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专“小电灯”实践团清晨换位体验环卫工作,手牵春芽巧创环保手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电灯手工 重庆电专“小电灯”实践团清晨换位体验环卫工作,手牵春芽巧创环保手工

重庆电专“小电灯”实践团清晨换位体验环卫工作,手牵春芽巧创环保手工

2024-06-04 18: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垃圾分一分,社区美十分。为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在各大社区“落地生根”,使垃圾分类逐渐进入重庆市民的日常生活,2021年7月21日,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小电灯”社会实践团队走进社区居民,深入体验环卫工人工作,协助社区小朋友们进行环保创意手工制作,树立垃圾分类环保意识,让垃圾分类成为全民行动,共建绿色环保的美丽重庆。

图为“小电灯”社会实践团出发前拍摄的环卫工人照片

图为“小电灯”社会实践团清晨到达社区的合照

凌晨5点,空气中还残留着昨夜雨后的湿润,蟋蟀鸣草,万物安宁。美到,城市停止了喧嚣;美到,空气中弥漫着花香;美到,路边的霓虹灯也散发着温柔的光。在这样的安静下,“小电灯”实践团的队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夏日的晨曦中,来到了西郊三村社区体验环卫工人工作。

图为队员们与西郊三村二十四巷清洁管理人员张俊容交谈的图片

在西郊三村二十四巷清洁管理人员张俊容的带领下,队员们了解了环卫工人的工作任务和流程,充分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队员两两一组,分工合作进行了街道清理,清运厨余垃圾等一系列工作,并与社区清洁管理阿姨们交流心得。队员们表示之前只觉得环卫工人们工作辛苦,但今天通过切身体验才明白他们的劳累程度远远超乎想象,并立志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要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减轻环卫工人们的工作压力。

“小电灯”走到哪里就将温暖与光亮带到哪里。早晨7点,在等待厨余垃圾车收运垃圾的间隙,“小电灯”成功帮助居民将昨天被车撞歪的水泥隔离墩复位。为向“小电灯”队员们表示感谢,热心居民为队员们送上了矿泉水。盛情难却之下,队员们接受了居民的热情。白水无味,流在心头却是甜!

图为队员们齐心协力复位水泥隔离桩的图片

通过与清洁管理人员张俊容的聊天中我们发现,环卫行业年轻人员数量少的最大原因在于其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许多年轻人怕苦怕累不愿为之贡献力量。对此,队员们纷纷表示将继续秉承“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散一份暖”的信念,将新时代青年身上的活力播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图为队员们清运垃圾的图片

热爱与创新并存,环保与分类同在。上午9点30分,“小电灯”实践团在西郊三村社区的多功能厅为小朋友们带来创意环保手工制作小课堂,队员们与社区的小朋友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创意手工制作。队员许耀中、梁凤琦向小朋友们介绍各种环保小手工的注意事项,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在快乐中进一步学习了垃圾回收利用的小知识。矿泉水瓶变成彩色小花篮;废纸箱剪切涂画,又变身为相机;发泡棉可以是宝剑……在“小电灯”哥哥姐姐的指导下,孩子们利用现有材料拼贴、绘制,自由创作出充满童真童趣的环保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凝结着小朋友们的智慧,同时也是垃圾分类再次利用的最好证明。

图为“小电灯”社会实践团队员与小朋友们一起进行手工制作

在课堂进行的同时,杨家坪街道党委副书记沈星亮和街道团工委工作人员来到西郊三村社区慰问关怀“小电灯”社会实践团队。沈书记说到:“本次活动是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在志愿服务的同时也推进了社区青少年之家的建设。”另外活动还邀请了省部级劳动模范龚伯权同志来分享红色革命故事,勉励后辈砥砺前行。龚伯权铿锵有力的讲述让大朋友、小朋友都深刻的认识到了革命的艰辛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一次讲话,一条纽带,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让爱国情怀永驻心中。

图为杨家坪街道党委副书记沈星亮发言照片图为龚伯权同志发言照片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不让各种垃圾“泥沙俱下”,“垃圾分类”的新芽正从时代的沃土中破出,也许它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芬芳泽被千年;亦或是成为新时代的扶桑,带给众生一片恒久的干净环保。

好习惯的养成不是轻而易举的,在“垃圾分类”从无到有的形成过程,免不了要人们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垃圾分类需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树立尊重劳动、爱护环境的文明新风尚,深切理解垃圾分类的根本内涵意义,才能从心及行地践行,实现从“要我分类”到“我要分类”转变,迎来绿色重庆更加美好的明天。 “小电灯”国情社情观察团将继续坚持“将小我融入大我,以小我回报社会”的服务理念,携手共建美丽家园。

图为“小电灯”社会实践团活动结束后的合照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号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