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科举的数学题,你会做几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鼠手绘图 古人科举的数学题,你会做几道?

古人科举的数学题,你会做几道?

2023-06-09 01: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23年全国高考数学科目考试即将拉开帷幕。与语文科目人人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不同,对数学科目的讨论明显高了不少门槛。而在古代科举中,古人会考数学吗?古人学的数学又是什么样的呢?

现在一提起古人的学习内容,就是四书五经之类,其实这是种误解,数学也一度是古代学子的必修科目。

西周时期,数学成了“六艺”之一,是学校教学的必修必考科目之一。那时候的学校,学生全是官家子弟,学习的目的也是专门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土地丈量、谷仓容积的计算、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等等。

数学的运用当然不止于此。小到历书的修订、日食月食时间的推定,大到隋炀帝修长城、开运河,武则天修建150米高的明堂供养通天大佛(前几年徐克拍了部电影用了这个题材),这都需要数学家的精确计量。

在秦汉时期,“六年,教之数与方名”,教育从娃娃开始抓起,6岁就开始学数学了。到了隋朝时期,朝廷甚至成立了“数学专科学校”,配备博士两人,助教两人,这个学校每一届收学生80人。这个“数学专科学校”,其实北魏也曾设立,前后存在50年以上。但是直到隋朝,办数学专科学校才成为一项制度。

唐初延用隋代的科举制度,算学仍被作为国子监设立的六科之一,称为明算科,但招生人数缩减到30人。学生入学资格为“文武官八品以下及庶人之子”。也就是说,普通人的孩子也可以进入学校学习了,而且是免费,不用交给学校钱。

唐朝的“数学专科学校”宽进严出,入学时不考试,由主管机关按家庭出身选送。但是入学后,要经常考试,有旬试、月试、季试、岁试。岁试就是年终考试。岁试三次不及格(下等),就会被逐出校门,回家去吧。

既然是学校,就要有教材。公元656年,风水大师李淳风等人奉敕注释并校订了十部数学书作为教科书,合称为“算经十书”。这些书都是历代数学家们的著作,直到清朝都在使用。其中大家熟悉的是《孙子算经》,“鸡兔同笼”问题就出自该书。其余如《张丘建算经》,讲测量、纺织、交换、纳税、冶炼、土木工程、利息等各方面的计算问题。涉及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差数列和不定方程等现代数学知识;《九章算术》包含计算土地面积、食品交换、社会福利、税收、罚款、土木工程等。书中包含了平面几何面积算法、体积计算公式、线性方程组问题的解法等等。

学生入学后,学制七年。七年期满,没有中途考试不及格被劝退的学生,还要参加一次毕业考试,及格了才能送礼部直接参加明算科的科举考试。考得好,授从九品下的官职。

这大概是数学在中国历史上最风光的时候了。

但因为皇帝本人对算学的看法不一,算学——这所数学专科学校时兴时废,再加上明算科及第后待遇不如明经、进士等科学生的好,故向来不为时人看重,所以应试的人并不多,至晚唐时期明算科考试渐渐停止。

唐以后,喜欢数学的就完全靠自学。在中国古代,数学家并不是一份专职职业。有的数学家出身于或官宦或商人之家,不愁吃穿,如珠算大师程大位,他本人就是一名徽商;有的数学家,有一份工作养家糊口。当然,也有部分数学家穷困潦倒,但还是苦心钻研数学,他们靠的是对数学的热爱,清朝数学家华蘅芳,学不会八股文章,读书每天不过四行,但看到算数题,两眼放光。

著名文学家的元好问的好友李冶也是一位著名数学家。金元交战、社会动荡之际,他弃官隐居山西,常常吃不饱穿不暖。但在此时他开始研究数学,因为他觉得“数术虽居六艺之末,而施之人事,则最为切务”。

李冶的数学研究是以“天元术”为主攻方向的。所谓天元术,就是利用未知数列方程的一般方法,与现代代数学中列方程的方法基本一致。李冶研究天元术是在1230年前后,欧洲直到16世纪后半叶,才有数学家引进字母符号代表方程中的未知数,这比天元术迟了三百多年。

李冶在生前完成了他的数学名著《测圆海镜》,近年来有法国人研究此书获得博士学位的。他还曾写了部普及天元术的著作——《益古演段》,被比利时数学家译成外文,传播到国外。

清朝还有一位数学家汪莱,比李冶还要贫困,常常要典当才能维持生活,甚至挖草根来吃。他早年乡试落第,20岁时离家赴苏州设馆谋生。在苏州,他遇见了数学家焦循,两人结为好友。焦循有诗句“邂逅臭味合,情谊因投胶”,就说的他。另外,还有一位叫李锐的,他们三个人号称“谈天三友”,常常讨论数学问题。汪莱后来花费时间,写出数学名著《衡斋算学》,书中涉及三次方程等数学问题。

说了这么多,和国外相比,中国古代的数学有多先进呢?可以这么说,从远古算起,直到14世纪,中国的数学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除了广为人知的勾股定理比外国早了5个世纪之外,中国古代数学中,还藏有世界最早的几何学、最早的方程组、最古老的矩阵……

在中国古代数学(中国古代称算学)中,还有开平方,开立方,解线性方程组的“遍乘直除”消元法,计算圆周率的“割圆术”,解高次方程的“增乘开方法”,解一次同余式的“大衍求一术”等等,这些都比国外领先一个世纪甚至几个世纪。

宋元数学家著作中借用未知数解方程式的方法,到了清朝,因长期失传,一度被认为是无人能解的“天书”。直到清代数学家梅瑴成引进西方代数学《借根方》,对照之下,才恍然大悟。

算学生的作业本

唐代数学专业学生,搞的基本都是应用题,主题是古人日常生活中会接触的事,像什么种田织布、挖土筑堤、卖米囤粮、请客吃饭、偷钱抓贼……

从今天的数学知识来看,绝大多数应用题还挺简单的,基本不需要初中以上的数学知识。今天就带来您做几个题体验一下。

1.笼子里有鸡和兔子。从上面数一共有35个头,从下面数一共有94只脚,问一共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子?

【答案:鸡有23只,兔有12只】

2.公鸡每只值5文钱,母鸡每只值3文钱,而3只小鸡只值1文钱。现在用100文钱买100只鸡,问这100只鸡中,公鸡、母鸡和鸡各有多少只?

【答案:4,18,78;8,11,81;12,4,84】

3.今有环山道路一周长325里,甲乙丙3人环山步行,已知他们每天分别能步行150、120、90里,如果步行不间断,问从同一起点出发,多少天后再相遇于出发点?

【答案:10又5/6】

4.大家凑钱买一件物品,每个人出8钱还余3钱;每个人出7钱就还差4钱,问人数、物价各多少?

【答案:7人,53钱】

5.有一座正方形城池,不知道面积大小,四个方向都是从城墙中间开门,出北门20步有一棵树,出南门14步,折而向西行1775步能看到树,问这座城池边长多少?

【答案:250步】

是不是很简单,再来几道试试~~

第一题:好简单

“今有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问为田几何?”

——《九章算术·方田》

翻译:

步是一种古代长度单位,240平方步是一亩。有一块长十五步,宽十六步的长方形田地,请问它的面积是多大?

第二题:追及问题!

今有迟行者五十步,疾行者七十步。迟行者以先发,疾行者以后发,行八十七里一百五十步乃及之。问迟行者先发行几何里?

——《张丘建算经》卷中

翻译:

两人作匀速运动。阿慢每个单位时间可以跑50步(“步”还是那个长度单位);阿快这么长时间可以跑70步。

阿慢先跑,阿快再追,锲而不舍地狂奔87里零150步(300步=1里)才撵上。请问阿慢先跑的那段跑了多远?

图丨作者灵魂手绘

第三题:还是追及

今有人盗马,乘去。已行三十七里,马主人乃觉悟,追之一百四十五里,不及二十三里而还;今不还追之,问几何里及之。

——《张丘建算经》卷中

翻译:

小偷偷了马,跑了37里时,失主才开始追。失主狂追145里(大约77公里),累了不跑了,这时候距离小偷还有23里。请问如果失主有恒心,再跑多远能追到?

图丨作者灵魂手绘

第四题:相遇问题

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亦日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几何日相逢?各穿几何?

——《九章算术·盈不足》

翻译:

一堵墙,厚五尺(约1.2米),两边各有一耗子。它们相向挖洞,而且每天都是匀速运动。

第一天,俩耗子各挖了一尺。之后,其中比较大只的耗子越挖越有干劲,决定每天提速100%;小耗子拒绝内卷,每天少挖50%。

请问挖穿这堵墙时,俩耗子挖了多久,分别挖了多远。

图丨作者灵魂手绘

第五题:开始难了

今有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凡五人,共出百钱。欲令高爵出少,以次渐多,问各几何?

——《九章算术·衰分》

翻译:

吃饭的时候,爵位每提高n级,出的钱是1/(n+1)。比如最低级的“公士”要花6元钱的话,“不更”就只花3元,“簪裊”花2元,“上造”就只用花1.5元……

那么,爵位相邻的五个人吃饭,一共要花一百钱,请问每个人分别出多少钱呢?

官员级别丨制图:清洁工

第六题:烦人的几何

又有环田,中周六十二步、四分步之三,外周一百一十三步、二分步之一,径十二步、三分步之二。问为田几何?

——《九章算术·方田》

翻译:

有一块环状的田地,但未必是一整圈。它的内弧长62.75步,外弧长113.5步,两条弧线间距12+2/3步。请问这块田地一共多大?

图丨作者灵魂手绘

第七题:最后一道大题!

最后我们来看一道最难的题,它来自《缉古算经》。

《缉古算经》这本书只有二十道题,在唐朝学制里却要学四年,平均一年学五道。这本书上的内容,即使对今天的普通人来说也是颇有难度的,特别是在不许用计算器的情况下。

我们来看其中最有名的第三题。

假令筑堤,西头上、下广差六丈八尺二寸,东头上、下广差六尺二寸。东头高少于西头高三丈一尺,上广多东头高四尺九寸,正袤多于东头高四百七十六尺九寸。甲县六千七百二十四人,乙县一万六千六百七十七人,丙县一万九千四百四十八人,丁县一万二千七百八十一人。四县每人一日穿土九石九斗二升。每人一日筑常积一十一尺四寸十三分寸之六。穿方一尺得土八斗。古人负土二斗四升八合,平道行一百九十二步,一日六十二到。今隔山渡水取土,其平道只有一十一步,山斜高三十步,水宽一十二步,上山三当四,下山六当五,水行一当二,平道踟蹰十加一,载输一十四步。减计一人作功为均积。四县共造,一日役华。今从东头与甲,其次与乙、丙、丁。问:给斜、正袤与高及下广,并每人一日自穿、运、筑程功,及堤上、下高、广各几何?

——《缉古算经》第三问

我画了张图帮您理解,虽然您很可能也难以理解。

图丨作者灵魂手绘

翻译:

已知AB=CD,EF=GH,AC=EG,AE=CG,AC∥BD∥FH,AB∥EF,CD∥GH,AC⊥AE,CI⊥BD,JG⊥FH,BD比AC长682寸,FH比EG长62寸,CI比GJ长310寸,EG比GJ长49寸,CG比GJ长4769寸,整个六面体面积为275924800立方寸(这个数不是题设给的,是用题设中别的数据算出来的,但算法很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您默认就好了)。求AC、BD、AE、FH、CI、GJ的长度。

Guokr

感觉如何?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吧!

来源 | 综合整理自“紫牛新闻”“果壳”等,素材源自网络、方志江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