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入园焦虑有效应对策略的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班入园焦虑案例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有效应对策略的研究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有效应对策略的研究

2024-07-16 03: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开题报告内容

(一)课题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界定清楚、真实可信、表述严谨)

1、研究背景

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奠基时期。国内,主要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进行诊断:儿童分离焦虑是儿童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产生的过度焦虑情绪,表现为恐惧、焦虑、紧张和不安。2—3岁的孩子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一般都未经历过集体生活,当他们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或亲人,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幼儿园集体环境中生活,往往会产生分离焦虑。国内外针对婴幼儿分离焦虑产生原因的研究有很多,分析角度各有不同。

刚入园的小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幼儿被家长送到幼儿园后便哭闹喊叫,拒绝入园;有的撅着屁股死活拉着妈妈的手不肯松开,哭的撕心裂肺;有的幼儿甚至整天哭泣且嘟囔着找妈妈。幼儿的这些表现我们称之为“幼儿入园焦虑”。“幼儿入园焦虑”严重影响幼儿情绪,甚而会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种“焦虑”不仅会影响幼儿适应环境的时间长短,同时还会因为分离焦虑产生心理压力,对幼儿步入社会、形成良好的性格、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等多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而如何帮助幼儿克服对亲人的依恋情绪,的确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课题。

基于以上原因,如何使幼儿开开心心上幼儿园不仅是父母,更是幼儿教师要解决的首要难题。本课题对小班幼儿普遍存在的入园焦虑,幼儿入园家长焦虑等心理障碍问题加以调查、分析,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为目标,对有焦虑症的孩子及家长进行跟踪教育研究,旨在使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使家长对婴幼儿的入园放心、满意。

2、省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

早在上世纪30、40年代,人们就开始关注婴幼儿分离焦虑,当时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神经症,应从消极依赖型人格角度进行研究,因为它实质上是人格内部缺乏广泛的调解能力所致。90年代后,人们更注重从环境与遗传等多个角度来研讨分离焦虑发生的原因。发展到今天,人们将分离焦虑的原因苦熬到了更广的范围。

我国学者陈鹤琴认为,分离焦虑是个体因不能达到目标而使自尊心受损时,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而又带有恐惧的负性复合情绪。还有一些学者把分离焦虑作为一种异常行为,探讨其分布特征、产生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如何有效地帮助儿童克服不合时宜的焦虑情绪等问题。一线教师方佩英认为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与抚养者之间分离时所表现出的一种不安情绪和行为。新入园幼儿的哭闹现象是幼儿分离焦虑出现的一种信号,是幼儿对所依恋的人和环境消失的敏感性反应。

国内关于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多从实践的角度阐述,例如李晓利从幼儿自身方面、家长方面、教师方面及幼儿园方面等四个角度来分析原因,李槐清(2011)从主客观的角度分析了成因,他认为从主观上看幼儿认知能力不断提高、应付情境的能力不高、和抚养者即时分离的情境是主观原因,而生活环境的变化,教师的态度、家庭教育的态度是客观原因。史文敬从环境、心理、生理的角度进行了阐述。朱立新(2001)指出,亲子分离焦虑是幼儿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不安全感、害怕感的反映。母亲的离去一方面加剧了幼儿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使幼儿产生倒退,认为不在眼前的东西就不存在了。史文秀(2011)的观点比较新颖,她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野下分析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原因,是因为幼儿某些需要的严重失衡与突然缺失。

目前,我省内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幼教专家和部分幼儿教师正在不断地吸收国外先进的科研成果,结合我省教育的实际,对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做了相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幼儿心理学》指出:消极的情绪会降低活动效率,导致各种消极行为,并对心理活动起破坏、瓦解作用。所以,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到消极情绪对幼儿心理造成的危害,尽量克服他们这种“分离焦虑”的现象。这样有助于他们愉快的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和伙伴、老师友好的相处,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处事能力和判断能力。

3、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小班幼儿:在本研究中特指3到4周岁幼儿。

幼儿入园焦虑的概念:幼儿入园焦虑是指宝宝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情绪。新入园的幼儿在上幼儿园时总是哭闹,同时还可能伴随有吃饭、睡觉不正常,甚至出现发呆、唠叨、不安、烦躁等现象,我们将这种幼儿初入幼儿园的现象称为幼儿入园焦虑。适龄宝宝离开父母和家庭进入幼儿园小班游戏和生活,进而迈出了其社会化进程中重要的一步。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直接面临着与家长的长时间分离,宝宝经受着分离焦虑所带来的痛苦。幼儿分离焦虑既与焦虑有着共同点,又有着这一年龄段的独特之处。宝宝分离焦虑怎么办是每个家长都要面临的难题。本课题研究对象是邯郸市永年区洺州幼儿园四个小班幼儿。

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幼儿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策略:指计策;谋略。一般是指:1、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2、 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法;3、有斗争艺术,能注意方式方法。

本课题指的是解决小班幼儿入园焦虑问题的方法。

(二)课题研究目标、任务和研究方法

1、研究目标

(1)探索出教师及家长对洺州幼儿园小班幼儿入园焦虑所采取的有效应对策略。

(2)如何缩短幼儿入园后与亲人分离的焦虑期,加快对新环境的适应。

(3)教师在理解幼儿情绪情感变化的内部因素后,能采用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提高教师观测、诊断与反思的能力。

(4)通过对幼儿情绪的积极应对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使幼儿早期认知得到良好发展。

(5)家园有效结合,缩短幼儿及父母的焦虑期。

2、研究内容

(1)发放调查问卷或访谈了解洺州幼儿园小班幼儿入园时幼儿及父母的情感表现,入园焦虑的比例,焦虑期长短。

(2)研究幼儿园小班教师针对幼儿入园焦虑所采取的有效策略,并形成案例集。

(3)研究幼儿园小班幼儿家长对幼儿入园焦虑所采取的有效策略。

(4)研究家园共育在缩短幼儿入园焦虑中的积极作用。

3、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吸取成功的经验及做法并证明所要研究对象的方法。积累文献可以通过做卡片、写读书摘记、笔记等方式,有重点地采集文献中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部分。

(2)问卷调查法:可以快速搜集大量有效信息,采用自编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包括幼儿及家长的情感情绪调查。

(3)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一些比较成功并可借鉴及推广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4)行动研究法:结合我园四个小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观察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形式,探究其原因,从而归纳出尽快改变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有效应对策略。

(三)研究过程和步骤

第一阶段:2018年6-7月  选题、讨论;制定、完善课题方案;填写课题申请书;理论学习、专家指导,现场对研究对象进行培训,说明缩短小班幼儿入园焦虑期研究的重要意义等。

第二阶段:2018年8-10月  通过调查、现场观察、录像、谈话等方式收集小班幼儿的情绪情感表现的案例。

2018年11月  通过案例剖析了解3周这个年龄段孩子主要的情绪情感的表现行为的特点。

2018年12月  探索和分析影响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及情感需要。

2019年01月  探索教师、家长针对3周岁幼儿入园焦虑所采取的有效策略。

2019年02月  通过案例剖析了解4周这年龄段孩子主要的情绪情感的表现行为特点。

2019年03月  探索和分析影响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及情感需要。

2019年04月  探索教师、家长针对幼儿入园焦虑所采取的有效策略。

第三阶段:2019年5-9月  全面总结研究成果,结题报告、实验资料数据、对外展示研究成果。

2019年5月  案例收集,文字整理。

2019年6月  全面总结形成数据。

2019年7月  撰写研究报告。

2019年8月  申请结题。

2019年9月  结题验收。

(四)参考文献

[1] 赵金霞.4-6岁儿童的焦虑、人际认知问题解决及两者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2] 罗增让.儿童分离的发展变化与教育,2002

    [3] 陈会昌.分离焦虑与安全依恋——儿童社会性发展漫谈【OL】.心里学空间网,2006-12-15

[4] 朱立新.幼儿入园初期亲子分离焦虑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1

二、预期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时间(月) 任务名称 成果类型

2018.06-07 制定、完善课题方案,理论学习 课题申请书

2018.08-10 收集小班幼儿的情绪情感表现的案例 案例集

2018.11-12 发放调查问卷 调查报告

2019.01-03 剖析3-4岁幼儿主要情绪情感表现特点 研究报告

2019.04-06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有效应对策略的研究 研究报告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