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东方文学|川端康成《雪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说体现了川端康成怎样的思想和美学追求 近现代东方文学|川端康成《雪国》

近现代东方文学|川端康成《雪国》

2024-07-13 09: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从描写的内容看,川端康成的作品大致可归为三类

①描写自己孤儿的生活和初恋的失意,集中表露其孤寂的心灵和悲哀的情绪;

②描写社会下层,特别是妇女的爱情的伤痛和悲惨的命运,其中寄予了作家深切的同情;

③作为其不懈地进行艺术和思想探索的成果,部分作品从人性和性爱的层面上来展现一种极致的“美”的理念,其中蕴涵着某些虚无和颓废的情绪,常被批评为是一种病态美。

2. 从时间上看,川端康成的整个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战前、战时和战后

①战前

重要的作品如《十六岁的日记》《参加葬礼的名人》等,如实地纪录了作家自己早年作为孤儿的坎坷的人生经历;还有不少是描绘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凄惨的生活境况,以《浅草红团》和《伊豆的舞女》最为著名。后者描写了20岁的高中生“我”在伊豆与一个14的舞女邂逅后产生了朦胧的爱情的故事,表现了一种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作家从此形成了他基本的艺术风格。

②战时

川端康成的创作正处于一个非常的社会历史时期,同时他也在深入地进行着思想和艺术探索,所以作品内容所涉及的生活面比较广泛,当然还是以下层妇女及其生活命运为主题的作品最为成功,其中重要的作品有《花的圆舞曲》《母亲的初恋》等,著名的《雪国》也是写于这一时期。

③战后

战后的创作情况比较复杂,一方面,他始终在不懈地进行着艺术的探索,使得他的创作自然会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另一方面,他的创作思想也呈现出不同的倾向性。这一时期重要的作品有《舞姬》《千只鹤》《名人》《睡美人》《古都》等。

川端康成

部分作品介绍

《伊豆的舞女》(1926)

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也是一篇杰出的短篇小说。1926年1月至2月间由“文艺时代”发表。《伊豆的舞女》曾先后6次被搬上银幕。影片表现了少男少女之间初恋的那种朦胧、纯真的情感。给了读者一份清新之感,也净化了读者的心灵,把人们带入一个空灵美好的唯美世界。小说描写的一位19岁高二学生,为排遣内心不可言喻的忧郁和苦闷,只身来到伊豆旅行,途中偶遇流浪艺人一行,并对那里的小舞娘产生了似恋非恋的思慕之情。伊豆的舞女薰子深深地吸引了“我”。文章写了从一件件小事,一直到最后“我”和薰子的离别的过程。

《雪国》(1948)

是川端康成创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唯美主义代表之作,从1935年起以短篇的形式,分别以《暮景的镜》《白昼的镜》等题名,断断续续地发表在《文艺春秋》《改造》等杂志上,相互之间并没有紧密相连的情节,直至全部完成并经认真修改后,才冠以《雪国》于1948年汇集出版单行本。《雪国》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间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达到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作品中唯美的意象描写融入至人物情感的表达之中,往往带着淡淡的哀思,表现了川端康成的物哀思想。

故事写的是东京一位名叫岛村的舞蹈艺术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国的温泉旅馆,与当地一位名叫驹子的艺妓、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之间发生的感情纠葛:岛村是一个有着妻室儿女的中年男子,坐食遗产,无所事事,偶尔通过照片和文字资料研究、评论西洋舞蹈。他来到雪国的温泉旅馆,邂逅了艺妓驹子,并被她的清丽和单纯所吸引,甚至觉得她的“每个脚趾弯处都是很干净的”,后来又两度到雪国和驹子相会。

《千只鹤》(1952)

《千只鹤》的题名来源于小说中一位姑娘手里所拿着的一块千只鹤图饰的包袱皮,这种图案是日本传统美的一种象征。作品发表于1952年,主要讲述的是一段涉及两代人的畸恋故事,表现了爱与道德的冲突,同时对日式风物与心理的刻画也十分细腻,“字里行间仿佛有洁白的千只鹤在晚霞中翩翩飞舞。”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千只鹤》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而且从多方面反映了作家创作的独特风格。

小说主要描写了菊治与太田夫人及其女儿文子等人之间不伦的暖昧关系,作家企图突破道德与淫乱的界限,说明无论道德与否,只要是出于自然、出于真心的爱情,就是纯洁的。作家所追求的实际上是一种病态的伤感之美。这充分表现出作家对于日本传统文化的执著和崇敬。

《名人》(1954)

《名人》,是一部关于围棋的小说,1951年开始写,直到1954年才完稿。小说中所写的这一盘棋,是在围棋史上最有名的棋局之一。与其一贯以女性形象为主人公的作品不同,《名人》是关于日本棋坛本因坊秀哉名人在1938年时所举行的告别赛的一个报告小说,其中描写的是一个男人的世界,突出展示了秀哉名人在对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美的心灵、男性的力量和对于棋道传统的执著,体现了日本传统的“物哀”美学的精神品质。

《睡美人》(1961)

川端康成的晚期作品,小说通过主人公的人性自我完善,表现了人性升华的美;小说以丑为题材,但能化丑为美,它提供给我们的是从丑恶堆中复活出来的人性之花。

《睡美人》里,病态美被渲染得似乎有些极端。小说描写一个已67岁且已经丧失了性机能的江口老人,经人介绍,5次来到一个所谓的“睡美人俱乐部”,通过抚摸6个服用了安眠药后已经熟睡的姑娘的肌肤,以慰藉其对性的渴求。小说表现了作家的一种独特的美的追求,在江口老人复苏的生的愿望与自身性无能的失望的矛盾中,涌动着人本能的对于生命的原始渴求和力量,在睡美人纯真的处女的圣洁性中,表现出一种永恒的女性美。这样不无荒诞性的美,已经散发着些许虚无与颓废的气息。

《古都》(1962)

该作在1961年10月至1962年1月《朝日新闻》连载,1962年1月出版。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川端康成运用清淡、细腻的笔触,叙述了千重子和苗子这对孪生姐妹的悲欢离合,以及人世的寂寥之感。作者把自己的关注、同情与哀叹,都给予她们,写了她们的辛酸身世和纯洁爱情,还写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古都》在一幅京都的风俗画面的背景上,描写了一对孪生姐妹千重子与苗子悲欢离合的故事。小说不仅真实地反映了由于贫富的悬殊所造成的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更重要的是在对比中细腻地表现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精神状态和微妙的感情波澜,而这些又与作品关于正在衰败中的京都的景物的描写水乳交融,突出表现了传统美、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旨趣。

川端式

美的文学

纵观川端康成一生的小说创作,人们感受、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始终都在坚持不懈地进行着美的追求,形成了一种风格独异的川端式的美的文学。川端文学所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狭窄,他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基本上就是他自个的生活、与他自己直接相关的人物的生活,和他自己对于这些生活的主观感受和意识,这使得他的文学具有明显的孤独的主观色彩,并且总是渗透着忧郁伤感凄凉的情绪,这也成了他的小说那种充满抒情色彩的特有之美。

1. 川端文学独特的美,来自于他对日本传统文化理念和古典审美精神的坚守

川端的思想性格与佛教禅宗的“虚无”、“幽玄”的理念非常契合,他倾心地钟情于日本古典文学中以平安时期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为代表的“物哀”的审美传统,川端的悲哀主要是对于渺小人物的同情与悲哀,故而他主要是描写生活于社会底层的一些弱女子的形象来传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悲伤与哀怨,而这些饱含着悲哀情感的女子形象,又总是被抒写得非常纤细、优雅,同时又与人物置身于其中的、具有四季时节特征的自然美的景物相映成趣,形成一种既有古典情韵,又具现代人道精神的川端文学的美。

2. 川端文学独特的美,与他对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精神影响的接受、消化不可分

川端在把握本民族传统审美精神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和汲取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中有用的东西,从而在东西文化和文学的交汇中走出了自己的路。在他小说作品中的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中,总会映显出那些具有东方式的心物交融、物我合一的审美特色的艺术元素,他所描写的人物的心理流程,总是展开得有层次有秩序,具有日本古典传统中的严谨与工整,而他那些非常本土化的人物形象的描绘中,却又深深地蕴涵着具有西方现代意味的人道精神和民主思想。

川端康成

文学的价值

主要体现在川端康成在东西方文化和文学交汇的文化背景下所进行的执著的思想和艺术的探索过程中,以及他在探索中创作的那些作品所带给人们的美的享受和思的启悟,而他本人却始终处于一种痛苦的、几乎是越来越渺茫的探索的困境之中,而从未真正地寻找到他所梦寐以求的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所以即使他后期的小说作品,仍然会情不自禁地呈现出两种非常不同的思想倾向。

《雪国》是川端康成最负盛名的中篇小说,它问世于战争期间,1937年第一次汇集成单行本出版,题名为《雪国》。小说写一个舞蹈艺术评论家岛村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三次从东京赴雪国旅行,并与山村艺妓驹子交往的故事。其中对人物形象刻画和艺术成就,尤其能表现出川端康成文学价值。

1. 驹子是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

这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并且是在一种屈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乡村女子。作家突出描写了她在污浊的生活环境中所散发出来的美的光彩。当然作家也真实地写出了由于生活的艰辛与屈辱,她的灵魂已经发生了扭曲,形成了一种复杂而畸形的病态性格。这个形象因此也更加显得真实饱满,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 叶子是理想化的完美形象

小说对于另一个女子叶子的形象着墨并不多,只是在岛村的视野里匆匆地闪动过几次身影,却表现出她是一个理想化的完美形象。其形象的完美性,是在与驹子形象的“缺憾”美的对比中实现的:驹子是真实的,代表“肉”,她是虚幻的,代表“灵”,驹子是病态的,她是理想的,驹子是具体精细的工笔画,她是空灵剔透的写意画,不仅表明了现实生活中“美的徒劳”——完美的不可能存在,存在的必定是有缺陷的不完美;而且这两个形象叠合在一起,完整地表现了川端康成在古典文学中所继承的“余情美”和“物哀”的美学思想。

3. 岛村这一形象在作品中具有两种功能

从形象自身的思想内涵看,岛村就是两个美的女子形象的反衬。他生活在东京工商业区,拥有父母留下的大笔遗产,却终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整日价就想着游山玩水,自己已有妻室,却还想着嫖妓寻欢,这边还爱着驹子,那边已经开始移情于叶子了。驹子们是真诚的,他却是虚伪的;驹子们是热情的,他却是冷酷的;驹子们在执著地追求生活,他却始终在悲哀着生活的虚无。这个人物反衬了驹子们内心深处的纯洁与美丽,同时也折射出现实世界的黑暗与荒谬。

从作品的叙事方式看,岛村这个人物又具有独特的艺术功能。岛村是整个作品的叙事者,读者正是通过他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驹子们的,作品的整个情节也是通过他的视野逐一展开的;岛村的叙述也蕴涵着他的情绪、意识和联想,正是在这种充满主观色彩的叙事中,驹子和叶子两个形象才会构成一种美妙的相辅相成的联系,从而被构建成一种“余情美”的抒情性境界。

4.抒情味浓郁,富有诗意

这部作品在艺术上最为突出的就是抒情味浓郁,富有诗意,这是由于作家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营造出一种优美的具有日本古典文学的“余情美”特征的意境。其中除了人物形象的因素外,作家特有的简洁、含蓄、凝练的文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部小说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作家那看似平淡,实为意味深长的文笔,他善于捕捉人物对于事物的刹那间的感觉和印象,既揭示出人物瞬间的心理波动,又暗示了事物自身的象征意味,自然平淡又韵味无穷,譬如作品开头对于雪国景色的描写,历来为人所称道。

5. 意识流手法的大胆运用

小说在继承传统审美价值的同时,又充分地借鉴西方现代派艺术技巧,大胆地运用意识流手法,将对于人物感觉的描写与象征暗示和自由联想等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作品的内容根据人物流动的意识和波动的情感而徐徐展开。与抒情、联想相一致,小说还大量地运用了象征与比喻的艺术手法。作品中许多景物的描写,都具有象征意味和寓意性质,如镜中的映像和玻璃窗上的幻象,无不与岛村的人生虚幻感有着内在的联系。

1968年,川端康成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皇家文学院常务理事、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斯特林致授奖辞,突出地强调:

“川端先生明显地受到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的影响,但是,川端先生也明确地显示出这种倾向: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可以发现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

“川端康成先生的获奖,有两点重要意义。其一,川端先生以卓越的艺术手法,表现了道德性与伦理性的文化意识;其二,在架设东方与西方的精神桥梁上做出了贡献。”

安德斯·奥斯特林最后宣读了奖状题词:“这份奖状,旨在表彰您以卓越的感受性,并用您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

《雪国》节选

作者:[日]川端康成

译者:叶渭渠,唐月梅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0-03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

一位姑娘从对面座位上站起身子,把岛村座位前的玻璃窗打开。一股冷空气卷袭进来。姑娘将身子探出窗外,仿佛向远方呼唤似的喊道:

“站长先生,站长先生!”

一个把围巾缠到鼻子上、帽耳耷拉在耳朵边的男子,手拎提灯,踏着雪缓步走过来。

岛村心想,已经这么冷了吗?他向窗外望去,只见铁路人员当作临时宿舍的木板房,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山脚下,给人一种冷寂的感觉。那边的白雪,早已被黑暗吞噬了。

“站长先生,是我。您好啊。”

“哟,这不是叶子姑娘嘛!回家呀?又是大冷天了。”

“听说我弟弟到这里来工作了,我要谢谢您的照顾。”

“在这种地方,早晚会寂寞得难受的。年纪轻轻,怪可怜的。”

“他还是个孩子,请站长先生常指点他,拜托您了。”

“行啊。他干得很带劲,往后会忙起来的。去年也下了大雪,常常闹雪崩,火车一抛锚,村里人就忙着给旅客送水送饭。”

“站长先生好像穿得很多,我弟弟来信说,他还没穿西服背心呢。”

“我都穿四件啦!小伙子们遇上大冷天就一个劲儿地喝酒,现在一个个都得了感冒,东歪西倒地躺在那儿啦。”站长向宿舍那边晃了晃手上的提灯。

“我弟弟也喝酒了吗?”

“这倒没有。”

“站长先生这就回家了?”

“我受了伤,每天都去看医生。”

“啊,这可太糟糕了。”

和服上罩着外套的站长,在大冷天里,仿佛想赶快结束闲谈似的转过身来说:

“好吧,路上请多保重。”

“站长先生,我弟弟没来吗?”叶子用目光在雪地上搜索,“请您多多照顾我弟弟,拜托啦。”

她的话音优美而又近乎悲凄。那嘹亮的声音久久在雪夜里回荡。

火车开动了,她还没把上身从窗口缩回来。一直等到火车追上走在铁路边上的站长,她又喊道:

“站长先生,请您告诉我弟弟,叫他下次休假时回家一趟!”

“行啊!”站长大声答应。

叶子关上车窗,用双手捂住冻红了的脸颊。

这是县界的山,山下备有三辆扫雪车,供下雪天使用。隧道南北,架设了电力控制的雪崩报警线。布置了五千名扫雪工和两千名消防队的青年队员。

这个叶子姑娘的弟弟,从今冬起就在这个将要被大雪覆盖的铁路信号所工作。岛村知道这一情况以后,对她越发感兴趣了。

但是,这里说的“姑娘”,只是岛村这么认为罢了。她身边那个男人究竟是她的什么人,岛村自然不晓得。两人的举动很像夫妻,男的显然有病。陪伴病人,无形中就容易忽略男女间的界限,侍候得越殷勤,看起来就越像夫妻。一个女人像慈母般地照拂比自己岁数大的男子,老远看去,免不了会被人看作夫妻。

岛村是把她作为单独的一个人来看的,凭她那种举止就推断她可能是个姑娘。也许是他用过分好奇的目光盯住这个姑娘,自己增添了不少的感伤。

已经是三个钟头以前的事了。岛村感到百无聊赖,发呆地凝望着不停活动的左手食指。因为只有这个手指,才能使他清楚地感到就要去会见的那个女人。奇怪的是,越是急于把她清楚地回忆起来,印象就越模糊。在这扑朔迷离的记忆中,也只有这手指所留下的几许感触,把他带到远方的女人身边。他想着想着,不由得把手指送到鼻子边闻了闻。当他无意识地用这个手指在窗玻璃上画道道时,不知怎的,上面竟清晰地映出一只女人的眼睛。他大吃一惊,几乎喊出声来。大概是他的心飞向了远方的缘故。他定神看时,什么也没有。映在玻璃窗上的,是对座那个女人的形象。外面昏暗下来,车厢里的灯亮了。这样,窗玻璃就成了一面镜子。然而,由于放了暖气,玻璃上蒙了一层水蒸气,在他用手指揩亮玻璃之前,那面镜子其实并不存在。

玻璃上只映出姑娘一只眼睛,她反而显得更加美了。

岛村把脸贴近车窗,装出一副带着旅愁观赏黄昏景色的模样,用手掌揩了揩窗玻璃。

……

川端康成有多部作品数次被改编成电影,由山口百惠主演的《伊豆的舞女》《古都》,是其中较有影响力的两部。

电影《伊豆的舞女》(1974)

导演: 西河克己

编剧: 若杉光夫 / 川端康成

主演: 山口百惠 / 三浦友和

上映日期:1974-12-28(日本)

电影《古都》(1980)

导演: 市川昆

编剧: 日高真也 / 市川昆 / 川端康成

主演: 山口百惠 / 三浦友和 / 岸惠子

上映日期: 1980-12-06(日本)

山口百惠(やまぐち ももえ),1959年1月17日生于日本东京都涩谷区惠比寿,日本影视演员、歌手。1972年12月,山口百惠在第五届“明星诞生”歌唱比赛中,以《回转木马》一曲获得第二名,崭露头角,正式出道。1980年11月19日,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举行婚礼,其后,山口百惠退出娱乐圈。

2003年6月,纪念出道30周年的专辑《MOMOEPREMIUM》全面发行。2006年1月,结集出道至隐退之现场演唱会套装CD《MOMOE LIVE PREMIUM》发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