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课程的进阶与优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学科学steam设计案例 STEM课程的进阶与优化

STEM课程的进阶与优化

2024-07-09 23: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选课学生人数上限为20人,由通用技术和化学教师合作开发和实施,初期面向初中学生,内容扩展后同样可以面向高中学生。

二、课程设计:从科学小实验到整合式跨学科项目

简易净水装置搭建是一项传统的科学小实验,经常出现在小学科学课程和科普活动中。同样是围绕净水的主题,如何通过跨学科知识整合形成STEM教学项目?对这一问题的不断深入探索,促进了课程整体上的优化进阶,逐步体现出STEM课程的特征,教师对于STEM课程理念的领会程度会直接体现在其设计的课程中。

(一)课程名称优化

课程名称的迭代推动了课程主题的逐渐深入和聚焦。

第一版课程名称是“简易净水器设计与制作”,只强调设计与制作,未融入STEM课程理念,与传统的科学小实验更接近,课程内容无新意。

第二版课程名称改为“净水挑战”,开始融入STEM课程理念,但是题目过于宽泛,对内容的体现不足,而且缺少工程目标。

经过第三版的再次优化,形成了最终的题目:“小小净水站——拯救母亲水窖计划”,以STEM模式开展教学,强调问题解决,以真实的工程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联系实际问题进行深度思考。

(二)学习目标优化

课程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优质的STEM课程一定有着清晰明确的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也经历了三个版本的迭代优化(图2)。初始版本不重视对目标的思考,无法量化评价。第二版开始关注STEM课程的育人目标,在课程目标的描述中强调工程和技术的重要地位。第三版进一步优化,从S、T、E、M四个维度展开,清晰明确地表达出课程目标,与后续的评价过程紧密联系,做到“目标-手段”的一致性。

(三)驱动性问题优化

在STEM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驱动性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课程内容衔接的桥梁,也是学生参与课程时始终关注的目标任务。可以说,驱动性问题的选择直接决定课程实施的深度。

本课程在优化过程中经历了三个版本的驱动性问题设计(图3)。第一版问题定位是利用简易材料制作净水器,只体现技术问题。第二版的净水挑战开始出现应用场景的概念,但并没有进一步明确,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目标不清,形成的解决方案也无法评价。第三版选择了母亲水窖污染这一背景,提出明确的工程目标,任务的拆解也更加合理,实现情境+任务的驱动性问题描述。

三、课程评价:从常规作品展示到过程可视化分析

本课程在评价设计方面也经历了多次优化。在初始阶段,仅面向学生的最终作品进行评价,过程性的表现只考虑了出勤情况和课堂纪律,与学习目标不一致,无法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二阶段的评价设计开始关注评价指标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参照知识图谱形成评价量表(表2),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STEM课程学习目标达成度。不足之处是过程性评价不足,且侧重于团队评价,对个人的关注不够。

最终形成的评价方案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图4)。评价内容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个维度,细分出8个评测指标,通过雷达图的方式进行表达,全面、系统地分析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部分环节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如仪器的正确使用等主要依赖课堂观察,表格设计能力等针对课堂生成情况进行评价。部分环节依靠终结性评价,如净水知识的掌握通过相关答卷或知识竞赛考察,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由演讲答辩过程体现。评价主要面向学生个人,因此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关注和记录学生个人表现情况,以及个人在团队项目中的贡献。

四、学生成长:从完成作品到形成高阶认知

课程设计优化的过程需要持续关注学生课堂生成的变化。优质的课程设计要能够做到培养学生的高阶认知。

最终形成的课程设计更加强调学生对问题背景的深度调研分析,进一步优化了数据记录方式,通过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给出团队投标书模板,明确团队合作解决工程问题的过程,要求所有的产品设计决策都以数据为依据,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建立起对净水问题的系统性认识,有效促进学生高阶认知的建立(表3)。

课程设计的优化直接促成了学生课堂生成的多元化和品质的提升。在课程探索初期,主要体现的是以产品为导向的设计理念,不重视科学探究和工程实践,导致学生的课堂生成不以科学和数据为依据,仅以口号的方式设计和宣传产品,难以建立高阶认知。在课程设计优化后,学生开始注重设计实验方案,逐渐形成规范的列表进行数据记录,并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更加关注科学原理和产品细节,以理论和数据为支撑进行产品宣传。这些都是科学探究素养和工程思维能力提升的体现。

五、教师发展:从课堂实践到境界提升

STEM课程设计对教师的跨学科教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要适应从单学科转变为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的变化。课程设计的变化反映了教师对STEM课程理念的理解不断深入的过程,而这是建立在课程实践的基础上的。教师基于对该项目的实施和反思,总结形成了相关STEM课程设计经验(图5)。

一是教师逐渐认识到学习目标和评价设定的重要性。初始阶段的课程设计缺乏能力目标,单纯以作品为导向的目标设计不能全面体现STEM教育的特点,学习目标应该围绕学生STEM素养的提升而设定。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要注重其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要能够检验目标是否达成。同时,要将评价与学习过程紧密结合,能够体现学生个体的成长过程。

二是教师逐渐加深了对STEM教育理念的理解。初始阶段过于关注技术和动手实验,课程内容更加偏向科学实验课或者创客课程,课堂生成的主要是作品,学生得到提升的主要是动手能力。后续的优化加强了工程思维的体现,同时鼓励学生利用数学手段开展科学探究,技术转变为探究过程中必要的辅助手段,而不是教学主体。

三是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注重选择合适的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以多种活动引发学生进行探究的积极性。教师由教学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并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

STEM课程设计进阶与优化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成长的过程,需要理论和实践互相促进,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思考如何能够在课程设计中体现STEM课程特征、落实STEM育人理念、达成STEM课程目标,并不断在课程实践中总结反思,形成对STEM教育和项目化学习更深层次的认识。

(作者:申大山,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教师;付静,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教师;李正福,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员。)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21年第1期(上),转载需注明出处

微信编辑|肖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