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中三个残酷的教育真相,你看懂了几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舍得妈妈是小三吗 《小舍得》中三个残酷的教育真相,你看懂了几个?

《小舍得》中三个残酷的教育真相,你看懂了几个?

2023-06-04 07: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看完《小舍得》你是不是变得更加焦虑了?

据说原著作者鲁引弓采访了三百多位家长,才写出了《小舍得》,这部剧中有90%都是真实事件改编,看到这里就更害怕了。也就是说这部剧中所抛出的问题,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

所以说更残酷的是,《小舍得》中揭示的三个残酷的教育真相,我们以为是电视剧,结果现实可能更害怕。

真相一 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只会越来越严重

《小舍得》中有三个孩子,欢欢和子悠的父母都是中产阶级,只有米桃的父母是底层人民。

他们从乡下转到城里上学,父亲卖水果,母亲是钟点工,但是米桃的优势十分明显,智商140。

电视剧中,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第一次是父母的经济能力不同导致的教育资源不同。

子悠没有考进金牌班,米桃却考进了金牌班。子悠妈妈希望米桃退出金牌班,给米桃妈妈递话,你们挣钱也不容易,我们再补贴你们5000块,这一里一外你们就有一万块了。

对于颜子悠和夏欢欢他们从来不会担心上补习班的学费,但是米桃的学费是父母省吃俭用省出来的。

经济上的不平等,米桃父母咬咬牙还能坚持一下。但是父母见识上的不平等造成的差距很多时候却是无法追赶的。

米桃的语文和英语成绩都有所下降,老师说语文是因为孩子读书少,见识和眼界不够。英语差是因为大部分孩子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而米桃是三年级才开始学英语。语文的作文题是《记一次有意义的夏令营》,米桃却根本不知道夏令营是什么。

现实生活中,米桃和其他孩子之间的差距,就是城市孩子和偏远乡村孩子之间的差距,城市中产阶级和底层民众之间的差距。

米桃的父母整天疲于奔命于生活,对于孩子的学习没有帮忙更没有引导,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现实生活中,这种教育资源的偏差只会越来越大。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有差距,城市和农村有差距,如果大家都加入到鸡娃和内卷,对于优势资源的抢夺只会越来越厉害。

真相二 父母不要企图做一个佛系父母 你根本坚持不住

面对全民鸡娃,你“鸡”还是“不鸡”?

《小舍得》给出的答案是无论你是如何佛系的父母,终究逃不过被卷入其中。

南俪和夏君山本是坚持孩子快乐成长的,但是看到女儿成为班级倒数第二名的时候再也坚持不住,托各种关系,最终还是把女儿送进了补习班。

作为家里有幼升小的老母亲,每次看《小舍得》都十分的压抑,但是每天都在坚持看,就是因为特别想知道在全民内卷下这三个孩子的最终结局。

我们家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孩子究竟选公立还是选私立(据说私立作业每天都会写到很晚),问了身边一圈朋友和邻居,几乎没有人选公立,大家不约而同选的都是私立。

身边唯一一个选公立的朋友给出的答案是,自己虽然选公立,但是从一年级开始就要让孩子上某某思。

也就是说我身边的朋友已经从孩子一年级开始进入了竞赛状态,在我们夫妻俩还在考虑孩子上私立是不是太累时候,其他父母已经开始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了。这就好比枪声还没开始,别人已经跑了,我们还在原地踏步。

目前孩子还没有上一年级,我们还在坚持佛系养育,但是我知道,身在其中,自己不可能独善其身,也不可能放任孩子不管,只能说这佛系育儿有一天算一天吧。

正像夏君山说的,当前排的观众站起来时,后排的观众就不得不站起来,只要我们身处大的教育环境中,没有人可以成为佛系的父母,这种来自于大环境的压力,会裹挟着每一个人往前跑。明知道这样很累,但是没有人愿意独善其身。

真相三 过大的压力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会出现心理问题

说实话,看《小舍得》每一集都无比的焦虑,但是对这3个孩子未来的走向又充满了好奇,特别想知道在重压之下,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如何来维持。

这是一个特别残酷的真相,那就是在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我们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越来越大。

2018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有五分之一的孩子会出现心理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全球儿童心理障碍还会增长50%。

当我们把过多压力压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即使孩子心理没有出现异常,亲子关系也会越来越恶化。

毕竟补习班的时间是通过侵占孩子的兴趣班和孩子的自由时间来实现的,这一切都会成为亲子关系的导火索。

比如《小舍得》中子悠的妈妈田雨岚,给孩子增加的奥数班需要牺牲掉孩子唯一的兴趣踢足球。

再比如夏君山辅导夏欢欢作业时,因为夏欢欢的磨叽和不会做开始大吼大叫,之前好爸爸的人设早已被辅导作业抹杀光了。

这些背后受伤的终究是孩子,但是从来没有父母问过孩子是否能够承受得了这么多。

如果父母们一意孤行,决定鸡娃到底,最终或许就要承担亲子关系破裂,甚至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小舍得》带来的究竟是焦虑还是反思?

有人说《小舍得》是在制造焦虑,的确。《小舍得》中的情节太过逼真。

在纪录片《中国少年》中,北京市那些优秀的孩子,四五年级就开始在校外上奥数,得到的奖项能列好几张。四五年级的孩子词汇量有四五千,家长都知道奥数是升学的敲门砖。这简直和《小舍得》中演得一模一样。

如果我们只是盯着别的家长是如何来“鸡娃”的,那么《小舍得》只会带来越来越多的焦虑。作为父母,《小舍得》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或许有机会可以跳出来,重新审视“鸡娃”这件事。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我们作为旁观者再去看“鸡娃”这件事的时候,会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能够看到孩子的需求,而不是家长的期望。

让父母们在“鸡娃”的时候可以更加的理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