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曲《小河淌水》是这样产生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河什什么么的像什么 世界名曲《小河淌水》是这样产生的……

世界名曲《小河淌水》是这样产生的……

2024-07-17 16: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小河淌水》改编的《今夜月明》唱响北京奥运会闭幕式

《小河淌水》产生的历史背景

《小河淌水》产生的历史背景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领导开展的以学生运动为主要标志的地下斗争,被称为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昆明是第二条战线的重要基地之一。

1942年,尹宜公考入云南大学,投身云南地下党领导的革命活动。

白色恐怖笼罩下的昆明,手无寸铁的爱国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以歌咏为武器,开展了爱国民主运动,“合唱团”应运而生。“海啸声乐队”“哈哈合唱团”是很多合唱团中比较重要的两个。尹宜公和战友们一道,冒在生命危险,唱着“团结就是力量”“向着法西斯蒂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与反动当局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用音乐唤起民众,揭露国民党政府独裁专制、贪污腐败、丧权辱国、发动内战的罪行,表达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抒发建立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的愿望。音乐成了党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武器。

“南风合唱团”,是由音乐家和众多音乐爱好者组成的革命团体。他们不单唱革命歌曲,也唱民歌,王洛宾整理的西部民歌《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半个月亮爬上来》;四川民歌《跑马溜溜的山上》以及云南民歌《砍柴调》《高高山上一树槐》传遍了昆明的大街小巷。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肖邦的《钢琴协奏曲》,也在青年中广为流行。

“南风”队友在昆明团聚留影

1945年,昆明爆发了反内战、争民主的“一二·一”运动,之后,开展了“抗议国民党政府杀害李公朴、闻一多”的斗争,爆发了“抗暴运动”“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运动”“助学运动”“人权保障运动”以及抗议上千名革命师生被逮捕的“七一五运动”。斗争中,“海啸声乐队”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1946年,“海啸声乐队”改名为“云大南风合唱团”。“海啸声乐队”成员尹宜公受地下党组织的指派,参加了“南风合唱团”的领导工作。当时很需要有一个传播革命歌曲、反映革命歌咏活动的音乐刊物,一些到农村去的同志特别需要它。“南风合唱团”的指挥江鹜提出办一个通俗的革命音乐刊物。江鹜任主编,定名为《教学唱》。刊物创办之初,前两期由尹宜公、陈良俊、余松、杨敏等同志刻写油印,后经队友印刷工人华明邦等同志的努力,改为铅印。

有评论说:《教学唱》“成为‘当时昆明仅有的进步音乐刊物’;打破了当时昆明喑哑沉寂的局面,给当时地下党的宣传动员工作及群众的民主爱国活动提供了歌唱的武器,推动了云南的新音乐事业。若无《教学唱》这份刊物,很多音乐作品的流传与保存是难以想象的……此外,《教学唱》还教授音乐知识、理论,并对时局发表评论和介绍新音乐运动”。

《教学唱》封面及封底

《教学唱》主要刊登一新进步歌曲,同时也刊登搜集整理、改编的一些民歌,走音乐大众化的道路。为抵制靡靡之音,1947年春,江鹜决定出一期民歌专辑,“南风”的热血青年投入了民歌搜集整理工作。江鹜整理填词的《金凤子开红花》《豌豆秧》等民歌;尹宜公整理改编填词的《小河淌水》和整理填词的《隔山叫你山答应》、整理改词或搜集整理的《绣香袋》《大理海子挨挨》《竹四郎》《狮子滚绣球》等7首弥渡民歌,同其他战友搜集起来的共40多首民歌,汇编成《教学唱》第二期。

《小河淌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氛围中,由具有较高政治思想、音乐素质的尹宜公整理改编填词而成的一首新民歌。它是解放战争中第二条战线上诞生的歌曲之一。

《小河淌水》产生的过程

《小河淌水》产生的过程

“近代新民歌的音乐大多采用群众熟悉的本民族音乐(如传统民歌、戏曲、说唱、乐器和部分古典歌曲)填词或编配而成。这些新民歌以传统民歌音乐填词者为多,其填词歌曲有曲调不变或基本不变的一类,如《盼红军》等,也有曲调根据歌词需要作部分改变的,如《打南沟岔》等。近代民歌还有用学堂乐歌或近代创作歌曲音乐填词者,这类歌曲成为一种具有新的音乐风格的民歌。”采用民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的新歌,其民歌属性没有改变。

尹宜公回忆整理改编《小河淌水》的情形时说:“1947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我听见合唱团的华明邦同志用‘啊’音在反复地唱一个曲调,那旋律很像家乡深深打动过我的山歌,我想到了家乡美丽的月夜、深山、森林、清风和蜿蜒流淌的小河。那山歌的优美旋律,使我感到一种深沉的激情,是恋人一往情深的思念,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痛苦和呼喊,这种激情冲击着我,我决心把它整理出来。”

年轻时的尹宜公

会泽院里明月光,抬头望月思故乡。晚风唤醒了尹宜公的记忆,把他带回了月光下的家乡密祉,“乡音”触发他想起了家乡民歌的优美旋律,激发了他音乐创作的灵感。他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了曾打动过他的《放羊调》和用《放羊调》唱石匠、货郎人生活的《月亮出来亮汪汪》,抒发着古道上、深山里牧羊人的亲情分离之苦的心声……尹宜公说:“开始我把记忆中最打动我的旋律整理出来,就是《小河淌水》开头的两句,先只想把这两句重复两遍,成为对唱;但哼了几遍,感到虽然优美,却显得单调平淡。”

皎洁的月光下,尹宜公在云大会泽院前走来走去,反复琢磨,反复吟唱,反复修改,并想,如果填以表现爱情的歌词,更容易传唱开来。他回到小土楼,记下谱、词,用“月亮出来亮汪汪”作歌名,连夜拿去请《教学唱》主编江鹜看。江鹜低声哼了两遍后说,“这首歌太美了”,建议歌名用《小河淌水》更好。

云南大学会泽院

《小河淌水》产生的过程,让我联想到了老舍说过的一段话:“我生在北京,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然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完整的,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胆地描画它,它是条清溪,我一探手,就摸上条活泼泼的鱼儿来。”尹宜公整理改编填词《小河淌水》的情形,恰似老舍的“一探手”,就在家乡民间音乐的沃土中得到了收获。

11年前,我和同事王亚林采访过尹宜公先生,现在翻开旧笔录,还记录着那时采访尹宜公先生的情况。在他家里接受采访时,他手打拍子,脚踏节奏,不停地唱着家乡的山歌调子,边唱边向我们讲述他整理改编《小河淌水》的经过。我看着尹老曲不离口的样子,即刻记下“一位地道的弥渡民间艺人”的印象。

他说:“家乡的民歌,有的已经形成固定的曲调和唱词;有的还没有,只有一个基本曲调,唱的时候即兴发挥。家乡对调子,常常是一个寨子和一个寨子赛唱,小伙子和大姑娘对唱,一唱就是大半天。”哪位小伙子即兴对调子一时找不到旋律或口中没词,对方就会一个调子“丢”过来,遭到姑娘的奚落:“小小公鸡才学叫,拍拍翅膀又喑着……”

《小河淌水》整理改编填词者尹宜公

尹宜公的叔父是当地比较能唱调子的歌手。童年时,一次他跟叔父到密祉的山箐中玩,晚上在火堆旁边唱了一整夜。他回忆说,那天晚上,他听到有人用《放羊调》唱石匠、货郎人的生活,曲调在《放羊调》的基础上又有所变化:“月亮出来亮汪汪,石匠手提石锤进深山,夜晚听着豺狗叫,白天只听石锤响丁当;月亮出来亮汪汪,货郎奔走进山冈,望见月亮想起娘,加快脚步赶回乡。”他边说边唱的讲述,仿佛把我也带回了那“旋律清幽,意境美妙”的山箐里。看得出,那朦胧的情调已深深地印在尹宜公的心里,荡漾起了他无限的遐想。我仿佛感觉到,尹宜公的血脉中流淌着、循环着家乡民间音乐的旋律……这旋律,满含着他的家乡情结,沸腾着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青春的激情……这激情,化作了《小河淌水》的音符和语言。

“音乐是人体的灵魂,人生爆发的火花。”《小河淌水》是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乱世中,尹宜公深深眷恋着家乡静静流淌着月光的小河,带着无限的期盼,呼之欲出的心声……

一段不寻常的历史,一场青年学生火热的爱国运动,一场特殊的战斗,一腔忧为忧民、反对黑暗、争取民主自由的衷肠热血,在云南大学诞生了一曲曲歌曲。从此,青年学生爱国运动的歌咏活动中,新添了《小河淌水》的歌声,弥渡浩如烟海的山歌调子中,又增添了一曲脍炙人口的《小河淌水》。

千人齐唱《小河淌水》

《小河淌水》传唱近半个世纪后,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音乐财富,它是唯一一首被美国音乐学院编入音乐教材的中国民歌,中外歌唱家将其列为保留曲目并用多种唱法加以诠释。但“云南民歌”或“中国民歌”的简单称谓隐去了《小河淌水》真正的出生地,一些音像制品甚至注明作词作曲者后使她成为某某“创作经典”。给从小就钟爱家乡民间传统音乐的尹宜公带来了遗憾。1994年5月24日,古稀之年的尹宜公向云南省版权局申请登记歌曲《小河淌水》的著作权。云南省版权局经过审查后,于1994年5月30日对歌曲《小河淌水》的著作权作了备案。1994年12月,国家版权局颁布《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1995年1月1日起施行,1995年9月,云南省版权局启动云南省的作品自愿登记工作,尹宜公向云南省版权局提交了更换歌曲《小河淌水》新的登记证书申请,1997年1月9日,云南省版权局为尹宜公换发了歌曲《小河淌水》作品登记证书。2000年3月,他在接受《春城晚报》记者李文静、肖军采访时说:“《小河淌水》属于全世界,但我的家乡不能被忽略,我这是在为云南的荣誉作证。”

文/刘泽

图/“微弥渡”编辑部收集整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