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在明朝时就传入中国,至今为何不能主粮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麦和水稻有胚乳吗 红薯在明朝时就传入中国,至今为何不能主粮化

红薯在明朝时就传入中国,至今为何不能主粮化

2023-06-04 14: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593年,福建秀才陈振龙将红薯偷偷引进了中国,这是一件改变中华饮食结构的大事。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为“五谷”,但受限于农业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封建社会这些作物的产量都不高。

红薯引进后,首先在福建得到了大规模的种植,作为一种产量大,适应力强,营养丰富的作物,红薯很快流行于我国各个地区。但时至今日,红薯主粮化依然没有实现,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在晚清至上个世纪90年代前期,红薯在很多地方都被当作主食。在那些年代,农业技术发展有限,机械化水平不高,在各种作物当中红薯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最低,因此同样的种植条件下,红薯相比于小麦来说产量要高得多,在这种情况下,百姓们自然而然就会选择多种植一些红薯作为储备作物。

而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水平的提高,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产量得到了大大提升,而红薯因为在种植期间极费人力,所以就渐渐淡出了主食行列。

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外出务工潮流的出现致使农村里劳动力严重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很难在种植红薯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相比来说,机械化程度更高的小麦、水稻、玉米才是更符合人们需求的农作物。

并且相比于其他农作物来讲,红薯并不属于优质主食。按照最新研究,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的膳食蛋白质为35克到45克。

每100克小麦含有的膳食蛋白质为11.9克,大米为7.5克,红薯仅仅只有4.7克,这就意味着摄入同等含量的膳食蛋白纤维所需要的红薯远比小麦、水稻多的多。

并且,过度食用红薯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红薯本身钾含量较高,过量食用的话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胸闷,长期食用对肾脏也有不利影响。再加上红薯本身口感较甜,吃多了会影响消化系统,造成胃酸,甚至会引发胃溃疡。

除此以外,虽然红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作为一种辅食来调节饮食结构,但红薯本身纤维较多,相比于其他主食来说口感并不好。

其实主食化的历程并不是简单地顿顿吃红薯,而是像小麦、水稻一样,将其加工为馒头、面条等主食产品,而目前市场上由红薯制作的产品,除了红薯干,红薯薯片,红薯淀粉,红薯全粉等,很少有其他种类的产品,即使有也很难像白面馒头、米饭那样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

主食和其他食品不同,是人们每餐都必不可少的,是用来搭配其他餐食的,这就要求不能有其他多余的味道,就像馒头、面条一样,味道简单而纯粹,而红薯大部分的口感都偏甜,这就极大限制了在加工过程当中的口味开发。

试想一下,如果用红薯来搭配咸咸的炒菜,味道会是如何?虽然可以将其进一步加工为薯粉,减少其糖含量,然后再进行加工调味,但是目前市面上没有味道的马铃薯在加工过程当中可以直接磨粉,并且马铃薯的含水量要比红薯低得多,显然更为合适,这是限制红薯主粮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但其实红薯主粮化并不是不可实现的,首先要突破的就是实现红薯深加工,在当下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不少人每天大鱼大肉,这对身体其实是很严重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适当摄入一些粗粮是对健康十分有好处的,在这一条件下开发红薯全粉类主食加工,使其逐步加入主食市场,是实现其主食化道路最好的方式之一。

总而言之,红薯主食化道路上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其必要性,在当下社会随着农业技术的提高,水稻、小麦等早就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种植,其产量十分可观,人们已经拥有了这些优质主食,并不需要将红薯也主食化,即使是在那些经济发展程度极其有限的地区,也有比红薯更加适合作为主食的作物。

因此,与其寻找让红薯实现主食化的方法,倒不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进一步开发小麦、水稻品种,提高小麦水稻等优质主食的产量,实现小麦水稻产量的进一步增加。

想要实现红薯主食化,需要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推动红薯产品深加工。只有把每种作物放到自己应该有的位置上,才能真正实现它们的价值,才能够让老百姓们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