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放弃的ZigBee,这回终于能与手机直接通信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米为什么放弃zigbee 小米放弃的ZigBee,这回终于能与手机直接通信了

小米放弃的ZigBee,这回终于能与手机直接通信了

2024-07-02 17: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日,由近 600 家致力于物联网开放标准的公司所组成的 CSA 连接标准联盟( 原Zigbee联盟)宣告发布 Zigbee 标准新功能 Zigbee Direct,可利用随处可见且操作方便的低功耗蓝牙 (BLE) 设备,简化 Zigbee 新设备的入网和已有设备的控制。

  

  Zigbee Direct如何提升物联网体验

  借助 Zigbee Direct,新老物联网用户既能享受 Zigbee 网状网络久经考验的稳定性和Zigbee 标准支持的多种应用,也能体验用现有蓝牙设备(比如手机和智能音箱)调试和控制 Zigbee 产品的便利。对于新用户而言,Zigbee Direct还意味着构建可靠 Zigbee 网状网络变得更加简单:可以仅从您需要的 Zigbee 设备和支持蓝牙的控制器开始,然后在未来需要时,再使用集线器扩展网络。Zigbee Direct 还简化了 Zigbee 网络中新设备的调试流程,并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控制方式。用户可以利用仅支持蓝牙的现有系统,比如还不支持 Zigbee 的智能音箱,用语音来添加和控制Zigbee 产品。

  Zigbee Direct 让消费者无需通过云端或集线器,就使常用的智能手机和智能音箱等 BLE 设备直接与 Zigbee 设备的大型生态系统进行通信。Zigbee PRO 网状网络和功能丰富的 Zigbee Cluster Library 这一组合保证了可靠性、高性能、和互操作性,与此同时,集线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控制设备中无处不在的 BLE 则简化了设备的接入和控制。

  利用 Zigbee Direct 认证计划,使得新的和现有的 Zigbee 用户可以使用他们已有的蓝牙设备来控制或配置新产品,商业建筑大型网络的配置也变得更为简单。

  ZigBee的高光时刻

  ZigBee 作为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上协议,底层是采用IEEE 802.15.4标准规范的媒体访问层与物理层。主要特色有低速、低耗电、低成本、支持大量网上节点、支持多种网上拓扑、低复杂度、快速、可靠、安全。

  2015年,小米正式推出智能家居套装,包括多功能网关、人体传感器、门窗传感器、无线开关等几款产品。智家网认为,这套产品的发布,可以说拉开了我国智能家居大幕——尽管行业内早已有采用ZigBee协议的智能家居品牌,但小米让普通大众第一次了解到智能家居。

  

  而这套产品,采用的就是ZigBee协议。小米作为智能家居甚至是智能硬件行业的领导者,将ZigBee第一次推到了大众视野。也有网友认为这是ZigBee在国内“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

  此后在生态链企业绿米的帮助下,小米米家推出了诸如:智能多模网关、传感器、开关插座等多个品牌的智能产品。智能家居,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然而这样的辉煌时刻并未持续太久,到了2018年开始,小米米家便开始部署蓝牙 Mesh方案了。

  ZigBee的没落

  ZigBee技术最大的劣势就在于它无法直接连接互联网,必须通过网关进行转换。这也是ZigBee在个人消费品领域一直难以普及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智能手机和PC等大多数平台设备都没有配备Zigbee模块,需要额外使用集线器设备来支持ZigBee,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同时还增加了体验成本。

  在当前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中,蓝牙和Wi-Fi是当之无愧的主流。对于蓝牙来说,当前已经发展出BLE以降低耗电量,发展出蓝牙Mesh以提高其自组网的能力,但当承载量和吞吐量增加时,蓝牙的延迟时间会大幅变长,且稳定性较弱;Wi-Fi则对于300m左右的大范围的传输有着比其他传输方式要更好的效果,但缺点是能耗较大,不适用于智能门锁、红外以及各种传感器产品。

  

  而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协议发展起来的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功耗低、天然支持Mesh组网、网络容量大、相应速度快等特点,与Wi-Fi的IEEE802.11和蓝牙的IEEE802.15.1相比,都有各自的特色,相互之间无法完全取代。从上图可以看出,ZigBee也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生态,但ZigBee在创立之初,却已经给自身埋下了一个隐患的种子。

  在ZigBee 1.2等协议的早期版本中,其为每个智能家居品类设计了独立且互不兼容的协议,导致不同品类的设备将无法通过Mesh组网,而随着智能家居的兴起,厂商需要对协议进行扩展以支持数十甚至上百种品类,但这样的私有扩展使得ZigBee协议的兼容性大大降低,不同厂商的ZigBee设备甚至需要配备自己品牌的网关才可以互联,进一步降低了使用体验。

  在ZigBee 3.0版本中,虽然推出了完全开放跨品牌连接的ZigBee认证,从而让不同品牌的设备互联起来,但该认证只是检查设备是否用标准协议控制,以及是否能控制使用标准协议的设备,并不会测试或强制要求向消费者提供完整的跨品牌联动能力。

  2021 年5月,ZigBee联盟改名为CSA ( 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 连接标准联盟 ),新名称的含义或许也意味着曾经寄希望于通过ZigBee建立全屋智能的计划几乎破产。之后,基于ZigBee基础组件改造的衍生协议——Thread,在传输层实现了 IPv6 支持,彻底解放了设备互联的限制,还允许低功耗设备直接接入互联网,可让家中所有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局域网,并且只需要一个网关就能让Thread网络中的所有设备接入互联网,这种打破品牌壁垒的传输层协议改进了Zigbee 3.0中遗留的问题。

  而在传输层协议Thread之上,工作在应用层的Matter近年来更是名声大噪,它不仅是一个互联协议,也是一个认证体系,经过Matter认证的设备,就能直接实现互联互通。

  

  相比之下,要添加额外网关才能联网,且传输速率低的Zigbee,近年来逐渐被冷落,其市场也被日渐蚕食。

  2018年小米将蓝牙设备全面升级为蓝牙Mesh协议。尽管当时蓝牙Mesh还有诸多不足,但最大的优势就是上面提到的任何一个设备,都可以作为网关。这对于用户来说无疑十分方便。小米IoT开发者平台明确指出:不再推广ZigBee的接入方案,传感器品类产品(如:人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烟雾报警器等)推荐使用BLE接入方案,使用BLE接入方案的硬件产品不仅支持接入蓝牙网关,还具备Zigbee方案中数据上报和触发事件通知的能力。

  

  可以说,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小米自有产品还是第三方生态品牌的产品,在接入米家的方式上只能是上述三种方案之一,而不会是ZigBee(当然产品本身可以支持ZigBee)。事实上,除了小米米家因为平台特性、用户需求不再采用ZigBee以外,也有其他品牌放弃了ZigBee的支持。

  Yeelight易来CEO姜兆宁就曾表示:“ZigBee联盟(智家网注:现改名为CSA联盟)最大的问题就是带头人自带私货,同时当裁判和运动员……这应是我们从原来ZigBee、WiFi、BLE三栖到直接放弃ZigBee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姜兆宁还提到蓝牙市场基础好,具有推广优势、生态优势以及成本优势等,这些都是厂商在选择协议时的考量。

  ZigBee的未来在哪里?

  尽管 Zigbee 已经问世 20 多年,其协议栈的开发工作仍在积极推进,涉及范围也不断扩大,预计第 23 版 Zigbee Pro 技术规范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Zigbee 芯片平台出货量已经超过 10 亿颗,有数百家公司持续构建和部署 Zigbee 产品。仅在 2022 年,就有超过 400 款 Zigbee 终端产品和芯片平台通过了认证,迄今为止,累计认证数量已经超过 4700。

  

  现阶段,物联网发展还处于物与网络的链接,通过手机终端或集成终端来控制所有物的工作。但是在未来的万物互联世界中,物与物之间应该是能够相互传输信息甚至自动决策的,以达到无人参与的更高级别的智能。

  目前,Zigbee解决方案的家族已经包括Zigbee、Zigbee Direct、Zigbee Smart Energy和低能耗解决方案Green Power。随着 Zigbee Direct 的加入,这一家族进一步壮大。以Green Power为例,如果未来Green Power的设想能够完全实现,Zigbee传输不用更换电池,可以实现无源物联网,那么Zigbee产品将会有更广阔的使用空间,如在化工烟囱、冶炼行业等危险作业场所,如果在这些场景中还要定期更换电池,会给整体效率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Zigbee能成功实现无源,不仅可以减少更换电池的人工成本,减少了废弃垃圾的产生,也为Zigbee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不仅如此, Zigbee的本地化部署也给应对各种特殊情况带来了良好的稳定性,无需外网也可执行设置的本地智能,即使遇到停电、断网以及部分硬件失灵,以Zigbee为基础的产品也能很好的完成工作。

  Zigbee虽然传输速率较低,但响应速度是很快的,一般从睡眠转入工作状态只需15ms,节点接入网络只需30ms。未来的物联网设备对于响应速度也会有更高的要求,这也正是Zigbee的优势所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