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0年,少儿编程是怎么活过来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少儿编程50强 这50年,少儿编程是怎么活过来的?

这50年,少儿编程是怎么活过来的?

#这50年,少儿编程是怎么活过来的?|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这50年,少儿编程是怎么活过来的?

别的孩子暑假在家打游戏

而你的孩子在TDOG学制作游戏

谈不上骄傲

说不上自豪

只是有那么一丢丢小确幸

虽然也会不确定路在何方

但是追光的人

本身就身披万丈光芒

更何况编程这条路已经经历了50年的时光

少儿编程好像一夜之间

成了一个比较火热的概念

不少家长盲目的跟风让孩子报名学习

但是本身对少儿编程并不了解

俗话说

知其然

一定要知其所以然

小T这就奉上独家药丸

带你揭秘少儿编程姓甚名谁

西蒙·派珀特教授

少儿编程来自于Logo语言之父、构造主义(Constructionism)学习理论的提出者——西蒙·派珀特(Seymour Papert)教授。

由于生活经历的因素,派珀特教授对齿轮特别感兴趣。

他提到,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经常能够将一些别人认为非常复杂的概念和“齿轮模型”结合起来,从而对这些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刻,而且在玩齿轮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不经意地学到很多知识。

LOGO语言

那么,这和少儿编程有什么关系呢?

派珀特教授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想到,要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齿轮模型”,那学习将会变得非常主动而且高效。

但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喜欢齿轮,那有什么样的一种工具能够满足每个孩子不同的兴趣呢?

答案是计算机,通过编程的方式让计算机去构建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并在这个过程中不经意地学到知识是很完美的一种方式。

于是派珀特教授专门为孩子发明了LOGO语言,1967年从LISP语言的基础上发明,比C语言还要早一些。

与一般的计算机语言不同的是,LOGO语言输出的结果是几何图形。应用到教育领域后,孩子就可以通过编程的方式让计算机程序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拥有图形化的展现。

派珀特也由此被称为“少儿编程之父”。

米切尔·瑞斯尼克

后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米切尔·瑞斯尼克(Mitch Resnick)认为:

编码并不是专属于计算机天才,应该适用于所有人。

米切尔·瑞斯尼克团队于2007年第一次推出了Scratch,自从Scratch推出以来,全世界使用它的人越来越多。

迄今已经有一千两百万注册用户。

所以说

少儿编程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

它是构造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体现

随着技术的发展

这种体现形式会不断的发生变化

比如从Logo发展到了Scratch

以后也许还会发生变化

但是它作为一种让孩子更好学习的工具

本质不会发生变化

这一代的孩子被称为“数字原著民”

但是他们仅仅是熟悉这些科技

被动消费这些科技产品

只能说是“数字消费者”

而编程可以让孩子成为科技的创造者

真正了解科技背后的世界

掌握创造未来的主动权

成为未来的主人

TDOG人工智能暑期体验营持续进行中......

想要了解更多课程内容

领取价值139的课程优惠卷

做少儿编程教育

TDOG比你想象的还要认真

一定心怀敬畏

始终坚持初心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