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哪些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4-06-11 02: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大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将道德观念根植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被更多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教学总目标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将其具体细化,明确每一节课应达到的具体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学生的学习精力都是有限的。在备课时,要求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在对教材深钻细研、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能够高屋建瓴、去粗取精,既要整体把握教材的脉络结构,又要突出教学重难点,将那些与学习目标无关紧要的东西剔除出来,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精准达成教学目标,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教教材”。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和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思想人格的重要学科。道德与法治课程集传统文化、法治知识、行为规则、价值观念等内容于一体,对小学生的行为、思想、价值观培养有重要作用。同时,道德与法治课程尊重童年生活独立价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将教材的功能定位为激活儿童的自我发展的“活性因子”,重视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培养的法治教育。因此,加强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视,并充分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科学设计课堂导入,创设丰富课堂教学情境,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善于运用生活素材案例,合理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以充分调动课内外的积极因素,提高课堂的效率,构建高效课堂。但是很多学校及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甚至认为这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学科,在课程安排上往往侧重于语文、数学、英语等这类“主课”,使该学科的课程量相对较少。同时很多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没有充分思考、探索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而是根据经验、按照课本大纲来生搬硬套地教学,或者只是从网络下载一些教学视频供学生观看,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凸显学科特点,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学科学习兴趣的提升,甚至还可能会让学生认为这门学科不重要,进而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意义

(一)顺应新课改对教学课堂的要求

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多是由教师讲解、学生听课为主,是一种被动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不能很好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而新课改的实施则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高效课堂的构建则能很好顺应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的教学主体,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接受能力,从而提升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维

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可以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而非单纯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可让学生在主动思索、主动学习中逐步形成学科思维,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学习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科学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融知识性和实践性的综合性课程,它尊重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关注学生道德水平提升和法治意识提高的学科。这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本应该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但是因为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认为课程索然无味、乏善可陈。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可以从课堂的第一秒开始,打破传统打开课本就上课的模式。在课堂的实践中,笔者初步探索如下可行方法:

1.谈话导入。

教师可以从近期校园或班级学生之间发生的事情入手,或引入一段吸引学生的新闻,自然引入课程话题。这样,教学有了铺垫的过程,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能集中课堂。

2.营造氛围。

在上课前,教师可以猜谜语、玩游戏甚至是播放一段流行的歌曲,引起学生的认同心理,这样也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视频播放。

合适的视频能最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视频的选择不一定仅仅考虑网络资源,还可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的微视频。这样的导入让课堂更“走心”。

4.课前作业。

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作业可以是多样的,既可以是音频的收集,也可以是照片的拍摄;既可以是视频短片的制作,也可以是社会调查。课前作业可以帮助学生从生活走入课堂,这样学生会觉得学得真实,学得有用。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加深学生理解感悟

小学生年龄较小,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有限,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还较弱,尤其对一些理论性或抽象性的内容,学习起来更加困难,而道德与法治课程过于抽象,仅仅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平铺直叙的讲解,学生很难深刻理解和领悟其内涵,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悟。创设教学情境是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通过模拟、设计或表演来创设教学情境,将平面抽象的道德法治内容通过立体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出来,小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可以直观地理解和感悟其中的道德法治内涵,由此激发小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率,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行为。例如,在学习“我们爱整洁”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室布置来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在课前故意把教室弄乱,如桌椅乱摆、桌面上书本乱丢、黑板上乱涂乱画、地面上垃圾遍布等,等学生进入教室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并说出环境脏乱的坏处,然后组织学生一起整理,让学生感受两种环境的舒适度对比,由此对整洁有了更深的感悟,这时教师引入教学内容,及时强化学生的感悟和体验,对学生掌握知识以及形成良好习惯都大有裨益。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创建高效课堂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的必然要求,教育者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通过科学设计课堂导入、创设教学情境、引入现代教学技术、融入生活素材、开展实践活动等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保证小学生充分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促进小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和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张燕 .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J]. 小学教学参考,2019(36):56-57.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