回乌克兰或者自行前往别的地区避难,工兵部队负责将城市变成后勤基地和交通枢纽。他们用了接近半年的时间修复了柏林的基础建设和地下设施,同时将它完善成可以抵挡进攻的永久性要塞。2047年8月26日,美军第二装甲师,第三机步师,第四机步师等共计30个旅的部队突破拉贝河防线,直接向柏林扑去。南方集群的兵力被负责迟滞的美军拦截,无法从南方发动反扑。柏林的进攻因为有新勃兰登堡防线的部队压制,展开的不够顺利,但是柏林南部的进攻则非常顺利——突破了波兹坦以南的苏军防御后,美军的老牌部队即将从柏林南方迂回进攻奥德河畔的法兰克福,一举切断整个苏军在德国境内的补给通道。

       形势对于苏联人非常危险,一旦奥德河畔的法兰克福被攻占,从东欧进入德国的通道仅剩德国和波兰边界上的什切青。南方集群必须立刻通过德累斯顿方向狭窄的道路进入波兰,否则极有可能被两面夹击包围全歼的危险。本来,南方集群就是从柏林出发沿德绍-罗斯劳的2号公路进入莱比锡,但是现在美军沿着拉贝河推进,死死的封住了南方集群向北的通道。8月31日,美军第三机步师抵达卢考。稍作休整后他们将沿着87号公路北上绕过柏林要塞直击奥德河畔的法兰克福。在他们面前的是曾经的二战著名战场——柏林之锁,泽劳弗高地。泽劳弗高地南起吕本,北至贝斯科,中间有一处狭长的湖泊,整个地区是多山多湖的丘陵地形。一百年前,朱可夫的白俄罗斯集团军在这里因错综复杂的地形和水体吃了大亏。这一次美军吸取了可能出现的经验教训,以机械化步兵为主突破这40公里的防御阵地。9月1日上午,美军攻克吕本。随后大量的美军脱离车辆,从以吕本为中心展开左右两翼进入泽劳弗地区。经过9月2日一日激战,美军沿着87号公路越过两块林地,及将进入施维洛赫塞镇的领土。

       在沿着87号公路长达5公里的宽阔田野上,美军遭受了饱和的火箭炮攻击。而显然步兵早就扫荡了这一片地区,且没有发现任何炮兵观察所。同时,美军遭受了藏匿在林地中的猛烈的狙击,而热像仪却没有找到任何敌人。美军的炮兵迅速的对可疑地区进行饱和炮击,但即便整片地区已经被炸成一棵树都没有的荒山,源源不断的冷枪直接放到美军的狙击手和步兵。9月3日,忍无可忍的师司令部下令车辆沿87号公路迅速开进。然而,这些车辆还没有出发几百米就被四面八方袭来的反坦克火箭榴弹击毁。不得已的情况下,美军展开机械化步兵的攻击阵型,在步战车和坦克的推进下,美国人才发现自己的对手是谁。

       这是他们头一次见到战争用机器人,也是我们后来所了解到的,被称作为“战术人形”的战争机器。铁血工造的狙击机器人在被发现之前,已经狙杀了上百的美军士兵。而当美国人推进到翁特尔斯普-雷瓦尔德到施维洛赫塞一线时,低矮机器人从丘陵中的地下隧道钻出,迅速与步战车和坦克接触,靠拢。这些机器人体内装满硝化甘油,在美军士兵击毁它们的同时,火花和震颤会让它们变成危险的炸弹。9月4日,第三机步师在这种机器人和战术人形的攻击下伤亡惨重,不得不暂时停止进攻撤回吕本。9月5日,在第三机步师,第二装甲师的从属炮兵的掩护下,美军再一次配合装甲部队发动进攻。起初,这种战术是有效的——大量的炸弹机器人被提前引爆,狙击机器人被密集的机枪火力打倒。但当部队先锋抵达林地附近时,他们遭遇了埋伏战术人形发动的反冲锋——这些远胜于人类的机器人可以在高速奔跑的同时保持高命中率的射击,而它们显然不会跟人类一样被机枪弹和步枪弹击中后就立即丧失战斗力。她们优先向步兵射击,遭遇车辆时则会徒手撬开舱盖炸毁车辆,并在后续部队来得及作出反应前快速的借助车辆残骸作为掩护进行射击,在感知到反击炮火后毫不畏惧炮弹破片全速撤出被炮击区。

       这些机器人的动作有条不絮,美军发现这些机器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步兵进攻和防御的变化,奔跑速度几乎可以跟摩托车媲美,并且在奔跑的同时还能精确的射出子弹。美军一次又一次攻击失败了,此时已经离第三机步师该达成的目标时间过去了12小时。恼羞成怒的师部要求坦克和步战车以密集的队形发动总攻,但结果自然是惨烈的——也许是因为俄国人很清楚在这里驻防的不是人类而是战术人形,因此全然不用考虑友军火力的影响,铺天盖地的集束弹头火箭弹将美国人和战术人形一起炸个粉碎。现在,87公路周边的山坡和丘陵中遍布熊熊燃烧的车辆残骸,在之前的战斗中毫无损失的美军在泽劳弗高地吃了大亏。

       陷入泥沼中的北约联军并不知道,什么样的命运正在等待他们。 

2号高速公路是从柏林到马格德堡的主要干道,也是南方集群和中央集群之间被美军突破的防线。美军牢牢占据勃兰登堡和波兹坦外围,在马格德堡和波兹坦之间打开一个宽100公里的通道让让突击部将苏军分为南北两段——目前却因泽劳弗高地方向的阻滞而止步不前。面对局势的变化,最高指挥部迅速的做出正确判断——南方集群将放弃图林根山以北地区,集中兵力从马格德堡发动进攻并和北德的中央集群汇合。9月7日,正在美军还在努力突破泽劳弗高地时,南方集群的30个旅迅速撤出图林根山防线,沿公路从莱比锡直奔马格德堡和德累斯顿方向全速前进。9月9日,南德作战的欧盟军才察觉到南方集群的突然撤离。而此时美军已经在拉贝河以北,柏林以南,一块长150公里,宽60公里的区域投入了30个旅的兵力企图攻击苏军后方。苏军悄无声息的从南方调动部队,与中央集群调动的预备部队一起分别从柏林和马格德堡反动反击,斩断了美军的退路。9月11日,两军在拉贝河附近的埃尔贝-帕赖汇合。美军第二装甲师,第三机步师,第四机步师等部队共计25个旅被围困在这个口袋当中。12日,北约司令部命令欧盟军跨越图林根山区从莱比锡方向解救被围困的美军。同时美军预备部队从汉诺威出发,企图攻破马格德堡,解救被围困的部队。

       这是一场计时赛,虽然第二装甲师,第三机步师,第四机步师被围困。但是这支部队依然是美国陆军中的王牌部队,并且他们早就为奔袭作战准备了足够的补给品。当时,第二装甲师曾经得到电讯——只要该部坚守3日,援救的部队就可以打开包围圈。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多年的核对显示,以这三个师所携带的给养和弹药来看,坚守一周都不是问题。但事实上,转折点就出在“战术人形”的运用。9月12日,苏军以2000名战术人形为前锋部队,伴随装甲兵对美军阵地发动攻击。通常,步兵的速度是无法跟随装甲车辆一同发动进攻,但是这些时速可达30公里的战术人形完全可以配合装甲车辆的速度,这种混合部队可以在双方装甲车辆交火的同时让战术人形狙击装甲车辆的外设装备,直接摧毁对方的侦查,火控,通讯系统,从而赢得极大的优势。苏军不但动用了战术人形,同时动用了那些可以在丘陵和平原上飞驰的爆炸机器人。在战斗的间隙它们突破了火力网,直接将一个又一个的防御工事炸翻。

       在突破了人类士兵极限的战术人形攻击下,即便是王牌的美国陆军重装甲师也无力招架。9月15日,美军第二装甲师,第三机步师,第四机步师师部被摧毁,残余的军官通过公开频道呼吁士兵放下武器投降。而此时不管是南方的欧盟军还是西线的美军都没有突破南方集群的防线。当公开频道上的投降信息发出后,进攻也不存在任何意义。

       9月16日零点,西线欧盟军停止向柏林方向推进,西线就此无战事。此时,联盟军工和新苏联军工的有生力量到达欧洲前线和并没有开打的白令海峡

2048年的冬天,德国境内,双方共计300个旅的兵力沿拉贝河-图林根山脉地区展开。寒冷的气温和糟糕的天气让双方都无法展开任何有效的进攻。对这漫长的防线上的补给成为了难题。前几次地面推进的胜利使得北约海军退出了波罗的海,给了俄国人从波罗的海上建立列宁格勒-什切青补给的机会。从什切青沿柏林附近的公路,俄国人的补给线反而比北约更短——虽然他们的汽车要远少于他们的敌人。

       而北约这边的处境就相对比较痛苦——从荷兰撤退时苏联人破坏了荷兰和德国西部的公路,铁路,枢纽设施等一系列基建系统。面对可能的苏联战略/战术轰炸机和反舰导弹威胁,美国的补给船和货船拒绝停靠威廉港,选择更远的荷兰鹿特丹和海牙(然而这些港口在俄国人撤退时被大肆破坏过)。整个冬季,美军部队大肆在当地征用物资和收刮食品,并且华府要求法兰克福优先保证美军的食品和能源供应,这直接导致2048年的冬天德国联邦国内的食品供应只能维持温饱线,并由于恶劣天气和交通问题造成了断供和死亡。

       据战后统计,2048年的僵持期内。西欧方面共有约5万名平民因为物资短缺而身故。

       欧洲战场,北非战场和华夏战场在2049年的春天处于一种僵持状态。在北非,苏联人通过两场战斗的胜利保证了向马耳他和意大利方向的水面封锁。在西欧大陆,庞大的兵力沿着旧东德的边境线部署展开,互相等着对方的动作。在华夏.,美军的部队已经全境占领了广西,向北已经拿下了过半的贵州省。即将撬开成都平原的大门。战争进行到第四年,各方势力都在寻求结束战争的手段。而他们的目标都是通过数场战役赢得足以压垮敌方的筹码,终结战争。

       严格来说,从掌控的地域和可以获得的物资上来说,华府不应担心这场漫长的战争。南美的傀儡政权虽然面对着游击队的压力,依然可以向北美运输足够维持战争的工业原料和食品原料。虽然美国国内日益厌战的情绪高涨,但是他们情报局认为苏联人和华夏人的情况更糟。需要破局的也的确是另一边,中苏各国的对于非污染区的生产开发已经濒临极限,大陆铁路已经在超负荷的运转,随时都可能会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厌战情绪因为美方的暴行与非正义入侵而抵消不少,但蔓延开也只是单纯的时间问题。在这个局势下,中苏双方进行了一次高阶官员会面。

       而这直接改写了三战的进程。

 经过泛欧联境内的战斗机器人企业长达3个月的扩充产能,2049年2月,苏联中央集群等到了来自各大军工的后方的强大增援。这支被称作为西方集群的军队下辖3个突击集团军,16个师的兵力,清一色的进攻配置,并且用战术人形替代了80%的步兵编制。是一支不折不扣的“机器人军团”。

       2049年2月17日,苏军打响了反击。德国北部,汉堡方向。展开进攻阵列的西方集群轻松突破了欧盟军在拉贝河附近构筑的防御工事,三天之内包围了拉贝河与威悉河之间的欧盟守军,同时攻克了不莱梅。中线的中央集群则在拉贝河沿岸通往汉诺威的森林中与美军鏖战。而在南方集群则在同一时间对拉贝河的美军防线发动了进攻。

       突然出现的西方集群让欧盟军陷入了危险之中。按照北约司令部的设想,在左翼部署的50个旅的欧盟军足矣抵挡并不强大的苏军右翼。现在,这50个旅中已经有30个旅被苏军多达50个旅的进攻准备部队消灭。通往西欧低地的道路畅通无阻,而一旦苏军通过荷兰和比利时进攻法国,美军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

       2月25日,北约最高司令部下令全军后撤。美军放弃了汉诺威,莱比锡和德累斯顿。向南德撤退。在撤退的过程中,中央集群和南方集群步步紧逼,歼灭了数个垫后防御的部队。3月5日,中央集群于卡塞尔歼灭美军5个旅。南方集群攻破图林根山防线,沿着迈宁根方向向维尔兹堡进攻。西方集群攻克明斯特,并将兵力一分为二,准备向荷兰和鲁尔区分别进攻。

       情况非常危险。一旦鲁尔区失守,西欧境内最大的工业基地将被摧毁。同时苏军可南下攻击南德。如果南方集群突破纽伦堡到美因-法兰克福一线的防御,整个美国远征军将在德国被歼灭。

       3月15日,埃森沦陷。此时美军撤回的先锋部队正在威斯巴登进行补给和整备。在准备上不充分的情况下,美军不得不立即北上支援科隆的守军。3月17日,维尔兹堡被攻破。南方集群中的一只快速部队迅速南下向斯图加特,卡尔斯鲁厄,海德堡方向进军。企图从南方包围法兰克福附近集结的美军部队。而重装部队则在维尔斯堡到斯图加特一线构成防线,阻拦从慕尼黑方向反扑的敌军。

       不过这一次,美军的抵抗非常有成效。通过数次交手,美军逐渐摸清了战术人形运用的特性。这些机器人在执行进攻和防御指令时表现出高超的战斗效能,但是一旦进行部署转换——包括行军与战斗,散开与集中的转换。其所需的时间远超过人类,并在这个过程中无法有效应对攻击。针对这种特性,美军将主要精力投入在战前侦查与先发火力打击。自3月上旬起,美军通过这种战术已经有效的迟滞了苏军先锋部队的进攻。迫使苏军提前展开进攻阵型并放缓推进速度。

       即便如此,3月29日,杜塞尔多夫,科隆被苏军中央集群与西方集群分别攻克。到3月31日位置西方集群推进到爱恩德霍芬,逼近荷兰比利时边界。中央集群和南方集群完成了对美因河法兰克福的包围。同时南方集群还有一个宽大的突出部一只抵近到斯图加特城外。

       2049年的春天,在战术人形的支援下,苏军迅猛的推进让北约意识到必须投入更多的资源才能扳回欧洲战场的颓势。 

2049年4月1日,苏军三个集群停止了进攻并转为防御姿态。即便拥有战术人形组建的摩托化步兵部队,面对长达800公里的后勤补给线也再也难以推进一步。春季攻势取的的推进成果应得到稳妥的保证,借着北约各军陷入混乱之际,苏军抓紧进行防御工事修筑与后勤线的基建修复。漫长的三个月内,虽然各条战线上爆发过数轮企图改变战线的进攻,但是双方彼此不能突破对方的防线。

       2049年6月22日,北约方面的反击开始了。慕尼黑与卡尔斯鲁厄方向上,美军集结了50个旅的部队对苏军的突出部发动反击。即便拥有战术人形,南方集群面对两个方向上的夹击不得不向北退去。而在中线和西线,美军和欧盟共计120个旅的部队以密集的火力攻击苏军防线。7月10日,苏军不得不全面从第一道防线撤退。科隆落入了美军手中,艾恩德霍芬,提耳堡被欧盟军团攻占,南方集群撤出斯图加特突出部,固守维尔茨堡。在荷兰的苏军于马斯河流域重新展开防线,并于莱茵河东岸的中央集群保持密切沟通,死守阵地避免北约部队在任何一个方向上有所突破。战斗从7月11日一直持续到7月31日,北约的攻击部队未能撼动防线,不得不转入防御避免苏军反击。

       虽然北约方面成功的把斯图加特方向上的突出部抹掉,但是长达900公里的战线上,苏军三个集群的防御稳如攀岩。由于对方大规模的使用“机器人”,苏军的人力损耗远低于由纯人类构成的北约军团。虽然北约已经知晓了这种机器人部队在战术展开时的弱点,但是面对苏军采取“降低部署速度,提前展开部队”的作战方针。在迟滞苏军进攻时有效的战术面对苏军的防御阵地效果不大。

       除了增兵之外,北约司令部几乎看不到任何扭转局势的办法。

       第二十九章:愿者上钩

       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战争早就放弃了完全消灭敌方战争能力的策略,取而代之的是歼灭敌有生力量,迫使敌方和谈的思路。即便是北兰岛之后,美苏双方的主导思想依然如此。长达四年的战争耗尽了双方的耐心,双方彼此都在寻求消耗对方作战力量的方式。“战争机器人”的出现让美方意识到苏联方面已经不足以支撑持久战争的人力消耗,不得不才用智能机器来延续战争。虽然短期内美军无法普及智能战争机器,但是寻求一场粉碎敌人主力的胜利成为了北约司令部对于欧洲战场僵局的主要策略。

       而这也是苏联最高指挥部的策略——对荷兰低地和德国进攻只是一个诱饵,目的是将美方在华夏和苏联最后的预备部队引出,择机歼灭。

       对苏联人的好消息是,北约方面的确上钩了。

       从2049年8月起,情报领域的眼线就不断传回北约要进行一场大规模作战的零碎情报。可以预见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成员将投入超过300个旅的部队,从德国南部到比利时一线全部展开进行一场大规模的穿插包围作战。针对可能出现的态势,莫斯科下令泛欧境内所有的智能战争机械工厂加班加点生产战斗用机器人并投送西线战场。到2049年9月1日,西线苏军利用来自联盟军工,IOP公司,铁血工造等企业的产品组建了40个旅的摩托化步兵旅并在西线分阶梯展开

2049年9月18日,北约方面的全线反攻开始。从纽伦堡到荷兰沿岸,长达900公里的战线上北约全面向苏军防线发动攻击。从英国出发的伞兵降落在安纳姆附近,企图切断苏军在荷兰低地守军的退路。9月22日,北约方面的空降作战被安纳姆以北的预备部队所粉碎。虽然如此,察觉到伞兵突袭的苏军指挥官则选择收拢防线。25日,苏军退出瓦尔河防线,向杜斯堡—阿帕多恩方向重新部署防线。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欧盟军的数次攻击也仅仅是夺回了阿帕多恩,荷兰北侧的大片领土依然掌握在苏军手中。如果不是考虑到荷兰方向可能遭受北约方面登陆的风险,最高指挥部才不会允许了西线撤回内陆地区的防御方案。11月3日,西线苏军放弃了荷兰的阵地,转移至德国境内构筑防御。

       西线苏军的撤退鼓舞了北约司令部,欧盟军向荷兰方向推进的同时,攻占了杜伊斯堡和杜塞尔多夫的美军正在围攻埃森。西线撤退后,中央集群没有死守莱茵地区的必要。从11月10日起,苏军中央集群,南岸集群逐步向北撤退,重新构筑图林根山脉地区-明斯特-德国荷兰边界的第二道防线。

       北约司令部认为,只要再从图林根山攻入德国并切断苏军退路。就有可能将苏军西方和中央集群包围在北德平原歼灭。因此在2049年11月底,北约方面调整了军事部署——将大量的主力部队沿法兰克福-纽伦堡一线展开,准备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2049年12月5日,新苏联多只特种部队携带3颗65万tTNT当量的热核武器通过白令海峡潜伏至美国境内

 在波罗的海舰队掩护下,超过60个旅的部队分别从波兰和波罗的海海运航向两个方向朝吕贝克集结。当11月10日苏军向北撤退时,这些轮换的进攻部队已经从不莱梅向明斯特进军。11月29日,正当北约方面调动重兵至纽伦堡-维尔茨堡一线时,苏军开始执行“西风带”行动。

       首先投入战斗的是增原来的60个摩托化步兵旅,这些部队装备了IOP最新制造的战术人形,并针对之前战斗中展开与部署弱点重新进行了调整。人类指挥下放到班长一级,可以更加灵活的直接指挥战术人形作战,其作战效率远高于之前的部队。刚刚接替美军驻守鲁尔区的盟军部队完全无力抵挡这种规模的进攻,不得不放弃荷兰和鲁尔区退守比利时。得知苏军展开反击后,美军企图通过威斯巴登向鲁尔区增援——却被中央集群和南方集群的牵制性的反击拖住,无法从战斗中抽身。

       西方集群快速推进,直接向比利时和法国边境奔去。12月23日,西方集群先锋已经逼近巴斯通。同时在比利时,超过40个旅的欧盟部队退守比利时海岸线——显然苏军也没有想冒着巨大损失歼灭他们,只是通过河流和火炮将欧盟部队封锁安特卫普-布鲁塞尔一线无法机动。通往巴黎的道路上仅有巴斯同的一小支美军伞兵部队和色当的一直法国巡逻部队,完全无法直线袭来的西方集群摩托化步兵旅。美军的伞兵部队在抵挡了艰难的96个小时后朝博伊斯方向与欧盟军回合,苏军西方集群对这支溃兵没有任何兴趣,加紧向卢森堡和法国进军。1月5日,卢森堡被攻占,当日,色当防线守军向苏军投降。

       通往巴黎的大门打开了。

       巴黎,2050年1月6日。西方集群突然出现在法国境内让法国政府措手不及,到了6日中午他们在才仓促中下令法国南部防止地中海登陆的驻防部队立即北上增援巴黎。苏军的装甲部队沿着公路向兰斯进军,巴黎附近可用的兵力仅有凡尔赛附近驻扎的首都预备队。北约司令部匆忙调动在英国的伞兵部队,并向法国政府保证只要他们能守住巴黎一天,从英国起飞的伞兵可以在8日早晨增援巴黎。

       对巴黎的进攻在7日清晨打响,虽然苏军只有两个摩步团的兵力,但是面对仅仅一个凡尔赛卫戎营,他们还是有信心可以很快攻陷巴黎。攻占巴黎北部的战斗很顺利——但是在第四区,塞纳河上抢占桥梁的战斗中。苏军面对守军顽强的抵抗,未能前进一步。8日凌晨,巴黎城内的苏军得到了北约伞兵部队重新部署的情报,为避免在巴黎城下被歼灭,他们趁夜撤出了巴黎。  

 撤出巴黎后,西方集群先锋掉头向比利时的欧盟守军反扑。10日上午,从里尔向巴黎进军的法国部队遭遇了北上的西方集群。两天的激战过后,西方集群开始向比利时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方向收缩包围圈。显然,闪击巴黎的计划破产后,他们需要夺取比利时挽回比分。1月15日,西方集群包围根特。未能来得及从包围圈中撤出的15个法国旅向俄国人投降。成功脱逃的欧盟部队一路向海边溃退。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样的悲剧即将再一次上演——如果不是美军及时的攻陷科隆,迫使西方集群回防荷兰。

       2050年,1月22日。科隆失守,美剧18个旅在稍作休息后继续向杜塞尔多夫进军。西方集群和中央集群之间的缝隙逐渐扩大,这迫使西方集群司令部放弃了围剿欧盟军队的想法,转而向中央集群方向靠拢。2月1日,美军对杜塞尔多夫的攻势被粉碎,但科隆突出部依然如尖刺一样随时可以切断西方集群撤回德国的退路。北约司令部根据1月底杜塞尔多夫中,苏军“机器人部队”的作战表现分析判断——此时苏军西方集群已经不具备发动攻势的能力。

       现在,苏军占据着大半个比利时,荷兰,德国北部。在地图上长达600公里的战线上有3个作战集群进行防守。其中,卡塞尔和鲁尔区方向上是他们之间可能薄弱的防御空隙。山区不利于进攻展开,苏军在图林根山脉地区的顽强防守在2048年就被领教过,因此唯一的选择是从鲁尔区方向北分割西方集群和中央集群并最终消灭比利时荷兰境内的苏军。按照北约方面预计,苏联的战争机器已经处于极限状态。一旦一整个集群的兵力被消灭,敌人的失败是不可避免。

       2月5日,美军展开了反击。科隆-杜伊斯堡,马尔堡-卡塞尔,维尔茨堡-莱比锡方向上,美军各自集结了50个旅的兵力同时同步展开攻势。凭借着地形与防御准备,中央集群和南方集群的防线暂且稳固。但是在西线上,杜塞尔多夫两次被美军攻入,西方集群的残部很难抵挡准备充分的美军重装部队。2月15日,中央集群放弃马尔堡-卡塞尔地区的防线,抽调预备部队途经山区从侧方攻击科隆——这场不怎么成功的反击只是暂时拖延了美军对杜塞尔多夫的进攻。2月26日,美军再次发起进攻。杜塞尔多夫守军无力阻挡进攻,最终全部被歼灭于城区。中央集群和西方集群不得不调动预备的休整部队迅速开赴鲁尔区,然而在同一天,欧盟军重整旗鼓,向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方向进攻。3月5日,西方集群放弃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向马斯河方向转进。3月9日,卢森堡,被美军收复。3月15日,西方集群仅控制比利时北部荷兰比利时边境地区。

       苏军展示出的防御弱势让北约司令部相信,只要将西方集群和中央集群分割并歼灭后,东方阵营将无力维持战争并选择投降。他们并不知道,甚至正在荷兰,比利时,德国境内顽强抵挡北约进攻的苏军将士们都不知道——苏军最高指挥部克里姆林宫暗藏的杀手锏即将启动。

  北兰岛事件前,俄联邦已经在完全吸收并建立了一支地效飞行器部队。然而这支部队的不管从规模还是配套构成上只能对沿里海范围内的进行防御。在2049年一月,大量的德国工程师进驻阿斯特拉罕——沉睡多年的里海工厂重新灯火辉煌。这是一场跟时间竞赛的死亡赛跑,他们要在这里打造一支可以在地中海上畅行无阻的地效飞行器部队。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包括4艘导弹攻击型地效飞行器,4艘大型载具地效飞行器和8艘人员运输飞行器。它将由华夏.和苏联工程师在9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并搭载铁血工造最新的战术人形和只需要少数人驱动的新型战车。

       2044年德国社会党起义失败后,相当一部分德国人选择流亡新苏联。这些前东德,北德地区的德国人在目睹了法兰克福政权对与被污染区人民生活处境的不闻不问与刻意忽视,发誓要将腐朽的法兰克福政权摧毁。这些从未在档案上存在过的“德国人”成为了情报方面的黑区——北约渗透进苏联方面的眼线直到战后才知道这些人的存在。

       在这群德国人的协助下,2049年8月,苏军在里海成功试飞了新制造的地效飞行器。9月,当西线的北约军展开反击后。最高指挥部针对地效飞行器部队的新任务也已经下达,这群德国人还有六个月的时间完成战术人形与地效飞行器登陆部队的匹配和训练。自10月起,地效飞行器部队在巴库附近水域进行登陆作战演练。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准备。

       2050年3月,北约军在北线猛烈进攻比利时的同时。阿斯特拉罕内的工程师们正在加班加点的调试最后一批登陆部队所需的地效飞行器。“信风”计划——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地效飞行器作为登陆主力进行登陆作战。由4艘人员运输地效飞行器和1艘载具地效飞行器配合1搜导弹地效飞行器的掩护下将首先在登陆点投送一个坦克连和一个人形步兵营的兵力,随后跟进的坦克登录气垫船和后续的登陆部队将投入登陆场,最终完成登陆目标,如果作战失败,克里姆林宫将会引爆由特种部队部署在纽约,华府和硅谷的65万吨热核武器。

 目标只有一个,通过迅速的空降和登陆作战迫使意大利和法国退出战争,直接改写地中海局势。

       同时,这是莫斯科方面的一场豪赌。战争进行到第五年,不管是泛欧联还是苏联已经无力维持战争的人力消耗——从登陆部队的人员编成上即可以看出这一点。黑海舰队登陆舰队所携带的9个旅,只有两个是纯粹的陆军摩托化步兵旅编制,其余部队为:

       一个内务部快反旅。

       一个边防旅

        半个边防军旅和半个内务部快反旅

         一个海军步兵旅

        半个武装铁道兵旅

        一个参与空降行动的伞兵旅

       一个内务部合成机械化旅        

       一个内务部特种部队混编旅

       一个联盟军工装甲破袭旅

       虽然从2049年10月起,这支部队已经进行了连续4个月的登陆作战训练,但是这样混编对于登陆行动依然是极大的考验。为配合海军的登陆,苏联和泛欧联盟还抽调集结了90架的可进行空降作战的伊尔76M和安124M,第一阶段以空降兵夺取机场,控制意大利全境;第二阶段则以夺取的意大利机场为跳板,闪击法国。

       3月15日,西欧局势的恶化已经迫使莫斯科启动“信风”计划——在伏尔加河-顿河的运河上,超过40艘人员运输地效飞行器正在按部就班的通过运河,进入黑海海域。2050年3月20日,“暖潮”行动开始执行,黑海舰队倾巢出动。23日,意大利境内活动的克格勃特工确认了意大利政府应对攻击的反应,在当日的天气广播中发出“高压带即将降雨”的暗号。

       24日,确认了行动暗号后,在航母编队的掩护下,地效飞行器登陆部队向意大利发动进攻。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巴西利卡塔省和塔兰托港的夺取——在夺取塔兰托后,泛欧联盟的军队可以搭乘运兵船进入意大利。同时,从保加利亚,希腊方向起飞的空降兵在3个歼击机团和黑海舰队海军航空兵的掩护下,向意大利全境实施空降作战。突然出现的地效飞行器让意大利军队完全没有准备,塔兰托的分舰队还未能作出反应前就已经被导弹地效飞行器捕捉并被超音速反舰导弹击沉。地效飞行器部队的登陆没有遭遇到多少抵抗,意大利守军还未来的及进入滩头防御阵地和启动重武器就已经被登陆部队击溃。落下的苏联空降兵攻占机场后,俄国飞机迅速的将坦克和大炮通过空中运抵意大利。在行动开始后的24个小时内,近半个南意大利就已经落入了苏军手中。

       25日,意大利政府才绝望的意识到大量的泛欧联军队已经在他们的国土上出现。那不勒斯的舰队匆忙出港才免遭被陆地火炮击沉的命运。那不勒斯,塔兰托,巴里,安德里亚——现在,整个南意大利已经落入俄国人手中,而不知疲惫的铁血人形部队还能继续往北进攻,剑指罗马。

       抵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26日,未通知美国和法国方面。罗马政府向苏联和泛欧军事联盟投降。黑海舰队的航母编队无害的进入了第勒尼安海。27日,从罗马转场起飞的战术轰炸机在远程歼击机的掩护下轰炸了土伦,马赛和蒙彼利埃。法国人绝望的意识到,西地中海已经不再安全。与此同时,欧盟的绝大多数重型兵团已经与苏军在比利时和荷兰陷入鏖战。完全没有可能短时间内回防地中海沿岸。

       法国局势逆转的比莫斯科估计的还要夸张,由于罗马毫无抵抗的迅速投降,法国政府内部就是否继续战争产生了极大分歧。28日,在法国活动得谍报组织探明法国人的军事防御能力比最初的情报评估更为乐观,因此发出了“低压带即将降雨”的暗号。29日,黑海舰队对土伦以东的小镇发动登陆作战。匮乏防御能力的土伦港在30日被攻陷,法国舰队为避免战舰落入苏军之手选择坐沉港口。而在空中,完全没有遭致任何空中拦截的苏联空降兵成批量的降落在法国南部。空降兵与后续登陆的部队汇合后,立即沿着公路向北进军。

       对北约军团的决战开始了。 

2050年4月1日,巴黎在惶恐中迎来四月。虽然西方集群几个月前第一次进攻巴黎,因为凡尔赛主驻守的法国卫戎部队和来自英国的伞兵的反击而暂时告败。但现在,黑海舰队成功在土伦登陆后,法国的命运已经揭晓。坦克履带碾过普罗旺斯的薰衣草,沿着罗纳河的河谷北上,拿下里昂只是时间的问题。图卢兹外已经能看到苏联人赤红色的军旗,毫无防御能力的法国南部在一周之内就会被征服。再有两个星期,为了军队就如同铁幕一样展开,将凡尔赛和巴黎牢牢困住,到那时抵抗除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人道主义灾难外不会有别的意义。

       是将最后的机动兵力集结在巴黎城下迎来最后的战斗,还是在局势变为跟意大利一样糟糕之前和苏联人退出战争?法国政府尚在争论不休的时候,美国人鲁莽而冲动的行为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4月3日,苏军先锋已经抵达里昂。对于德国境内的美军来说,法国南部的苏军随时可以切断他们德法边境的补给线,并且从背后攻击向北线进军的军队。此时此刻已经没有部署在法国的军队任何办法阻挡苏军沿着公路北上,对于美军和华府来说,为避免法国无法承受本土战争的压力而退出战争,必须采取高风险的方式将法国留在战争中。

       4月4日,紧急调向贝桑松的陆军战术导弹(ATACM)部队向里昂发射了载有战术核弹头的导弹。夜间19:56分,蘑菇云从法国里昂升起。

       美国人单方面对法国境内城市发射战术核武器,没有对于法国正在撤离中平民的做任何考虑,发射过程还碰巧被贝桑松的居民拍摄并发布在战时网络上后——法国舆论如滚油锅里撒进一把盐一样炸开:对于盟友向自己国土单方面使用核武器的行径,法国战时政府在议会遭弹劾。4月4日之后,对于法国人来说,战争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已经被动摇。法国政府是否还要跟北约在战争中共进退的根基已经摇摇欲坠。

 2050年4月5日,法国政府下定决心,宣布向泛欧军事联盟和苏联媾和,并立即禁止北约组织进入法国或通过法国领土向德国运输物资。

       这意味着德国境内的美军被彻底切断补给线。

       法国的背信弃义顿时让位于布里斯托尔的北约司令部陷入激烈的争吵之中。最终,北约司令部下达了美军全方位向鲁尔区进军,突破苏军封锁与荷兰防守的欧盟军汇合并撤离欧洲大陆的命令。这是一场没有胜算的突围作战——深陷在南德的重装部队过多,哪怕西方集群难以抵挡美军的进攻,只要弹药和油料耗尽,在德国境内的北约部队不过是砧板上的肉。4月15日,美军在突围的过程中遭受了来自三个方向的攻击,苏军动用了一切在西欧运转的空军基地和作战飞机对美军施加地面打击。最终,仅有的20个美军旅成功从鲁尔区突破苏军防线撤至法国海岸,其余的美军则在耗尽弹药后放下武器投降。同时,比利时的欧盟军队遭受了一场比敦刻尔克大撤退还悲惨的溃败。最终成功从炮火和轰炸下脱逃至英国的部队仅不超过10个旅。

       至此,欧洲大陆上的战事彻底终结。

历经5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最终在欧洲大陆和华夏熄灭。然而,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火种尚未完熄灭——北约的失败犹如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国的战争债券如同废纸一样被抛弃之后,领不到抚恤金的美国公民向华盛顿特区进军。联邦政府在一夜之间垮台,诺克斯堡被各路人马包围,成为了混战的绞肉机。纽约则成为了雇佣兵和富人最后的壁垒,从波特兰到迈阿密,从堪萨斯到纽约。美国内战的突然爆发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画上了句号,失去了对手的而停止的战争却永远的改写了世界的格局。

       在南美,失去了美国支持的傀儡政府轰然倒塌,然而对于拉美的起义军来说,秩序崩塌后要面对的是穷凶极恶的军阀和犯罪分子——他们尚需多年才能将秩序带回自己的家乡。

       在欧洲,面对陷入混乱的美国,英格兰已经缺乏了继续战斗的理由。而那些未能返回美国的士兵,不知应该用喜悦还是悲伤面对自己剩余的生命。

       在亚太,失去了国家和家乡的美国士兵则留在南太平洋的孤岛上,期盼着有生之年有机会返回自己的家乡。而华夏的大地上,肃清了叛徒之后,华夏人民更需努力的重建破碎的家园。

       而原本被北兰岛事件和北极光事件重写的世界秩序,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后再一次被改写:新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的势力从乌克兰的边界一直抵达了英吉利海峡的沙滩,并且把整个阿拉斯加(新苏联决定的原决战地点)泛欧军事联盟和华夏作为共同的胜利者囊括了地中海和印度洋畅通航行的权力——他们将作为新联盟的盟友承担着中东和非洲的未污染区的开发责任。

       战争,也永远带走了许多生命。由于食品,能源,医药供给配额限制,在2045-2050年间,约有2000万平民死于以上因素导致的死亡。反而,有统计的战争阵亡和失踪人员仅为195万。在这场战争中,人类摧毁了最后一点可能自我挽救的基础建设和工业设施,换来的是接近于中世纪一般,未开发的世界。

       如若不是那些在战争中提供战术人形的人形机械公司及时挺身而出,用人形机械取代了这些损失的劳动力,人类文明的灯火将注定熄灭。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